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要深刻理解“難得糊塗”的精妙

清代文學家、書畫家鄭板橋,刻有一圖章,上麵刻的是四個篆字,“難得糊塗”。所謂“難得糊塗”實際上是最清楚不過了。正因為他看得太明白、太清楚、太透徹,卻又對其中緣由無法解釋,倘若解釋了,更生煩惱,於是便裝起糊塗,或說尋求逃遁之術。

曆史上,真正達到板橋先生“難得糊塗”的意境的還是大有人在。如蘇東坡,他本是一個博學正直的樂天派,可偏偏不為當權派所容,一輩子被一貶再貶。東坡居士有首名詩:“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但他是因為現實的太多不如意,這恐怕也隻是無奈的難得糊塗!

現實人生確實有許多事不能太認真,太較勁。特別是涉及人際關係,錯綜複雜,盤根錯節。太認真,其結果不是扯著胳臂,就是動了筋骨,以至越搞越複雜,越攪越亂乎。不如順其自然,裝一次糊塗,不喪失原則和人格;或為了公眾為了長遠,哪怕暫時忍一忍,受點委屈,也值得。心中有數(樹),就不是荒山。

評職、晉級時,某候選人向你麵授機宜,討你個“民意”,你明知道他不夠格兒,可又不好當麵掃他的興,這時候你該怎麽辦?你可以不哼不哈,或嘻嘻哈哈,等到最後確定時再較真,不失原則,人格。當事人問到了,坦誠指出他不夠格兒的地方;不問,順其便。所以說“難得糊塗”是既可免去不必要的人事糾紛,又能保持人格純淨的妙方。

“難得糊塗”並不是真的糊塗,而是將事情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隻是出於某種原因,不便於直截了當,這種情況下就要采取一定的糊塗戰術。確實,在生活或工作中,並不是什麽時候都需要明明白白的,在某些特定的場合,出於某種特別的考慮,說得含含糊糊一點兒效果反而更好。

清朝的嘉慶皇帝,登位後對前代留下的一些遺留問題進行處理,還準備破格提拔幾位曾為父王作過貢獻卻被奸臣排擠、打擊的官員。但這破格提拔的事在清朝曆代尚無先例,群臣反應不一。嘉慶拿不定主意,便問老臣紀昀。紀昀沉吟良久,說:“陛下,老臣承蒙先帝器重,做官已數十年了。從政,從未有人敢以重金賄賂我;為了撰文著述,也不收厚禮,什麽原因呢?這隻是因為我不謀私、不貪財。但是有一樣例外,若是親友有喪,要求老臣為之點主或作墓誌銘,他們所饋贈的禮金,不論多少厚薄,老臣是從不拒絕的。”

嘉慶聽完紀昀一席話感到莫名其妙,進而想一想,才點頭稱許,於是定下破格提拔這批官員的決心。

其中是何原因呢?原來紀昀用模糊之法,提出自己讚成皇上應該放下包袱,大膽去做的建議。紀昀的這番話聽起來言不及義,但細究起來裏麵大有文章。既然為官清廉,何以對親友之喪事點主、作銘所得概不拒絕呢?是“為祖宗推恩無所顧忌之故也”。嘉慶皇帝破格提拔曾為先帝作過突出貢獻的官員,本來也是為祖宗推恩,弘揚先帝的德化,那還有什麽顧忌的呢?這不正和紀昀為別人點主、作銘不推卻饋贈,好讓死者的後人為死者盡孝的道理一樣嗎?嘉慶皇帝聰慧,哪能悟不出紀昀的話中話呢?

紀昀為何如此含含糊糊呢?出於兩種考慮:其一,雖然建議破格提拔這些官員,但沒明說,此意見倘若被采納,是成是敗,名義上自己都沒有介入,皇帝也好,其他人也好,抓不著把柄;其二,嘉慶皇帝秉性聰明,而且有好自作主張的特性。不說吧,自己的意見皇上不清楚,而且皇上會不高興;倘若說白了,恐有教導皇帝、不自量力的忌諱,結果起副作用。不如用此模糊之法,讓皇帝自己“悟”出道理來,既說出了自己的意見,又迎合了皇帝好自作主張的秉性。紀昀此舉,真是一次一舉兩得的“糊塗”。

“難得糊塗”作為“牢騷氣”,原本就是緣由“不公平”而發的。世道不公,人事不公,待遇不公。要想鏟除種種不公,又不可能,或是自己無能,那就隻好舉起這麵“糊塗主義”的旗幟,為自己遮蓋起心中的不平。假如能像濟公那樣任人說他瘋,笑他癲,而他本人則毫不介意,照樣酒肉穿腸過,“哪有不平哪有我”,專撿達官顯貴“開涮”,專替窮人、弱者尋公道,那種我行我素、自得其樂的心態。這種癲狂,半醒半醉,亦醉亦醒,也不失為一種“糊塗”。這種糊塗真正是“參”透、“悟”透了。所以當你直麵現實,要學笑容可掬的大肚彌勒佛,“笑天下可笑之人,容天下難容之事”,那就會進入一種超然的境界。

2.太看重自己,就看不清自己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的是一些非常看重自己的人。他們總以為自己很了不起,高高在上,盛氣淩人;總以為自己博學多才,滿腹經綸,一肚子學問,一心隻想幹大事,創大業;總以為自己是個能工巧匠,別人什麽都不行,隻有自己最行;總以為自己出身高貴,苦活累活是別人的事情,自己怎能吃苦挨累?於是,稍不如意,便牢騷滿腹,怨天尤人。說穿了,這是太看重自己導致的心理失衡。

關於自高自大的危害,佛家在《法句經·多聞品》中作了這樣的總結:“自己懂了一點東西,就自高自大驕傲於人,這就好像盲人手執燈燭,照亮了別人自己卻看不到光明。”因此,善於看輕自己,其實是一種高明的人生策略,它需要豁達的胸懷和冷靜的思考。

善於看輕自己的人,懂得自己隻是芸芸眾生中的一份子,不會自高自大、自命不凡;善於看輕自己的人,懂得隻有努力奮鬥,開拓進取,才能一步一個腳印地攀登人生的高峰;善於看輕自己的人,為人謙虛、厚道,容易取得別人的信任和敬重。

