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放馬天山雪 第二十九章 正義號角
修理一台機器,隻要找到其中關鍵的那個齒輪就可以了。————德國諺語。
大不裏士,是伊朗北部重鎮,交通中心,東阿塞拜疆省的首府。這所城市的丟失以及和西方伊拉克的戰爭關係,使得伊朗瞬間失去了與整個西方和東北方向的聯係,到土耳其和阿塞拜疆、亞美尼亞的交通運輸全部中斷。這個打擊是沉重而有效的。
伊朗,德黑蘭南區……
這裏是伊朗政府所在地,此時這裏正召開伊朗國家最高安全會議。伊朗高層領導人基本都出席了這次會議,包括伊朗總統、阿亞圖拉哈梅內伊、伊朗武裝力量總司令拉夫桑賈尼、伊朗副總統達沃迪、哈塔米,宗教界頭頭阿亞圖拉穆塔赫裏、貝赫什提等都出席了這次重要的會議。
伊朗領導層終於發生了分裂,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的是,旗幟鮮明的反對繼續和伊拉克的戰爭的竟然是“常勝將軍”,“伊朗軍隊的靈魂”——阿克巴爾?哈什米?拉夫桑賈尼。
最應該主戰的人卻提出要停戰,這意味著什麽?恐怕沒有人會忽略這一點,就連伊朗最高領袖,神聖無上的阿圖亞拉霍梅尼也不例外。這次會議因此而被召開的,伊拉克切斷了伊朗與西北方向的交通,讓伊朗徹底失去了與歐洲的聯係。這已經開始在伊朗國內引起不滿。
伊朗國內有大量的亞美尼亞人,他們在這裏享有特殊的地位。他們在議會中有自己的代表,還有亞美尼亞報紙和學校,而德黑蘭最好的建築是亞美尼亞教堂。伊朗是穆斯林國家,可是允許生產含酒精的飲料,但隻有亞美尼亞人可以喝酒,穆斯林絕對不能喝酒。這也是亞美尼亞人特殊地位的體現。
但現在伊拉克人把伊朗與歐洲的關係掐斷了,伊朗國內的亞美尼亞人情緒空前激烈,要求政府立刻收複大不裏士。可是現在政府有這個能力嗎?伊朗雖然號稱雄兵百萬,但長期的兩伊戰爭,尤其是庫塞?阿卜杜拉的阿巴丹保衛戰和河口三角之戰,沉重的打擊了伊朗陸軍,讓大量有經驗的老兵和底層軍官傷亡。
所以現在的伊朗部隊普遍戰鬥經驗不足,唯一比較有戰鬥力的部隊除了首都附近的革命衛隊近衛軍團之外,基本已經南下參加河口三角作戰。而憑借裝備落後,訓練不足的新兵去攻擊伊拉克精銳部隊防守的城市,那簡直是……
“伊拉克人攻占了大不裏士,他們是從土伊邊境進來的。竟然允許伊拉克人通過自己的國土進攻我們,難道土耳其已經徹底的倒向了伊拉克?” 伊朗副總統哈塔米憤怒的問道。
“現在不是討論土耳其的問題,假如美國人真的支持伊拉克,我們也沒有辦法!現在我們的任務是如何在短期內奪回大不裏士,打通前往北方的道路。” 伊朗總統阿圖亞拉哈梅內伊緩緩說道。
“我們不是有新組建的二十萬部隊嗎?伊拉克人不到二萬人,我們的數量是他們的十倍,奪回大不裏士難道還有困難?” 達沃迪小心的問道。
“是啊——伊拉克人長途而來,彈藥和給養估計會供應不上吧?尤其是裝甲部隊,他們的後勤恐怕支撐不了長期的軍事行動。”哈塔米也問道。
“困難很大!伊拉克人不會受到補給品和後勤的困擾。大不裏士可是我們在北方最大的一座城市,那裏有大批的軍火物資,足夠二萬人的軍隊戰鬥半年。我們的部隊缺乏重炮和坦克,僅僅靠步兵去進攻這麽一座彈藥充足的城市,恐怕極為困難!” 阿克巴爾?哈什米?拉夫桑賈尼終於開口說道。
“那麽——阿克巴爾,你的意思是我們放棄大不裏士,不去拯救那裏的人民了嗎?” 阿亞圖拉哈梅內伊頗有些嚴肅的說。
“我們需要救援大不裏士,隻是手頭沒有足夠的力量而已。沒有重炮和坦克的掩護,大不裏士就象是危機四伏的從林,隨時就會把人的生命吞噬掉。而且——這場戰爭我們拖的太久了,我們的財政情況——”
“這個我們以後再談,現在的問題是如何收複大不裏士!” 阿亞圖拉哈梅內伊立即打斷了拉夫桑賈尼的話說道。
拉夫桑賈尼知道阿亞圖拉哈梅內伊是主戰派的核心,他暗自歎了口氣,說:“如今之計,要麽把近衛部隊拉到北方去,要麽推遲‘真主之劍’行動,把已經南下的兩個軍團調回來。”拉夫桑賈尼此刻的心中其實非常著急,因為隨著時間的流動,伊拉克的援兵將越來越多,進攻的成功率就會越來越底。
阿亞圖拉哈梅內伊緊緊皺著眉頭,思考著這個問題應該如何處理,過了良久,他終於說道:“‘真主之劍’行動不能推遲,讓近衛軍團北上進攻大不裏士。行動代號為——正義號角!”
