第三百三十章 班師
趙構反複琢磨琢磨之下,最終下旨讓秦檜傳金牌直令,勒令嶽飛一月內班師回軍,而身在前線的嶽飛正與金兵鏖戰正酣,宋軍兩軍在戰場之上你來我往,互相攻伐,戰場上各有勝負,戰場下偷襲,摸營,刺殺不一而足,雙方都在戰爭中煎熬,而嶽家軍也很快發現,不知從哪裏冒出很多義軍,幫助嶽家軍在正麵戰場戰鬥中不斷取得優勢。
嶽家軍軍中頗有眼力之人,自然看得出這些義軍身手了得,令行禁止,絕不是一般的義軍,但既然同為抗擊金人,也少了很多顧慮,相互配合,消滅金兵,在眾多火器的配合之下,宋軍雖然進攻變得遲緩了很多,但依然每天都在推進,進攻再進攻,成為每個宋軍兵士心中唯一的信念。
嶽飛每日領軍作戰,對付金人沒有絲毫手軟,且對於深入金境的宋軍來說,根本沒有接收俘虜的可能,所有戰場之上的傷兵皆由趙諶派遣懲戒營動手,為這些金國傷兵補上一刀,懲戒營兵士皆是心狠手辣,自然也沒什麽顧忌,隻看得不少嶽家軍兵士搖頭不已,不過凡事有弊必有利,不少嶽家軍兵士也對懲戒營兵士開始認同起來。
一道接一道的金牌接連而來,嶽飛每日在都在帳中愁眉不展,雖然進攻較為順利,但若是光靠嶽家軍與前來支援的義軍,隻能與金兵持平,互有勝負之下,很難在短時間內有所突破,若是南宋朝廷不派援軍前來,很有可能被慢慢匯集當地百姓的金軍,慢慢消耗敗退,若是如此,金人再也不可能給宋軍如此良機,可謂是十年之功,毀於一旦。
本來嶽飛打算快刀斬亂麻。捷報頻傳之下,趙構會看到勝利的希望,派遣大軍前來支援嶽家軍北伐,若是如此北伐有望,也不會如現在這般艱苦,但嶽飛萬萬沒想到趙構對北伐之事愈發發對起來,並且派送金牌勒令嶽家軍北歸,且限定一月,此時還有八日。
嶽飛有些心灰意冷,第一次在營帳之中喝起了悶酒。自從嶽飛從軍以來,從來沒有發生過這種違反軍紀之事,借酒消愁愁更愁,但很多時候卻可以麻醉自己,暫時的忘卻煩惱。
大帳門簾掀開,嶽雲徑自進入,見嶽飛喝著悶酒,怒由心生,上前將酒壇奪過。沉聲道:“父親,你這是何意。”
嶽飛歎了口氣,淡淡道:“十年之功,毀於一旦。如何不心亂如麻,皇上隻看得見眼前利益,痛失戰機,如此多英勇的將士血灑戰場。命喪黃泉,卻最終得到這樣的結果,可悲、可歎。”
嶽雲將酒壇放在一邊。嚴肅道:“既然皇上不識大局,那我嶽家軍便不撤,直搗黃龍之後,讓天下人再來評判。”
“為人臣者,怎可叛逆返旨,被天下百姓所指責,我等從軍以來,不求富貴,不求權,但求收複河山,保家衛國,我不信皇上會昏暈誤斷,不過此次皇上召見,我隻一人返回,你去找監軍吳秀,可保平安。“嶽飛認真叮囑道。
“吳秀此人狼子野心,乃是朝廷的走狗,如何能夠信任,何況父親返回,嶽雲如何能置身事外,自然要跟隨父親前往。”嶽雲堅定道。
嶽飛麵色一肅,認真道:“吳秀並非真名,其實吳秀乃是先皇趙桓長子,乃是太子,前番種種表現,隻為混淆視聽,嶽家軍中有趙構密使。”
“難道.”嶽雲極為聰慧,很快便理解了前因後果,雖然很多事情依然如同迷霧一般,但總算明白化名為吳秀的趙諶為何故意和嶽家軍過不去。
嶽飛知道想要勸動嶽雲前去趙諶帳下,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溫聲道:“若是為父身有不測,你定要聽從太子殿下之命,完成北伐中原之大事。”
嶽雲剛要反駁,但見嶽飛嚴厲的眼神,一時之間也沉默了下來,吳秀真實的身份讓嶽雲十分驚訝,嶽雲從小便是聽著各路英雄好漢的故事長大,長大之後唯獨敬佩兩人,一是自己的父親嶽飛,嶽雲也以嶽飛為榜樣,而第二人便是身在秦鳳城,統領秦鳳大軍的太子趙諶,趙諶的事跡早已傳遍大江南北,雖然前段時間聽聞趙諶身隕,著實讓嶽雲扼腕長歎,為趙諶敬酒以示尊重。
而現在曾經崇拜之人居然就在自己身邊,居然還發生了多次衝突,嶽雲心中不免有些忐忑,不過隨即也釋然,趙諶這樣的人物想必定然不會計較才是,不過嶽雲已經決定,準備前去再次拜訪趙諶,對於嶽飛的建議也算是基本讚同。
