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1章 討論
“相信各位已經看完了手中的資料,這就是大體構思,”當在場的人都合上了手中的東西後,肖恩繼續說了起來,用非常誠懇的語氣,“我承認,它雖然很完整,但整體顯得太俗套了點。【首發】”
豈止是俗套,根本就是垃圾。哈維韋恩斯坦在心裏哼了一句。興致勃勃到好萊塢闖**的年輕演員,吃盡了苦頭一度想要放棄,最終被某個知名老演員發掘成了大明星,功成名就之後,老演員卻開始走下坡路,以至於得了憂鬱症想要自殺;但最終他再年輕演員的激勵下振作了起來,曆經艱辛一起出演了一部電影,雙雙贏得了人們的稱讚。
簡直就是狗屎!韋恩斯坦隨即在心裏補充了句。這樣的劇本在好萊塢比比皆是,居然還好意思說是花了幾個月的時間的產物,真是讓人笑掉大牙了。
想要給奧斯卡寫情書的確不容易,但是手上這個實在太爛了,爛到一點價值都沒有好吧,也不是一點價值都沒有,事實上這個構思還是很有操作性的,所有勵誌電影差不多都是這個套路,區別僅僅在於能不能拍好。
如果就按現在這個劇本來,想要製作成出色的作品,那就需要至少是斯皮爾伯格、斯科塞斯那種級別的頂尖人物,肖恩能說動他們為這個明顯是給他量身打造的劇本執導?
而且,就算他們答應了,電影的質量也很不錯,電影學院那些老家夥們也不一定會喜歡。他們願意看到奧斯卡或者說電影工業受到吹捧,但不會希望是如此的直接,和他們打過無數次交道的韋恩斯坦可以肯定這一點。
不過肖恩顯然也應該意識到了,所以不會邀請這麽多人過來,還舉行什麽頭腦風暴,可惜韋恩斯坦不會認為有什麽效果。頭腦風暴聽起來很酷,在某些時候也的確有些左右,但被一些人一吹噓立即就變了味道,仿佛包治百病,遇到什麽困難招呼幾個有能力的人圍在一起來次頭腦風暴就能解決。
可惜這是錯的,要知道,創作這東西是需要靈感的,靈感來了什麽都好說,可靈感要是沒了,那就什麽都沒辦法。如果說一個人的擦出靈感的幾率是1%,那麽幾個人一起撞出的靈感的幾率充其量也就是2%,可以試試,但完全寄希望在這上麵是一種很愚蠢的行為。
而此時肖恩還在做著說服工作:“這的確是一件既困難又麻煩的工作,但是在坐的各位,要麽是非常了解我的,要麽是好萊塢最出色的編劇和製作人,所以我們必然會產生絢麗的火花。”
不得不說,這暗帶吹捧的話語的確有幾分感染力,有那麽幾秒鍾,韋恩斯坦都想要說上幾句,但他最終還是決定保持沉默。
“我覺得時間線也許可以往後麵推上一些,”很快有人開口了,“放在目前的階段可能不怎麽討喜,我們也不能將電影製作得,看上去像是肖恩的傳記電影,所以……也許我們可以將背景放在90年代?”
大家頓時一起向這個人看去,韋恩斯坦也露出了饒有興趣的神色,作為老資格的製作人,他沒花多少時間就明白了對方想要說什麽。
“90年代有《辛德勒的名單》,有《阿甘正傳》,有《泰坦尼克號》,有《美國麗人》,不像現在有那麽多特效,都是靠劇情取勝。以這個為背景,如果我們虛構一個人物放置其中,就像《阿甘正傳》那樣真真假假的融合在一起,肯定能人們一個驚喜。”這個人繼續說道。
愚蠢的想法,觀眾也許會喜歡,但電影學院絕對不會。韋恩斯坦在心裏如此評價道。
“那還不如放在80年代,那是黎明前的黑暗,”馬上有人站出來反駁了,“眾所周知,在80年代初,即使我們有星球大戰係列,有《》有《大白鯊》,但電影工業整體還是趨於向下滑的狀態,如果不是調整過來,也許就會進入寒冬。但同時,這個時期又有無數出色的演員和導演出現,他們為90年代的輝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如果我們真要將一個虛擬人物融入現實當中,這才是最好的機會,而且還舊的感覺也更濃一些。”
顯然,他抓住了一個電影學院那幫人的喜好,那就是懷舊,非常懷舊。
不過也有人不同意:“如果這樣的話,那還不如將時間放到五六十年代,那可是黃金時代。”
“沒錯,即使我們知道所謂的黃金時代是什麽樣子,但是在宣傳當中,那是個讓無數人羨慕的時代,如果要打懷舊牌的話,那個時代無疑比90年代和80年代更合適。”馬上有人附和。
