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第八十三章 四梵行2

當我們麵對一個自己非常厭惡的人,更是需要培養心中的愛,這正是我們學習改變內心的好機會。我們被迫去麵對某位大多數人都厭惡的人,因此,更應該感謝有這麽好的機會。回憶總是美好的,但是,正當我們麵對那個人的時候,所有的負麵情緒都會湧上心頭,譬如:嫌惡、憎恨、忿怒,以及為我們的負麵情緒辯護與合理化等等。當所有的負麵情緒生起,正是要學習如何去愛的時候,這是培養慈愛的最佳時機。

最可惜的是,有如此好的機會卻不能夠善於運用。如果目前你的生活中,並沒有令你厭惡的人可以用來學習,那麽,就以每一個人為學習目標。每一位眾生,無論他們是誰、做什麽工作、或是有何種信仰,都是學習慈愛的目標。也無所謂他們說些什麽、是否對你感興趣或者他們是否存有慈愛之心,那都不重要,唯一重要而必須時刻牢記的是自己的心。“我是否能夠變得有愛心、有包容心,我是否可以沒有忿怒、沒有怨恨。若能如此,那麽在佛法的路上,我就向前邁進了一大步。”佛法除了要了解之外,還要能夠品味佛法,在佛法中生活。

每個人隨時都可以處理自己對於他人的反應。因為人們之間的接觸頻繁,不如意之事常十有八九。如果有人緊閉雙唇不發一語,慈愛是無法在此情況下成長,而且隻會培養出怨恨、壓抑、煩惱以及對人、事、物的漠不關心。這些對於我們的心靈淨化,是毫無助益的。隻有清楚地知道,自己要付出全心全意的關懷,才能獲致對自己全然的信賴和心安的成果。

佛陀曾說,眾生修行慈心解脫,當獲得十一種利益前三種利益是:“臥安、覺安、不見惡夢。”假若有人不易入睡,可以確信的是他必定缺少慈愛之心,安眠藥無法解決的問題。慈愛可以辦到。因為有慈心,在潛意識中不會起煩惱,所以也就沒有惡夢和夢魘。以慈心入睡,必定也以慈心蘇醒。因此,每天都能保持著對眾生的慈愛之心。

在睡之前,以“功過格”反躬自省是有用處的。可以隻在心裏反省,如果願意的話,當然也可以紀錄下來。在“功過格”上寫著:“今天有多少次感覺到自己對別人流露出慈愛?”另外又寫上:“今天在麵對其他人的時候,有多少次感覺到自己有忿怒、傷害、怨恨、排斥、恐怖和焦慮?”然後總計二者功過,如果過多於功就要想辦法改進。一位成功的商人每天都會結算盈虧,如果發現消費者並不怎麽捧場,很明顯地,他的行銷策略必定要有所調整。

這是一種技術。不是天性的缺憾或能力,而是借由一次又一次地改變自己,直到完全淨化的一項技術。不是因為其他的人很可愛,事實上也不是;如果是的話,他們早就上生到天界裏。不會降生到這裏來了。人界,是從須彌山底算起,共三十一界的第五界。如果我們人界,隻是三十一界中的倒數第五名,那麽,你還能期望什麽?

在人界裏,有很多需要學習的地方。而這也是人界的目的。整個人界,正是設計用來長久指導全人教育之學府。不是為了求安樂,也不是為了求富貴和財產;不是為了要成名,也不是為了要改變世界——人們總是有很多的想像。生活僅僅隻是一門全人的教育課程,這也是最重要的一門課程,即“心靈的成長與培養”。除此之外。沒有更重要的課程了。正如在花園之中,當雜草圍住了美麗的玫瑰花叢,奪走了所有的養份,使得玫瑰無法開花,也就沒有人能夠享受玫瑰花的美麗和芬芳。最後玫瑰花叢將會因雜草而荒蕪。心靈也是一樣,滋生於心靈的愛,就如同玫瑰花叢。如果我們不除去雜草,不讓花兒展現風采、顯露芬芳——如果我們不除去雜草,而且讓雜草不斷蔓生——最後終將使慈愛如同玫瑰叢一般荒蕪。所謂雜草,就是指忿怒以及所有相關的負麵情緒。

