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第四十四章 破除受害者模式
天地人身心靈合一會所會員李女士的困擾:參加了這麽多年的靈修課程,我也知道我的一心一念,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在起作用,我也想在生命中的每時每刻做到坐行皆禪,活好當下的每一刻。大家都說理論是灰暗的,現實是多彩的。而到了我這裏,卻成了理論是多彩的,現實卻是灰暗的。最近以來,我頻繁地感覺到我整個人都處在分裂狀態下,想的是這樣,行動起來卻是那樣的,控製不了。我看到家人身上越來越多的缺點,同事身上的錯,鄰居的無明,總想著他們身上怎麽會有這麽多的陰暗,我越是批判他們,越是生氣,越來越覺得自己陰暗的一麵朝外冒,而且在朝外冒的時候,總是理直氣壯的,相較之下,那個理性、善良的我似乎越來越無力了。而且陰暗的一麵朝外冒的時候,整個人似乎更舒服,說惡毒的語言,過懶散的生活,還不許別人插手,不想讓別人來管或問。還覺得過什麽樣是我自己的選擇,討厭別人的批評、過問及幹涉。我討厭別人的批判,卻又忍不住地去批判別人。我對自己的孩子也惡言相向,看她怎麽都不順眼,想用最惡毒的語言去傷害她,甚至想遠離她。
明知道怎麽去做才是對大家都好的,卻就是偏不想那樣做,就要做惡的那一個自己,想去傷害別人,也去傷害自己。那個善的自己就很無力地躲起來,不敢與惡的自己麵對。任由惡的那一個自我恣意橫行。我覺得自己的生活不是我所能掌控的,越靈修,越混亂了,我這是怎麽了,難道我多年的靈修沒起到絲毫作用嗎?
其實李女士的問題,也是很多參加靈修的人士常常會遇到的問題,那就是,多年壓抑了的陰暗麵,因為參加靈修。學會了接納,也想著接納自己黑暗的一麵。但當自己陰暗的一麵,惡毒的一麵真得顯現出來的時候,卻被自己的暗的一麵嚇住了。然後,還是不願意承認,拒絕這樣的自己,還是把自己當成受害者的角色更容易接納,怨恨外界,畢竟比怨恨自己來得讓人舒服呀,自己內部早已存在的受害者模式又開始起作用。歸根究底。這其實還是沒有完全接納自己的表現。別人身上的種種缺點。隻不過是自己身上的缺點的投射而已。看見別人身上的缺點而發怒。其實是不願意看到或是覺察到自己身上的缺點而已,對別人發怒,其實就是在對陰暗的那個自己發怒而已。攻擊別人,遠比攻擊自己來得舒服啊。所以,李女士會覺得對別人惡言相向的時候,覺得自己心裏很舒服。
謹記:外麵沒有別人,隻有你自己。你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都是你自己選擇的結果,所謂境由心轉,你的內在的狀態決定了你的外境的一切。不要說。你做到完全接納了自己;也不要說,都是別人的錯,導致了現在的你的狀態。看清你自己安裝在自己身上的受害者模式,如果你願意,你總是可以掌控些什麽。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在不自知的情況下,安裝了受害者模式。
受害者模式表現為:外界、別人來掌控我的生命,導致我現在的狀態。習慣將痛苦和快樂放在別人手上。常抱怨氣,講話用虛擬語氣加過去完成時,比如:
“就是因為他,如果不是……我早就……”
“那個時候我太小了,所以……”“他怎麽可以這樣!”
“他都這樣做了,我們隻好……”我們自己心中安裝了這麽一個受害者模式,那裏好像有一個痛苦的按鈕,隻要任何人一旦觸碰到那個按鈕,我們就會籠罩在痛苦當中,為了避免痛苦,我們隻好祈求別人不要觸碰到它,或是直接把前期的原因歸之於外界。
我們的情緒處於被動狀態,被外界的事情所操縱,尤其是自己,這方麵做的不是很好。意識到這個問題後,我們可不可以拆掉這個痛苦按鈕,安裝一個心智轉化器,而做一個掌控者呢?不管外界怎麽樣,都對自己的狀況進行負責。不管外界怎麽樣,下一步的生活,是自己的。
生活中有太多這種模式,比如在感情方麵:尤其是女孩子,總是以受害者的角度抱怨男友怎麽不好,對自己不忠;比如工作方麵:如果你被領導罵了一頓,你會很快被吸收進一個以抱怨老板有多變態的變態;比如求職方麵:如果你求職失敗,你也能很快發現,你周圍有太多討論現在的企業是有多無情,隻要985、211還要工作經驗,可憐我一個普通大學,還工作經驗無,所以招至吃閉門羹,好像找不到工作不是我不夠優秀不夠努力,是企業不給我;太多太多這種,我們天天沉浸在其中,還不知不覺慢慢習慣,享受著當被害者的樂趣,並把這種抱怨分享傳遞。
成長最大的樂趣就是,以前你認為理所當然正確的想法,一瞬間你會重新推翻,變換角度看到它暗藏的各種玄機。你會發現自己原來可以成為掌控者,而不是一個被別人操縱的受害者。
一個女生lily做行政工作多年,覺得自己不適合,想做人力資源,恰逢公司內部換崗,她覺得這是最好的時機,於是給部門主任寫信表明了此意,部門主任很尊重她的意願,說隻要人力資源主管同意可以走。但是一直沒有表態,lily想,我可不能當受害者啊,她繼續給寫信,每周一封,結果還是迎來套話式的拒絕。她泄氣了,她說她也想當一名掌控者,但這是公司製度問題,對方不要我,我有什麽辦法,隻好等著她來選了。
但lily很快發現了自己的誤區,她決定反擊:掌控她的老板!
