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齡石乘坐的商船僅有丈許長,在江上毫不起眼,但是暗衛所用的船全部經過改裝,艙底采用了水密隔艙,船舷兩側各加了兩個車輪,每輪有八片槳葉,蹬踏起來其快如飛。

車輪外加了船板遮檔,白日船行江上與其他船隻無異,到了晚間黃富下令取下罩在車輪之外地船板,趁夜行船北上,一晝夜可至三百餘裏。從建康至襄陽,走水路僅用了五天時間。

丁全潛在京口,將打聽到地戰報交給停在碼頭上的船,五天之後便能延延不斷地送到襄陽楊安玄地手中。

“二月二十八日,劉裕京口起事,斬桓修;劉毅、孟昶取廣陵,斬桓弘。”

“二月二十九日,劉裕發檄討桓,兵發竹裏。”楊安玄看著檄文提及自己地名姓,苦笑一聲,沒想到自己也被劉裕利用了一把。

“三月一日,劉裕與吳甫之戰於江乘,陣斬吳甫之。”

“勝吳甫之後,劉裕將兵馬分成兩部,與檀憑之各率一部於布陣羅落橋地皇甫敷決戰。”

“皇甫敷兵力占優,麾下亦是精銳,先破檀憑之所部,斬殺檀憑之。劉裕率軍奮戰,衝鋒戰前,義軍愈戰愈勇,劉裕陣斬皇甫敷,險勝。”

楊安玄讓人掛起輿圖,從京口到建康距離約二百餘裏,其中從京口到竹裏約七十餘裏,從竹裏到江乘亦有七十裏,從江乘到羅落橋約二十裏,羅落橋至建康約四十裏。

算算距離行程,劉裕大軍到達竹裏後,建康方才發兵,劉裕才會與吳甫之戰於江乘。

吳甫之和皇甫敷先後敗於劉裕之手,意味著荊州精銳盡失,接下來劉裕進攻建康,隻剩下白下至蔣山一線了。

從羅落橋前往建康有三條線路,楊安玄站在輿圖前思索,劉裕兵馬不足,分兵不大可能,如果他是劉裕該如何進兵?

兵貴神速,以劉裕的悍勇,一定會趁建康城慌亂之際取最短的路程進攻建康,也就是經蔣山東側南下,直抵建康東側。

收到丁全發來的情報已是三月三日,此時劉裕大概已經抵達建康城周圍了。楊安玄無奈地歎了口氣,鞭長莫及,自己想要做出反應分一杯羹也怕來不及了。

可恨秦國牽製住了雍州兵力,不然自己率軍南下奪取夏口,截斷桓玄西逃之路,再順勢接司馬德文回襄陽,曹魏故事當重演於今。

想到前線戰事,楊安玄的眉頭皺起,派出的兩路大軍與秦軍已經交戰多次,戰事並不順利。

洛陽城。起初,楊安遠並未據城而守,而是與孟龍符一起紮營西城之外,與秦軍展開激戰。雍州兵馬精銳約一萬二千餘人,輕騎四千,屯軍約有二萬餘人,實力上弱於秦軍。

孟龍符數次率輕騎衝陣,結果被秦軍困住,損折輕騎近千,楊安遠下令退守洛陽城。洛陽城中有青壯四萬餘人,幫著協守城牆,秦軍一時難以攻下。

縈陽太守胡藩領軍到來,與楊安遠裏應外合進攻秦軍,秦軍損折兩千人後退走十餘裏,洛陽之圍暫解。胡藩與楊安遠商議後,率萬餘兵馬並不入城,而是駐防在西北角的金墉城中,兩軍互相配合。

