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第九十六章 靜待花開
慢養孩子是台灣著名成功學大師黑幼龍先生的家教心得,他說:“養孩子就像種花,要耐心等待花開。”
黑老的四個孩子中,次子黑立國和幼子黑立行的成長經曆最能體現慢養的價值。
黑立國小時候叛逆心極強,學習成績一塌糊塗,甚至考過零分。黑老非常擔憂,卻也無可奈何,他不願逼迫兒子用功學習,因為他知道,除非孩子自己願意學,否則所有的努力都是白費力氣。黑立國貪玩、好勝、脾氣也不好,經常闖禍。最嚴重的一次,他出於好奇,在超市偷一雙手套,被當場抓住。“即使發生了這種事,我和妻子也不認為黑立國是壞孩子。”
黑老說"我們問清事實真相,然後堅定地做孩子的靠山。我們讓他知道,父母會支持他,即使他犯錯,隻要改過,父母對他的愛永遠都不會減少。”不過,他對這個孩子已不抱多大希望。上高二那年,黑立國加入了學校的摔跤隊,成天和一群學習成績比他還差的黑人隊員在一起,自然得到了教練的賞識。黑立國第一次發現學習好能贏得尊重,於是發奮學習,成績突飛猛進,不僅順利考上大學,而且成為學業上的佼佼者
。30歲那年,黑立國被提升為華盛頓大學醫院的副院長。
本來最不被看好的一個兒子,居然變身業界精英!黑幼龍欣慰之餘感慨地說:“父母很容易認為孩子學習成績差就沒希望了,其實如果做到慢養,這樣的孩子將來可能更優秀。
黑立行從小聰慧過人,學習成績在全校數一數二,最受黑幼龍的寵愛。他高中畢業時,參演過一出歌舞劇,居然上了癮,夢想當電影明星。他大學攻讀的是機械工程專業,快畢業時。他再度認真地跟父親討論自己的未來。黑老明知道兒子是異想天開,卻不忍心給他潑冷水,於是建議他用一年時間去嚐試,如果不行。再決定以後做什麽。黑立行意氣風發地投身演藝事業,練發聲、學表演、試鏡,格外積極。黑老也盡心盡力幫兒子圓夢。一年後,黑立行醒悟,夢想終歸是夢想,不是自己的特長,再下工夫也是白費。他決定放棄明星夢,回到斯坦福大學機械研究所繼續學習。
“如果我當時不準他學表演,可能造成他一生最大的遺憾。”回顧兒子走過的這段彎路,黑老不勝感慨。“其實,中國的父母是世界上最好的父母,隻要對孩子有用的、有好處的,我們都願意給。問題是,什麽才是對他們最有用的?”孩子的未來。歸根結底是由孩子自己決定的。
黑老說:“慢養並不是時間上的慢,而是說教育孩子不要太擔憂、太著急。不求一時的速度與效率,不以當下的表現評斷孩子,尊重每個孩子的差異。慢養,可以讓孩子發現最好的自己。”
每個孩子都是一朵花,隻是一年四季開放的時間不同。當人家的花在春天開放時,你不要急。也許你家的花是在夏天開;如果到了秋天還沒有開,你也不要著急跺他兩腳,真正的園丁是不會在意花開的時間,他們知道每種花都有自己的特點,隻是開花的早晚不同。鐵樹開花是人間奇觀,一株幼苗。從栽培到開花需要十幾年到幾十年,而且花期長達一個月以上。這就是鐵樹不開花,開花驚豔四方,且炫麗無比。
如果你家的花到了冬天還沒有開放,你就要想一想。他也許真是一棵鐵樹呢!他會開出更加炫麗的花朵,隻要你有耐心等待。
黑幼龍:慢養,找回家庭的生命力。
今天早上接受中廣吳瑞文訪問的時候,他在節目中問我要選播的二首歌曲,為什麽是選“感恩的心”與“奪標”(my way)?
我當時回答說,回想這一生,我真的好感恩。
想想,我從什麽都不是、什麽都沒有,一直到今天這個樣子,真的是奇異恩典。
我連高中都沒有畢業,我也沒有比別人埋頭苦幹,卻能對十多萬人有所幫助,不是很神奇嗎?
然而我最心存感恩的,還是能有這樣的家人,能有這樣的四個孩子。
過去這幾十年中,我很少幫助讀者了解我的另一半,還有我的四個孩子。時間過得真快,就像電影“屋頂上的提琴手”的主題曲所說的:“日出、日落……”。歌詞的大意是:日子就在一個季節跟著一個季節之間過去,他們怎麽都長得那麽高了,我為什麽一點都不覺得自己老了呢?
