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第六十章 多維度覺察自己

天力靈示:修行中很多時候,我們會缺乏覺察者的存在,而究竟如何通過覺察,深入自己的潛意識,去看清楚自己更多的模式,這是今天開示的主題。

覺察並不是一個點,也不是一個平麵,它是存在於三度空間之內的。第一度空間是它的寬廣度,第二度空間是它的深度,第三度空間則是它的時間。

覺察的寬度:注意那些我們平常避開、逃避、不願意看到的。學習覺察首先要看我們是不是覺察到所有的寬廣麵,有沒有將自己的覺察擴散到生活的每一個領域。我們在這個單元裏談到每一個覺察,都包括洞察與覺醒。覺察像是一個探照燈,你照到哪裏,它就會在那個地方覺察到更多的東西。

尤其覺察是有選擇的,我們經常選擇去覺察自己想要覺察的東西,這樣的方式也在我們的生命裏,我們稱之為“強化”。覺察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在覺察那些我們平常避開、逃避的、不願意看的。當然在那種覺察的過程中可能會有許多痛苦,但是沒有一朵美麗的花不是開在痛苦的深淵裏,覺察需要極大的勇氣,尤其是我們要去覺察平常所避開、不願意承認及麵對的。

覺察的深度:行為→思維模式→感覺→情緒→傷害→恐懼→渴望→價值體係。覺察的第二度空間是深度。潛意識就像一座冰山,是無限寬廣而且無限的深。冰山所露出來的一角,僅僅是表麵上我們看得到的一個行為—當然也有很多人連自己的行為模式都沒有覺察到。所以覺察要往深處去探索:首先你有沒有覺察到自己的行為,然後再看看自己的行為之下還有什麽樣的思維模式,造成你的行為;在思想的下麵還有所謂的感覺,比感覺更深的地方有情緒,比情緒更深的地方有所謂的傷害,比傷害更深的地方有害怕、恐懼,而比恐懼更深的地方有渴望、欲求的失落與滿足,而在其下還有我們的價值體係。

覺察的時間:日常生活中。為自己的生命故事保留一隻眼睛、一分能力。覺察第三度空間是時間,也就是說當你和外緣接觸時,是否留一隻眼睛看自己生命裏的發生?我們稱這種覺察為無間的覺察。

當看到一個讓你不舒服的人,你是否在當下就能停下來看一看:“我這個不舒服到底是什麽感覺?他的哪一部分、什麽特質讓我不舒服?那個不舒服的感覺想要我做些什麽?我對這種感覺是不是一直都很熟悉?”就像這樣。在平常的生活裏,碰到每一個發生、每一個外緣的刺激時,都能保留一分能力及一隻眼睛來看看自己,而不是就此武斷地認定對方是一個討厭的人,以為自己看到的是一個事實。真正的事實是:它隻是自己生命裏的一個投射,它可能與你生命裏的某一段經曆有所關係。不論在吃飯、走路、睡覺、吵架時,無論在任何時候、任何時間,能隨時與自己的內在發生在一起,就是無間的覺察。所以覺察不是平麵的,而是立體的;覺察有寬廣度、深度和間性。

如果你開始往生命潛能覺察的領域裏走。請試著不斷開拓自己的寬廣度,勇敢地去接觸過去所避開、所沒覺察到的部分,經曆更深的地方,去覺察更深層、更深處的內在,從行為進入自己的思想、感覺、情緒、傷害、害怕與渴望需求的失落。直到更深的價值體係,把握住生命的每一時刻、每一個機會,去做無間的覺察。覺察是無法速成的,唯有下越多功夫,才能覺察的更廣、更深的無間。覺察之後,可以做出更多不同的選擇,我們不會再像過去那般。被自動化的反應所控製著。換句話說,我們將逐漸成為自己的主人。能夠捆綁你的,就是你的思想和情緒。雖然你有自己的預想,但在這些預想中,有可能會有關於失敗的預想,或某種焦慮和擔心的因素在其中。這些都會影響你的進展。遇到問題是自然的,它在提醒我們要反觀自己的內在,要調整好自己的內在秩序。實際上,事情的成敗跟你的狀態有關,而狀態又跟你之前的準備和對情緒的調整有關。情緒對狀態的影響很大。隻有調整好了它,你的能力才能更好的展示出來,而事情也容易順利進行。 要釋放內在的阻力,首先要允許它存在,然後就是看著它。你能覺察到什麽,你就是在釋放它。如果你覺察到了自己的壞情緒,你就是在釋放它;如果你覺察到了自己的好情緒,你也是在釋放它。就是說,盡量不被情緒的好壞所掌控,那麽你的心態就容易平穩,而且很踏實。在這之後的做事中,你就容易坦然的麵對問題和處理問題。

太多時候,我們對某些東西執著到可怕的份上,即使覺察到,也絕對不想改變,因為這些東西對自己而言不是一個簡單的東西,而是“我”,需要被抱持、被容納的那部分!