一個人如何修養自己的品德,是非常重要的。由於人們的修養不同,所以人們的品性也有著很大的區別,比如說有的人自以為是;有的人自高自大;有的人傲慢無禮;有的人偏聽偏信等等,這些未必對自己有什麽好處。不僅如此,反而會給自己招致麻煩和災難,因此說修身養性對我們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那麽我們該如何修身養性呢?雖然有的人不以為然,認為這是多此一舉;雖然有的人也懂得修身養性的道理,但是他們卻不知道該如何修養自己的品德。如果人們深刻理解了“毋偏信自任,毋自滿嫉人”這句話的深刻含義,那麽就有了明確的思想和正確的理念,這不僅給了我們深刻的啟示作用,而且可以作為為人處世的座右銘,在我們的人生中有著深切的指導意義。如果我們時刻牢記這句話,並且以這句名言警句作為行為的準則,那麽,我們為人處世就有了依據,並且也是我們明哲保身的一種生活方式。

如果人們違背了做人的原則,無論是做人還是做事情,都是“偏信自任,自滿嫉人”,而不去考慮這樣做是否合適,是否恰當,反而自以為這是最正當的,不僅自以為是,甚至得意忘形,可是卻忽略了自己的做法已經違背了做人做事的原則,不僅傷害了別人,而且傷害了自己,結果給自己造成了悲劇。

《伊索寓言》故事裏,講了一個這樣的小故事,就是證明了這個道理,這個故事,不僅值得我們深思,而且還具備深刻的啟示作用,相信我們會從中受到很大的啟發,也會吸取這樣沉痛的教訓,下麵就是這個故事的內容:

一隻貓頭鷹每到晚上才出來吃東西,白天就睡覺。有一天,正當他睡得很香時,被一隻蚱蜢的聲音吵醒了,他沒法入睡,便急切地請求蚱蜢停止叫聲。蚱蜢卻根本不理他,仍然叫個不停。貓頭鷹越不斷地請求,蚱蜢反而越叫得響。貓頭鷹被弄得無可奈何,煩躁不安。突然他想到一個好計策,便對蚱蜢說:“聽到你動聽的歌聲,我已睡不著了。你的歌聲如同阿波羅神的七弦琴一樣動聽。我將把青春女神赫柏剛送給我的仙酒拿出來,痛痛快快地暢飲一場。你若不反對,就請上來一起喝吧。”蚱蜢這時正很渴,又被這讚美詞弄得高興得忘乎所以,什麽也沒想就急忙地飛了上去。結果,貓頭鷹從洞中衝出來,把蚱蜢弄死了。

這故事是說有些人有一點點本事就飄飄然起來,得意忘形,自以為是,忘乎所以,甚至忘記了自己的地位和處境,處處和人家作對,結果,不僅給自己招致了麻煩,而且自找苦吃,最終自食其果,給自己釀造了可悲的下場。

做人不要為自己愚昧的思想所束縛,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我們不僅要克服盲目自信的缺點,而且要對自己的行為有約束力,而不是被別人的甜言蜜語,或者是一麵之詞所迷惑,就對人家偏聽偏信,以為這是人家給自己的恩惠,就為人家所左右,結果隻不過是受到了別人的利用,被別人蒙蔽和欺騙,甚至成了人家的替罪羊。當自己清醒的時候,也就沒有後悔的餘地了。

有的人比別人的地位高一些,或者是比別人有權利和勢力,就對人家趾高氣揚,傲慢無禮,完全不把別人放在眼裏,自以為是什麽聖人,就到處橫行霸道、不可一世,可是他們卻沒有想到,這樣對待別人,別人也可以同樣有人會對他們,結果使自己身敗名裂。

3.記住該記住的,忘記該忘記的

每個人都有一個不變的話題,那就是自己在小的時候所受的苦楚,在讀書時的窮困,因家境不好而受到的冷遇,還有婚姻的挫折,以及親戚、朋友如何對不起自己……為此一直耿耿於懷,因而抑鬱寡歡。其實,這都是數十年前的陳年舊賬了,我們卻為此所困,始終不開心,常年處於負麵、陰暗的心態中,嚴重損害了身心健康,這樣活著的確是一種痛苦!

豈不知,有的事情須刻骨銘心,永世不忘;有的事情則要盡快淡忘,所謂事來則應,事去則淨。哪些事該被淡忘呢?應淡忘人生中的挫折與不幸;應淡忘名利的得失;應淡忘歲月的傷痕;應淡忘別人對自己的傷害;應淡忘陳腐、過時的觀念;應淡忘流言蜚語;應淡忘冷遇和種種煩惱。這樣我們才能擺脫往事的陰影,保持隨緣常樂的心態。否則,如果糾纏於昔日的痛苦中,時間長了,定會損壞身心健康,導致疾病。

加州大學一篇保健資料提出:半數以上的早老性癡呆和百分之八十左右的惡性腫瘤都與生活中的負性事件及不良信息有關。因此,我們有必要學會淡忘那些負性事件及不良信息,學會保護自己的心理健康。

誰不願擁有一個不為煩惱所動的快樂人生呢?人生短暫,何必對過去的痛苦耿耿於懷呢?何必要自己傷害自己呢?對我們最有害的是懷恨、不滿和煩惱,如果把懷恨、不滿和煩惱融化,有時甚至可以使疾病痊愈。所以我們一定要對過去網開一麵,寬恕所有的人;而寬恕別人,就是愛護自己,是真正、徹底地愛護自己。要知道,最有力量的是寬恕,是慈悲;最有力量的是“當下”,不是過去,也不是將來。我們當下就可以改變自己,可以淡忘不快,可以消解煩惱,可以使我們的生活充滿祥和與友愛。這一切其實就在當下的一轉念之間:你不妨想想,這兩句哪一句是你常說的?

