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意外傷害急救要領
(一)保持鎮靜
意外傷害發生時,應保持鎮靜,不要驚慌失措,並設法維持現場秩序。
(二)電話呼救
在發生危重意外傷害時,馬上向“120”呼救,是爭取生存的第一措施。電話接通後,保持鎮靜,陳述清楚,至少應明確以下幾點。
1.患兒的姓名、性別、年齡、現在所在地、聯係電話;
2.急症發生的時間、當前的主要症狀和最突出的發病表現,以及已采取的初步措施(服藥、吸氧、止血、包紮、固定等);
3.約定候車地點(交通要道、大型建築標誌、公交車站等);
4.聽取急救中心的指示、建議,做好接車準備。
(三)急症識別與初步急救
1.初步檢查生命體征(體溫、神誌、血壓、呼吸、脈搏情況),隨時觀察病情變化,必要時5分鍾書麵記錄一次。
2.保持正確體位(不要隨意變動患者體位或搬運病人),預防並發症。一般情況應不用枕頭,平躺。對於摔傷或墜落傷患兒,不可搬頭抱腳移動,以免脊髓神經損傷,造成截癱;昏迷發生嘔吐者,應將其頭側向一邊;呼吸困難或哮喘者應取半臥姿勢。注意盡量減輕幼兒痛苦,處理和搬運時,動作應輕柔,位置要適當,語言要溫和,必要時予以鎮痛、鎮靜藥物,以改善病情。
3.進行初步急救。如采取止血帶或壓迫止血的措施,防止失血過量;當患兒的呼吸、心跳發生嚴重障礙時,應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必要時進行口對鼻人工呼吸。
4.清理環境。清除走道上的雜物,方便擔架搬運快速通行。
5.要點交接。救護車到達後,向專業急救人員詳細講述病情變化過程、已采取的初步急救措施,以保證急救的連續性和完整性。
二、常用急救方法
(一)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用於自主呼吸停止時的一種急救方法,適用於窒息、煤氣中毒、藥物中毒、呼吸肌麻痹、溺水及觸電等患者的急救。常用的人工呼吸方法有口對口呼吸法、俯臥壓背法、仰臥壓胸法等,但以口對口呼吸法是最常用的呼吸驟停現場急救措施。
判斷呼吸是否停止:看胸腹呼吸起伏,聽出氣聲,感覺患者口、鼻有無氣體吹拂。
其操作方法為:
1.將患者放置適當體位。仰臥,頭、頸、軀幹無扭曲,雙手放於軀幹兩側,鬆懈衣服、領扣,放鬆腰帶,並注意保暖。
2.暢通呼吸道。頭偏向一側,使口內**(嘔吐物、痰液)流出,還可用食指包上紗布,將口腔異物(泥沙、雜草)掏出;同時注意將病人口中假牙取出。如舌頭向後縮,應用紗布等將舌拉出。
3.開放氣道。開放氣道方法為仰麵抬頦法、托頸法。常用仰麵抬頦法,方法:一隻手放置於患者前額,手掌向後壓使其頭部後仰,另一隻手中指、食指剪刀式分開放在病人頜骨下方,將頦部向上抬起,使氣道伸直。頸部損傷者禁用,以免損傷脊髓。
4.口對口呼吸法。保持呼吸道暢通和口部張開的位置下進行,用按於前額的一手的拇指與食指,捏閉病人鼻孔(捏緊鼻翼下端)。搶救開始首先緩慢吹氣兩口,每次呼吸1.5~2秒鍾,以擴張萎縮的肺髒,並檢驗開放氣道的效果;接著深吸一口氣,用嘴銜住幼兒的口鼻(把病人的口部完全包住)。往裏吹氣,以2~3秒間隔吹一次。吹氣不要過於用力,見到其胸部隆起,便把嘴鬆開,再壓其胸,幫助呼氣,直至將病兒送入醫院。對於較大的兒童:救護者深吸一口氣,捏住病兒的鼻孔,用嘴貼近病兒的嘴,向裏吹氣。吹完一次,嘴離開。放鬆病兒鼻孔,輕壓氣胸部,幫助呼氣(見圖7-1)。這樣有節奏地進行,每隔3~4秒鍾吹一次。如果病兒牙關緊閉,也可對著鼻孔吹氣,方法與口對口吹氣法一樣。
圖7-1 口對口呼吸法急救術
(二)心肺複蘇(CPR)急救術
心肺複蘇(CPR)是針對呼吸心跳停止的急症危重病人所采取的搶救關鍵措施,即胸外按壓形成暫時的人工循環並恢複的自主搏動,采用人工呼吸代替自主呼吸的急救術。
急救步驟:
1.判斷意識並呼救幫助。雙手拍打患者雙肩並呼叫病人,觀察有無反應。立即呼叫其他醫務人員幫助搶救。
2.打開氣道。首先,輕輕將病人轉動成平躺體位,置於平整硬地然後打開氣道。(詳見本節“人工呼吸—開放氣道”)
