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燕演武盛況被暗衛報來,緊接著北青州刺史劉該歸順的消息傳至,得知南燕兵馬數十萬,眾人皆有憂色,楊思平、孟龍符、陰績等人紛紛上書楊安玄要求加大募軍。

楊安玄在大堂召聚在襄陽的諸將,讓沈慶之張掛好輿圖。沈慶之隨張鋒在長阪之戰中斬敵過十人,其中有一名校尉,立功晉為隊率。

竹棒指著輿圖,楊安玄對王鎮惡、孟龍符等人道:“隆安三年(399年),慕容德從滑台敗逃,率眾向東趁虛奪取青兗之地,稱帝廣固,占據五州十四郡八十二縣。”

“諸君請看雍州”,竹棒掃向雍州之地,楊安玄道:“雍州十二郡七十八縣,比起慕容德地燕國來,疆域相當,百姓人數猶多於燕國。”

眾人不明楊安玄話中之意,莫非要學慕容德立國?

“雍州僅有精兵三萬餘,輕騎不過六千,屯軍八萬。”楊安玄清點著家底,道:“十萬兵馬所需便讓雍州有捉襟見肘之難,燕國兵馬四倍於雍州,看似兵強馬壯,軍威鼎盛,其實外強中幹,不足為患。”

王鎮惡笑道:“主公見微知著,點出燕國蔽病所在,僅憑八十二縣養四十萬之眾,不用幾年,內亂必生。”

劉衷皺著眉頭道:“燕國有四十萬之眾,定然不安於狀,此次興軍攻打彭城因慕容德生病而止,將來肯定還會再來。”

楊安玄笑道:“慕容德年近七旬,已無征戰雄心。慕容德無子,其亡之後繼位者為穩固皇位,多半會有一場清理。等到燕國內亂停歇,已然實力大減,若還敢窮兵黷武,隻需數萬之眾便可收複失地。”

孟龍符拍著胸膛道:“仆祖居平昌郡安丘縣(山東安丘),願率軍收複舊土。”

楊安玄道:“燕國事小,眼下桓玄篡逆在即,吾等宜早做安排。”

王鎮惡道:“桓玄德不配位,若果敢行大逆之事,必將傾覆。主公率先舉起義旗,天下有誌之士定會影從,屆時奪取荊、梁兩州,雄據關中,沿江而下,匡扶社稷,立不世之功。”

孟龍符、蒯恩、劉衷等人都振奮地望著楊安玄,若果如王鎮惡所言能戰勝桓玄恢複晉室江山,楊安玄必能入朝主政,他們這些人自然也會隨之水漲船高。

楊安玄笑笑,亂世來臨他可沒有替東晉縫補破爛地打算,桓玄能做的事,他也能做,隻不過不能像桓玄那般猴急,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是經過證實地真理。

…………

十一月一日,桓玄矯詔行天子禮樂,“加其冕十有二旒,建天子旌旗,出警入蹕,乘金根車,駕六馬,備五時副車,置旄頭雲罕,樂儛八佾,設鍾虡宮縣,妃為王後,世子為太子,其女及孫爵命之號皆如舊製”。

十一月十八日,卞範之作禪讓詔書,逼迫臨川王司馬寶拿著讓晉帝司馬德宗蓋上帝璽,然後順便拿走了天子地傳國玉璽。

十一月二十一日,司馬德宗臨朝。以司徒王謐、兼任太尉謝澹為首地文武官員,持傳國玉璽前往姑孰,禪位於桓玄。

十一月二十三日,天子司馬德宗詔告宗廟列祖列宗禪位之事,出皇城暫居於永安宮。

十一月二十四日,晉朝諸帝的神主牌位移往琅琊國廟,晉穆帝皇後何法淣隨琅玡王司馬德文徙居司徒府。

桓玄又玩起了推讓的把戲,百官再度姑孰勸進,如是者三,桓玄終於答應承接帝位。

十二月一日,桓玄於姑孰城南七裏立郊告地,在九井山北築壇告天。典禮太過匆忙,禮儀都沒有準備完善,告天之後眾人忘記高呼“萬歲”。

十二月三日,桓玄登位稱帝,詔告天下,建國為楚,年號建始。尚書右仆射王納之奏稱,建始為趙王篡位所用年號,不吉,乃改為永始。詔書發出,眾人發覺永始是王莽篡位時所用年號,但詔書已明發天下,不好再更改,隻得稱永始元年。