姚顯整頓兵馬再至,發現雍州守軍機動靈活、襲攏不斷,隻得與尹緯分兵兩處,分別攻打洛陽城和金墉城。

二月二十六日晚,孟龍符率千名驍勇營將士夜襲秦營,縱火焚毀糧倉,姚顯不得不退守洛陽城西三十裏穀城,向弘農郡催要糧草。

南鄉郡,姚崇派楊佛嵩率輕騎突進,丹水城駐將張誕不能抵敵,退守南鄉。南鄉太守魯宗之派其子魯軌率軍二千增援。

楊佛嵩詐退引魯軌追擊,於南鄉城北十裏伏擊,魯軌敗走。張誕棄南鄉退守順陽城。王鎮惡率軍趕至順陽城,與楊佛嵩所率秦軍對峙,姚崇亦率步卒抵達丹水城。

順陽城外,王鎮惡與楊佛嵩交鋒,秦騎來去如風,迅捷無比,王鎮惡結陣嚴防,不能取勝。順陽城城池堅固,楊佛嵩所率皆輕騎,退歸南鄉城準備攻城器械。

二月十八日,王鎮惡派人送信襄陽,請示派襄陽、水師從漢江北上。二月二十四日,劉衷率戰船七十餘條到達順陽,王鎮惡隱而不發。

二月二十九日,天雨河水暴漲,王鎮惡率一萬將士登船,趁夜進入丹水河,於寅初到達丹水城,向駐防在城外的秦軍發動攻擊。

秦軍毫無防備,被雍州軍殺得血流成河。姚崇率五千兵馬駐防在丹水城中,夜間不明情況不敢開城出戰,等到卯正天明方才率軍出城,王鎮惡已經率軍登船回返順陽城。

丹陽城外二萬五千秦軍傷亡超過萬數,士氣大沮。姚崇無奈之下,率軍駐紮南鄉,命楊佛嵩退守南鄉城外,與王鎮惡對峙。

接下來幾天,丁全陸續送來的戰報。

“三月二日,劉裕於覆舟山縱火大破桓謙與卞範之大軍,桓玄聞訊帶子侄出南掖門逃往石頭城,領軍將軍殷仲文早備戰船接應。”

劉裕果如自己猜測的那樣,以最短的路程前往建康,桓謙再敗,桓玄膽寒,居然棄建康而逃。

“三月三日,劉裕大軍移駐石頭城,派劉鍾占領東府,將桓溫牌位焚毀,製晉室先主牌位入祖廟;命中書監領司徒王謐、領軍將軍王嘏等人召聚文武百官理事;盡斬建康城中桓氏族人,並誅王愉父子;命妻弟臧熹封存國庫,收拾圖書、寶物……”

“三月五日,百官推舉劉裕為使持節、都督都督揚徐兗豫青冀幽並八州諸軍事,徐州刺史,鎮軍將軍兼領軍將軍;劉毅為冠軍將軍,青州刺史;何無忌,輔國將軍,琅琊內史;孟昶,建威將軍,丹陽尹;魏詠之,征虜將軍,吳國內史;劉道規,振武將軍,義昌太守……”

最初跟隨劉裕起軍討桓的人都得到了豐厚的回報。

楊安玄收到戰報已是三月十日,不由得仰天長歎,桓楚王朝建國不過七十天,桓玄就是頭豬,僅僅五天時間,便讓劉裕從京口起義然後占領建康,接著被趕出建康,自己遠在襄陽應變不及。

占據建康後,劉裕肯定會布局建康、京口、曆陽、廣陵一帶,穩固三吳地區,揚、徐、青等州將掌握在他的手中,自己若不能及時應對,將來必受製於他。

可是雍州精銳盡出,襄陽城內僅有數千兵馬,根本無力南下,難道隻能坐視劉裕坐大。

…………

就在楊安玄收到戰報之時,劉裕已經完成了大的布局,除與劉毅、何無忌等人分享了徐、青、揚三州地盤外,任孔靖為會稽內史代替桓玄的親信虞嘯父,讓沈氏兄弟回吳興。

沈家兄弟抵達烏程後,誅殺同族仇人沈預一家;又命劉仲道為餘姚令,穩定三吳地區。

接著分任劉粹、劉懷慎為沛郡太守和彭城內史,防止南燕趁火打劫,也防雍州東進;以檀韶為秦郡太守,虞丘進為燕國內史,扼守長江防守桓玄反攻。

劉裕不打算留在朝堂之上,但朝堂之上肯定要留下自己的人,以劉穆之為祠部尚書郎,領堂邑太守;徐羨之為度支庫部郎,領軍司馬,掌握朝庭財權;臧熹散騎侍郎控製皇城;又以沈田子為鎮軍參事、向靖寧遠將軍、檀祗振威將軍、孫處振武將軍等人鎮守建康……