大多數人,都在尋找愛他們的人。有些人找到了少數可以彼此相愛的人,但是不幸地,有些人卻找不到,他們因此而愁苦、怨恨。然而,從另一個角度看來,這些苦楚對我們是有助益的。如果我們本身是仁慈的,就會有無數的人圍繞在身旁,因為每個人都想要得到愛。有人愛我們,並不保證我們就得到了愛;當他們沉浸在愛之中,我們可能完全沒有感覺,頂多隻會因為有人發覺我們是可愛的而感到滿足。這是另外一種的“我執”,使“自我”更為膨脹。而慈愛眾生,會令我執漸漸消磨。

隻要我們愛的範圍能更擴大、能包容更多的人,我們就能擁有更多的愛。所謂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獲。這是非常簡單的數學等式,但是很少人能夠如此看待。每個人都在尋找更多愛他們的人。這是沒有用的,是很荒謬的!但是,在我們的生活裏,就是有這麽多的荒謬!

必先自愛才能愛人。佛陀所說十一種利益接下來是:“天護、人愛。”如果將慈愛之心向外延伸,眾生會受到我們的吸引,不會因我們而產生恐懼。我們之所以慈愛眾生,並非因為心中有所求,或是眾生有所求,也不是因為他們值得去愛,而是因為我們要訓練自己的心靈知道有“愛”。如果心靈也訓練成型,那麽無論如何,慈愛之心都將無限延伸。

何謂“天護”?天人是屬於天界的眾生,是護法的天神,他們將會保護用心慈愛一切眾生的人。人們時常有反對的意見:“如果別人汙蔑你,而你卻以慈愛回報,難道他們不會認為你是懦夫,而且想要利用你嗎?”如果真是這樣——這相當有可能,因為人們傾向於如此——那是他們自己造惡業,不是嗎?對於修行慈心的人,是不會有減損的。那麽,怎樣才會造成慈心的減損呢?驗證慈心修行的一種方式就是——如果知道某人在利用你,要檢視自己心中是否存有一絲的抱怨。或是還能夠慈愛此人,並以慈心相待。這也是我們檢視自己是否行於正道的一種方式。當然,慈愛是要能夠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而一個貪圖利益的人。是缺少慈愛的。如果以為修行慈心會成為懦夫,這真是一種謬見!因為慈愛帶給人的是力量,而非懦弱!一個心中滿是慈愛的人,因為不再有任何事物能夠動搖他的心,他會感到祥和、平安與完全的自在。慈愛使人充滿力量而不是怯懦。但是,人們常因誤解了慈愛,而摻入了情感。情感所造成的依賴會令人怯懦;如果人們心中的慈愛得到完整的培養,就能夠如磐石一樣堅固。借著自我的淨化,人們可以獲致完整的保護。

“心專”,也是修行慈心十一種利益的一種。這也就是每次禪坐之前。都要先發出慈心的理由。如果沒有寬容、成行和慈心這三項基礎,心靈是無法專注的,有如撐起禪修之鼎的三大支柱。慈愛,一種由心中浮現的感覺,是心靈專注之絕對重要因素。因為慈愛可以創造心靈的和平與寧靜。如果缺少慈愛,可以借由每次禪坐開始時的慈心修行,來增長自己心靈的慈愛。

人必先自愛才能愛人,但是自愛並不意味著放逸,並非總是欲求美好舒適,容不下身旁的一隻蚊子,或貪求自己喜愛的食物。那稱為放逸而不是愛。這是愚蠢的。母親對孩子的慈愛,常是深含著智慧的。如果一位母親過於溺愛孩子,孩子與母親都將要為此付出相當的代價。但是,如果這位母親懂得真愛,就不會縱容她的孩子。她將會用愛和智慧,帶領她的孩子成長。並且——用她的愛——以身作則作一個好榜樣,這是我們必須要自己完成的事。因為我們愛惜自己,所以我們必須要求自己的行為受到某些規則的約束。