“所有的人對我都不懷好意。”

“所有的人對我都有很大幫助。”

那麽,什麽事情須刻骨銘心,永世不忘呢?是別人對自己的恩德!所謂:人對我有恩不可忘,我對人有恩不可不忘。“雖行布施,而不希求施所得果,……雖有所作而無執著。”為何要牢記別人對自己的恩德?因為要隨緣報恩。貓、狗之類尚且知道報恩,何況人類?不知報恩如何做人?故佛家提倡上報四重恩:祖國恩;父母恩;師長恩;眾生恩。

那麽,為何又要淡忘自己對別人的恩德呢?因為念念不忘所施之恩,就意味著時刻期待別人的回報,其心態近似於放高利貸者。一旦對方不報答,或報答得不夠,勢必恨從心起,大罵其“白眼兒狼”、沒良心。於是,煩惱叢生,反目成仇,善緣竟成惡緣。這真得劃不來!所以,應雖行布施而不求回報,作而不執。這就是智慧。有了這種智慧,就能渡過煩惱的激流,到達無憂、安樂的彼岸。

淡忘不快,作而不執,這是智慧、灑脫,也是審美:

瘦竹長鬆滴翠香,流風疏月度炎涼,

不知誰住原西寺,每日鍾聲送夕陽。

對錯怪或傷害過自己的人,我們的心靈不要被仇恨、煩惱所蒙蔽,怒火中燒、煩惱怨恨,否則對自己比對他人所造成的傷害,將有過之而無不及。因此,即使在不如意的環境中,也要努力營造一個充滿歡樂與友愛的生活。那麽,回想我們所恨的人的一些優點,念及他曾做過的一些好事,而對他拙劣的一麵視而不見,如此怒氣可能就會緩和下來,煩惱會煙消雲散,心中就會充滿慈悲。

4.不要為已經發生過的事情困擾

孔子說:“已經做過的事不要再評說了,已經完成的事不要再議論了,已經過去的事就不要再追究了。”他是要告訴我們:做事情不要被已經發生的相關的事情所困擾,隻要是正確的,就要義無反顧地走下去,沒有必要因為做錯了什麽事情而悔恨,眼光要向前看。

每個人都有懷舊的心理,即使嘴裏高喊著向前看,眼睛還是會不由自主地瞄向已經過去的日子。絕大多數人對新事物的接受會表現出一種羞羞答答的心態,直到新事物不再新鮮,再用一種懷舊的或恍然大悟的口吻來評說。客觀地分析,向後看既是對過去的留戀,也是對現實的迷惘和不滿。

但當今世界的發展日新月異,因此,向前看就顯得比懷舊更為重要。特別是對新事物,更應該用發展和超前的眼光來認識對待。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世界是由在一定的時空中有規律地運動著的物質組成的,就是說分析事情或現象要以特定的時空作為條件。因此,我們特別強調要向前看,否則,難免落伍而被新新人類蔑視為“土老二”或“阿鄉”。

而在現實生活中,有的人對於曾經失去的機會耿耿於懷。每當失意的時候,都會感歎,如果當初我那樣選擇,那麽現在我將是怎樣怎樣了。但關鍵是你沒有那樣選擇,你已經失掉了那個機會,如果你再自怨自艾下去,你將失掉下一個機會。所以,過去的事情完全沒有必要放在心上,你當初那樣做,一定有你那樣做的理由,誰也無法預測未來,不能用你的今天去對比你的昨天,然後使自己生活在痛苦中。這兩者之間根本就沒有可比性,對於現實來說,預測永遠都要甘拜下風,你當然不必為曾經的選擇失誤而傷心沮喪。

東漢大臣孟敏,年輕的時候曾賣過甑。有一天,他的擔子掉在地上,甑被摔碎了,他頭也不回地徑自離去。有人問他:“甑摔壞了多可惜啊,你為什麽都不回頭看一看呢?”孟敏十分坦然地回答:“甑既然已經破了,再疼惜它也沒有什麽好處了。”是的,甑再珍貴,再值錢,再與自己的生計息息相關,可它摔破了,已是無法改變的事實,你為之感到可惜,心疼不已,顧之再三,又有什麽益處呢?

這就是明代大學問家曹臣的《說典》中的一則小故事《甑已摔破,顧之何益》。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要為無法改變的事痛惜、後悔、哀歎、憂傷。

國外也有一則可和《甑已摔破,顧之何益》相媲美、堪稱姊妹篇的小故事《打翻的牛奶》。

在紐約市一所中學任教的保羅博士曾給他的學生上過一堂難忘的課。這一個班多數學生為過去的成績感到不安。他們總是在交完考卷後充滿了憂慮,擔心自己不能及格,以致影響了下階段的學習。

一天,保羅在實驗室裏講課,他先把一瓶牛奶放在桌上,沉默不語。學生們不明白這瓶牛奶和所學的課程有什麽關係,隻是靜靜地坐著,望著老師。保羅忽然站了起來,一巴掌將那瓶牛奶打翻在水槽中,然後他在黑板上寫下了一行字:“不要為打翻的牛奶哭泣。”接著,他叫學生們圍繞到水槽前仔細看一看,說:“我希望你們永遠記住這個道理,牛奶已經淌光了,不論你怎麽樣後悔和抱怨,都沒有辦法取回一滴。你們要是事先想一想,加以預防,那瓶牛奶還可以保住,可是現在晚了,我們現在所能做到的,就是把它忘記,隻注意下一件事。”

是啊!無論你怎樣痛惜,牛奶都無法歸原於杯中,所以,“哭泣”又是何苦呢!這番道理讓我們想到了這樣一個故事:

一位老人在高速行駛的火車上不小心把剛買的新鞋從窗口上掉出去了一隻,周圍的人倍感惋惜。不料那老人立即把第二隻鞋也從窗口扔了下去,這舉動更讓人大吃一驚。老人解釋說:“這一隻鞋無論多麽昂貴,對我而言都沒有用了。如果有誰能撿到一雙鞋子,說不定他還能穿呢!”

這位老人把失去變得可愛,我們何嚐又不能呢?與其老盯著被打翻的牛奶,不如趕緊把家裏的貓抱來,就當是給貓準備的晚餐了。

我們都經曆過某種重要或心愛的東西失去的事情,其大都在我們的心理上投下陰影。究其原因,那就是我們並沒有調整心態去麵對失去,沒有從心理上承認失去,總是沉湎於已經不存在的東西,卻沒想到去創造新的東西。與其抱殘守缺,不如就地放棄。普希金的詩中說:“一切都是暫時,一切都會消逝,讓失去變得可愛。”失去不一定是損失,也可能是獲得。

有些人終日為過去的錯誤而悔恨,為過去的決策失誤而惋惜。沉溺在過去的錯誤之中,是事業成功的一大障礙。它會磨鈍進取的銳角,掩蓋智慧的鋒芒,甚至愚蠢地得出這樣的結論:“我過去失敗了,下次恐怕不行了。”因此,畏首畏尾,顧慮重重,很難取得事業的成功。