“報,嶽帥,門外朝廷的使者又來了。”一兵士匆匆進來稟報。
話音剛落,大帳便被掀開,一路宣旨的朝廷使者趾高氣昂的闖了進來,冷眼看著嶽飛道:“大膽嶽飛,還不跪下領旨。”
嶽飛並未多言,與嶽雲跪地領旨,嶽雲雖然心中悲憤,恨不得一刀剁了眼前的宦官,但還是跪了下來。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嶽飛久未班師,可是心有二誌,蓄有反意,朕念你戰功卓絕,令半月之內歸都述職,欽此。”皇上金牌在此,嶽將軍接旨謝恩,趕緊下令撤軍吧。”宣讀使陰陽怪氣的道,也難怪宣讀使氣惱,數月之間連續往返二十餘次,宣傳使人微言輕,不敢怪罪皇帝與秦檜,隻能將滿腔仇恨發泄在嶽飛身上,宋朝重文輕武,南宋更是如此,也難怪一個閹人,也看不起嶽飛一類的武將,實在是一個時代的悲哀。
嶽飛將聖旨接過,並未多言,前番幾次嶽飛還懇求宣讀使轉告趙構,希望可以延緩撤軍,掩護周邊慕名而來,支援宋軍作戰的百姓平安回家,但受了多次軟釘子,嶽飛自然不會再次自取其辱,隻是接過了聖旨與金牌。
待朝廷傳令使團離開之後,嶽飛無奈之下,隻能加緊部署,不過就算朝廷如此催促嶽飛班師回朝,但三軍所動,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各種籌備整理的工作,直叫一些書記、主薄工作的人員有種想死的衝動,需要整理的文案,堆了數個倉庫。
嶽飛直接無視了朝廷半月班師的命令,開始派出大量兵士猛攻金兵,製造全力進攻的假象,讓金兵不敢追擊,防止撤退時被金兵尾隨追,晚上夜深人靜之時,嶽家軍悄悄派出大量部隊,開始在兩軍交戰之地設置大量的陷阱拒馬,而部隊也開始分批開始轉移,嶽飛同時派遣部分兵力,開始掩護前來投奔的百姓向著宋境撤退。
趙諶站在營房之前,淡淡的看著一切,從那日之後,嶽飛再也沒有前去找趙諶商量,看來嶽飛撤兵之心已決,趙諶看著雖然接近深夜,但依然忙碌不止的軍營,一時間有種莫名的傷感,雖然早知道會按照這樣發展,但這一天真的來臨時,那些在戰場之上浴血而戰,最終身死的英勇兵士,讓趙諶久久難以平靜。
趙諶早已通知了領軍的安亦奇與張越,兩人也各自統領軍隊,悄悄離開,原本跟隨前來作戰的十萬大軍,如今已經不足七萬,這些犧牲將士的親人,起碼在短時間內根本無法得知自己的親人去了哪裏,戰爭總是要死人的,政治家們的主張,謀略都要建立在犧牲上,更可悲的是南宋皇帝趙構,居然在這一時刻勒令嶽飛退兵。
這一次讓趙諶再一次看清趙構的狹隘,也讓趙諶下定決心奪去皇權,讓這樣無力的北伐不再出現,不論將來史書會如何記載,不論後人會如何評說,對於趙諶來說,贏在當下才是重中之重。
嶽飛撤軍,班師回朝的消息引起了軒然大波,不少不明真相的百姓對嶽飛謾罵相加,一路之上,各地不少百姓對嶽家軍避而不見,讓嶽家軍兵士心中淒然,莫名其妙的班師南下,現在卻成了名族的罪人,這樣的落差,讓很多剛剛加入嶽家軍的兵士難以接受。
好在趙諶早已想到了會有這種結果,早已安排人手,走街串巷,將趙構十二金牌急召嶽飛班師的真實消息完全的還原,當然其中不乏多了許多對嶽飛和眾多嶽家軍將士的讚許,和對趙構心中所想的解說,平白易懂,簡單明了。
一時間全國上下對趙構多有抱怨,不少正直之人紛紛離開軍隊,做了義軍,準備開赴前線,與金人一決雌雄,趙構本來想要將嶽飛直接斬殺,但突然而來的民間聲音,讓趙構猶豫起來,無奈之下,隻能將嶽飛交由大理寺看管。
一日,趙構再次無心上朝,坐在禦書房內愁眉不展,煩躁之餘忽然怒火中燒,將手中茶碗狠狠的摔在地上,服飾的數個侍女頓時麵色蒼白,蹲在一邊誠惶誠恐。
趙構因嶽飛之事煩惱不已,嶽飛戰功卓絕,乃是名族英雄,此次攻金北伐,大長名族之尊嚴,趙構想要動手殺嶽飛,就要考慮會不會再出現幾個梁山、方臘,此時身在大獄中的嶽飛,反而成了燙手的山芋。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