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第二十八章 謀劃人生從自己的興趣開始 2
在美國的大學畢業要求裏,每個學生通常都必須修滿定量的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藝術課程,這三個領域也是構成一個人知識係統的基本分類,如果任何一個人,沒有在這些領域都有過較好的教育,都很難稱為一個成功的領導者。所以,不管你學的專業是什麽,都去關心政治、曆史、經濟、法律、哲學、地理、天文、生物、數學、美術、音樂這些學科吧,為什麽猶太商人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商人?因為它們對待各種學科的知識貪得無厭!據說猶太商人聚會的時候不怎麽愛談生意,話題通常會非常的廣闊。一個人的視野決定了他的高度,決定了他可以成為一個多好的領導,其實你永遠都不知道哪一天某一門知識就會在一個重要的時刻派上大的用場!喬布斯不就是從他感興趣的大學書法課中獲得蘋果獨創字體的靈感的嗎?
很多人都在花很大的氣力提高自己的gpa,這樣固然是好的,但是大學還有很多事情可以做啊。從一個懵懂的高中生,到進入職場,我們需要在大學裏學到的東西還有好多-自然科學、社會科學、藝術、領導能力(包括演講能力、寫作能力和溝通能力)、批判性思考能力(你是否敢於挑戰權威,永遠保持冷靜客觀?尤其是在國內上學的學生們,更應該特別小心地嗬護自己的批判性思考能力遭到扼殺,否則將造成非常大的遺憾)、寫作能力、社會責任意識、職業素養... 其中的每一項都非常的重要,而且是很多大學生在畢業的時候還嚴重欠缺的。
既然如此,那就好好地利用大學四年的時間吧!給自己一個閱讀和鍛煉的計劃;去勇敢地開口和陌生人交談,去接觸各種各樣的人,了解他們的故事;去積極地參與幾個有意義的社團,或者組建一個自己的社團;去旁聽各類入門的課程,打開自己的知識麵;去逼自己跳出舒適圈,不要交那麽多的酒肉朋友。獨立地應對挑戰,並且和優秀的、誌同道合的人交朋友吧;去打工、實習、省下零花錢,去旅遊和探險吧!
前些天我參加了一個活動的麵試,被問到在美國的大學四年。最大的收獲是什麽?我想了一會兒,覺得是包容二字。我盡量避免過多和中國學生“紮堆”,花了很多的時間,去理解華大裏的國際學生們背後的文化,去感受基督教、天主、摩門教徒們的信仰,利用交流訪問、會議、采訪、背包旅行各種機會,去到20多個國家,認識當地的人,感受他們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 我認為避免“文明的衝突”需要包容的公民和包容的國家,增加對整個社會和世界格局的認識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情!順便說一句。去很多國家不需要很有錢才可以做到的,很多人可以一分錢不帶,靠couch surfing,8萬多座城市,每周都有上萬新會員加入沙發衝浪大家庭。 在國內名稱為“我是沙發客!”網站,免費互助旅遊、交換住所的平台,是國內比較有代表性的創新活力的旅遊生活類網站。)和打零工環遊世界。你可以有一百個理由不去做,但如果要去做,那隻需要一個理由。就是你真的想!
去年在東京uniqlo實習的時候,親自麵試每一位實習生的總裁柳井正曾一度是日本首富,他年輕的時候在早稻田大學學習政治經濟學,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專業背景,他具有非常獨特的視角和眼界。他不喜歡看人的簡曆,常常會問:你是哪裏人?父母是做什麽的?你曾經在哪裏生活過?你童年的時候做過什麽有意思的事情?他試圖去從文化和價值觀的角度去理解一個人。因而會比別人看到的更深刻。也許,這就是為什麽我認為大家需要多接觸人、多關心時事、多認識世界-有容乃大,包容讓人成為更出色的領導者。
現在大學畢業的時候流行說“感謝室友四年的不殺之恩”了,其原因就是我們從小到大的教育機製讓我們一直參與非常盲目狹隘而且沒有意義的分數攀比,導致學生的心理和生理出現了嚴重的扭曲。生理上的教訓就是現在學生的體質的嚴重下滑和近視的大規模發生。心理上。學生開始為了自己的一點點利益不擇手段,甚至殺害自己的同窗好友,還有更多的人為了一些情感上的問題選擇自殺!什麽樣的問題值得我們犧牲生命的代價呢!