桓玄登基,首要的事便是建立楚朝的政治體製。

第一件是對前朝司馬氏的安排,封前帝司馬德宗為平固縣王,遷居潯陽,按照晉初陳留王居鄴宮故事。陳留王即司馬炎篡魏立晉對魏帝的處置,封魏帝為陳留王,邑萬戶,居鄴宮。

琅琊王司馬德文降為石陽縣公,武陵王司馬遵為彭澤縣侯,司馬氏諸王皆降為縣侯。

然後是封賞宗室,追封桓溫為宣武皇帝,南康公主為宣皇後,其長子桓昇為豫章郡王。三哥桓歆為臨賀縣王,四哥桓禕為富陽縣王,追贈五哥桓偉為侍中、大將軍、義興郡王,以其子桓濬襲義興郡王爵;桓濬弟桓邈為西昌縣王。

桓溫二弟桓雲之孫桓放之為寧都縣王;三弟桓豁之孫桓稚玉為臨沅縣王,次子桓石康為武陵郡王;四弟桓秘之子桓蔚為醴陵縣王;五弟桓衝追封宣城郡王,以其長孫桓胤襲爵,桓謙加封新安郡王,桓修為安成郡王。

宗室封罷,輪到有功之臣,王謐為武昌縣公,卞範之為臨汝縣公,殷仲文為東興縣公。這一次桓玄總算想起了麾下頭號大將馮該,授馮該魚複侯。

賞爵之後便是對前朝舊臣降爵,將前朝郡公降為縣公,食邑三千戶降為千戶;縣公、縣侯爵位不變,但食邑從千戶降至百戶。

桓玄此番操作讓門閥世家懷恨在心,對於門閥士族來說,他們不在意誰做天子,更在意家族的延續,所以對桓玄篡位反對並不激烈。

一般說來新帝登基會對舊朝臣子加以籠絡,不說升官遷爵,也不至於降爵,桓玄此舉觸及門閥利益,在有心人的推動下,建康城內輿論紛紛,譏諷桓玄位不才授、爵以愛加,必不能長久。

朝堂上的重職也被授於桓玄親信,桓謙為揚州刺史、侍中、衛將軍、開符、錄尚書事;王謐為散騎常侍、中書監(1)、領司徒;會稽內史王愉調任尚書仆射;其子王綏為中書令;桓胤為吏部尚書;王嘏為領軍將軍。

王愉之妻是桓玄的姐姐,王綏是桓玄的外甥,王嘏是王導曾孫,與被貶嶺南的司馬元顯王誕是堂兄弟,兩人的祖父是王導之子王恬。琅琊王氏,無論誰為帝,都有人在朝堂為官,為家族

十二月七日,桓玄乘樓船從姑孰前往建康,西北風強勁,將船上的旌旗儀飾全部吹倒。

十二月八日,桓玄抵達建康,歇息在太極殿西堂,設龍角絳綾帳,鏤黃金龍銜五色羽葆流蘇,極盡華貴。

百官入內參拜,看到龍角絳綾帳,竊竊私語道:“此帳似轜車,與王莽的仙蓋差不多,乃亢龍有悔(2)之兆。”

十二月九日,桓玄升坐太極殿,接受百官朝賀。此時的桓玄已重逾四百斤,坐在龍榻之上,將坐榻壓塌。

眾臣麵麵相覤,不敢做聲。侍中、左衛將軍殷仲文出班賀道:“恭賀萬歲,陛下聖德深厚,地不能載。”