甑被打破,不可能恢複原狀;牛奶被打翻,不可能重新裝回杯中。任你哀歎,任你後悔,任你捶胸頓足呼天喊地,任你悔斷腸子,心疼、肝疼、胃疼,任你三天不吃飯、五天不睡覺,也肯定不會改變這個已經板上釘釘的事實。聰明的做法,就是按照扔鞋子的老人的做法去做,這才是人生的大智慧。

辛棄疾在一首詞中寫道:“歎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是的,在生活中,不可能事事順心,萬事如意。下崗,被精簡,被老板炒了魷魚,不如意;落選,被降職,被頂頭上司冷落,不如意;評副高職稱少了一票,送學術刊物的論文泥牛入海,不如意;經商虧本,工廠賠錢,路上被竊,也不如意……林林總總,不一而足。一旦遇到這樣的事該怎麽辦,想想《甑已摔破,顧之何益》,想想“不要為打翻的牛奶哭泣”,想想那個扔鞋子的老人,想想人家的生存智慧,對自己肯定會大有裨益的。

在當代社會,更應具有這樣的生存智慧,因為在社會激烈的競爭中,我們手中的“甑”隨時可被他人打破,杯中的牛奶也可能被打翻。遇到這樣不如意的事,不哭天抹淚,不怨天尤人,不消沉頹唐,不心灰意懶;要記取教訓,挺直腰杆,義無反顧,徑直向前。生活中,這樣的人,才能出人頭地,才能成為強者,才能事業有成,才能品嚐到成功的喜悅,才會有鮮花美酒的陪伴。

既然事情已經過去,就不要再耿耿於懷。調整好心態,勇敢地麵對現在和未來。要知道,悔恨過去,隻會損害眼前的生活。不要讓“打翻的牛奶”潮濕了我們的心情,我們還有很多事要做,我們沒有理由因為這件事而拒絕這一天的生活,相反我們應該將這天的生活過得平靜而懇摯,這樣才會有豐盈的過去,也才能開創未來。

“不要為打翻的牛奶哭泣”,這句話包含了豐富深刻的哲理,過去的已經過去,曆史就如“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複回”,不能重新開始,不能從頭改寫。為過去哀傷,為過去遺憾,除了勞心費神,分散精力,沒有一點益處。

要想發揮自己的潛能,取得事業的成功,必須勇於忘卻過去的不幸,重新開始新的生活。莎士比亞說:“聰明人永遠不會坐在那裏為他們的損失而哀歎,卻用情感去尋找辦法來彌補他們的損失。”

5.莫說他人短與長

這個世界上不喜歡聽讚美之言的人恐怕不多,然而喜歡聽非議的人卻少之又少。事實上,我們有時總是太多言,總喜歡站在一個“聖人”的角度去評判別人的是與非、錯與對。殊不知,肯定別人“是”的時候,大家皆大歡喜;談論別人“非”的時候,必會發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情。當然,我們這個“聖人”也不一定合格,在很多時候常常抱著一顆攀比的心去衡量別人與自己。這樣一來,我們不但不會快樂,別人也會因我們而不快樂。

“靜坐常思自己過,閑談莫論他人非”才是真正的處世之道。

為什麽要“閑談莫論他人非”呢?道理很簡單,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環境,環境造就了每個人的處事原則與方法上存在著差異,這就好比穿鞋,倘若我們不穿上別人的鞋,怎麽會知道別人的腳是舒服還是痛苦呢?

二戰的洗禮,使得前蘇聯在建國初期相當貧窮,購買大部分的東西都必須排隊。

有一個窮人,為了招待他的外國友人來訪,正興致勃勃地賣力打掃自己的房子。正當他賣力清掃的時候,突然間竟然將唯一的一把掃把給弄斷了。他愣了大約有一分鍾,才回過神兒來,頓時跌坐在地上,號啕大哭起來。

他的幾個外國朋友恰逢這個時候趕到了,見到他望著斷掉的掃把痛哭不已,便紛紛上前來安慰。

經濟強盛的美國人道:“唉,一柄掃把又值不了多少錢,再去買一把不就行了!又何必哭得如此傷心呢?”

知法守法的英國人道:“我建議你到法院去,控告製造這柄劣質掃把的廠商,請求賠償!”

浪漫成性的法國人道:“你能夠將這柄掃把給弄斷,像你這麽強的臂力,我連羨慕都還來不及呢?你又有什麽好哭的啊?”

務實的德國人道:“不用擔心,大家一起來研究看看,一定有什麽方法能將掃把粘合得像新的一樣的,我們一定可以找到方法的!”

最後,可憐的人哭著道:“你們所說的這些,都不是我要哭的原因,真正的重點是,我明天非得要去排隊,才可以買到一柄新的掃把,不能搭你們的便車一起出去玩了。”

每個人都有著自己既定的立場,也因此而習慣於執著在本身的領域當中,忘卻了別人也和自己一樣,有著他自己特殊的一麵,永遠不要用自己的思維去審視別人,更不要用我們的想法去評價別人。

倘若我們正遭受著別人的非議,千萬不要以罵止罵,而應該多向釋迦學習,隻有像他那樣處世,才能讓人心服口服、無言以對。

釋迦在世時,一人因嫉妒釋迦受世人景仰,心懷不平而當麵對釋迦出言不遜。但是,不管他的態度如何惡劣,言語如何不可理喻,釋迦卻始終保持沉默,冷靜以對。

在他稍平息之後,釋迦才開口說:“朋友,如果有人送禮給他人,對方並不接受的話,請問該禮物屬誰?”

此人不意有此一問,不假思索就答道:“當然屬送禮的人了。”

釋迦見他這樣答,繼續問道:“好,現在你對我出言不遜,如果我不接受這些詈言之辭,請問它將屬誰?”

