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陳豐悠悠轉醒才恍覺宿醉的可怕,揉著暈沉沉的腦袋從**爬起來,自己倒了杯冷水冷靜大腦。

扶著桌子站了好一會兒,終於清醒過來,這才看向了桌麵上還沒有來得及收拾的殘羹冷炙。

杜立的杯子裏,還剩了半杯酒,想來是自己昨日裏的醉話驚到他了。

昨日裏借著酒氣將太子李建成的心思說了個似是而非,若是這樣杜立都能不驚不慌,陳豐到是要懷疑他杜家對李世民到底有沒有表現出來的那般衷心了。

接下來就該他無所事事了,他就隻管看看書喝喝茶、欣賞欣賞美人就是了,書中有詞曰美人如畫,故人誠不欺我也。

看著秦素善坐在一邊,時不時添茶研磨,當真是一種無法言說的精神享受。

清閑的日子不過三四日,杜立又一次找上門來,見到秦素善也顧不上打招呼,徑自拉著陳豐坐著馬車就朝秦王府去了。

杜立臉上的表情並不好看,一路上不發一言。陳豐暗道,怕是關於太子李建成的事情,秦王府有了消息,看樣子還不是什麽好消息。

一眼望去,秦王府的建築並不如太子府華美,亦不如太子府雍容,但是通體透著一股子簡單大氣,對於陳豐來說,秦王府的風格更讓他覺得受用。

在小廝的帶領下來到書房,等小廝離開之後杜立才敲響書房的門,聽到裏麵一聲低沉的“進來”,杜立推門而入。

書房裏此時已有不少人,長孫無忌、尉遲恭、房玄齡、杜如晦、宇文士及、高士廉、侯君集、程知節、秦瓊、段誌玄、屈突通、張士貴,幾乎曆史上玄武門之變李世民這邊的那幾位都到齊了。

待陳豐和杜立並排站好準備給李世民請安見禮,李世民卻一揮手,“免禮了”,之後竟直接朝著陳豐而來,“先生可知道太子的計劃?”

陳豐也沒有料到李世民竟如此坦誠,開門見山,一時之間也有些懵,卻不料,他這一反應剛好讓李世民放下了心中的猜疑。

那日杜立和杜如晦說起太子意圖加害與他之時,他正巧也在,聽聞陳豐是半醉半醒之際說了這話,並不確定是否可信。

陳豐本就是太子的人,若這一切都是太子的計謀,借著杜立之口讓他對太子起了嫌疑,進而生出加害之心,屆時若太子沒有半點行動,那就盡是他秦王一人的過錯了。

皇位他著實不是非要不可,但那史官麟筆之下,他並不想留下弑兄的惡名。

可此事到底關係到自己這一班人馬的生死存亡,由不得他不重視,遂派人前去查探,卻不想,這一查之下,果見端倪。原來他的好大哥對他,早已心生不滿,意圖置他於死地也不是一兩天的念頭。

就算如此,李世民依舊不能確認,那到底是太子的真正意圖還是請君入甕之計,遂將陳豐找來一探究竟。此時一見陳豐眼神迷茫似對當日之事並無印象,李世民猜度,當日之事,多半是真的了。

“先生酒後真言,吾兄太子要加害於我可是真切?”

“這?”他陳豐麵露驚疑,看向杜立的眼神之中充滿了震驚,待看到杜立略有躲閃的神色之時,忽然苦笑了一下,“秦王殿下,某自認身份低微,亦不願成為旁人手中的棋子。”

李世民也愣了一瞬,似是沒想到這小小庶民能說出這般言論,隨後釋然,十八歲便能在太子身邊謀略之人,能差到哪裏去?

想通這一點,李世民親手拉著陳豐的衣袖,將陳豐引入席間,“先生請坐。”

位置在天策府屬官的下手,最末尾的位置,但能和眾位元老同席而坐,已是莫大的恩典,更遑論還是秦王親自相邀。

最讓陳豐意想不到的是,李世民並沒有回到首位,竟在他下手的位置落座。見此,陳豐麵上一驚,目光不動聲色在眾人臉上轉了一圈,李世民及天策府屬臣似均未覺不妥。

“先生對太子的計劃可有了解?”李世民試探的問道。

垂首,掩下眼底的情緒,他是不相信天策府諸將一無所獲,唯一的解釋便是這位還沒有完全相信自己,“某所知不多,殿下應以盡數知曉。”

並非不願說,而是他本為太子屬臣,若是在秦王這裏落得出賣舊主以求安穩的印象,恐怕亦是得不到秦王的重用,日後必定猜疑不斷,與其如此,倒不如最初就讓秦王的人自己去查,若是連這點本事都沒有,李世民怕也和曆史上相去甚遠。

果然隨著他話音落下,書房裏便隱約有出氣的聲音傳來,看來這一次是賭對了。

當即李世民也不再囉嗦,朝著陳豐微微頷首便起身回了主位落座。

看著坐在對麵不斷朝著自己露出諂媚笑意的杜立,陳豐沒好氣的偏過頭不願繼續看他。

而杜如晦已將他們打探到的情況一一言明,待杜如晦落座,書房內沉默了好一會兒,之後爆發了一陣壓抑之下熱烈的討論。

聽完杜如晦打探的情報,陳豐垂首不語,心裏暗道,天策府諸將果然名不虛傳,那計劃全無半點遺漏。

耳畔是一言一和的討論,此處盡是跟著秦王打天下的功臣,即便是文臣也有了三分血性,秦王步步相讓,甚至已經表態會放棄兵權,太子卻步步緊逼全然不念兄弟情誼,若此時秦王還不願著手準備,與引頸就戮毫無區別。

場麵上並無主戰派和主和派的爭論,而是循序漸進還是一步到位,文官大多支持循序漸進,而武將則主張一步到位。

所謂循序漸進,便是慢慢謀劃,給李世民謀了皇位的同時,再謀個好名聲。一步到位即是抓住先機逼宮造反,憑借天策府眾人加上秦王在軍中的赫赫威名,並非不能成事,但史官的筆會烙下什麽,可想而知。

弑父殺兄,逼宮篡位,絕對是一位千古明君身上不可磨滅的汙點,武將想得輕巧,但文官必須思慮周全。

陳豐的目光低垂,但注意力一直放在李世民的身上,見他身上的氣息漸漸平緩便知已有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