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第二十二章 讓孩子學會覺察內在的感受

天地人身心靈合一會所會員張女士的困惑:孩子現在上一年級,學校留了很多手工作業,但是做出來的不是很好,拿到班上總是得不到老師的表揚,而其他孩子家長幫著做的,可以被貼到牆上展示,孩子很失落,我心裏也不好受。後來學校再有這樣的事,我也隻好幫他一起做。但是回頭想想總覺得不對勁,這作業到底是孩子的作業還是家長的作業,是孩子在比賽還是家長在比賽。請問各位家長有過類似的經曆嗎,我們應該如何把握,懇請賜教!

夢靈的答複:我可能看問題的角度和別人不太一樣,我首先考慮的不是作業的問題,而是當這個孩子沒有得到表揚的時候,這個家長的內心感受是什麽?從字裏行間,我感到更多的似乎是這個媽媽比較焦慮,似乎更失落一些。

記者:我想聽您說的是,家長應該怎麽辦?

夢靈的答複:先學會關注自己的內心!現在有很多家長,孩子帶的好不好,要先聽聽別人怎麽說,怎麽評價?這樣過於關心他人的想法,會促使孩子也關心外在的條件,而不關注自己的內心感會常常焦慮於他人的看法。這個問題如果不解決,作業被表揚與否,隻是表麵呈現的問題而已!這樣,在他的成長過程當中,往往會將眼光更多地朝外,看別人的眼光行事。而沒有解決到根上。在這個問題上告訴她去幫孩子和不去幫孩子,都不是最終的答案.

記者:那你能否說說麵對這樣的事情,家長如何擺正心態?

夢靈的答複:這就對了,先調整家長的心態!先問問她,自己為什麽這麽在乎別人的眼光?為什麽在乎他人對自己的評價?如果她首先能調整到:做任何事情,別人評價我好,我內心有喜悅,別人評價我不好,我也不過分苦惱。這樣的話。就會帶動孩子,減少內心的焦慮和不安,才會更有助於他學業的正常進步。其實在平日裏我和孩子的互動過程當中,我現注重孩子的內在評價。也就是說孩子對自己的感覺和對自己的努力才是最重要的,我會讓他學會評估自己的努力過程。相反,我不大會讓孩子關注外在的評價,好象自己取悅於他人才是好的,如果經常這樣做,孩子就會學到以如何取悅他人來評價好壞,孩子也會擔心他人的不讚同。當他考了分數,我沒有問他們班上有多少100分的,沒有問老師表揚他了沒有,我隻是問他。你自己感覺怎麽樣?你覺得滿意嗎?他在玩的很高興的時候,我不特意地表揚他,而是說,看起來,你感覺很快樂啊!如果我想問他最近的功課。我會問,你覺得你最近某某課有進步嗎?

這些話其實和常規的表揚是有不同,這些話,無形當中,會把孩子帶到自己的內心感受當中,會讓他自己學會為自己負責,自己為自己開心。這樣他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首先自我的內心感受是很好的。

現在人為什麽很多人活得太痛苦,就是因為太在乎外人的評價,在乎別人的眼光,而不把目光放在自已的內心。

記者:你說的意思我大致明白了!

夢靈:前麵的心態調整好了,再來談要不要幫孩子的問題和怎麽幫的問題

記者:請你從家庭教育專業的角度出發。告訴家長怎麽應對這樣的事情。

夢靈:你要的是直接答案?

記者:是的。因為我不能在報紙上跟家長做心理輔導,我隻能告訴他們該從哪些方麵想問題,該如何對待問題,如何讓問題解決!

對話至此基本告一段落,夢靈卻陷入一種深深的受挫當中。一種很強烈的無力感。因為她感到她的見解沒有被記者認同,她自認為能從根子上幫到父母的方法,沒有被采納。或許更多的父母也會覺得她的答複是答非所問,顧左右而又言他,沒有給他們提供真實的幫助。是的,記者的話是沒錯的,他需要直截了當的答複,這是毋庸置疑的。

那她的受挫感又來自於哪裏?為什麽在被別人否定了之後,有這種強烈的無力感呢?是因為她在說這個問題的時候,其實自身就很在乎別人的評價嗎?覺察了一下,她發現這種無力感不是來自被記者的否定和評價,而是來自於長久以來自己對社會當中的一個現象的困惑和反思,那就是“教育專家”和“心理專家”他們的區別在哪,誰更容易在這個社會生存?