現在我已經早就過了耳順之年了
。孩子們都已離家(還好沒有出走);都已結婚;都已生子。我發現單隻是覺得自己沒有老還不夠,我還要能記取他們四人成長的精彩片段,並且與很多父母及年輕朋友分享。
感謝日月文化集團旗下的大好書屋促成這個構想:從父母的角度完成《黑幼龍慢養教育》,從孩子的角度分享《+黑的幸福秘密》。父母親教養孩子的書與孩子自己感想的書同時進行、同時出版,在台灣可能還是第一次,我們都覺得很興奮。
更有趣的創舉是,讓四個孩子也在同一時間談談他們的感受,與年輕朋友分享他們成長的心路曆程。
我要在這裏特別感謝撰稿者陳廷宇小姐與謝其浚先生,他們的文筆與構思常將一些平凡的事件變成了精彩的故事,其浚還特別飛到美國與黑立國、黑立行晤談,令人敬佩。
身為父母的讀者看了這兩本書後,會靜下心來,想想如何與孩子一起創造雙贏?我相信會。因為大好書屋總編輯胡芳芳告訴我,她在編這本書的過程中,自己已經開始運用到女兒身上了。好比說她對女兒比以前更有耐心了,也不擔心女兒踢足球了。
年輕人看了黑家四個孩子的故事後,也會有突破性的領悟。那就是:上進、有企圖心,原來也可以是充滿樂趣的;小時候愛玩、頑皮搗蛋,長大後可以是滿懷愛心、幫助他人的醫生;小時候是辣妹,長大後可以是幸福的太太與媽媽。
黑立言,我的大孩子。很多人說他最像我。坦白說,我覺得他比我帥,他的個性比我好,至少比我會念書。我們全家隻有他一人是長春藤學府(耶魯)的碩士。他是卡內基的資深講師,有幾種訓練課程,像“優勢銷售”、“宏效演講班”,是他引進並推廣的,卡內基的很多講師與他之間有一種特殊的情誼。
黑立國,現在是華盛頓大學醫學院副教授,也是附設診所的院長。他的故事我真的不想說,因為實在太精采了,應該由他以第一人稱告訴你才好,此刻我隻想說。他是我們家的黑羊。連他都可以有這麽大的改變,你期望的改變必定是小兒科。他能成功,你一定能成功。
黑立琍是老三,也是唯一的女兒,也可能是最精靈的一個。她有機會工作。但她選擇了在家教養三個孩子,她現在卅五歲,你很難想象她十五歲時的樣子。我弟弟那時還小聲問我,立琍是不是已經變成太妹了?所以,天下的爸媽都不要太緊張,一切都會安然無恙。
最小的黑立行,從幼兒園開始就是老師的寶。我常覺得在這麽多肯定、寵愛中長大的孩子。一定比較有自信。他演過“國王與我”的國王,想當演員沒有當成,從史丹福大學研究所畢業後,就做他最喜歡的產品設計工作。現在自己創業,做汽車裏的兒童安全座椅,從展覽會受歡迎的程度來看。他設計的產品前途光明。
孩子是慢慢養大的。“慢養”,並不代表放任孩子,而是能夠給孩子學習的機會,讓他們在學習中成長,找到最好的自己。如此一來。家,就是孩子生命力的來源,家也才能為孩子的人生加分。經過前二十年培養孩子們自由決定、自我負責的過程後,近來這二十年,他們每一個人在工作及家庭上,都有不錯的生活,感覺很像是前二十年的“慢養”教養方式,終於有了豐碩收割!
他們四個人也有一些共同之處:
他們都是好人(品格方麵);
他們都有愛心;
他們家庭幸福;
他們很快樂
。
孩子,你慢慢來。你獨一無二,與眾不同,你有權以自己的思想主宰成長。
孩子,你慢慢來。春天開花,秋天結果,成熟需要時間。小神童和小超人的人生,並不樣樣領先。
人生不是短跑,也不是中長跑,是一場馬拉鬆——馬拉鬆從來沒人搶跑,因為絕不會“輸在起跑線上”。所以孩子,你一定要慢慢來!
