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第六十九章 慈悲喜舍 2
前世今生不是宗教的教條,不是臆造的神話,而是千真萬確的事實。而且在這樣輪轉再輪轉的過程當中,在我們投生的大多數時候,都是需要父母的。由此可知,現世的冤親都曾經做過我的父母,我也做過他們的父母;同樣,彼此也都做過仇人,隻是在今天不能回憶而已。
大家應該思索,這一切究竟是事實,還是教條?如果你認定這是教條,就請你拿出證據來推翻。可是,任何一個人,任何一種學說,無論過去還是將來,都根本無法推翻它。相反,卻會有越來越多極具說服力的、強有力的證據來證明它。所以,這些都不是教條,不是無中生有的捏造,而是事實。
雖然是事實,為什麽以前我們卻從未察覺到呢?因為我們沒有受過佛的教育,自己又不能高瞻遠矚、未卜先知,所以一直都是這樣迷茫。現在依靠佛的教育,終於使我們清醒地看到冤親等都是不一定的事實。
這既是理論,也是修法。觀察以後,一定能有所體會。若不相信,你們可以嚐試在一個月或者半個月之內去思維,定會有感受的。那時,你就會確確實實感覺到親怨就是不一定的,雖然片麵的貪心、嗔心仍然存在,但能意識到這是錯誤的。既然已經意識到錯誤,你就會慢慢地去改。以上是舍無量心的修法。
這種修法最後的結果是什麽呢?它有臨時和究竟的兩種結果,我們萬萬不能停留在臨時的結果上,這是一個危險的地方。有什麽樣的危險呢?當你這樣修了一段時間。體會比較深時,會對仇人沒有特殊的嗔恨心,不想去害他;但對親人也同樣沒有親切感,也不願意去利益他。親怨都似乎很平等。但我們所需要的不是這樣的平等,雖然這是修法要經過的一個階段,但最終我們要超越它。如果你停頓在這裏的話,就成了我們前進的一個障礙。這叫做無記的舍心。無記的舍心就是不善不惡的平等心,這不是我們的目標,我們必須要逾越這種無記的平等心。
但是無記的平等心並非完全不需要。首先要設法把片麵的貪心嗔心降下來,降到一定的水平之後,就沒有了粗大的貪和嗔,然後,我們就要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思維:這些眾生雖然對我們有利有害,但對於有害的這一部分,我們應不記前嫌。而隻強調眾生對我們有利的一麵。也就是按照慈無量心的修法中所講的知母。念恩,報恩的修法進行思維。這樣,我們對所有的眾生就能生起平等的慈悲心。這才是四無量心的舍心。舍心就是這樣培養起來的,這非常重要。舍心修好以後。我們可以轉入慈心的修法。
(二)慈無量心的修法
慈心的本意是什麽呢?願一切眾生獲得快樂,這種念頭叫做慈心。慈心修法也有兩個步驟,第一是觀想,第二是觀察。
現在不用觀想兩排人,隻須觀想一個對境:現世的母親。她的相貌是什麽樣的,就觀想成什麽樣,如果她現已不在人世,就將她生前的模樣,觀想在自己麵前。
然後我們開始思維,母親現世對我有怎樣的恩德:我們就要作三個重要步驟的思維,也即:知母,念恩,報恩。
第一是知母。生死輪回、前生後世是一個不爭的事實,雖然現在我們看不見,但是從無始以來,在如此漫長的輪回中,在三千大千世界的每一寸土地上,我們曾經死過成千上萬次,也生過成千上萬次,每一次生命的流轉,大多數都要依靠父母,所以我們敢肯定,所有的眾生都曾經做過我的母親,而且不是一次,而是無數次,這叫做知母。
第二是念恩。就是我們要憶念他們曾經做我母親時的恩德。雖然這些恩德是難以度量的,但在此修法裏,可以歸納為五種:第一、賜給肉體;第二、賜給生命;第三、賜予財產;第四、賜教世間法。這四種是從世間的角度講的。第五是從出世間的角度來憶念,今天我們能有機會聽法,有機會修行,有機會解脫,這也是仰仗母親所賜的人身。如果沒有這樣的人身,這一切都不可能有。所以,要從這五個方麵去思維。
1.賜給肉體:沒有父母,我們每個人都不可能有今天的這個身體,這是很肯定的。
2.賜給生命:出生以後,如果母親不養育我們,每個剛剛落地、嗷嗷待哺的嬰兒都無法依靠自己的能力去生活。從這方麵看,不但肉體是母親給的,連生命也是母親賜予的。
3.給予財產:我們剛剛降臨人間的時候,每個人都是兩手空空,身無分文。吃、穿、用等所有的基本生活用品都是母親賜給我們的,這是給予財產的恩德。
4.教授世間法,每個人出生時,都不會說話,不會走路,連吃飯都不會。這些人間最基本的知識都來源於母親,在這個世界上,我們的第一個老師也就是母親。這就是教世間法的恩德。