如果是教育專家的話,可能會做出以下答複:

一、幫孩子!孩子這麽小,他需要通過建立自信來帶動他的進步。

二、不幫孩子!我們要從長遠來看,要讓孩子學會自己動手,自己鍛煉,這樣才會越來越有能力;

三、適度地幫!先從旁邊協助孩子,讓他先期的作品能好一些,這樣會得到老師的表揚,然後再慢慢放手。

當她給出這三個方法之後,家長可能會有選擇地去接受。

但如果作為心理專家來回應這個問題,就會象上麵和記者互動時一樣,那家長會有什麽反應呢?家長可能會煩,我是來尋求幫助的,你囉哩囉嗦地講這些無關的話題幹什麽,前言不搭後語,我要的是方法。

從這裏大家就可以看出教育專家和心理專家的區別了,教育專家是論事實、講道理、提建議。而心理專家呢?專業術語來講,是從幫協助。

用一個故事來比較這兩者的區別。

一個年輕人在旅遊,當他經過一個岔路口時猶豫了,左右各一條路,他不知道走哪邊了。這時一個老人說:小夥子,走左邊吧,這條路呢,是一條比較寬的路,遠是遠點,但走起來舒服,放心。而第二個老人說:走右邊的吧,那條路窄是窄了點,但路近。而且還有美好的風光。最後第三個老人說;小夥子,搞清楚你此行出來的目的是什麽,然後自己去選擇。第三個老人是心理谘詢師的做法。

從這個比喻中可以看到區別,如果我們接受了心理谘詢師的協助。不管選擇哪條路,我們都遵從內心的感受,我們都做了自己認為最好的選擇,我們的內心的矛盾和衝突會少很多。而如果我們選擇了另一直接的建議,則預測不到結果會怎麽樣,也許會好,也許會差,也許會罵人。

可是現實生活當中,似乎教育專家更吃香一些。家長一問“老師,我家孩子這樣。。。。。怎麽辦?我家孩子那樣。。。。。。怎麽辦?”當專家給出了明確的答案之後。家長滿心歡喜,如獲至寶,而專家也更受歡迎,更容易出書成名。就象某著名電視台著名的心理節目,心理專家放棄了心理谘詢的一些基本原則和設置。配合電視媒體的特點來做節目,他們收獲了很多。而另一些和他們有同樣水平的專家不願意苟同的。

我們這個社會究竟需要什麽?快餐?鎮痛劑?

其實我們的很多父母也是很好學的,有些喜歡聽專家的演講,希望從中獲得教育子女的方法。比如盧勤周弘等等一批教育專家就經常開講座,家長聽完了之後還喜歡私下裏向演講的專家提問,希望馬上獲得一些具體的可行的答案。我們也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每當父母們向專家請教完之後。獲得了一些方法,然後如獲至寶,拿回家就用,結果發現,這些方法,剛開始還好用。有了幾次或者幾天之後,卻不太管用了。其實在這麽短的時間裏,專家能講的都是一些原則性的東西。有些家長喜歡買各種家庭教育方麵的書,看書是好事,可是看得多了。卻突然發現,怎麽有些書的觀點是矛盾的?而且裏麵談到的方法,不是在關鍵時刻用不出來,就是用了也沒有什麽效果。

夢靈曾經接待過一位父母,她把盧勤全套的書籍和音像製品全都看了好幾遍,可是麵對孩子層出不窮的問題仍然束手無策,問題究竟在哪裏呢?並不是說聽講座和看書沒有用,而是說,每一個家庭都有不同的狀況,每一個孩子也都是獨一無二的,一些看似共通性的問題,在實際的處理上仍有個別差異。

因此,父母除了要認識到自己才是第一線的教育者外,除了需要學習一些有效的教育子女的觀念和方法外,更重要的是,還需要一些教育之外的東西來補充,正所謂“欲想寫詩,功夫在詩外”,這是很有道理的。那麽什麽是“教育之外”的東西呢?

第一、父母自身心理狀態的調整是關鍵。

我們做父母的,也都是從小到大成長起來的,而每個人在成長過程當中,必然會遇到很多事件,包括一些創傷性體驗,而我們生命中所經曆的這些事件,不管愉快的還是創傷的,都會象拍電影一樣記錄進我們的意識和潛意識當中,然後在我們以後的生活當中,會不時地被翻騰起來影響我們現在對生活的理解,對人生的看法,對周圍人的互動關係,還包括會影響我們的婚姻和家庭生活。這在心理學上有一個詞叫“移情”,也就是說,我們會把我們過去對某個人某個事物的感覺、看法、態度和認識,在長大以後,轉移到另外的一些人和事物上。成人之後的我們都會帶著“移情”生活,而卻不被我們覺察,教育過程當中也不例外。曾有一位母親,平時把孩子管得非常的嚴,當孩子上了高中的時候,再也忍不住她的這種管教,結果鬧得母子倆關係非常惡劣。夢靈通過谘詢,了解到這樣一個情況,這位母親在自己很小的時候,也就是五六歲的時候,有一個三歲的妹妹,結果這個妹妹卻突然因為一場大病,離她而去。從此,在這位姐姐心裏,就存有一份恐懼,感覺親人隨時會離她而去。當她成為母親之後,她就懷著這樣一份恐懼在控製自己的兒子,害怕自己如果一旦照顧不好,兒子也會出現什麽意外。而這種母子互動模式,兒子被控製得感覺非常壓抑,而母親卻根本意識不到是自己的這種內心深層的東西在做祟,隻是覺得自己是在愛孩子,是在對孩子負責。

