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華北陰雲(下)

麵對軍長宋哲元的斥責,何基灃不甘心的跳到了地上,坐回自己的位置上,用憤怒的目光注視著對麵的日軍軍官。這時吳佩孚對宋哲元說道:“明軒將軍,你未免有些過於激動了,讓軍官們殺殺日本人的囂張氣焰,我看這沒什麽大不了的。”宋哲元苦笑著說道:“玉帥,您是知道的,如今日本人對我華北是虎視耽耽的,稍不留神就有可能引起中日兩國間的戰爭。我身為冀察政務委員會委員長,就必須設法保住華北的領土完整,必須避免日本人從我這裏找到開戰的理由。”吳佩孚生氣的說道:“你步步退縮時時忍讓,你打算與日本人妥協到什麽時候?”宋哲元反駁道:“您現在是下野之人,那裏知道如今華北局勢的艱難啊,就憑現在的29軍如何能擋得住,如狼似虎的華北駐屯軍啊。現在,我隻能一忍再忍盡量與日軍周旋,想盡辦法保住華北了。”聽完宋哲元的訴苦,吳佩孚的心裏就產生了一種鄙視的感覺,他不在理會宋哲元了,自己默默的喝著悶酒。

河邊正三再次向部下們示意,讓部下們繼續挑釁,而他卻在仔細的觀察著29軍軍官們的表現。還是那個日軍翻譯官鬆島再次走了出來,這次他還是耍起了劍術,囂張的鬆島的每一次揮劍,總是指向中國軍官們,嘴裏還嘰哩呱啦的叫個不停,就像隻烏鴉一樣,不停的在人們的耳邊呱呱的叫著。這當口,何基灃湊近114旅旅長董升堂的身旁,對他耳語道:“老董,你下去教訓一下那個小鬼子,讓他們見識一下咱中國武術的博大精深。”西北軍猛將董升堂毫不含糊的說道:“行,我滅滅他們的威風。”說罷,董升堂越出圈子,打了一趟南拳。源遠流長的中華武術,遠非日本人所能比的,氣焰囂張的日本軍官們立刻就被鎮住了。

29軍軍長宋哲元黑著臉瞪著場中的董升堂,而董升堂故意裝著沒看見宋哲元那憤怒的目光。29軍副軍長秦德純趕緊過來打圓場,他對宋哲元說道:“軍長,你就別和這種武夫較勁了,他那裏知道你的良苦用心啊。你就先消消氣,等宴會結束後,我一定好好的收拾他。”這時河邊正三插話道:“今天純粹是軍人們之間的交流,不關係到兩國的政治、軍事問題,請宋軍長不用擔心。”聽了河邊正三的話,秦德純在暗地裏給何基灃等人使了個眼色,29軍的軍官們頓時就心領神會了。

有了副軍長秦德純的默許,何基灃在董升堂表演完了之後,就緊接著來到了大廳中央,也打了一套漂亮的洪拳。一時間,29軍的軍官們都摩拳擦掌,都想露上兩手震懾一下日本人。這時,董升堂不知從哪找來一把大刀,呼呼作響、刀刀帶風的舞了起來。董升堂的大刀,又勾起了不少日本軍官對當年喜峰口的可怕回憶,在坐的日本軍官都對29軍的大刀隊心有餘悸。

河邊正三見部下們沒能討得半分便宜,就急忙對部下們使了個眼色。於是武戲就到此結束了,沒討到便宜的日本軍官們,見武的不行,就又提出比比書法,想在文戲上找回麵子來。這個要求可難壞了29軍的軍官們,他們這幫人舞槍弄棒到是在行,可是這舞文弄墨的事情,他們可就沒折了。就在日本人對自己的傑作洋洋得意之時,坐在一旁的吳佩孚出場了。就見他筆走龍蛇,遊刃有餘,轉眼間就寫完了四個大字“還我河山”。吳佩孚今天真是讓29軍的軍官們開了眼了,隻見那四個字是龍飛鳳舞、氣勢磅礴。看得那些日本軍官是讚不決口,河邊正三當即表示要收藏這件橫幅。可是吳佩孚卻把這條橫幅送給了宋哲元,希望他在欣賞這幾個字的時候,能夠想起宋朝的嶽武穆來,時刻把“還我河山”這四個字牢牢的記在心裏。

被閃了麵子的河邊正三,帶著部下們氣哄哄的走了,中日兩國軍**歡會不歡而散。在返回軍營的路上,何基灃小聲的對身邊的馮治安師長嘀咕道:“日本人越來越囂張了,我看這一仗就快打起來了。”馮治安瞪了他一眼,歎著氣說道:“別說了!這種事還是別發生的好。隻怕這一仗到來的時候,我們還是會被動挨打。華北要是變成了東北,那我們將何以麵對國人,麵對祖宗啊?!”