此人一時語塞,默然不言,繼之醒悟自己的過錯,並為自己的無禮向釋迦道歉,發誓絕不再誹謗他人。

他人對自己的非難或誹謗,其內容如行中肯之處,我們應該謙虛己心,傾耳去聽,盡速改正自己的過錯,否則,我們不如遵照《法句經》中所言:“猶如堅固嚴,不為風所搖,毀謗與讚譽,智者不為動。”——以泰然自若的心胸去麵對所行的非難。

誹謗或者搬弄是非的人往往出於一種嫉妒之心,這些人對自己的生活感到不滿足和失落,隻要別人比他們生活過得好點兒,他們就受不了。如果我們能夠安心享受自己的生活,不和別人比較,生活中就會減少許多無謂的煩惱。有一則寓言故事就很好地詮釋了這個道理:

有一天,一個國王獨自到花園裏散步,使他萬分詫異的是,花園裏所有的花草樹木都枯萎了,園中一片荒涼。

後來國王了解到,橡樹由於妒忌鬆樹那高大挺拔的身段,因此輕生厭世死了;葡萄哀歎自己終日匍匐在架上,不能像桃樹那樣開出美麗的花朵,於是也死了;牽牛花因為它歎息自己沒有紫丁香那樣的芬芳也病倒了;其餘的植物也都垂頭喪氣,沒精打采,隻有最弱小的心安草在茂盛地生長。

國王問道:“心安草,別的植物全都枯萎了,為什麽你這小草卻安然無恙呢?”

心安草回答說:“國王啊,我一點也不灰心、不嫉妒別人,因為我知道,如果國王您想要一棵橡樹,或者一棵鬆樹、一叢葡萄、一株桃樹、一株牽牛花、一棵紫丁香等等,您就會叫園丁把它們種上,而我知道您希望於我的,就是要我安心做小小的心安草。”

如果我們僅僅想獲得幸福,那很容易實現。但,我們希望比別人更幸福,就會感到很難實現,因為我們對於別人幸福的想象總是超過實際情形。生活中的許多煩惱都源於我們盲目地和別人攀比,而忘了享受自己擁有的幸福。

“靜坐常思”,“思”的是什麽?應該是由自己的不知足和攀比而產生的錯誤;“閑談莫論”,不讓“論”的是別人的生活與作風。踏踏實實地做我們自己,幸福、快樂自然會圍繞在我們身邊。

6.得饒人處且饒人

孟子曾說:“君子所以異於人者,……必自反也;我必不仁也,必無禮也,此物奚宜至哉?其自反而仁矣,自反而有禮矣,其橫逆由是也,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忠。自反而忠矣,其橫逆由是也。君子曰:“此亦妄人也已矣。如此,則與禽獸奚擇哉?於禽獸又何難焉?”

君子之所以異於常人,……便是在於其能時時自我反省。即使受到他人不合理的對待,也必定先反省自己本身,自問,我是否做到“仁”的境界?是否欠缺“禮”?否則別人為何如此對待我呢?如自我反省的結果合乎仁也合乎禮了,而對方強橫的態度卻仍然不改,那麽,君子又必須反問自己:我一定還有不夠真誠的地方。再反省的結果是自己沒有不夠真誠的地方,而對方強橫的態度依然故我,君子這時才感慨地說:“他不過是個荒誕的人罷了。這種人和禽獸又有何差別呢?對於禽獸根本不需要斤斤計較。”

人是一種社會性的高等動物。人是社會的人,社會性是人的根本屬性。人要在世間立身,就應該學會處世。呂坤認為,善處世“隻於人情上做工夫”。

世間的人之常情是怎樣的呢?呂坤認為:“聞人之過則津津樂道,聞己之過則百般掩飾;見名利盡攬身上,見過失盡推他人;從薄處去推究他人情感,從惡邊去揣度他人之心,這是天下人的通病。”那麽,怎樣才能消除這些病痛呢?呂坤認為,首先要律己。自身要做到心誠,“誠則無心”,要有識見,身處汙泥不被其玷汙,不要把“你我”二字看得過於透徹,要有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更重要的一點是要善於體察自己的過失。相對地說,客觀公正地對待他人的過失比較容易些,而坦誠公正地認識自己就非常困難了。這是由於私欲等主觀因素和非主觀因素所造成。所以必須做到每日“三省吾身”,這是非常必要的。因為認識自我是安身處世的重要前提。

其次,要善於寬厚待人。由於人的能力有大有小,天下的事情應聽憑各自的方便,絕不能強求做到整齊劃一、一刀切,隻要能把事情辦成就行。否則的話,即使人情備受痛苦,又是於事無補的。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在正確對待他人的過失和錯誤上,呂坤提出了一係列的積極主張。如不以己所長而責備別人;責備人應留有餘地,要諒人之愚,體人之情等等,一字概括,即為“恕”字。這裏,呂坤指出勸善應以教育為主,既要指明對方的錯誤,使對方改過自新,又要考慮對方的承受能力。要分析對方的心理特點,千萬不能以權壓人,以理壓人,以法壓人,把對方逼上絕路。那隻能使對方負隅頑抗,更加肆無忌憚。呂坤認為,人一旦到了無所顧忌的地步,就無所謂尊嚴、刑罰和事理了。因此,對於犯有過失的人,特別是偶一失足的青少年,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心誠則靈,這樣感化別人,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呂坤真不愧是一位偉大的教育思想家。當然,現代社會是法製社會,應該以道德教化與法治並重,過分地強調一點,而忽視另一點的做法也是片麵的。

事實上,按照一般常情,任何人都不會把過去的記憶像流水一般地拋掉。就某些方麵來講,人們有時會有執念很深的事件,甚至會終生不忘。當然,這仍然屬於正常之舉。誰都知道,怨恨會隨時隨地滋生。因此,為了避免招致別人的怨憤,或者少得罪人,一個人行事需小心在意。《老子》中據此提出了“以德報怨”的思想。孔子也曾提出類似的話來教育弟子:“以直報怨,以德報德。”其含義均是叫人處事時心胸要豁達,以君子般的坦然姿態應付一切。

《莊子》中對如何不與別人發生衝突也作了闡述。有一次,有一個人去拜訪老子。到了老子家中,看到室內淩亂不堪,心中感到吃驚。於是,他大聲咒罵了一通揚長而去。翌日,又回來向老子致歉。老子淡然地說:“你好像很在意智者的概念,其實對我來講,這是毫無意義。所以,如果昨天你說我是馬的話我也會承認的。因為別人既然這麽認為,一定有他的根據,假如我頂撞回去,他一定會罵得更厲害。這就是我從來不去反駁別人的緣故。”

從這則故事中可以得到如下啟示:在現實生活中,當雙方發生矛盾或衝突時,對於別人的批評,除了虛心接受之外,還要養成毫不在意的功夫。人與人之間發生矛盾的時候太多了,因此,一定要心胸豁達,有涵養,不要為了不值得的小事去得罪別人。而且,生活中常有一些人喜歡論人短長,在背後說三道四。如果聽到有人這樣談論自己,完全不必理睬這種人。隻要自己能自由自在地按自己的方式去生活,又何必在意別人說些什麽呢?