如果在此時,我們告訴她,要給孩子空間。要放開孩子的手和腳,讓他自己去飛翔,她是根本做不到的,因為影響她的埋在潛意識深處的這個情結沒有處理好。如果我們先去協助她覺察到她有這麽一個情緒。然後調整好,相信她就會很好地處理和孩子之間的關係了。“心有千千結”,每個人內心深處都會有無數個這樣那樣的“結”,如果我們認不清楚,覺察不到,就會帶著這許多的“結”在生活。如果我們能通過一定的心理手段,解決好這一個又一個的結,就會很清晰地在現實中生活。這一點,真的很重要的!

第二、夫妻關係是孩子成長的良好基礎。

很多時候,當我們有了孩子。做了父母,往往會把生活的重心放在孩子身上,而忽略了身邊的伴侶,尤其是做妻子的,常常把一句話掛在嘴邊“我有兒子了。我以後就和兒子過了,讓你爸一個人過去吧!”她是這樣說的,也許就是這樣做的。長此以往,夫妻之間勢必會出現矛盾和衝突,裂痕就會越來越大。實際上,孩子是家庭生活的反映劑,當夫妻關係不好的時候。孩子往往會出現種種不良的症狀,比如愛說謊,粗暴,甚至上網成癮和厭學。據調查,現在上網成癮的孩子,往往家庭生活都不如意。父母經常吵架,或者工作較忙,家庭關係冷淡等等。

所以有一句話就是:“愛孩子最好的方法,就是愛孩子的爸爸或媽媽!”夫妻關係,是所有家庭關係當中最重要的。是最值得經營的。親子關係、婆媳關係等家庭關係均是由夫妻關係派生出來的,沒有夫妻關係,也就不存在其他關係。同時,良好的夫妻關係是建立其他關係的基礎。夫妻相愛,孩子才會在愛的家庭中長大,從父母的關係中學會什麽是愛。夫妻雙方相愛,才會基於他們的責任更愛對方的家人。

因此在家庭的眾多關係中,千萬不能本末倒置,良好的夫妻關係在家庭關係中有著不可替代的首要位置。另外,離異的家庭也會比充滿火藥味的家庭的孩子好得多。

第三、關係大於教育。

傳統的父母,往往采用命令強製式、批評說教式、嘮叨幹涉式、暴力懲罰式等和自己的孩子互動,認為孩子是自己生下來的,不教育怎麽行?因此義無反顧地不管方法,不分場合,不顧臉麵地隨時隨地用自己認為正確的方式教育自己的孩子,而孩子在這樣的教育氛圍之下,要麽懦弱,要麽粗暴,要麽順從,要麽反叛,而和自己的父母也距離越來越遠。

一個初中孩子,每當一回到家中,就在自己的門上掛上“閑人免進”的字條,把父母氣得要死。還有一個高中的孩子,拿菜刀要和他身為高級知識分子的父親幹仗。這樣的一種關係,任你父母說得再正確,教育得再得法,又有什麽用呢?當孩子對你這個人有抵觸情緒的時候,你說的任何正確的言論,都會遭到抵觸。而一個和孩子相處非常融洽的父母,她怎麽說怎麽做,孩子都會選擇首先尊重。

因此當你的孩子已經到了青春期,而你還能和他談笑風聲,什麽事情都能象朋友一樣敞開來談,這就是最成功的父母。

第四、最後才是正確的教育方法。

其實,當我們能做到前三點,你的個人內心狀態調整得很好,你的夫妻關係非常和諧,你們的親子關係也很融洽,第四點就顯得也沒多少必要了,教育方法其實就在前三點當中自然而然地在運用。試想一下,一個孩子在一個健康、快樂、和諧的家庭環境當中,就象生長在充滿了陽光和養分的自然環境中的樹木一樣,他就能茁壯成長,而不需要任何的修剪。

心理工作者所能做的工作,就是協助父母處理好第一點到第三點的工作,這才是最徹底、最深入的解決之策。而如果我們從一開始就在尋求教育方法的運用,而這些教育方法看似能快速見效,實際它隻管得了一時,卻管不了一世。當然,這並不是說,經過心理學者的協助,做父母的就沒有問題了,孩子就沒有問題了。其實,問題仍然會存在,不同的時段,還會有不同的新問題出現。

通過提升父母們的內在品質和智慧,通過提高父母們的自信和能力,就不會被這些不斷出現的問題的表麵現象所牽絆,家長們一定會自信,果敢,陽光,快樂地麵對這些問題,這才是我們做心理工作的所要達到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