不那麽蠢而已。韋恩斯坦在心裏如此評論道。將虛擬人物加入真實曆史事件這種手法,可以像《阿甘正傳》那麽用,但要用到娛樂圈上來……還是那句話,電影學院可不會喜歡在這方麵的電影中增加真實曆史人物,那是一種天然的回避心態。
然後,客廳裏就開始了第一次爭論,支持90年代的又,支持80年代和50年代的也有,總的來說,支持90年代的最少,支持50年代的最多,畢竟懷舊是張好牌,而90年代和80年代都還不是那麽舊。
韋恩斯坦依然自顧自的喝著啤酒,沒有加入到討論,如果單單隻說懷舊背景的話,他心裏其實有一個更好的選擇,隻是他懶得說而已,不過……
“為什麽不考慮30年代呢?”一個聲音突兀的響了起來,之前的爭論聲頓時消失得一幹二淨,在座的人紛紛循聲看過去。
說話的是艾瑞克裏斯,他之前說得很少,現在則托著下巴一副思考的模樣。在《竊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之後,他總算振作了起來,現在在電影和電視劇兩邊都做得不錯。
“我們都知道,電影工業第一次技術上的大幅度更新就在30年代,沒錯,我說的就是有聲電影淘汰無聲電影,”裏斯說到這裏稍微提高了點聲音,“這是電影史上影響最為深遠的變動,在這以前,人們看電影需要現場有樂隊演奏才能聆聽到音樂,需要通過字幕才能充分理解故事在講什麽,但字幕還不能太多,從而影響到演員的表演,可隨著有聲電影的降臨,一切都改變了。”
說到這裏他停頓了下,組織了下詞句後才又繼續:“電影院不再需要樂隊,電影不再需要單獨列出來的醒目字幕,演員的表演也不再需要那麽誇張,他們的表演可以更趨近於真實。許多轉型稍慢的製片廠就此衰落,而許多靠無聲電影成名演員也都開始格格不入,查理卓別林就曾公開抵製過有聲電影。所以,將男主角放在這麽一個具有強烈衝突的環境下,感受有聲電影替代無聲電影浪潮,感受那種迷茫和不適應,但最後改變了自己,這種勵誌加還舊的節奏,電影學院肯定會喜歡的。”
聽完這番話,在座的人們都沒有說話,但是這種不說的情況已經代表了他們的態度,如不考慮別的因素,裏斯的建議的確有很大的可操作性。
所以他們很快一起看向了肖恩,他才是拿主意的人,而肖恩沉吟了下,隨即轉向自己的助理:“將這些都記下來,艾瑪,但將30年代列為重點考了對象。”
然後他才轉回來:“好吧,現在我們在以30年代,有聲電影替代無聲電影為背景的基礎上,進行進一步的討論,如何完善故事,讓其顯得更可信一些?”
一個小小的進步而已,如果不能意識到最大的問題在哪裏,無論將背景放在哪個時代都不行。韋恩斯坦微不可察的聳了聳肩。
“那麽我們還要延續最初的設定嗎?”有人如此問道,“關於一個年輕演員和年老演員相互鼓勵互相幫助的故事?”
“為什麽不呢,這不是一個很好的勵誌故事嗎?”有人附和道。
“但是這裏有兩個問題,”又有人持否定態度,“首先,沒有重要的女性角色,別忘了,電影學院也有不少老資格的女性會員;其次,這種角色沒法體現出肖恩在表演中的特點,不是嗎?”
“那我們將其中一個換成女性角色?可如果是年老的那個,換成女性未免不合適,如果是年輕那個,但故事的視角都是圍繞年輕那個進行,肖恩也許能很出色的完成那個角色,但那樣最多是個配角。”
“那就翻轉故事大綱,將年老的演員定位為主角,比如……男主角是無聲電影時期的大牌明星,但是因為沒能適應有聲電影而快要被時代淘汰,就在他最為彷徨的時候,遇到了一個新到好萊塢闖**的年輕姑娘,對方的活力感染了他,通過相互幫助最終振作起來,而他們也成功走到了一起。”
“這樣的話,男主角就不能很老,而且這再一次的落入俗套,不是嗎?”
“那怎麽辦,讓他們保持純潔的友誼關係,你以為觀眾都是傻子嗎?”
“那麽讓男主角結婚,然後因為事業滑落,最後離婚,於是和女主角走到一起。”
“那更糟,這可不值得鼓勵在大銀幕上出現,哪怕是好萊塢的常態。”
“還有更糟的,你們就沒想過嗎,如果我們要讓那個時候的風雲人物出現在大銀幕上,得花多少時間和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