他話音一落,在座眾人都驚訝的互相看了一眼,但大家都習慣性的保持了沉默。隻是拉夫桑賈尼的眼中閃出了一絲的隱憂:“我們的對手可是庫塞?阿卜杜拉啊!”
…… ……
在兩伊戰爭此前的戰役中,雙方盡管動用了包括T-62型坦克、酋長坦克,幻影戰鬥機,F-14戰鬥機等先進武器,但戰鬥的過程和戰略戰術卻是沒有什麽出奇的地方。即使是規模比較大的阿巴丹保衛戰或者是巴格達戰役,在西方評論人員眼中也是乏善可陳。英國的簡氏防務周刊的評論員表示:“兩伊戰爭是一場枯燥的,純比拚消耗力的決鬥!其戰術水平還停留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
不過現在伊拉克傘兵突襲大不裏士城,讓大家開始逐漸改變對伊拉克軍隊的看法。畢竟象這麽大膽的空降作戰,在曆史上也沒有幾次,尤其在水平低劣的兩伊戰爭中更是令人眼前一亮。簡氏防務周刊報道道:伊拉克空降部隊這次無畏的又有些魯莽的進攻方式,打了伊朗人一個措手不及,同時顯示了伊拉克軍隊正逐漸走上現代化的道路。
此時的伊拉克軍隊,正在戰爭中逐漸的轉型,在南方軍團的帶領下,北方軍隊尤其是共和國衛隊也在逐漸的改變自己的戰鬥方式,更新武器裝備,采用新的戰法。總而言之,一切都在發生著改變,這改變雖然目前並不明顯,但持續下去,終有一天會結出碩果。多年後的伊拉克軍隊,已經必然不是海灣戰爭時那支空有武器裝備卻沒有現代化係統加以整合,沒有現代化軍事思想加以指導的老式落後的武裝力量了,他們將以自己的方式演繹著現代軍事革命!
伊拉克基爾庫克空軍基地……
伊拉克空軍在這裏正式接受他們第一批現代化的對地攻擊/支援飛機——由劉明訂購,使用意大利航電的Su-25攻擊機。應該說,這批蘇-25得來的還是非常不易的,起初蘇聯人拒絕讓意大利人改進他們的飛機,要求出口到伊拉克的飛機全部要在蘇聯技術人員的監視之下使用。劉明當然不可能接受,官司一直打到了戈爾巴喬夫麵前,這才得以解決。
戈爾巴喬夫直接下令出售飛機,但不提供改進的技術參數,這幢公案才了結。為了摸清設計參數和吃透技術資料,伊拉克航空和VI的技術人員又花了整整四個月對飛機進行摸索,這給後來意大利人改裝飛機打下了基礎,也為伊拉克人自行改進設計飛機積累了經驗。
隨後由意大利宇航公司提供了AMX攻擊機的飛控係統,主要是電子設備的改進。以兩台中央數字計算機和一條雙餘度數據總線為核心,加裝現代化導航、攻擊係統。新的感測裝置和設備包括慣性導航係統、平視顯示器、大氣數據計算機、三自由度陀螺儀組、測距雷達、RW-30雷達警戒接收機、姿態指示器、水平位置指示器、靜變流器和模態接製器,還有把新硬件與保留下來的8項原有設備連接起來的接口裝置;並對冷卻、電源、燃油、電子戰、照明等係統做了改進。
這些改進大大的增強了Su-25攻擊機的性能,並能初步的使用精確指導武器。這可是此時的正版Su-25攻擊機完全沒有的性能。當然改進也付出了一些代價,降低了該機的部分低空機動性,但劉明認為物有所值。
這批Su-25攻擊機一共24架,將取代在對地攻擊中表現不佳但卻損失巨大的Su-20攻擊機,至於後續是否要購買並改進更多的攻擊機,要看它在戰爭中的表現如何。
劉明觀察著這些嶄新的Su-25攻擊機,心中突然想到,自己是否也應該讓伊拉克發展一種屬於伊拉克自己的前線支援戰鬥機呢?這個問題可不小,涉及到多個方麵。如果僅僅是前線支援級別的,那麽Su-25,甚至中國的強五都可以使用。
但還有更好的方式,發展一種伊拉克自己的高級教練/攻擊機。一方麵鍛煉了自己的航空隊伍,又發展了自己的攻擊機,又有了一種高級教練機可以競爭世界軍機市場。此時的世界軍機市場上,優秀的高級教練機可是很少的,就連美國人都還是使用老式的T-38教練機進行訓練,所以新飛機要是研製成功還是大有可為的。
劉明又考慮到,伊拉克目前的攤子不益鋪的太大。發展一種攻擊機就足夠,那麽還得估計到未來海軍的需要,顯然Su-25級別的海軍是看不上眼的。那麽……劉明派人前往中國進行了接觸,讓他激動的莫過於中國方麵回複是詢問伊拉克是否有興趣加入一項戰鬥轟炸機的發展計劃。