天子司馬德宗以及琅琊王司馬德文都遠在尋陽,劉裕為了讓這些任命變得名正言順,請出被貶彭澤侯的武陵王司馬遵,聲稱受天子密詔,以武陵王司馬遵承製總百官,加侍中、大將軍。

司馬遵入住東宮,代行天子職權,稱承製,對劉裕的這些任命照單全收,下令追拿桓氏一族。

三月十日,徐州刺史劉裕率軍返還京口,也就在這一天,桓玄帶著家眷、殘部到達潯陽,江州刺史郭昶之出城相迎,遵照桓玄吩咐給予輜重,補給兵力,桓玄在潯陽城稍加喘息。

劉裕命劉毅率何無忌、劉道規等人西進追擊桓玄,桓玄則令龍驤將軍何澹之、前將軍郭銓與江州刺史郭昶之一起防守湓口。

身在潯陽的桓玄惶恐難安,於三月十四日帶了司馬德宗等人離開尋陽前往江陵。

為掩飾失敗,桓玄撰《起居注》,聲稱自己算無餘策,可惜麾下將士不聽調度,才致使大軍敗亡。

《起居注》寫完後,桓玄命人四處頒布,讓遠近皆知其神武,反為世人所笑。

南燕,廣固城。司馬休之、劉敬宣等人勾連青州大姓及鮮卑豪帥,準備刺殺慕容超,推司馬休之為主。

事情暴露,慕容德大怒,殺劉軌,派兵追拿司馬休之等人。高雅之被擒身死,司馬休之與劉敬宣逃至淮水和泗水間躲藏。

商賈將劉裕起軍反桓,奪取建康趕走桓玄的消息帶來,司馬休之和劉敬宣南歸。

司馬休之投奔建康武陵王,司馬遵任命他為荊州刺史,督荊、益、梁、寧、秦、雍六州諸軍事,想倚靠司馬休之重振晉室。

劉敬宣則直接去了京口投奔劉裕,他與劉裕交情深厚,劉裕任命劉敬宣為晉陵太守。

南燕慕容德也收到桓玄失敗的消息,命北地王慕容鍾征軍十六萬,準備奪取長江以南的疆土。大軍尚未出發,慕容德又病倒了,南征之事再度作罷。

四月三日,桓玄抵達江陵,荊州刺史桓石康率眾迎接,桓玄在江陵繼續稱帝,以卞範之為尚書仆射,桓謙為侍中,桓胤為吏部尚書,改南郡公府為皇宮。

壞消息不斷傳至桓玄耳中,先是桓歆與楊秋攻打曆陽,被新任豫州刺史魏詠之率諸葛長民、劉敬宣、劉鍾等人擊敗,斬楊秋。

接著是何無忌、劉道規追擊桓玄,與駐於桑落洲上的何澹之大戰,大破楚軍,趁勢占領尋陽,將司馬氏牌位送回建康。

桓玄下旨募軍,桓家在荊州深耕五十年,百姓數代人受桓家恩惠,二十餘天內便募得二萬餘人,加上荊州本來的兵馬以及江州郭昶之補充的兵力,兵馬超過四萬,戰艦超過千艘。

襄陽,楊安玄得知桓玄招兵買馬整飭戰船,知道他將與劉裕決一死戰。按曆史走向,桓玄兵敗身亡,江陵被朝庭奪回。

現在桓玄與劉裕交戰,無暇顧及雍州,對楊安玄來來說正是開疆拓土之機,命傅弘之率三千兵馬從當陽回返,再從襄陽出兵二千,準備奪取梁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