允許孩子慢慢成長,別再相信“贏在起跑線上”的謊言!這恐怕是當前最著急,最不能慢慢來的事。
孩子有自己的成長規律,比如3歲是直覺思維期,5歲才有形象思維,大班的孩子才開始出現邏輯思維的萌芽,8—12歲是記憶力最好的時期。
一項研究表明,在學前班認識較多漢字的孩子,一年級的語文會領先其它孩子,但是到了二年級,水平就與其它孩子持平了。
再以畫畫為例,8歲的孩子才能按大人的視角觀察臨摹,在這之前孩子畫畫隻是直覺思維的自我表達。讓太小的孩子學習繪畫技巧,告訴孩子太陽應該是圓的,雲朵應該是白的,且不說這是對想象力的扼製,至少是一種浪費時間。
“美術教育中深受其害的就是社會上的這些考前教育。8筆畫蘋果,幾筆調色彩,目的是為了應試,”清華美院教授方曉風在一次學術會議上說,直接的後果是學生臨募能力強,表達能力弱,當然產生不了大師。
幼教專家說,現在很多孩子三歲開始學輪滑,其實孩子的骨骼並沒有發育好,輪滑會傷害到身體。太早學芭蕾也是一樣,對孩子的骨膜等等都是挑戰。
“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是精明的商家發明出來的一句廣告語,”專家說,“家長被高考綁架還可以原諒,但是如果被廣告左右就太不合格了。”
興趣班的使命就是把孩子送進名校。孩子們多才多藝,但卻並不享受自己的愛好。“很多鋼琴十級的孩子發誓再也不碰鋼琴,他們不覺得音樂是終生的伴侶。因為音樂奪走了他們玩樂的時間。”一名專門教授鋼琴的老師無奈地說。
“有時候僅僅是因為太早,太急,家長反而把孩子的興趣扼殺了。”一所小學校長講了一個學生的親身經曆,“這個孩子來報名的時候。問我,你們學校要不要學奧數的,我說不學。她拍著手說太好了,我聽到奧數就想吐。到了初中,老師發現她的數學天分,開始讓她接觸奧數,最後這個孩子對奧數非常著迷,拿到了大獎。”
同樣學奧數的孩子,一批孩子曾參加國際奧數比賽並獲得一等獎,載譽歸來時。主管基礎教育的教育廳副廳長請孩子們談感言,有一個孩子說,“我這輩子再也不要碰奧數了
。”
教育界已經認識超前教育和強化教育的嚴重後果。最近,教育部發布《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公開征求社會各界意見。《指南》很具體地列舉了各個年齡段幼兒的學習和發展目標。例如。5~6歲學齡前兒童,隻需“能通過實物操作或其他方法進行10以內的加減運算”,並沒有標明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須認字,隻說明“在閱讀圖書和生活情境中對文字符號感興趣,知道文字表示一定的意義”。
專家認為,《指南》的主要目的,是遏製“拔苗助長”。
事實上。在許多國家,超前教育都是被禁止的。學者楊佩昌最近撰文《德國憲法禁止學前教育,別把孩子大腦當硬盤》。他說,歐洲許多國家都有相似立法,德國甚至把這一條寫進基本法裏,禁止家長在幼兒園的教學之外給孩子補課。
“讓孩子一開始就進入快跑通道。非常不人道。”楊佩昌介紹說,德國的教育是一種逐漸加速的做法:幼兒園不學專業知識,而是教一些基本的道德倫理,學會與人相處,重要的任務是玩得開心;小學也隻是學一些非常簡單的知識(對中國小學而言)。到了中學才開始進入跑步通道,但依然還是慢跑。由於德國沒有統一的高考,所以學生壓力並不太大。隻有到了大學,真正成年了,才開始進入快跑通道。到了這個時候,終於有了競爭,也才顯示出每個人之間的差異。
“如果從幼兒園就開始快跑,需要跑幾年的幼兒園、12年的中小學,那麽到大學就精疲力竭了,大家都想休息喘一口氣。所以,你看看中國大學生發展後勁不足,原因就在此。”楊佩昌說。
最後,我們再來回答幾個問題:
1、我們為什麽生孩子?
2、做為父母我們需要一個什麽樣的孩子?
3、我們應該給孩子什麽樣的教育?也就是對孩子最重要的教育是什麽?或者說教育的核心是什麽?
4、目前孩子最缺失的教育是什麽?
讓孩子快樂幸福是每一位父母共同的心願,但是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隨著我們的功利心不斷的膨脹,把自己未完成的心願寄托到孩子身上讓孩子替你完成;因為你的工作不如意,就一定要讓自己的孩子將來要超過你;看到鄰居家孩子考上重點高中,你就忙著給孩子報奧數班,看到同事家的孩子考上清華大學,你又開始忙找老師給孩子補習。讓孩子失去童年,失去快樂,失去自由,失去健康,最終不堪重壓,采取最極端的做法:毀滅自己!等到那時候一切都悔之晚矣!
所以,讓孩子幸福快樂,健康成長是我們對孩子的希望,所以考試考得怎麽樣不重要!讓孩子珍愛生命,不僅珍惜自己的生命,同樣要珍惜別人的生命,所以活著是最美好的事情,不論什麽樣的事情和生命相比,一切都是“浮雲”,健康快樂的活著是最重要的事情。
再與大家分享央視著名主持人張泉靈在微博中的話,以此共勉:“保養好自己身體,老了別給孩子添麻煩。教育好自家孩子,大了別給社會添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