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理衛生的含義
心理衛生也稱精神衛生(mental health),指維持和增進人們心理健康,預防心理疾病的發生以及矯治各種不健康心理的心理學原則、方法和措施。
二、學前兒童心理衛生的目標
教育部頒布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明確指出:“幼兒園必須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念,在重視幼兒身體健康的同時,要高度重視幼兒的心理健康。”《幼兒園工作規程》也規定“幼兒園必須切實做好幼兒生理和心理衛生保健工作”。學前期是人生的起步階段,加強學前兒童心理衛生保健工作,是培養具有健康心理素質和全麵發展的社會成員的重要的基礎性工作。
結合以上要求,我們認為:學前兒童的心理衛生要以維護兒童心理健康,促進兒童心理正常發展為目標。
三、影響學前兒童心理健康的因素
在發育過程中,許多兒童會出現各種心理行為問題,學前期的各種生理、病理的因素及社會環境等不良影響都可能幹擾兒童的正常心理發育。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資料顯示[1],發達國家的3~15歲兒童和少年中有持久性心理發育障礙的患者約占5%~15%,發展中國家所報告的數據也相近,男性較女性為多。
國內外研究表明,影響兒童心理問題的因素主要有生物因素及環境因素。
(一)生物因素
1.遺傳
遺傳是親代性狀傳給後代的現象。個體通過遺傳獲得人的解剖生理結構及特點,如機體的形態、構造、感官特征、神經係統的結構和機能,這是兒童心理發展的生物前提和自然條件。生來沒有大腦的無腦兒不能產生心理活動;心理學家們用家譜分析的方法研究遺傳因素對個體心理健康的影響,結果發現,在有心理健康問題的學生中,家族中有癔症、活動過度、注意力不集中病史的學生所占的比例明顯大些;唐氏綜合征是常見的染色體先天缺陷,會造成個體先天愚鈍。雖然先天的遺傳素質對個體的智力水平、活動能力、個性特征等都有影響,但其作用也不是注定不可以改變的。遺傳隻是提供了一種可能性,個體是否表現出心理障礙或心理異常,還需要看後天環境作用。在遺傳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中,遺傳因素所決定的不良發展傾向可以得到防治和在一定程度上的糾正。
2.胎內環境
子宮是個體最早生活的環境,胎兒通過臍帶從母親那裏得到養分,母親的身體健康、情緒狀況、服藥、營養等會對兒童的心理健康造成影響。母親在懷孕的前兩個月患風疹,可能導致胎兒失明、聾、心髒缺陷及中樞神經係統損害,造成心理和情緒障礙;如果患病發生在懷孕中期,會造成胎兒視、聽和語言等方麵的障礙。
孕婦情緒波動大或消極情緒持續時間過長,其分泌的神經激素會改變胎兒的正常生物節律,使得新生兒一落地就帶著一種先天的情緒障礙。這類孩子在身體發育上也顯得格外矮小、瘦弱和抵抗力差。
孕婦所處的環境如果有較多的有害化學物質也會對胎兒造成損傷。如孕期接觸大量的汞會使孩子產生心理遲鈍,大量的鉛的攝入會導致兒童產生學習問題和多動表現。
除了以上談到的兩個因素外,圍產期腦損傷所致新生兒中樞神經係統受損及早產、宮內發育遲緩,也可能導致兒童智障、語言障礙、行動障礙等心理和生理問題的發生。
(二)環境因素
環境包括兒童出生後生活的社會文化環境及經過改造後的自然環境。社會文化環境又分為兒童成長的家庭、幼兒園及其他社區及社會大環境。
1.家庭
