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第一百零一章 佛眼看愛情

天力靈示:世間對愛情頗多溢美之辭,如“隻羨鴛鴦不羨仙”。 意思是,隻羨慕像鴛鴦一樣,與愛人攜手同老,相伴終身。除此,就算是天上的神仙,超越三界的佛陀,給我,我也不羨慕。

欲界生命都耽著情愛,有一首詞說:“問世間情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許。”

這句話出自元朝詞人元好問的《摸魚兒-雁丘詞》。公元1205年,16歲的元好問趕赴並州應試,途中遇到一個捕雁人。捕雁人告訴元好問,他今天設網捕雁,捕得一隻,另一隻脫網而飛,豈料並不飛走,而是在他上空久久盤旋,最後竟從空中直衝而下,墜地而死。

元好問聽後心緒難平,便花錢買下這兩隻雁,將它們葬在汾河岸邊,壘上石頭做為記號,名“雁丘”,並作了流傳至今的《雁丘詞》。

不僅世間之人都期望得遇這樣一位知音:與他(她)生死與共。即使在釋迦牟尼佛的教法中,一切密宗的教主、國王恩紮布德也是如此。當釋迦牟尼佛告訴恩紮布德:“國王,如果你要成佛,就要舍棄一切妙欲,勤修戒定慧三學,行持六度。”

國王回答說: “贍部花園極愜意,寧可我成為狐狸,釋迦佛位永不欲,願具妙欲共解脫。”

除了國王恩紮布德,第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也扮演著一位世俗之人的角色,入於世間。

他的詩有內外密三層意義。從外義而言,它闡述了男女之情,但它的內義和密義,多數人卻無從了解。比如,他在一首詩中寫道:

白色的仙鶴啊

不會去遠方

有一天

它會從理塘歸來

當時,人們不知道白色仙鶴之義,以為又是一首情歌。後來才發現,第七世達賴喇嘛降生於理塘。所以。倉央嘉措在寺院時,表麵上,他一直在思念遠方的情人,實際上。他的每一首詩,都隱含著對當時藏地的政治、經濟、文化的預言,並對未來的變異作了授記。

他在一首流傳甚廣的詩中寫道: 曾慮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恐別傾城。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人們可能奇怪,這樣的詩怎麽會出自一位藏傳佛教著名大德之手?事實上,他的這種特殊的顯現,對世人具有一定的意義:欲界中人,都難免對異性的貪戀,通過他的情詩。人們被引入他的世界,由此因緣,緩緩種下解脫的善根。”

綜上所述,自古以來,多少人讚美愛情!為之謳歌。為之傷懷。尤其在人們年輕時,會認為這是人生中最有意義的事,為之深深向往。

愛的分類

愛有幾種,在一切有部的經典中,愛分為貪愛和敬愛;

。貪愛是以煩惱染汙的心、以貪欲和渴望來愛一個人;敬愛是對佛菩薩、對法寶、四諦與解脫道的希求和渴望。

《大般涅槃經》也說:“愛有二種。一者餓鬼愛。二者法愛。真解脫者離餓鬼愛。憐湣眾生故有法愛。如是法愛即真解脫。”愛有凡夫的愛,又叫餓鬼愛,是充滿欲求、永無饜足的愛;還有一種叫法愛。法愛和敬愛相同,是清淨、沒有煩惱染汙的、通往解脫的愛,它是完全的付出,沒有絲毫的占有欲,又稱之為大愛。

古人說:“愛的感覺,是溫暖;愛的語言。是正直;愛的心地,是無私;愛的行為,是成全。”但事實上,愛,究竟是否正直無私?在經曆了從少年到老年的人生曆程後。每個人都可以捫心自問。

人與人之間所謂的愛情,歸根結底,它不是無私的,而是自私的;不是為了他人的福祉,而是為了自己的需要和快樂;它不是正直、溫暖的,而是有條件的、痛苦的;它建立在對方對我的行為上,一旦這個前提條件變化,自己的情感就隨之變化。

但人們對此視而不見,依然被世間對愛的讚美所迷,徒然追尋著永恒的愛。

按照巴利文和梵文,愛有多層涵義;在藏文中,愛和喜歡難分伯仲。因為曆史、文化和傳統的迥異,藏漢兩地對愛的觀點不同。在漢地一些電視、電影和小說中,將愛渲染到了無以複加的程度,認為如果沒有了愛,生命已然失去了意義;而在藏地的傳統中,對愛的概念卻非常模糊、不確定,鮮少對情愛的讚美,所以由執著產生的痛苦也較小。

