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第四十四章 給孩子正能量
夢靈親子講座係列之給孩子正能量:
“寶寶真棒”,這樣的表揚對家長來說真是輕車熟路。在家長眼裏,孩子的每一個成長細節都是值得驚歎和讚美的——寶寶會笑了,寶寶會翻身了,寶寶會蹦了,寶寶說話了……就是在這種不斷的驚喜中,家長已經習慣於對著孩子說出“真棒!”、“真好!”這樣的評價,甚至一句輕輕的“啊”都充滿著讚賞的語氣。 家長隨口的誇獎,可能意識不到會帶來怎樣的消極影響,直到有一天,發現孩子變得害怕失敗,經不起一丁點兒挫折。
總是籠統地表揚孩子,比如你真棒,會讓孩子無所適從。也許孩子隻是端了一次飯,媽媽與其興高采烈地表示“好孩子,你真棒”,不如告訴他“謝謝你幫媽媽端飯,媽媽很開心”。有針對性的具體表揚會讓孩子更容易理解,並且知道今後應該怎麽做,如何努力。
暢銷育兒書《孩子,把你的手給我》中,關於表揚孩子有一個很恰當的比喻——“稱讚,就像青黴素一樣,絕不能隨意用。使用強效藥有一定的標準,需要謹慎小心,標準包括時間和劑量,因為可能會引起過敏反應.
“你真聰明!”——又一個家長慣用的評語。家長對孩子的每一個進步如果都用“聰明”來定義,結果隻能是讓孩子覺得好成績是與聰明劃等號,一方麵他會變得“自負”而非“自信”,另一方麵,他們麵對挑戰會采取回避,因為不想出現與聰明不相符的結果。
美國的研究人員讓幼兒園孩子解決了一些難題,然後,對一半的孩子說:“答對了8道題,你們很聰明。”對另一半說:“答對8道題,你們很努力。”接著給他們兩種任務選擇:一種是可能出一些差錯。但最終能學到新東西的任務;另一種是有把握能夠做得非常好的。結果2/3的被誇聰明的孩子選擇容易完成的;被誇努力的孩子90%選擇了具有挑戰性的任務。
“好寶寶”這樣的話是典型的“誇人格”,家長們會無心地將其掛在嘴邊。但“好”是一個很虛無的概念,如果孩子總被扣上這樣一頂大帽子,對他反而是種壓力。
成年人也是,當領導不斷誇獎你時。開始還會沾沾自喜,但慢慢地就會感覺到壓力,甚至不想做得完美,以便得到喘息的機會。
如果家長的稱讚總是“言過其實”,孩子也會有壓力,覺得自己不配這樣的讚美。他們會怎麽辦呢?那就是在你剛剛讚美完他的時候,他就做出讓你頭疼的事情,以示“真誠”。
為達到激勵孩子的目的,真正做到“誇具體”、“誇努力”,家長首先要對孩子做事情的整個過程有所了解。有的時候可以親眼看見孩子的良苦用心和付出的努力。當你在總結孩子成績的時候,不妨詳詳細細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描述出來。比如孩子寫完作文之後,你可以說:“文章的開頭很好,你能想出這樣的開頭實在不容易;中間的描述能感覺出你經過了仔細的觀察。結尾的一句話也比較精彩,用它來點題很恰當……”這樣。你把孩子在作文上所花費的辛苦一一說了出來,愉快自信的笑容立刻就會洋溢在孩子的臉上。
如果你沒有親眼見到孩子的努力也沒關係,你可以用提問的方式讓孩子自己說出努力的過程,這中間不失時機地加以適當的點評,同樣可以給孩子一個有益的讚美
仔細分析一下,家長們對待表揚的態度的確是隨便了一些,甚至有點心不在焉、張嘴就來。當孩子表現好時。家長的第一反應就是“你真棒”,看起來既省事又符合鼓勵為主的教育精神。其實這樣的表揚多了,對孩子毫無意義。
所以當了解了“誇具體”原則時,很多家長開始很難適應,不知道除此之外還能說些什麽。很簡單,教你一招——好話不嫌“羅唆”。看看上述有益的表揚語,哪一句不比“你真棒”羅唆?這就意味著要用更多的話語描述孩子的努力,結果自然引起孩子共鳴,誇獎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把誇獎當“預防針”。誇獎不僅僅是事後對孩子的肯定,有時候在預見到孩子對某些事情可能有抵觸時。可以事先誇誇孩子,用表揚來打預防針,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療效”。