這四點在這裏講的不是很多,但卻要反複思維。小的時候,母親對我們如何慈愛,她克服了多少困難,辛辛苦苦地打工、幹活,養育我們……,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從實際生活當中,提取大量有用的修行材料。
我們都明白,天下所有的父母,對自己的子女都是極其關愛的。哪怕是毒蛇、老虎等猛獸,雖然可以凶殘地殺死其它生命,然而對兒女們依然是舐犢情深、慈愛有加,這是有目共睹的事實。既然動物都能如此,作為人又豈能例外呢?可見父母的深恩厚德是難以盡述的。
大多數人對母親都有不同程度的慈悲心,通過這些觀察,對母親難以抑製的慈悲心就會源源不斷地生起。
第三報恩。母親不但現世是我的母親,對我有這樣的恩德,而且在多世累劫當中,她也無數次地做過我母親。每次做母親時。都與現在一樣,對我有那麽多的恩德,她為了養育我含辛茹苦、任勞任怨,還造了那麽多殺生等罪業。一位母親從懷孕到最後命終之時。在養育一個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要造多少殺盜等業,這是每個人心裏都十分清楚的。因果報應,纖毫不爽,她當時為我造業的果報,我沒有辦法代受,卻要讓她獨自去承擔。
若她已不在人世,就很可能已因為我而造業墮落到地獄、餓鬼或畜生道中,正為眾多劇苦所逼迫。備受折磨、度日如年。去救她。還是對她的痛苦熟視無睹?答案是毋庸置疑的。如果我無能為力。還情有可原,既然有辦法,為什麽還不立即行動?這樣。想救度母親的念頭就會不由自主地生起來。
怎麽去救度她呢?孝敬母親財物嗎?她現在身處何方,我都不知道。又怎能將錢財物品送給她呢?這些是無濟於事的。更何況,錢財又能起到什麽作用呢?能減輕她的痛苦嗎?能讓她永得安樂嗎?不可能!那該怎麽辦呢?唯一的辦法就是修法,通過修法救度她,這才是報答母親無邊恩德的最好方法。如果這個念頭很強,就可以為了母親而將自己的一切棄置不顧了。
剛才講過,若自己的母親患了重病,孝順的子女絕對會不顧一切,即使在交通不便的地方,也要把母親背到醫院治療。他不會考慮把母親背到那麽遠的地方所麵臨的種種艱難,隻會無條件地付出。
同樣,如果慈悲心修得好,就會有很大的動力。這種慈悲心就會一直鼓勵我們,不讓我們停留。生起這樣的慈悲心後,就能夠放下自私的念頭,不管自己成佛也好,不成佛也好,都沒有關係,始終將母親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時刻督促自己:我就是要去度她!
這僅是以自己的母親為對境,我們需要再將對境擴大,轉到這一世對我不利不害的普通人。他們曾經也做過我的母親,在做我母親時,跟現在的母親完全沒有兩樣。同樣賜給我肉體、生命、財產、教世間法,使我們有學法的機會,和現世母親一樣對我有這些利益。
當對普通人修得比較好的時候,再轉到對仇人進行觀想,將其納入對境,對其修慈悲心:此人現在雖然這樣害我,我卻不能責怪他,因為無明的阻礙,使他已經忘卻我們曾互為父母的經曆,如果他知道曾經發生的一切真相,是絕對不可能害我的,他這樣做是可以理解的。他以前做我母親的時候,同樣對我有如上的四種恩德。我現在如果不但不能利益他、反而加害他是不應該的。
對現在的母親、親屬、普通人甚至仇人都可以這樣去思維。最後起座的時候,要把觀想範圍再一次擴大,對一個村,一個縣,一個國家,整個地球……最後,對遍天下的一切有情都會產生同樣的慈心。
為什麽首先以母親為對境,然後是普通人,再次是仇人,最後是一切眾生呢?這是一種訣竅。如果首先對所有的眾生觀想,而不是按照如上次序,就會導致這樣的問題:表麵上看來,好象慈心、悲心已經具足了,但實際上,當遇到有人害你的時候,這種不牢固的慈悲心就會倏然消失。所以,要依照次第進行觀想。
為什麽要首先觀想母親呢?因為對母親發慈悲心是比較容易的,從易處下手,先對母親生起慈悲心後,對其他人也就會覺得比較容易了。不能先做最難的,否則你會覺得根本無法對仇人等一切有情生起平等的慈悲,那時你就會失望。
為了避免這些問題,就要依次觀修。這樣觀修以後,即使今後有人害你,你也不會對他有太大的嗔恨心。作為凡夫,雖然現在有了菩提心,也不可能一點兒嗔恨心都沒有,但相對而言,這種嗔心不會保持很久,也不會很強烈。
這是慈無量心的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