每個人都生活在人群中,有人的地方自然會有矛盾,有了分歧、不和怎麽辦?很多人就喜歡爭吵,非論個是非曲直不可。其實這種做法很不明智,吵架又傷和氣又傷感情,不值。不如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俗話說家和萬事興,推而廣之,人和也萬事興。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人際交往中切不可太認死理,得饒人處且饒人,偶爾裝裝糊塗於己於人都有利。

7.驕矜的人無知,自知的人智慧

驕矜,是指一個人驕傲專橫,傲慢無禮,自尊自大,好自誇,自以為是。這樣的人在現實生活中還是經常能看到的。具有驕矜之氣的人,大多自以為能力很強,做事比別人強,看不起他人。由於驕傲,則往往聽不進去別人的意見;由於自大,則做事專橫,輕視有才能的人,看不到別人的長處。

《勸忍百箴》中對於驕矜這個問題這樣說:金玉滿堂,沒有人能夠把守住。富貴而驕奢,便會自食其果。國君對人傲慢會失去政權,大夫對人傲慢會失去領地。魏文侯接受了田方子的教誨,不敢以富貴自高自大。驕傲自誇,是出現惡果的先兆,而過於驕奢注定要滅亡。人們如果不聽先哲的話,後果將會怎樣呢?賈思伯平易近人,禮賢下士,客人不理解其謙虛的原因。思伯回答了四個字:驕至便衰。這句話讓人回味無窮。

確實是這樣。現代人最大的問題,就是驕矜之氣盛行。千罪百惡都產生於驕傲自大。驕橫自大的人,不肯屈就於人,不能忍讓於他人。做領導的過於驕橫,則不可能很好地指揮下屬;做下屬的過於驕傲,則會不服從領導;做兒子的過於驕矜,眼裏就沒有父母,自然不會孝順。

驕矜的對立麵是謙恭、禮讓。要拒絕驕矜之態,必須是不居功自傲,自我約束。常常考慮到自己的問題和錯誤,虛心地向他人請教學習。

固執自己見解的人,會不明白事理;自以為是的人,不會通達情理;自傲者,不會獲得成功;自誇的人,他所得到的一切都不會保持長久。

太平軍攻破江南大營後,清將向榮戰死,太平軍舉酒相慶,歌頌太平軍東王楊秀清的功績。至此天王洪秀全更深居不出,軍事指揮全權由楊秀清決斷。告捷文報先到天王府,天王命令賞罰升降參戰人員的事都由楊秀清做主,告諭太平軍諸王。像韋昌輝、石達開等雖與楊秀清等同時起事,但地位低下如同偏將。

清軍大營既已被攻破,南京再沒有清軍包圍。楊秀清自認為他的功勳無人可比,陰謀自立為王,脅迫洪秀全拜訪他,並命令他在下麵高呼萬歲。洪秀全無法忍受,因此召見韋昌輝秘密商量對策。韋昌輝自從江西兵敗回來,楊秀清責備他沒有功勞,不許入城;韋昌輝第二次請命,才答應。韋昌輝先去見洪秀全,洪秀全假裝責備他,讓他趕緊到東王府聽命,但暗地裏告訴他如何應付,韋昌輝心懷戒備去見東王。韋昌輝謁見楊秀清時,楊秀清告訴他別人對他呼萬歲的事,韋昌輝佯作高興,恭賀他,留在楊秀清處宴飲。酒過半巡,韋昌輝出其不意,拔出佩刀刺中楊秀清,當場穿胸而死。韋昌輝向眾人號令:“東王謀反,我暗從天王那裏領命誅殺他。”他出示詔書給眾人看,又剁碎楊秀清屍身讓眾人咽下,命令緊閉城門,搜索東王一派的人並予以滅除。

東王一派的人十分恐慌,每天與北王一派的人鬥殺,結果是東王一派的人多數死亡或逃匿。洪秀全的妻子賴氏說:“祛除邪惡不徹底,必留禍。”因而勸說洪秀全以韋昌輝殺人太酷為名,施以杖刑,並安慰東王派的人,召集他們來觀看對韋昌輝用刑,可借機全殲他們。洪秀全采用了她的辦法,而突然派武士圍殺觀眾。經此一劫,東王派的人差不多全被除盡。

《尚書》中有“滿招損,謙受益”的句子,也就是說不張狂、不自滿,人才能有所收益。一個謙虛的人必然能夠博采眾長,用以充實自己,還會自覺地改過從善,提高自己的修養,並能得到別人的尊重。《老子》中說:“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聖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講的是知道自己有所不知,有不足之處,有欠缺的地方,這是明智的人。不知道卻自以為知道,唯恐別人不知道自己知道,這才是真正的毛病之所在。聖人已經很完美了,沒有缺陷了,卻憂慮自己有過失,有毛病,謙虛自省,正是這樣檢查自身的過失、錯誤、毛病,才能真正地沒有過失,所以虛其心,受天下之善。

世界上有些自以為是、沾沾自喜、自高自大的人,目光短淺,猶如井底之蛙,讓真正有識之士看了發笑。《王陽明全集》卷八中這樣寫道:“今人病痛,大抵隻是傲。千罪百惡,皆從傲上來。傲則自高自是,不肯屈下人。故為子而傲必不能孝,為弟而傲必不能悌;為臣而傲必不能忠。”因此狷狂必忍,否則害人害己。如何忍傲忍狂?王陽明認為:狷狂、傲慢的反麵是謙,謙遜是對症之藥。人真正的謙虛不是表麵的恭敬,外貌的卑遜,而是發自內心地認識到狷狂之害,發自內心的謙和。自我克製,明進退,常常能發現自己不如別人的地方,虛心接受別人的批評指正,虛以處己,禮以待人,不自是,不屈功,擇善而從,自反自省,忍狂製傲,方可成大事。

8.不知道而硬裝作知道是一種病態

我國先哲孔子曾經說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他的話告訴我們這樣一個哲理:在現實生活中,許多人不願意說出“不知道”這三個字,認為那樣做會讓別人輕視自己,使自己很沒麵子,結果卻適得其反。

