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大明崇禎十四年,二月初一。
江陰某地,一座看起來還算殷實的宅子裏,一個滿臉滄桑和病容的老人,用瘦得隻剩下皮包骨的手拿起一支鼠須筆,在墨硯上輕輕沾上了些許墨汁,對著麵前空白的書卷輕歎。
提筆再三,他也無法落筆書寫胸中丘壑,於是隻好把筆放下了來,閉目入定。
好一會,他臉上慢慢露出了笑容,仿佛在回憶著一生之中最為幸福滿足的事情。沒人知道,此刻,大明疆域的大部分地方的清俊秀麗,蒼勁凶險都在他的腦海裏慢慢浮現。
最終,他腦海裏的畫麵,定格在了一片白茫茫的雪白之中。那個地方,他曾經去過,但是關於那個地方的日誌記載,他卻悉數毀去。可是,踏遍這大好河山都記錄下來了,獨漏掉那個他最歎絕之地,會不會是一個天大的遺憾?
終於,他慢慢睜開了眼睛。滿是倦容的雙眼,此時不知道為何變得神采奕奕。
提筆,字落。
“徐宏祖手記”五個小楷出現在封麵之上後,他停頓了一下,然後在下方又寫了幾個更小的注解:“憶初探不周山”。
看著封麵上的字跡,徐宏祖籲出了一口濁氣。仿佛將無數壓力盡數釋放了出去。
“崇禎十一年春,餘行至雲南,聞悉極西之地,昆侖之北,有不周之山,蓋昔者共工氏與帝爭,敗而觸天柱,因成不周之山。長年冰覆雪屢,上有瓊瑤天宮,王母瑤池之屬。餘初以為乃神怪之談,不置可否。友邀餘同行,覓此絕境。不信其謬也。後友示其佐證,餘大異,欣然神往。遂與友人西行,自雲貴入蜀,折而北行,過西海,入藏地,經大漠而至蔥嶺,寢苫枕塊,櫛風沐雪,九死一生。同行十又九人,僅存八人已矣……”落筆揮毫,如山水般靈秀的字跡,開始出現在空白頁上,但從連成一行的字跡裏看,字跡行裏又透露著無盡的沉重。
他的身體很衰弱,所以寫了一陣,他就要停下來歇上一會。就這樣斷斷續續,仿佛每一個字,都是他過去所踩的腳印,變成了文字,銘記在書冊之中,千古流傳。
……
這並不算厚的書卷,他花了二十多天才寫完。除了行文,他還將一路的見聞繪在裏麵。包括此行的一張地圖。
在書寫的過程之中,他的心神損耗極大,寫完書後,他就意識到了自己的生命已經走到了盡頭。沒過幾天,他便把親人叫到了身邊,吩咐了幾件後事。
第一件,希望親人能夠把他的生平遊記整理成書,刊行天下。
第二件事,便是要家人把他最後的書寫的那一卷書藏起來,不能夠流傳於外。
交代完後事不久,徐宏祖便與世長辭。
數年後,清兵入關,戰火四起。
徐宏祖生平所書兩百多萬字的遊記,被戰火所毀,世間僅殘餘數十萬字殘本,是為後世所刊行的《徐霞客遊記》。
但是他生平最後所書寫的那一篇文字,不知所終。沒人知道,偉大的明朝大旅行客,一生之中,最為印象深刻的一次旅行,究竟是何等絕景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