3.判斷脈搏。用食指和中指輕觸及氣管正中,再向兩側滑動2cm~3cm,正常人可觸及頸動脈搏動(見圖7-2)。若未觸及脈搏,表明心髒停搏。
圖7-2 判斷脈搏
圖7-3 心髒複蘇按壓心髒法
4.按壓心髒。首先確定按壓部位,最簡便的方法是,將食指和中指並攏置於“心窩”以上,再將另一手掌根靠於食指處,以此為按壓位,即劍突上2cm處,然後,雙手手指交叉,雙臂繃直,垂直下壓(見圖7-3)。下壓深度3cm~4cm,邊均勻按壓邊口念15次數,牢記:吹2口氣,按15次,並反複交替進行。
(三)傷口包紮
用幹淨紗布包、繃帶捆綁、包裹或包纏紮傷口的應急處理的方法。及時正確的包紮,可以達到壓迫止血、減少感染、保護傷口、減少疼痛,以及固定敷料和夾板等目的。反之,可能會帶來不良後果。在幼兒出現應急處理而需要包紮的時候,具體方法如下。
1.止血。馬上用幹淨的紗布按住傷口,盡可能抬高患處,以期迅速止血。
2.清洗。止血後,用生理鹽水或清水衝洗傷口,去除沙粒、碎片及其他汙物,用棉簽蘸雙氧水輕輕塗在傷口周圍,再衝洗一遍,清潔殺菌。
3.消毒。消毒可用碘附塗抹傷口及周圍組織,再塗上抗菌軟膏等。
4.包紮。包紮具有保護傷口、壓迫止血、減少感染、減輕疼痛、固定敷料和夾板等目的。包紮時,要做到快、準、輕、牢。快,即動作敏捷迅速;準,即部位準確、嚴密;輕,即動作輕柔,不要碰撞傷口;牢,即包紮牢靠,不可過緊,以免影響血液循環,也不能過鬆,以免紗布脫落。
(四)止血
少量外傷出血不會有多大危險,但若遇到動脈損傷,就會引起大出血。在短期內人體丟失了全身血量的三分之一,就會有生命危險。止血的方法如下。
1.加壓包紮止血。此法用於小動脈、靜脈及毛細血管止血。可以用消毒的紗布、幹淨毛巾或布塊等蓋在創口上,再用三角巾或繃帶紮緊,並將患處抬高,這樣就可以達到止血的目的。傷口有碎骨存在時,禁用此法。
2.指壓法止血。在較大的動脈出血後,用拇指壓住出血的血管上方(近心端),使血管被壓閉住,中斷血液。在動脈的走向中,最易壓住的部位稱為壓迫點,各出血部位動脈壓迫點如下。
(1)頭頂出血:在傷側的耳前,用拇指壓迫顳淺動脈(見圖7-4)。
(2)頭頸部出血:壓迫在頸部中間氣管旁邊的頸總動脈,可以止住頭頸、口喉部的出血。用拇指將傷側的頸動脈向後壓迫,但不能同時壓迫兩側的頸動脈,否則會造成腦缺氧(見圖7-5)。
(3)頭麵部出血:可以止住眼睛以下、下頜骨以上的麵部出血,在下頜角前半寸的凹內,用手指壓住跳動的麵動脈,即頜外動脈(見圖7-6)。
圖7-4 顳動脈的指壓法
圖7-5 頸動脈的指壓法
圖7-6 頜外動脈的指壓法
(4)肩部和腋窩出血:在鎖骨上窩用拇指對準第一肋骨用拇指壓迫鎖骨下動脈(見圖7-7)。
(5)上臂出血:一手將患肢抬高,一手用拇指壓迫上臂內側的肱動脈(見圖7-8)。
(6)下肢出血:用兩手拇指重疊後向右用力壓迫腹股溝中間稍下方的股動脈(見圖7-9)。
圖7-7 鎖骨下動脈的指壓法
圖7-8 肱動脈的指壓法
圖7-9 股動脈的指壓法
圖7-10 橈及尺動脈的指壓法
(7)手掌、手背的出血:一手壓住腕關節內側橈動脈,即通常摸脈搏處,另一手壓在腕關節外側尺動脈處即可止血(見圖7-10)。
(8)手指出血:用一手拇指壓迫在掌麵的拿弓動脈,或一隻手的兩指壓緊指根部的兩側,壓迫指動脈即可止血(見圖7-11)。
(9)足部出血:兩手拇指分別按壓脛前動脈和脛後動脈可止血(見圖7-12)。
圖7-11 掌弓及指動脈的指壓法
圖7-12 脛前及脛後動脈的指壓法
3.止血帶止血法。通常用橡皮條做止血帶,也可用大三角巾、繃帶、手帕等布止血帶代替,止血帶可以把血管壓癟達到止血的目的,但隻能用於四肢血管出血。一般如果不是大動脈出血,不宜用止血帶,因為止血帶使用不當反會加重出血,造成更嚴重惡果。在采用布止血帶時,可用小木棍絞緊,並在近旁加縛固定。是指用繃帶、三角巾、止血帶等物品,直接敷在傷口或結紮某一部位的處理措施(見圖7-13)。
圖7-13 布止血帶法
[1] 黃兆勝:《兒童意外傷害的影響因素和幹預進展》,《實用預防醫學》,2011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