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三章 曆史的輕風
領主閣下因為不爽包辦婚姻而消極怠工,可賢惠的領主助理,沒有夫人之名,卻有夫人之實的賈衣閣下卻努力地救援著和領主閣下有婚約的婚約者,這是何等的高風亮節?值得大大鼓吹一番。
再說了,賈衣閣下總歸是自家人,那位外來的領主閣下婚約者卻是異族,領民們天然的親疏之心自然更偏向賈衣閣下,而和賈衣閣下頗為熟悉的友人們,更是為賈衣閣下抱不平得很。
艾諾可不知道民間都快把他傳成陳世美了,這會兒他因為“態度不端正”,沒辦法和賈衣一起揮灑青春的荷爾蒙,又因為魔電機和魔法蒸汽機項目牽扯了注意力,整天徘徊於領主府和研究所呢。
另一邊,因為蘇蘇惹了麻煩,樂正綾沒辦法繼續以商人的身份遮掩行跡,不得不退回海麵,和原本打算在山北港放下樂正綾等人後進行魔潮之海探索任務的領地海軍匯合,往龍脊山脈北方正在修建中的海軍港口城市新青島前進,駐紮在龍脊十二城一線的領地駐軍也活動了起來,給東南郡的東瑞格利特王國增加壓力,壓迫對方不能抽調太強大的力量追擊。
不過,沒有人知道的是,東瑞格利特王國方麵雖然對蘇蘇當街砍人的惡性案件非常氣惱,但王國方麵對於蘇蘇和樂正綾等人的真正身份並不清楚,倒黴的貴族子弟身份也不是太高,更由於國內局勢有些微妙,氣惱歸氣惱,卻沒有認真去追緝。
東瑞格利特王國的微妙局勢主要有三個原因造成。
一個是國家戰略問題,威廷帝國的內亂毫無平息跡象,甚至愈演愈烈,原本隻是鬆口氣,認為北方能夠壓力減輕一些的東瑞格利特王國此時卻是有些蠢動起來。眼看著不少國家或偷偷摸摸,或明火執仗地在威廷帝國身上割肉放血,作為較為強大的鄰國,它也想從中分一杯羹。
第二個原因則是國王身體健康的因素,東海商會被取締時,南方的炎黃領卻從中插了一手,不僅讓國王陛下未盡全功,更重要的是,反而丟了大隊人馬以及龍脊十二城,實在是大削麵子。著實讓國王氣惱萬分,而東海商會某些秘密被發現後,國王陛下就更加惱火,乃至於氣急攻心,身體出現微恙。
大衛三世的年紀畢竟大了,以往健康的時候沒有問題,出現一些小毛病後,卻是不見得那麽快好,老態也開始顯露出來。頓時讓國內一些有心人動了點念頭。
第三個原因就讓東瑞格利特王國的上層們警惕萬分了,因為威廷帝國正是前車之鑒。
最先是貴族領主們發現,他們領地的收成忽然減少了,時不時的。屬於他們重要財產的穀倉還會著個火什麽的,救火的時候,盡管每個領民看起來都是那樣的努力,火卻像是無法遏製的惡龍。能從一個角落的小火苗一直發展成吞沒整個穀倉的大火。
大火之後,和痛心疾首的貴族領主不同,那些農民和奴隸的臉色都有些奇怪。雖然麵對貴族領主的時候依舊恭敬敬畏,卻總有一種讓高高在上的老爺們心中發堵的不適感,仿佛他們的腰杆變得直了,領主老爺的慈悲善意都得不到太多讚美和奉承了。
然後,貴族們發現,他們的稅收也變少了,盡管他們親自下去視察的時候,每個關卡,每個征稅站似乎都在努力的工作,可是收上來的稅卻和那越來越繁榮的商業毫不相符,尤其是,市麵上各種來自南方的產品越來越多,交易量越來越大的時候,仿佛隻有他們的錢袋在縮水。
這是很糟糕的一件事情,地裏的產出並不足以支撐現在的貴族們豪華舞會、奢靡生活的開銷,又不是每一個貴族都有涉足商業,從中撈錢的資本,關卡稅收是很多中小貴族賴以生存的支柱,這根支柱現在卻在遭到某種力量的侵蝕,難道不是一種貴族控製力在減弱的征兆嗎?
而且,更糟糕的是,這些貴族的領地上,越來越多的領民莫名消失了,有的甚至是全家一起消失,到是通往南方的道路上,時不時能碰到往龍脊十二城而去的“流民”。
這是貴族領主們不可容忍,也是最為恐懼的,於是領主和貴族們決定彰顯一下他們的存在和力量,流民成為了無辜的冤魂,對叛逆表示同情的人們被關進了監獄,偷稅漏稅被發現,就會讓人傾家**產,躲避在荒野僻壤的人們也被一個個拖出來,作為罔顧義務的典型,被掛到了絞刑架上,震懾想要逃離貴族領主們統治的人們……
一時之間,東瑞格利特王國內到處都是屍體和野狗,氣氛之壓抑低沉,讓人窒息。
但這還是不能讓貴族領主們安心,因為一本本寫著“自由”、“民主”、“人權”、“平等”、“共和”……的小冊子在他們處置“叛逆”的時候不斷出現,一份份寫著他們累累罪行的“報紙”在到處流傳,一個個昔日麻木,麵無表情的人,現在眼神中都多了些什麽東西,那種東西讓他們害怕而惶恐。
他們想到了威廷帝國那些被吊到絞刑架上,被架上斷頭台,被澆上火油焚燒,被丟進深淵……種種死法的貴族們。
為了掩飾這種恐懼,貴族們變得惱羞成怒,他們決定還以顏色,他們絞死更多的人,甚至出動軍隊,將一些被認為“沒有拯救價值”的地區整個兒從王國版圖上抹去。
但他們依舊不得安寧,在彌漫整個國家的白色恐怖和黑色夢魘之中,在他們端著酒杯,大聲談笑,用慶祝勝利的方式掩飾心中不安的時候,他們不知道,到底還有多少雙充血的眼睛,在陰暗的角落裏,瞪視著他們的背影,更不知道,有多麽巨大的怨恨,在王國上空盤旋。
但他們知道,南方,那個曾經被視為雞肋的地方,開始越來越讓他們如鯁在喉,於是,在王國中充斥“北進”言論的時候,“南下”的呼聲也漸漸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