古希臘著名哲學家蘇格拉底也曾說過:“就我來說,我所知道的一切,就是我什麽也不知道。”蘇格拉底以最通俗的語言表達了進一步開闊視野的強烈願望。

如果一個人對自己不明白的問題加以隱瞞,不去向別人請教,在別人麵前仍然不懂裝懂,那他就是太無知、太虛偽了。人不懂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懂裝懂。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一生下來就上通天文,下知地理,曉古通今的人,人們都是在不斷地學習探索中充實自己的。隻有虛心向別人學習,不恥下問,才能不斷進步。否則我們若像南郭先生那樣“濫竽充數”,那隻能是被後人貽笑大方,最終被社會淘汰。其實,對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坦率地說不知道,反而更容易贏得別人的尊重。

心理學家邦雅曼·埃維特曾指出,平時動不動就說“我知道”的人,不善於同他人交往,也不受人喜歡,而敢於說“我不知道”的人,則顯示的是一種富有想象力和創造性的精神。埃維特還說,如果我們承認對某個問題需要思索或老實地承認自己的無知,那麽我們自己的生活方式就會大大的改善。這就是他竭力倡導的態度,人們可以從中受到教益。

凡是聰明的人,都有勇氣承認“沒有人知道一切事情”的這個事實。他們麵對不了解的事情能夠坦然地說自己不知道,隨後就去尋找他們所欠缺的知識。承認自己不知道無損於他們的自尊,對於他們來說,“不知道”是一種動力,促使他們積極采取行動,進一步了解情況,求得更多的知識。

正因為人的心理通常是隱惡揚善的,所以人們會想盡辦法來掩飾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宣揚自己所知道的事情。有時候,為了隱藏自己的弱點和無知,人們喜歡擺出一副不懂裝懂的姿態,殊不知這樣反倒給人一種淺薄的感覺。

有一次,一位外國人去旁聽一位美國加州大學著名教授的演講。課上他提出他做的老鼠實驗的結果。此時,有一位學生突然舉手發問,提出了他的看法,並問這位教授假如用另一種方法來做,實驗結果將會怎樣?所有的聽眾全都看著這位教授,等著看他如何回答這個他根本就不可能做過的實驗。結果,這位教授卻不慌不忙,直截了當地說:“我沒做過這個實驗,我不知道。”

當教授說完“我不知道”時,台下響起了經久不息的掌聲。

一般人都有不想讓別人看出自己弱點的心理,因此很難開口說“不知道”。殊不知,有時對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坦率地說不知道,反而可以增加人們對你的信任和親近。因為直截了當地說不知道,會給人留下非常誠實的印象,並且敢於當眾說不知道,其勇氣足以讓人佩服。這樣,對你所說的其他觀點,人們會認為一定是千真萬確的,因此對你也就會更加信任。

幾乎每個人的知識麵都是有限的,學問上的精通是相對的,認知上的缺陷是絕對的。世上沒有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全才”,盡管人們都在朝著這個方向努力。“知而好問然後能才”。聰明而不自以為是,並且善於向別人請教的,才能成才。敢於承認有些事情、道理“不知道”,正是求得“知道”的基礎;“不知道”的強說“知道”,自作聰明,欺人自欺,最終隻會貽笑大方。

有個美術評論家總是大吹大擂,凡事不懂裝懂。

有一天,那個評論家受一位知名人士所邀請。這位名人家裏來了許多美術界的權威,他們暢所欲言,談笑風生。

一會兒,主人拿來一幅畫像說:“這是我剛買來的畢加索的畫,請諸位評論一下。”

於是,那個不懂裝懂的評論家馬上站起來說:“色彩華麗,線條鮮明,果然是畢加索的畫。你剛拿來的時候,我就看出是畢加索的畫了。”

主人聽完,再仔細看了一下畫說:“真抱歉,剛才我介紹錯了,這不是畢加索的畫,而是米開朗琪羅的作品。”

“什麽?米開朗琪羅的?”

頓時,在座的各位看著那個評論家捧腹大笑。評論家滿臉通紅,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

不要不懂裝懂,所以孔子才告訴子由“懂了就是懂了,沒有懂就是沒有懂,這才是真懂。”

求知最忌自欺欺人,不懂裝懂。人們時常諷刺那種隻會說“Yes!”的人,這是不懂裝懂的典型形象。而實際上,生活中這樣的人到處都是,充斥於各行各業。如果隻是讀書求知,這種人還不過是害己而已,沒有什麽大的危害。但如果讓這種人從政治國,那可就不是害己的問題了,小則害己害人,大則亡黨亡國。所以,我們絕不要低估了不懂裝懂的危害。因為它完全可能由一種個人品質而發展成為一種社會公害,遺患無窮。

9.藏好自己的舌頭

關於說話,孔子曾這樣說:“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孔子提倡“少言”、“慎言”,的確有一定的道理,因為很多時候都存在“禍從口出”的情況,因此把握好說話的時機、場合是很重要的。孔子認為,應該與人交談溝通的時候卻沒有這樣做,就失去了結交朋友的機會,可能與一個真正有益於自己的朋友失之交臂。還有一個經常犯錯誤的地方是,說話不看對象,把話對不該說的人說。聰明的人知道能夠看出哪種人才是真正的人才、真正的朋友、真正的英雄,所以,他能做到既不失去結交朋友的機會,也不會對道不同的人浪費言辭,說錯話。

有人把語言形容成刀劍一樣,因此愈顯得慎言的重要。孔子是一個非常慎言的人,他待人誠懇恭謙,看起來好像不擅言辭,但在公開場合裏,他說話又非常的能言善辯。所以,孔子一直在陳說一個道理:“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裏行乎哉!”