家庭是學前兒童成長的第一個環境和主要環境,學前期是人生發展的重要時期,個性和其他很多心理品質都是在這個時期形成的,家長不但遺傳給子女生理特征,家長的教養方式、個性、價值取向、家庭氣氛等都會對兒童心理健康造成影響。
專製型的家長用自己的權威,采用下命令、斥責、體罰的管教方式,剝奪幼兒的合理需要,或提出超出幼兒身心發展水平的要求,導致幼兒形成自卑、膽怯、畏縮、焦慮或攻擊、反叛等不良心理品質。家庭中家長教育意見不一致或對孩子吹毛求疵可能導致孩子說謊。爭吵、冷漠的家庭氛圍中,兒童缺乏安全感,往往過度焦慮、心情壓抑、自我封閉、對認知活動缺乏興趣,也可能急躁暴戾、易怒、好攻擊或孤僻、冷漠、退縮,形成不健康的人格。
2.幼兒園
幼兒園是3~6歲學前兒童學習和生活的重要場所,幼兒教師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幼兒園環境創設、師幼關係、同伴關係等也影響幼兒心理健康。
如果教師性情古怪、脾氣暴躁、情緒多變、偏執偏激、態度倨傲、動輒訓斥,可能造成幼兒情緒緊張、退縮。近年來因教師體罰、責罵、挖苦而使幼兒受到身心傷害的事件時有發生,情節嚴重的會造成幼兒產生嚴重的心理疾病。
在幼兒園中,專製型的教育方式會形成高壓控製的師幼互動關係,幼兒教師過於強調規則,常常扮演紀律的維持者、幼兒生活的管理者等角色,忽略幼兒的主觀能動性和合理需要,而無法與幼兒處在平等的位置進行對話和情感交流,也可能造成幼兒心理緊張,擔心犯錯,社會退縮,缺乏自主性和自信心。對紀律的過度強調也壓抑了幼兒活潑的天性和探索的好奇心,不利於幼兒的心理健康發展。
幼兒園環境對幼兒心理健康也有影響。目前有許多幼兒園班額過大,幼兒人均獲得麵積擁擠,幼兒生活在采光不足、空氣汙濁、擁擠不堪及周圍噪音幹擾的環境下,不但使幼兒易患生理疾病,而且會影響幼兒的情緒和行為,導致激動、心情煩躁和攻擊性行為增加。遊戲材料匱乏、教育活動枯燥等也可能影響兒童的認知能力發展。
3.社會文化環境
在宏觀層麵上,城市化進程、社會風氣、大眾媒體、教育觀念等也影響著學前兒童心理的健康發展。
社會生活節奏的加快使競爭不斷加劇,造成家長對子女的過高要求,使幼兒疲於奔波在各培訓機構,使得其壓力過大。這可能造成幼兒學習興趣的喪失,部分幼兒可能逃避現實、拒絕長大、個性發展幼稚,單一地以認知發展狀況甚至僅僅以考試分數衡量兒童發展的社會評價標準也使成人忽略幼兒情感及社會性發展。
城市化進程在推動社會發展的同時也存在不利於幼兒心理健康的因素。汽車尾氣排放中的重金屬鉛進入兒童體內導致兒童易怒、易躁及注意力不集中和多動行為。有人通過調查發現,住在噪音嚴重的城市中的兒童的血壓,比住在安靜區域中的兒童血壓高,也有人發現,長期生活在飛機噪音環境中的部分兒童智力水平明顯下降。
目前傳媒傳播的內容含有許多不適合幼兒的因素。各種武打片、戰爭片、電腦遊戲甚至頗具影響的動畫片中都包含大量打鬥情節,這可能誘發和增強幼兒的攻擊性;由於學前兒童認知的局限,常常無法區分現實與虛構之間的差異,媒體中的恐怖、血腥場麵極易引起幼兒的恐懼反應,恐懼的累加有可能造成幼兒社會適應障礙;媒體中大量性信息的存在會導致幼兒性意識的過早萌發,影響幼兒成長。隨著社會生活節奏的加快,家長工作繁忙,使幼兒過多地在各種媒體陪伴下成長,不但導致幼兒身體抵抗力變差,視力下降,也使幼兒毫無選擇地接受各種有害信息,影響其正確道德觀念和行為的形成,單向的信息傳遞方式及人際交往欠缺導致幼兒情感淡漠、語言發展和自我意識發展遲緩,此外,信息的聲、光、電效果及圖像化使得兒童感覺閾限提高,這將不利於他們適應現有的課堂教學方式。
[1] 徐勇:《兒童青少年心理行為問題研究進展》,《中國學校衛生》,2006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