第二天上午,人力資源部經理收到一封郵件:是lily發來的,她在信裏告訴對方,我已經開始報名學習人力資源了!禮節性的回複了一句,加油!
時間又過去兩周收到lily關於人力資源課程的感想和一篇文章。並且問她,是不是可以就相關的問題向她請教?還是淡淡回複:歡迎交流。從這周開始,每周打開,都能看到人力資源的最新見解、思考和參加的聚會從信裏知道,她參加了hr的聚會,在閱讀這方麵的書,在幫助北大的一個教授做研究,兩個月以後拿到了人力資源證書……
四個月以後打開郵箱,收到lily的最後一封信:謝謝你的支持。公司希望我過去做人力資源。這是我一貫的夢想。希望能夠保持聯係。”
15分鍾後站到她麵前,臉色從未有過的燦爛,她說出了那句lily期待已久的話:你有興趣在我們公司的hr嗎?在找工作的關頭。到底是坐以待斃“等待老天給我一個好工作”還是為了工作,停止抱怨,主動出擊?所以,隻要你願意,你總是可以掌控些什麽。你沒有必要得到允許才開始學習,你也沒有必要得到機會才開始努力。如果你願意,你現在就能夠為這件事情做些什麽,除非你的受害者模式讓你深深陷入抱怨與自憐中。
美國的政治家丘吉爾,戰敗。有一次和畫家閑聊,畫家要他畫畫,丘吉爾麵對一張作畫的白紙,不知道從何開始,畢竟。他太想要一個完美的新開始了。女畫家是個智慧的人,她站在旁邊看了很久,一言不發,然後把顏料潑向這張白紙,雪白的畫布變得亂七八糟,不堪入目。畫布已經變成這樣,丘吉爾倒是放鬆起來,他開始拿起筆,塗抹起來,雖然慘不忍睹,但心門打開了。
如果,沒有一個好的開始,能不能試試一個壞的開始,總比沒有開始強,而真正完美的開始,永遠不會來。其實每個人都可以做一個掌控者,讓受害者模式消失
“受害者”模式的心智之牆
您的心智之牆叫做:“受害者”,有受害者模式的人,擁有悲劇與自毀的個性。他們最常見的動作就是歎氣和搖頭。他們的生活主題就是“因為別人、世界、過去,所以我……”。他們喜歡聚集討論別人的短處,喜歡抱怨自己的悲慘,喜歡感歎世界的不公平,卻很少為這些事情做些什麽。因為好像隻要這樣,才能夠收獲到旁人的關注。
這堵牆建成於:
“受害者”這堵牆什麽時候建成的呢?這也許會追朔到很多年前。早到也許當我們有自我意識的時候就開始。一釣問題,我們第一反應往往就是找到一個借口。然後指責他人,這樣可以減少自己的內疚感和不快。中國的文化也很大程度的幫助了受害者傾向,我們的民族文化傾向於同情弱者,這也意味著對受害者特別的有好處。“受害者”模式受家庭的影響非常大,您會看到很類似的模式在您的父母身上發生。
每一個人都需要深切的關注與被關愛。“受害者”模式在我們很小的時候就已經運行——如果摔倒,我們會通過大哭表達自己的不滿,吸引家長的注意力——如果沒有人看到就自己玩去了。“受害者”模式在糟糕的外界環境下,可以很好的幫助您接受外界殘酷的現實,獲得讓自己喘息的機會。對於那種生活在自認為無可改變的世界中的人,的確不失為一個生活下來的好方式。
“受害者”模式的最大限製是讓自己喪失生活的控製權與力量。因為一旦您把自己置於“受害者”的角色,您也就放棄了自己去改變些什麽的能力和希望。您的快樂、幸福和福祉也都放到了他人的手中。這也是為什麽受害者經常有一種生命無力掌控的無力感的原因。
拆牆建議:
1.找到自己的最受害,最無力的情景,您最容易抱怨什麽人?在什麽時候?
2.很多受害者喜歡一次次的重複受害經曆,留意到這個傾向,並停止它。
3.好奇一下自己從什麽時候開始覺得這件事情完全不受您控製的?
4.在生活中間嚐試留意一下:有沒有和您一樣境況的人,卻有不同的反饋模式?
5.積極尋找下一步您可以做的事情,而不是關注那些您不能做的事情。
6.找到一個安全的方式來宣泄自己的情緒,散步健身和保持睡眠都是很好的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