從小,人們受媒體的影響,在心中種下深深的、特殊的種子。等他們長大之後,它就會發芽,影響他們的價值觀和整個人生。它就像《俱舍論》中所說的無表色——一種無形無色、看不見、卻真實存在的色法,唯有通過人們渴望愛的言行,才可以窺視到它在人們的心中存在。

世人真的非常可憐,所謂的愛隻是一種虛妄、顛倒的幻覺,一種自心的執著。除此之外,並不存在一個真實的愛。

愛的作用,有以下兩點:

首先,它讓人痛苦。為什麽說它讓人痛苦?最初,人們彼此迷戀、貪執,這種感情一旦成熟,就會結婚成家。有人分析,“結”的右邊是“吉”,左邊是“絲”,吉祥一旦被絲纏裹,頭緒萬端,剪不斷,理還亂時,就叫“結” 。“婚”是說見到女人頭就發昏,頭腦已不再清醒,不見真相。

所以,男女成婚,本是吉祥,然而,有諸多執著之絲將其捆綁,情緒和心智受其影響,失去了辨別和取舍的能力。就這樣,一天又一天混混沌沌地過著,直至吉祥和快樂一去不返。

人們最初可能不承認這個事實,他們認為,結婚是人生最快樂、美好、令人憧憬的事。

愛的另一個作用,如佛經中所說:“增上貪欲者,不知利非利。”

貪欲熾盛之人,即使是在三寶麵前發的誓願,他也會拋之腦後;世間基本的倫理道德,他也會置之不理;自己的生活規律和準則,他也會徹底改變。在愛的驅使之下。有些人如夢如醉,渾渾噩噩,不辨是非,不知方向。

現在的有些年輕老師一天到晚都在打電話。有時,就像發瘋了一樣,跑到教室裏,把所有學生都痛打一頓;

。”

學生也反映:“我們的老師這幾天不知怎麽了,心情很不好。”

有一個護士心情特別惡劣。已經三天了,她的男友沒有給她來電。她每天給她男朋友打電話,但一直打不通。即使在給病人配藥時,她也在按電話號碼。病人們都特別擔心,怕她配錯了藥。配完藥,她過來給病人打針。打的時候,惡狠狠地,“啪”地一下紮進去。

很多人和她一樣,生活在可怕的噩夢中,但是。他們無力自拔。他們不了解愛的本質。有些人即使理論上知道,但遇到對境時,還是難以把握自己,尤其是年輕人。也許,人到了四五十歲,才知道所謂的愛原來就是那麽一回事,並非如電影、小說中所說的那樣。

愛的本質

首先。愛是無常的。但我們以為它是永恒的,一旦它變化了,我們就會感受到巨大的挫敗,如同一種神聖的信念被摧毀了一樣。

世間有一句話叫:“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佛陀也說:“三界之中,獨來獨去。”三界中的生命。都是獨來獨往,隨業風飄**。隻有業力如影隨形,伴隨著我們離開此世,除此之外,我們不可能與任何人同生死、共病痛。人們雖然信誓旦旦。要白頭偕老,但實際上,他們更多的是在一起爭吵不休、感受痛苦,直到無常到來。

《紅樓夢》中,林黛玉一邊掃花,一邊唱著《葬花歌》:“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這是一首非常好的無常歌。春花初放之時雖然芬芳美麗,到了秋天卻枯葉遍地;青年時代雖然紅顏貌美,但很快就會滿麵皺紋、白發蒼蒼。終有一日,會花落人亡。但人們還年輕時,似乎完全忘記了他們會死。

佛陀在《長阿含經》裏說:“恩愛無常,會合有離。”但世人沒有無常的觀念,總覺得,你原先對我很好,為什麽現在變成了這樣?

從前你青春紅顏,為什麽現在不複是從前的模樣?

從前新車出爐價值昂貴,現在為什麽不值那麽些錢了?

佛經中講過這樣一個故事:佛陀在因地時,為度化眾生化現為一個嫖客。第一天,他賜予一位名妓無價之寶;第二天,他付給黃金飾品;第三天,他僅付白銀。妓女不服,狀告國王。

佛陀說:“她出賣的嬌軀,在一天天衰敗,價值當然一跌再跌。如同鮮花已經凋零,蜜蜂不再匯聚。人們的愛戀之情也是如此,哪一個人不是喜新厭舊?一切因緣所生法都是刹那生滅的本性。年少翩翩,會被衰老磨蝕,最終,壽命也會被死亡侵奪。萬法無常,那些不知生老病死之痛苦、徒然毀壞自己肉身的愚者,所迷戀的女人的身軀,無非是筋絡下一堆骨架而已。有智之人,誰不知曉貪戀女人身體的過失和愚癡?”

