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門,當真好心機,為了謀求功德,真是無所不用其極!"青冥眼中掠過一絲惱意。
"正是囚為如此,李缺才認為,新教創立,迫在眉睫。"聽到有冥發怒之聲,李缺心頭終於鬆了口氣,知道事情已然成功了一大半了。
隻要青冥點頭,李缺未來謀劃對付西方佛門,便能夠少去許多忌憚。
而且他很清楚,不止佛門,闡教天庭,同樣也在謀劃地府六道輪回功德。
太白金星此次下地府,其實就已經現出端倪。
在李缺的謀劃當中,地府就不應該受到天庭牽製,應該是獨立的存在。
與此同時,西方靈山,大雷音寺中,如來佛祖驟然怒目圓瞪,大殿之中誦經聲戛然而止。
"孫悟空,竟是已然被放回人間界。"如來生意剛落,大殿之上佛陀菩薩,紛紛露出喜色,但緊跟著如來又補了一句,"不是地藏所為,是太白金星下界了。”
聽到如來這話,一眾佛陀和菩薩,盡皆一片嘩然。
地藏王說話不管用,天庭說話就管用了,地府這是怎麽了?何時變得如此不聽話了?
"青冥現身,地藏被鎮壓,隨後天庭便派來太白金星,地府才放走那猴頭。”
眾佛陀菩薩聞言,再度嘩然,青冥上神現身,鎮壓地藏,這地府是要翻天了嗎?
"世尊,是否需要稟告佛母?"觀音菩薩上前一步,躬身對如來問道。
封神之後,觀音在凡間得了一些機緣,如今已然與如來平起平坐,位列準聖之境。
也正是因為如此,在如來暴怒之時,也就隻有她才敢上前發言。
如來沉著臉,沒有說話,大殿之上,頓然陷入死一樣的寂靜當中,修為低的,甚至連大氣都不敢出一口。
在這等大事上,身為高高在上的佛祖如來,也無法保持淡定,同時他對觀音的沒腦子,感到深深的無力和惱怒。
若是事事都要求教佛母,哪要他這個佛祖有什麽用?更何況如今聖人不出,即便求教佛母,又能如何?
佛門謀劃地府輪回功德之力,由來已久,若是地藏王失手,那對於佛門通盤計劃,將會是一次傷筋動骨的打擊,屆時想要再把手伸進地府,恐怕就沒有那麽容易了。
畢竟這三界之中,町著六道輪回中功德的,可不止佛門一家,天庭同樣也在籌謀。
否則怎麽會那麽巧,地藏王這邊剛被鎮壓,天庭就派人下地府,讓地府放了猴子,這就已經很說明問題了。
一旦未來地藏王在地府失勢,十殿閻羅重掌大權,到時候名義上的三界共主,玉皇大帝,便能夠有資格和理由,插手介入六道輪回功德之事當中。
"不必上稟佛母了,既然猴子已經出了地府,觀音,西遊之事不可再拖延,你為我佛門使者,對天庭方麵施壓,暗中推動進程,逼那猴子,提前大鬧天宮!”
如來的聲音,在大雄寶殿內響徹,所有佛陀和菩薩,立刻躬身應諾。
與地府輪回功德相比,西遊量劫,佛門大興之事,才是最要緊的,地府輪回功德可以放到一邊,西遊之事若是出了差錯,誰都擔待不起。
屆時即便不知會接引和準提兩位聖人,如來也無法承受來自各方麵的壓力,更別提之後來自聖人的怒火了。
可此時事情已經出現了偏差,青冥上神出手鎮壓地藏的事情,已經在三界傳開。
此等大事,想要遮掩根本不可能,隻不過如來沒想到,事情會這麽快傳開,也正是因為如此,他才會這麽快做出選擇,命令觀音提前展開佛門計劃。
三十三重天,天庭淩雪寶殿內,傳來一陣暢快的大笑聲。
"哈哈哈--此番青冥上神出手,想必那如來定然氣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
玉皇大帝的目光,自座下眾仙家臉上一一掃過,自己一臉暢快的表情。
這麽多年來,今日算是切切實實感受到了痛快。
作為曾經鴻均道祖座下童子,天庭之中,但凡是聖人門徒,即便是修為職位再低,也敢淩霄寶殿內,衝他甩臉子,但這都沒什麽,玉帝最恨的,還是西方教佛門中人。
封神大劫後,他說起來撿了個便宜,當了三界共主,可是隨後就迎來所謂的佛門中興。
道門太清和玉清兩位聖人,為了償還封神時期,欠下來的因果,嚴令玉皇大帝,務必於佛門合作。
堂堂天庭三界共主的玉皇大帝,居然要受製佛門,玉帝盡管心有不甘,卻又無可奈何。正如道門兩聖人所說,哪怕就是陪佛門演戲也好,你也得硬著頭皮,配合佛門的安排。
可是玉皇大帝怎麽可能甘心,就這麽眼睜睜看著佛門大興,因此在如來沒傳來消息之前,玉帝一直都選擇消極怠工,但他並非什麽都不做。
就像佛門在孫悟空事情上麵吃癟,他便立刻安排太白金星下界,向地府把猴子要出來。
在玉帝看來,他現在所做一切,都是未雨綢繆,把猴子救出來,就是為了與猴子結一份善緣,隻要未來稍加運作,西行功德氣運,以及後麵的地府功德氣運,他都能夠染指。
玉帝現在已經開始籌劃,是不是借機舉辦個什麽盛會,邀請一下地府十殿閻羅,還有那個敢拘拿純陽真人的無常。
聽說青冥就是因為他,才出手針對地藏王的,顯然那無常鬼差,保不定就是青冥化身,結交一番,也能結個善緣。
可就在玉帝打算跟太白金星商議,列個什麽名目,請地府上天時,巨靈神從淩雪寶殿外,匆匆忙忙跑進來稟告。
"啟奏陛下,西天佛門座下,觀音菩薩在南天門外求見。”
觀音?她來做什麽?玉帝皺了皺眉頭,想不出個所以然,揮手示意道:"讓她進來吧!”不多時,觀音菩薩的身影,便出現在淩霄寶殿內,衝玉帝躬身施禮,"貧僧見過玉帝。”"大師不必多禮,不知大師前拉力,所為何事?"玉帝麵無表情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