演員宋丹丹在新書《幸福深處》中就有這樣一段:有一次兒子巴圖生病,我對小阿姨說:“我發現巴圖和別的小孩兒不一樣,別的小孩兒吃藥都哭,可他從來不哭,他不怕吃藥。這一點他和別的小孩兒真的不同。”然後我把中藥端給他。他捧著碗,燒得紅紅的小臉一副緊張的表情,閉著眼睛一口氣就把藥喝下去了。我們大家都讚不絕口。從那次起,多麽苦的藥他都不怕。
試試這樣誇孩子:有益的稱讚:我喜歡你的卡片,很漂亮,也很風趣。
(孩子的感覺):我的品味不錯,我可以信賴自己的選擇。
無益的稱讚:你總是這麽體貼。
有益的稱讚:非常感謝你今天洗了盤子。
(孩子的感覺):我很負責。
無益的稱讚:你比其他人做得好。
有益的稱讚:你的作文有幾個新的想法。
(孩子的感覺):我也可以有創造性的。
無益的稱讚:你寫得不錯,當然了,你還有很多地方需要學習。
描述性的語句以及孩子由此得出的積極結論是精神健康的基石。孩子從我們的話中對自己作出結論,事後還會默默地對自己重申。會使他們對自己及周圍的世界抱有積極看法。
有很多人堅信表揚,帖星星,代幣,其實這些手段都是在控製和強迫孩子,獎勵沒有告訴孩子為什麽一些行為是可取的,而另一些行為是不可取的。它取而帶之的是試圖用獎勵來迫使孩子產生好的行為。用強迫取代了指導。這樣造成有權給與獎勵或不給與獎勵的人在場時,孩子才會表現出良好的行為。如尊重別人,兒童是否尊重別人不是取決於兒童自己的判斷,而是取決於需要兒童尊重的人是否在場。這與幫助兒童成長自律是相違背的,當然獎勵不光是物質的。
我們來看一個案例:
在一個班裏,新來的斯斯很難跟大家相處。他經常亂發脾氣。如果有其他小朋友搭好的積木直立在那裏,他會將它推倒。如果積木是放在架子上的,他也會將它們全部拖出。如果積木是放在地上的,他會把它們撒落一地,並扔的到處都是。教師一直設法幫助他。最近,他們實施了交換協議,但是這種方法似乎根本沒用。斯斯幫助清掃他製造的垃圾,但是然後他會又搞得一地都是。顯然,對付斯斯還需要另外一種方法。
有一天當斯斯像往常一樣,將積木散落一地時,老師一直在觀察他。她通過觀察發現,斯斯一直在觀望區域外的教師,想看看教師是否在注視他。這時,老師走過來,製止了他的破壞行為。老師讓斯斯坐下,並用手一邊輕撫他的後背邊一邊向她介紹小朋友的工作。老師試圖使斯斯理解小朋友的工作而能正常參與。斯斯坐著,麵露微笑,但是似乎根本沒有在聽。老師認為,這種被撫摸的經驗對斯斯來說可能是愉快的。她開始思考,斯斯可能通過他的破壞行為想得到他想要的。後來,她認為,以前或許所有的教師都通過注意斯斯的破壞,在無意識地強化斯斯發脾氣的行為。
教師們製定了新的計劃。下次斯斯開始他的不當行為時,他們都離開這個區域。沒有人注意他在做什麽。不久,他就不再發脾氣了,而是走過來加入聽故事的小組。他似乎非常願意接受控製。他的老師對此非常驚訝。不久前,當成人要求他安靜時,他的脾氣還不停地發作。對於斯斯來說,如果沒有觀眾,他也會厭煩自己的行為。當在兒童中心的成人不再強化身上不受歡迎的行為時,一切都消失了。
這個故事說明了成人的注意是怎樣造成孩子錯誤的學習的。孩子們為了肯定獲得生存機會,天生有得到養育者環境掌控者注意的本能,我們看到注意能強化孩子的無效行為。
大家都見過一個被追的學步兒童的快樂,越追孩子對逃跑越感興趣。這種關注會使孩子非常開心,這種關注也會鼓勵孩子再次亂跑。
當成人的一些粗魯的無禮,嘲笑插科打諢的語言出自一個兒童之口時往往會讓成人忍俊不禁,但笑聲無意中就會成為一種獎勵導致不恰當的語言再次發生。
再想想在課堂上是認真聽講的學生,容易受到老師關注還是不認真要聽講的學生容易受到老師關注?老師有可能通過關注的方式獎勵了不認真聽課的學生。反過來想如果把這樣的有效獎勵用在孩子的有效行為上效果會怎樣呢。一定也不錯。但用這樣的鼓勵產生的良好行為也是強化的。靠獎勵會強化出兒童的成人期望行為,不同的是兒童做出成人期望的行為是為了獲得成人的讚賞和獎勵。這種訓練方式就叫做行為矯正法。它是與建構主義教育相違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