但此時他不知道這型飛機是那一種,因為中國70、80年代的戰機發展計劃實在太多。為了提高空軍裝備的技術水平,中國航空工業在20世紀70年代進行了多個型號的新型作戰飛機的研製計劃,但是在當時的政治形勢的影響下,出現了盲目上項目的問題,新型飛機研製的攤子鋪的過大,有限的資金和人力被分散,基礎工業水平低和對飛機性能指標與戰術要求的反複變化也拖延了飛機的研製進度。
劉明迅速派人反複詢問有關方麵,得到了正式的答複,伊拉克方麵可以在南昌飛機製造廠和西安飛機製造廠的新機中選擇一項加入。他當然知道這兩項計劃是什麽,南昌的自然是中國第一種變後掠翼攻擊機——強六;而西安的就是後世中迷人人都知道,無比熟悉的“飛豹”戰鬥轟炸機了。
劉明立刻選擇了西安的殲轟七項目,因為強六的項目已經不代表未來發展的潮流,有點象一個高科技的大玩具而已。他派出一個工作組,前往中國探討與中國方麵合作開發該型飛機的細節,其實就是伊拉克出資金,中國出人和技術,開發出來後中國人幫助伊拉克人許可生產該飛機。
不過這對於雙方是雙贏的結果,當時中國國內資金和技術無法保證那麽多的型號發展,因此研製中的各型號飛機在70年代中期大批下馬,包括遠程轟炸機、大型運輸機和多種戰鬥機在內,先後有30餘個項目因為各種原因停止了研製,這是非常可惜的。
而為取代轟-5而在1973年開始研製的轟-7(殲轟-7的原編號),因為有著迫切的軍事需求,而在這次新機研製項目下馬大潮中得以幸運的保留了下來。但是轟-7項目雖然得以保留,但是在飛機總體方案論證中卻出現了問題,當時空軍和海軍對轟-7的任務定位出現了嚴重的分歧,空軍以將轟-7作為取代轟-5的換代型號為出發點,提出了將轟-7設計為以常規炸彈為主要武器的戰術轟炸機的要求,而海軍則以加強海上打擊力量為目的,提出了將轟-7設計為使用反艦導彈武器係統完成對海上目標進行打擊任務的轟炸機,這兩種不同的戰術定位和任務要求使轟-7飛機在結構設計方案上陷入了兩難的境地。
研製廠、所先後用完成的4個不同的氣動布局方案進行了3000餘次風洞吹風試驗,仍然無法找到能夠同時滿足2個軍種各自所提出需要的技術方案。為了保證飛機的研製進度,最終的總體設計采用了以海軍的要求為主的方案,從研製項目開始提出的時間上來看,轟-7與歐洲的“狂風”、蘇聯SU-24和MIG-27的時間差距並不大,但是多種技術或者非技術上的因素對轟-7的研製過程造成了很嚴重的不利影響,使轟-7在與這些型號起步時間差距不大的情況下,研製進度卻遠遠的落後。
但中國此時的財政狀況的確非常的糟糕,大量的科研項目受到衝擊。所以轟-7的研製完全可以用一波三折來形容,不但在研製中長期受到了經費不足的限製,一度成為了“量力而行”的緩上項目,而且在其發展過程中還受到“鄰居兄弟們”的嚴重挑戰。沈飛的殲轟-8(既殲-8的對地攻擊型,斧頭注)和南昌的強六都是轟七的強大對手。
但此時劉明和伊拉克方麵的表態給殲轟七注入了一針強心劑,高達2億美元(約合10億人民幣)的研製資金將大大緩解殲轟七研製過程中資金不足的窘境,而伊拉克方麵又不願意將資金投入到殲轟-8或南昌的強六項目中,因此中國三機部隨配合西飛開始兢兢業業的研發殲轟七。
此時的伊拉克已經成為中國在國內航空研發領域的重要合作夥伴。運十飛機已經在伊拉克的支持下生存了下來,現在上海方麵和伊拉克方麵已經聯合成立了小組,使用蘇聯圖-16的通用外掛加油係統(UPAZ)將運-10飛機改裝成為空中加油機。
而身在法國的阿拉伯航空也開始研究使用運十客機發展通用型的軍用運輸機,並將VI的幫助下其改裝為空中預警機和戰場指揮控製飛機的嚐試。而最新的殲轟七項目的加入將成為伊拉克和中國航空合作的第三個大項目——前兩個是殲七戰鬥機改進計劃和運十飛機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