每個人盼望在禪坐中有“專注”的成就,那麽就必須建立在心中的慈愛之上,同時也建立在不斷的練習之上。但是。即使疏於練習,隻要保持慈愛之心,也有助於心靈的專注。

形容一個人“容光煥發”,是表示從臉上散發出愉悅的光澤,這是市麵上所有化妝品都比不上的美容功效。真正的莊嚴就是如此,而且也是得來世莊嚴果報的因。年輕的人,即使沒有內涵,或許也可能有莊嚴的外貌。但是,真正的莊嚴,必須要借由行為的觀察而得知。佛陀所以讓眾生仰慕的莊嚴,就隻是借由沿著街道庠序步行,僅僅見上一麵,也能令大眾跟隨他並且成為他的弟子。以佛陀的兒子羅睺羅為例,當年少的羅睺羅,以擁有如同佛陀莊嚴的外貌而自傲,佛陀得知後,立即責備他而且說:“對於所有的外貌,都應該如是觀照:所有形貌非我,非我所,無有實際。”

修行慈心的十一種利益還有“不毒不兵、水火盜賊終不侵狂”。現代人爭戰雖不用弓箭,但還是使用槍枝和棍棒;火和毒藥仍然是向敵方進攻的武器。這不意味著修行慈心就會所向無敵,而是表示充滿慈愛的人,通常不會置身於該種境地。而且,即使身處其中,他們的心也不受影響。或許他們的財產會受到損失,他們的心卻不會。當一個人心中不再有恨意,他也就沒有敵人了。

最後一項利益是“若身壞命終生梵天上”。我們全部都要死亡,死亡的那一刻非常地重要,因為,那也是再生的片刻,事實上那正是我們的生日。每個人都將死亡當作是傷心事而充滿著哀愁。如果能夠以清晰的意識和無量的慈愛來體驗死亡,那麽死亡就會是一個美好的生日。對阿羅漢而言,這些全部都是真實的。我們習慣性的思惟模式會延續到生命的終點、死亡的片刻。習慣性的思惟模式是無法在轉瞬間改變的,如果人們心中充滿慈愛,就能夠心思清明、沒有恐懼,心中唯有祥和與平靜。因為,死亡正是另一段全新生命旅程的開始,所以要以正麵的態度麵對死亡的片刻。

能夠在心中涵養慈愛,對於我們自己有莫大的益處。曾經有人說得很對:“這是一次自我的旅程。”確實如此。隻要存有我執,我們所在的任何旅程都是自我的旅程,但是,至少這旅程的方向是正確的。這旅程所朝向的終極目的就是“無我”,因為心中的慈愛越多,我執就越少。我執去除得越多,心中流露出的慈愛也就越多。當人們將慈愛帶入心中,自我就必須靠邊站。因為,唯有自己才能夠帶領自己得到解脫,所以每個人都必須仰靠自己,學習獨處。盡管如此,我們還是歡迎所有旅途上的夥伴,因為旅程上這輛車很大,而車上的乘客卻不多。

“悲心”是我們的第二位善知識。殘酷是悲心的遠敵,而憐憫則是近敵。憐憫之所以稱為近敵,是因為憐憫與悲心非常相似卻又不同,因而算是一個敵人。當我們為他人的苦難感到難過的時候,就會產生憐憫之情。然而,悲心卻是共同承擔他人苦難的勇氣。英文的悲心“”中,字頭“com”表示參與,字尾“”是指強烈的情緒。悲心是一種同理心——能夠體會他人的感覺。

當人們真正了解,自我之中存在著苦與不知足,而且又能夠體會出他人的感覺,悲心就會因此出現。否則人們仍然會活在幻想之中,幻想著自己必定會萬事如意,隻有別人才會倒黴不已。如果能夠清楚地看見自己內心所有不知足的思緒不斷地在快速轉變,包括喜歡和嫌惡、遺憾和怨恨、恐懼、煩惱和緊張,就會知道自己與他人其實並沒有什麽不相同。因此,當他人麵臨著困難的時候,就能體會出那個人的感覺,因為我們知道,那也將是屬於自己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