北京大學錢理群教授說:我們的大學,包括北京大學,正在培養一大批“精致的利己主義者”,他們高智商,世俗,老道,善於表演,懂得配合,更善於利用體製達到自己的目的。這種人一旦掌握權力,比一般的貪官汙吏危害更大。我們的教育體製,正在培養大批這樣的“有毒的罌粟花”。
已經進入到大學的各位,肯定深有體會,身邊很多人是這樣的吧!他們真的很聰明,有手腕,為了自己的保研、留學、獎學金、競選真的可以不擇手段。我在美國的體會是怎樣的呢?我的國際研究課上有不少同學,他們在朝鮮進行過食品援助,他們積極地為無家可歸者籌集物資善款,他們去非洲幫助難民解決用水問題……這些偉大的國際主義精神真的讓我倍受感動,盡管很多人是出於自己的信仰去實現他們的善舉,但不管信仰如何,這樣的力量指引著人們做真、善、美的事情,我們的社會就還有希望。我在雲南看到幹海子村的小孩兒們一年隻能洗一次澡,幾乎完全過著原始人的生活的時候,深深地不明白為什麽同一個國家的教育可以差得那麽遠…… 我們這邊有很多人為自己沒考上一本苦惱,那邊的孩子上不上得了高中都是個大問題。
我總是在想,我去做公益,你們真的就覺得我不懂為自己撈利益那麽傻嗎?人活著的意義就是為了快樂。我們的任何一個舉動,歸根結底都是為了讓自己快樂,要麽直接取悅自己(比如遊戲、吃喝),要麽避免讓自己陷於不快(比如賠償、減肥)... 但是你們想過人的終極幸福來自於哪裏嗎?人的終極幸福感來自於感覺到被愛和感覺到自己的重要性。如果不去親自參與公益。不去親自幫助那麽一兩個人,我想這樣的給予所帶來的幸福感,是沒有辦法體會的。正是因為這種對於最偉大的幸福的追求,才會有屈原、魯迅、南丁格爾、甘地這樣的人像燈塔一樣照亮人類文明的前進方向。這樣的幸福,可不是豪華的汽車別墅和萬貫財富可以比擬的。
我一直很厭惡各種在網絡上炫富的行為,一方麵,這樣的人沒有思想,隻有繼承的一些財富和揮霍的暴發戶習氣,另一方麵,我們的國家這麽的積貧積弱。人均收入在非洲都隻能算中等啊!你們知不知道,我們今天所擁有的生活,沒有饑餓、戰爭,擁有住所、潔淨的飲用水、充足的糧食,是多少人做夢都在渴望的生活啊!如果你知道這個世界上。某個角落,也許就在印度或者非洲,每四秒鍾就有一個不到五歲的孩子因為貧困而死,你還會忍心浪費糧食嗎?你還好意思去炫耀自己的包包和汽車嗎?收入分配還這麽的不公平,這樣的人有什麽資格炫耀自己的很可能是不法所得的財富?施比受更有福,去關心一些更大的事情,去幫助別人吧!
亞德勒是維也納著名的心理學家。他有一個著名的觀點馳名世界心理學界:“對別人越不感興趣的人,傷害人越深,他一生中的困難也最多。人類的失敗大都出於這種人。”
最確切地從反麵印證了這個觀點的人,是美國最受愛戴的總統羅斯福。在美國,不僅僅是廣大民眾,就是白宮的仆人們。也從內心裏喜愛他。他的黑人男仆奧默森寫過一本書《羅斯福,他仆人的英雄》,詳盡描述了他們這些仆人是如何愛戴總統的秘聞。
在奧默森的書中,他寫到這樣一個細節:他妻子聽人說鶉鳥很漂亮,可是從來沒有見過鶉鳥。有一次她到總統的房間工作。就向總統詢問有關鶉鳥的事情。總統當時就停下手頭的工作,不厭其煩地向她講述鶉鳥的故事。奧默森的妻子也沒有把這件事情當成什麽大事,也就是隨便問問而已,總統的態度讓她十分感動,她沒有想到位高權重、日理萬機的總統,竟然這樣重視自己的一個小小的問題。不久的一天下午,奧默森房間的電話響了,是羅斯福總統打來的。總統告訴奧默森,他剛剛從奧默森的窗口經過,看到正好有一隻鶉鳥落在他們的窗台上。他讓奧默森轉告妻子,趕快來看那隻鶉鳥。奧默森感動萬分地喊自己的妻子,他們熱淚盈眶地看到了那隻美麗的鶉鳥!
奧默森這樣描述他和妻子的感受:作為一個仆人,你怎麽能夠不喜歡這樣的主人?他和妻子始終把這件事情記在心頭,不僅僅作為自己一生最珍貴的寶貝珍藏,還常常像美味一樣拿出來細細品嚐。他說,在當時的白宮裏,任何一個在那裏工作的人,幾乎都有過類似的經曆。大家隻要談起總統,都有一些值得自己終生銘記的故事。他們這些仆人常常這樣想,不論在什麽時刻,為了羅斯福總統,他們隨時都願意赴湯蹈火!
當羅斯福總統任期屆滿以後,有一次他重新回到白宮拜訪當時的總統塔夫托。恰好塔夫托總統和夫人都不在,他就挨個去探望那些仆人們。無論是衛兵、廚師、雜役、花工還是做雜務的女仆,他都像遇到一個老朋友那樣直呼他們的名字,一一與他們握手,並詢問他們的家人和孩子。當他在廚房遇到麵點師艾莉絲的時候,就問她是否還烘製他最喜歡吃的玉米麵包。艾莉絲說,不烘製了,現在這裏的主人不喜歡。羅斯福說,,他們真不懂得欣賞,等我見到總統我要轉告他。艾莉絲激動得淚流滿麵,她不論見到誰都不停地說,總統依然記著我做的玉米麵包!
此後的很多年,艾莉絲每年都會在羅斯福總統生日的那一天送上自己親手做的玉米麵包,即使羅斯福總統去世之後她也沒有間斷,她把做好的玉米麵包送到羅斯福的墓地去。她認為自己的一生中再也沒有什麽事情比這件事更加重要。
那天羅斯福看望大家的場景,成為白宮所有工作人員一生中最珍貴的記憶。很多年以後,他們這些人都退休了還在談論。有一位仆人甚至說,誰拿十萬美元換我的這個經曆我也不換,因為我知道自己在總統的心目中有多麽重要。
我們任何一個人都喜歡得到關注,都喜歡被重視。當你這樣對待你身邊的每一個人的時候,你就是一個不同凡響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