河邊正三沒有返回軍營,而是坐上火車直接去了天津。在天津華北駐屯軍司令部裏,把這次聯歡會上所看到的一切,詳細的向司令官田代皖一郎作了匯報。聽完河邊正三的匯報,田代皖一郎很高興的說道:“從你的所見所聞上來分析,現在的宋哲元已經和他的部下們產生了分歧。這對我們即將展開的進攻是極為有利的,一支將帥失和的軍隊是沒有戰鬥力的。”河邊正三自信滿滿的對田代皖一郎說道:“司令官閣下,我有信心在8個小時之內,把29軍趕出平津地區。”田代皖一郎搖了搖頭,然後說道:“河邊君,我不是要你把29軍趕出平津,而是要你把29軍消滅在平津地區。”河邊正三低著頭沉思了很久,然後猛的抬起頭說道:“司令官閣下,既然關東軍可以僅憑萬人,就能占領整個東北。我也有信心帶領我的部下,消滅29軍占領整個華北。”

宋哲元回到軍部以後,就把自己關在了房間裏,他拿出了吳佩孚送他的條幅,“還我河山”四個字躍然紙上。宋哲元看了很久之後,苦笑著說道:“能不能保住華北都成問題,還想收回失地,這簡直就是做夢。”日軍的企圖,宋哲元是非常清楚的。日本人無非是想搞些戰術衝突,把29軍趕跑,就像當年“九一八”那樣,把華北變成第二個滿洲國。所以宋哲元凡遇衝突,就采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策略,小心翼翼的不給日本人任何借口來發動戰爭。這些年來,隻要是中日兩軍發生衝突,他就首先向日本道歉,在嚴懲中方當事人,盡量避免戰爭的發生。

日軍看出了宋哲元息事寧人的企圖,於是,日本人就改變了策略。1935年日軍特務機關長土肥原賢二,向宋哲元提出了《華北高度自治方案》要求華北“脫離中央,自治獨立”。宋哲元在土肥原賢二的步步進逼下,組建了“冀察政務委員會”,當上了“冀察政務委員會”的委員長。

1935年12月9日北平爆發了震驚全國的抗日救國示威遊行,矛頭直指宋哲元。在軍警的武力鎮壓下,示威遊行雖然被驅散了,但宋哲元卻被全國輿論罵得狼狽不堪。在國人眼裏,這位昔日的大刀英雄,離漢奸隻有一步之遙了。

宋哲元現在很鬱悶,這幾年發生了很多驚天動地的事情,焦點都集中在抗日的問題上。他身為華北地區的最高軍政長官,日日麵對日軍的進逼,還當上了“漢奸委員長”,戴上了“親日領袖”的帽子,他既不能說YES,也不能說NO,是戰是和,宋哲元心裏一點底都沒有。現在擺在他麵前的隻有三條路,一是不戰而退,當第二個張學良,當不抵抗將軍。這條路他是不會走的,29軍的弟兄們也不允許他走這條路。不抵抗將軍的下場,他親眼看見了,他不會再走這條路。第二條路就是當漢奸,與日本人為伍搞華北自治。宋哲元可不敢走這條路,他怕南京政府不饒他,國人會罵死他,另外29軍的弟兄們也不會答應的。第三條路就是保持現狀,繼續的和日軍周旋下去。可是這條路也不是好走的,他再在委員長的位置上待下去,那自己在國人的眼裏,不是漢奸也是漢奸了。思前想後,宋哲元決定:三十六計,走為上策。他連夜給南京的蔣介石發了封電報,推說近日來身體不適,想休息些日子,回山東老家去養病,將華北地區的事物交給29軍副軍長秦德純來代理。蔣介石很快就批準了他的請求。於是,宋哲元於6月8日離開了北平,回山東老家去了。

田代皖一郎在得知宋哲元離開了北平後,就意識到這是個難得的機會,他命令華北駐屯軍加緊戰前準備,囤積作戰物資。華北駐屯軍開始配發實彈,日軍開始在華北頻繁的進行演習。華北大地就像是被置於一隻碩大的火藥桶上,隨時都有天崩地裂般爆炸的可能。山雨欲來風滿樓,人均在東北停止大規模的侵略戰爭後的第6個年頭,就又把戰爭的巨大炮口瞄向了平津,瞄向了華北。華北上空一時之間就陰雲密布,戰爭一觸即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