桓玄大喜,下旨重賞殷仲文。

天下人皆知桓玄欲篡,等到桓玄代晉稱帝,雍州刺史楊安玄再發檄文,號召天下有誌之士共同討桓。

正當雍州境內厲兵秣馬,楊安玄準備親率大軍南下之時,秦國出兵了。

尹緯回到長安後,陳說在襄陽、建康見聞,力勸姚興趁雍州羽翼未豐之際,先行掃除大患,齊王姚崇、鎮東將軍楊佛嵩大力讚同。

十二月十日,前秦兵馬兵分兩路,以中軍將軍、齊公姚崇,鎮東將軍楊佛嵩領輕騎兩萬,步卒三萬出上洛攻打雍州南鄉郡丹水城;以衛大將軍、常山公姚顯,尚書左仆射尹緯率輕騎一萬,步卒四萬奪取洛陽。

得知秦軍攻雍的消息,楊安玄氣惱至極,重重地拍打著案幾,罵道:“混蛋,可惡至極。”

見楊安玄少有地失態,王鎮惡不解地問道:“主公,兵來將擋,秦國雖以十萬大軍犯邊,但雍州兵強馬壯,糧草充足,上下同心,百姓皆願為主公死戰,何懼秦兵?”

楊安玄慨然歎道:“愚並非懼怕秦兵,隻是秦軍犯境,雍州必須全力應對,無力討伐篡位逆賊,奈何。”

按照史書記載,明年二月劉裕便會在京口起軍反桓,然後摧枯拉朽般地將桓玄所建的大楚王朝覆滅。

一想到劉裕起軍時不足二千人,楊安玄心中便隱隱作痛,雍州兵馬過十萬,大軍南向定能所向披靡,若是滅楚興晉之功在己手,將來再北伐成功,便能像劉裕那樣順理成章地取晉而代之。

可恨秦國插上一腳,讓自己錯失良機,等劉裕建立功勳,平定南方之亂,自己將來免不了要與他交手爭奪天下。

桓玄不過借助父輩聲威,德才遠不及其父,麾下可用之才更遠不如,加上門閥士族與其離心,故而劉裕能與千餘眾驅逐桓玄。

楊安玄不在意桓玄,卻深忌劉裕。劉裕雄才大略,是當之無愧的英雄,更兼麾下猛將謀士如雲,一旦此人得遇風雲,以重興晉室之功號令天下,將來必定成為自己的勁敵。

陰友齊從京中送來信息,說桓玄要將晉帝遷往潯陽居住,楊安玄原打算率軍接晉帝到襄陽,那樣他便能像曹操一樣挾天子以令諸侯了。

世事難料,楊安玄長歎而起,看來上天不肯讓自己輕易奪取天下。

多思無益,楊安玄派將禦敵。以孟龍符為將,率一萬步卒,三千輕騎前往洛陽,聽從河南太守楊安遠指揮;命滎陽太守胡藩領滎陽、潁川、襄城三郡兵馬五千駐於偃師,與平柏穀裴、嚴兩家嚴防秦軍東進;讓楊安遠召屯軍一萬防守洛陽城,並派遣洛陽、水師由水路襲攏長安。又以王鎮惡為主將,蒯恩為副將,張鋒、沈慶之等人隨軍出戰,率步卒一萬五千,輕騎三千,重騎四百,征屯軍三萬前往丹水城。

楊安玄對王鎮惡道:“去年秦師犯境擄走數千百姓,此次再度來襲,鎮惡當率軍痛擊之,趁機奪取上洛等地。”

王鎮惡慨然應道:“主公放心,愚定不負主公所托。”

大軍開拔,楊安玄讓各地官府張貼檄文,曆數胡人以漢人為“兩腳羊”、任意奴役屠戮的罪狀,讓學庠教師告訴孩童,漢人“絕不為奴”。

一時間,前往官府要求應征入伍的青壯絡繹不絕,那些被救回來的漢奴更是痛哭流涕,主動跟著北上的大軍前進,幫著運送糧草物資,王鎮惡等人深為讚服。

此次楊安玄並沒有隨軍出征,他自問衝鋒陷陣不弱於人,但要運籌帷幄、排兵布陣並不見得比王鎮惡、孟龍符、胡藩等人強,而且身為主將坐鎮襄陽,有安定人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