聽了這番話,國王讚歎不已,妓女也從此終止了賣笑生涯。

著名搖滾樂歌星貓王說過:“我經曆過世間的一切,到最後,一切都不過是僅此而已。”

歌星李娜出家之時也說:“該嚐試的都嚐試過了,我擁有過愛情,談過戀愛,隻是沒有結婚生子而已。”

的確如此,人到了四五十歲時,才可能基本了解愛的真相;六七十歲時,已經非常明白了;到了八九十歲,已經徹底洞穿了它的本性;

。但那時,他已將離開人世。回顧人生,想起他二三十歲時,曾經那麽癲狂、那麽愚癡,對他年輕時的心行,他可能會深深地悔恨並嗬斥。

其次,愛的本質是憎恨。

佛陀在《增支部》中說過:“愛可生愛,亦可生憎。”表麵上,它是一種愛,但這種愛,會產生一種深刻的仇恨。為什麽人們對所愛之人會有強烈的執著和控製欲?在他們的情感中,對所愛對境的嗔恨之心,也許遠遠超過關愛之情。如果沒有感情的糾結,他們的關係也許平和如水;一旦愛恨交加,則今天欣喜若狂,明天可能會墮入痛苦的深淵。乃至他們的關係依然持續,這樣的日子就不會終結。

愛和恨之間,相隔隻有一瞬間。莎士比亞在《英雄叛國記》中說:“最親密的朋友,一瞬間就變成不共戴天的敵人。” 的確,原來海誓山盟之人,可以以愛的名義,拔刀相向、毀容、把所愛之人變成殘疾。這樣的新聞,在各個國家的媒體中都時有耳聞。所以說,愛的背後,隱藏著一種特別可怕的憎恨。

這種仇恨,不僅對所愛之人,還會對所有阻止他獲得滿足的人產生。佛經中說過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男孩迷戀一個女孩,被他母親知道了,不讓他去見那個姑娘。他盛怒之下,殺了母親,造下了死後無間墮入地獄的罪業。

每個人在成長之初,都會暗暗地幻想、期盼他的另一半在人生舞台上出現。可是,一旦那個人出現,充滿糾結和煩惱的生活也就從此開始。隻有依靠自己,才能在漫長的生活中,漸漸領悟愛的真諦。

第三、愛的本質是痛苦。佛陀在《法句譬喻經》中說:“愚以貪自縛,不求度彼岸。”愚蠢之人用貪欲作繭自縛,不求真理,不求解脫的彼岸。

年輕人不懂感情的痛苦本質,以為它是人生中最美好的、快樂、永恒和具有意義的,其實不然。很多人無法忍受它帶來的悲傷、沮喪和絕望,最後,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楞嚴經》雲:“如不斷**,必落魔道。”如果不斷**欲,即使修行,最終,也必定落入魔道之中,不可能解脫。所以,我們應該了解,不僅在現世,人們會感受它的痛苦,未來,它還會帶給我們生生世世的輪回之苦。

第四,它是心的幻象。當分別心的執著越來越嚴重時,本來是虛幻之法,卻被視為真實不虛;本來不美,卻視為美好;本來是遺憾和缺漏的,卻視為完美;本來無有任何意義,在我們的眼裏,卻意義非凡。

所以,它是我們心中所現的虛假、顛倒的幻象,是我們的心念一手締造的產物。所謂的感情,完全是心的一種幻化,而心的真實本性,猶如虛空一樣,遠離了一切概念。我們分別念捏造的情感,乃至整個世界,都不在心的光明本性中存在。

全知麥彭仁波切在《老密咒士與月亮童子》中,敘述了一個密咒士和月亮童子的故事。密咒士偶遇一位年輕美女,對她的貪愛之心如熊熊烈火一般燃燒。後來,美女與人私奔,他心裏的痛苦和嫉恨無以言表。此時,文殊菩薩化現為月亮童子,出現在其前,帶給他無比的蔭涼。

月亮童子讓他了解,感情是無常的,就像春天的花朵一樣,最初的甜蜜,注定會腐爛變質;任何一種情感帶來的唯一隻有痛苦,而非歡樂;並且,它隻是自心的一種執著,而非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