媽媽的覺察:抱持嬰兒的焦慮

根據客體關係理論,嬰兒最初具有全能控製感,認為母親和世界與自己混然一體(這是成人的解釋,嬰兒其實並不理解有母親和世界的存在),如果母親足夠好,嬰兒的全能控製感便得到滿足,並通過母親的及時反應而建立起基本的存在感。然而,如果母親的照料有太多不及時的時候,這時候嬰兒就把“不及時來哺乳”的**視為壞客體,並把自己內心的焦慮(嬰兒的焦慮,尚未有確定的理論解釋從何而來,經常稱之為死本能)通過擊打、撕咬等攻擊性行為投射給壞客體。這時候,一個足夠好的母親會抱持住嬰兒的焦慮,將其化解。或者,至少是化解一部分,譬如嬰兒投射給母親的焦慮是10分,這也喚起了母親的不滿,但母親因自己內心是充盈著愛的,這樣的內心令她部分化解了這焦慮,等她再將自己的感受反彈給嬰兒時,其焦慮已降到了2-3分。更理想的情形是。嬰兒投射的是焦慮,但母親經過自己的內心加工後,還給嬰兒的是愛與包容,那麽嬰兒的內心就被轉換了。

如果母親沒有抱持住這份焦慮。甚至反而攻擊嬰兒,嬰兒就會感覺好像被撕裂成碎片,存在感支離破碎。例如,嬰兒投射給媽媽的焦慮是10分,但媽媽自己的內心也是極度焦慮的,結果她的焦慮成了一個放大器,將這份焦慮放大到了50分,然後再反彈給嬰兒。一個簡單的例子如,嬰兒在吃奶的時候咬了媽媽**一下,媽媽暴跳如雷。她扇了嬰兒一耳光,甚至將嬰兒重重地摔在地上。如此一來,嬰兒自己的焦慮沒有被抱持,反而可能麵臨著更大的焦慮。為了應對這種痛苦,他會形成“假自我”。所謂“假自我”。是嬰兒在應對媽媽投射過來的痛苦時形成的東西。

現在,糟糕的情形發生了,嬰兒的本有感覺要埋藏起來,他還要花費巨大的努力去麵對媽媽投射過來的痛苦,而圍繞著媽媽的感受所建立起來的東西,即是假自我。簡而言之,真自我是以嬰兒自己為中心的。而假自我是以媽媽為中心的。

可以說,假自我是一種妥協,實際上是對真自我的防禦。

為了逃避這種破碎的不存在感,假自我會有種種一大堆向外抓的執著行為。因當自我與外界接觸,即向外投射時,有一個清晰的“我”。比如吃飯的我、看電影的我、寫文章的我、購物的我等,這一連串的“我”組成一個看起來相對完整的“假自我”。

太多時候,我們對某些東西執著到可怕的份上,絕對不想改變,因為這些東西對自己而言不是一個簡單的東西。而是“我”。

譬如,一個小學生非要穿名牌,因為“穿名牌的我”這個假自我看起來相當不錯。也有很多時候,假自我並不怎麽優越,但我們也會無比執著。因為這些不怎麽優越的東西也是我,如果沒有了它們我就得麵對破碎的不存在感,所以我們一樣會對其執著。

成年人的需要很難被抱持,特別是痛苦的時候,投射就有了一個重要的功能。內在有一個痛苦產生,將其投射給別人,自己的痛苦就變成關係裏中的痛苦,此時的我,是一個清晰的“衝突而痛苦的我”。尤其是幻想這個人應該抱持自己時(這個人經常是親密伴侶或者某個權威人物),投射會越加激烈,發展成各種攻擊行為。

極端的例子是電影《蝙蝠俠?暗黑騎士》中的小醜,不斷升級對蝙蝠俠的攻擊,他這樣做的深層動力是幻想蝙蝠俠能抱持他,但蝙蝠俠並非佛陀,無法抱持小醜的行為,相反對小醜心生仇恨。

嬰兒可以渴望母親抱持自己的攻擊,而且經常會實現。但力量強大的成年人渴求別人抱持自己的攻擊,這就是一種幻想,則經常造成人際關係的災難。

覺察親密關係中的抱持。在親密關係裏,童年沒有得到抱持的痛苦,幾乎勢必會推動自己把對愛的渴求通過“否定、攻擊對方”的形式展現。戀愛初期對方尚可接受,最後被攻擊者真的感覺自己毫無價值、糟糕透頂,於是關係結束,但關係結束一定是攻擊者最不願接受的,就好像再一次遭受母親的拋棄。

倒置的親子關係中,父母也會通過攻擊孩子,渴望得到抱持。一位心理谘詢師的媽媽曾經在電話裏告訴她,說她媽媽每次打電話向她抱怨,都覺得她可能會否定她,結果是每次都沒有否定她,隻是中立地聽她講講,有時候鼓勵一下。她感受到從所未有的包容,非常感動。這種包容讓這位心理谘詢師的媽媽有底氣,有勇氣去逐步麵對人生的真相。她始終堅定地告訴她媽媽,攻擊不是愛, 她和她的媽媽是獨立的個體,她不能為媽媽的感受負責任,但她是媽媽的女兒,她承認自己愛她的媽媽,所以會盡量抱持媽媽的攻擊與痛苦的情緒。

把痛苦向外投射,是在回避“不存在(或者被撕裂)”的根本性恐懼。當我們有責怪某個人或者外界環境還不夠好的念頭時,尚且有個“痛苦的假自我”存在。當嚐試停止投射,單純的向內看,這種感受是一生中最可怕的。漫無邊際的不存在感,完全觸碰不到自己,好像掉入無底深淵,此時很想去責怪愛人某某地方做得不夠好,將痛苦投射出去,如同救命稻草會把我們從地獄中撈起。但事實是,一切向外的投射皆虛幻,我們無能為力,隻能這樣停駐,抱持這根本的痛苦,哪怕多一秒鍾,就是進步。

根本的痛苦需要內在的抱持,是麵對自己,也會產生最初的力量。痛苦時,不向外索取,單純的向內看,麵對自我,世界,頓時會清晰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