人的臉孔上,有兩個眼睛,兩個耳朵,兩個鼻孔,卻隻有一張嘴巴,這奇妙的組合,蘊涵著很深的意義,就是告誡人們要多聽,多看,少說。

《伊索寓言》中有句名言:“世界上最好的東西是舌頭,最壞的東西還是舌頭。”中國還有句諺語:“背後罵我的人怕我;當麵誇我的人看不起我。”因此,人要懂得“禍從口出”的道理,管住自己的舌頭。

範雎在衛國見到秦王,盡管秦王求教再三,他都沉默不語;諸葛亮在荊州,劉琦也是多次請教,諸葛亮同樣再三不肯說。最後到了偏僻的一座閣樓上、去了樓梯,範雎和諸葛亮才分別對秦王和劉琦指示今後方向,所以曆史上的“去梯言”,就表示慎言的意思。

東晉時代的王獻之,一日偕同兩個哥哥王徽之、王操之去拜訪東晉當代名人謝安。徽之、操之二人放言高論,目空四海,隻有獻之三言二語,不肯多說。三人告辭以後,有人問謝安,王家三兄弟誰優誰劣?謝安淡淡說道:慎言最好!

還有一個外國的例子,也說明了做人要謹記慎言這個道理。

死囚名叫巴利哈,處決時年僅18歲。他是一個智商不高的不良少年,當年他誤交損友卡拉克,與16歲的卡拉克一同去盜竊紐約南部的一個貨倉。

當夜卡拉克懷揣手槍,與巴利哈一起犯案。哪知道在盜竊時遇到兩個巡警,警察看見是兩個黃毛小子,就上前想把他們拘捕。

這時卡拉克拔出手槍,指向警察。警察一步步向他們走近,一個警察想把卡拉克手上的槍拿下,叫卡拉克把手槍交給他。

卡拉克的手顫抖著,用槍指著警察,大喝:“不要過來。”但警察還是一步步逼近,一麵說:“把槍交給我。”

巴利哈看見兩人對峙,非常害怕,他怕死黨真的開槍將警察打死,他想讓卡拉克把槍交給警察後投降,情急之下,他向卡拉克叫出了當代美國司法史上最著名的五個英文字:Celak,lethimhaveit!

巴利哈的意思是:“卡拉克,把槍交給他吧!”可是,卡拉克卻誤解了他的意思,他不知道“it”這個代名詞,指的是手槍,他以為巴利哈的意思是:“把他一槍斃了吧!”他誤會了話中的“it”,指的是子彈。

卡拉克一槍就把警察擊斃。二人雙雙被捕,卡拉克對法官說,當時自己以為巴利哈叫他開槍,但巴利哈的律師申辯,說沒有叫他向警察開槍。這句話的意思,是叫他向警察交槍。陪審團相信卡拉克的說法,認為巴利哈參與謀殺。事發時巴利哈剛過了18歲生日,被判死刑;卡拉克尚未成年,隻判監禁。

巴利哈這句英語有歧義,可作雙解,巴利哈的原意確實是叫同伴交槍,但當時青少年犯罪嚴重,輿論同情警察。巴利哈的家人為他奔走四十多年,爭回清白,終於成功。

對一句話的誤解,可以送掉一條命,做人要謹記慎言。

現代的人喜歡信口雌黃,好談論是非,說三道四,大放厥詞,謬發議論,有時候危言聳聽、標新立異、故弄玄虛、輕口薄言、冷語冰人;說話如劍,到處製造口業,所以讓人感到世間上,唯啞巴是最慎言的人,也是最不造作口業的人。

人生,有人喜歡饒舌,但也有人習慣於慎言。饒舌的人常常會吃虧;慎言的人,比較不容易受到傷害。

艾子發高燒,夢遊陰曹地府,正見閻羅王升堂問事。有幾個鬼抬上一個人,說:“這人在陽世,幹盡了缺德事。”

閻王命令道:“用100億萬斤柴火燒煮。”馬麵鬼上來押解。

那人私下裏探頭問馬麵:“你既然主管牢獄,為何穿著這麽破爛的豹皮褲子呀?”

馬麵說:“陰間沒有豹皮,如果陽間有人焚化才能得到。”

那人立即說:“我姑姑家專門打獵,這種皮子多著呢。如果你肯憐憫,減少些柴,我能夠活著回去,定為你焚化10張豹皮。”

馬麵大喜,答應減去“億萬”兩字,煮燒時也隻是形式而已。

待那人將歸時,馬麵叮囑道:“可千萬不要忘了豹皮呀!”

那人回頭對馬麵說:“我有一詩要贈送給你:馬麵獄主要知聞,權在閻王不在君,減扣官柴猶自可,更求枉法豹子皮。”

馬麵大怒,把他又投入滾沸的水鍋裏,並加添更多的柴煮了起來。

艾子醒後,對他的徒弟們說:“必須相信口是禍之門啊!”

由此我們知道,一個成熟的人知道什麽話該說,什麽話不該說;有些話,什麽時候該說,什麽時候不該說。你隻要放眼周圍,人緣好的人,嘴巴絕對不是噴壺。而人緣好的人也分兩種,一是天生心計單純,拙於言辭,一看就沒有威脅力,就像《紅樓夢》裏的李紈;二是把真實的自己隱藏的滴水不漏,顯得淡泊名利,與人無爭,就像薛寶釵。

不過我們在工作中學學寶釵還是正確的,而生活中應該還原自我,有些個性,隻要這些恣意妄為不妨礙他人就行,一生為別人而活,死時不冤嗎?

但是,對於知心朋友,我們應該多聊聊,有用的、沒用的,不必有過多的顧忌。很多時候,我們都寧可將悲傷和失意壓在心底,也不肯在別人麵前展示自己的傷疤。我們以為隻要自己不說,就不會有人知道,不會有人看見,不會有人嘲笑我們。但是,一個人的承受能力終究是有限的,與其一個人將所有的無奈和血吞下,不如找個人聊聊,還一個健康快樂的自己。真正的朋友絕不會在你沮喪的時候諷刺你,在你需要幫助的時候遠離你。其實,有時候我們和朋友聊天,並不是想從朋友那裏得到什麽,朋友的一句寬慰,一句鼓勵,對於失意的人都有著無窮的力量。

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上,很多時候都需要有人認可我們,有人關心我們,有人支持我們,有人願意與我們同行,站在我們身邊,讓我們不再孤單。多和朋友聊聊天,讓朋友知道你的生活近況,體恤你的真實想法,而朋友也會把他的喜怒哀樂告訴你,兩個人在聊天的過程中會感受到彼此的心貼得很近,感情也會逐漸加深。朋友之間貴在坦誠相見,而一起聊天,就是坦誠相待的方式之一。敞開你的心扉,經常和朋友見見麵、聊聊天,你定會受益匪淺。

嘴巴,可以是吐放劇毒的蠍子,令人生畏遠避;也可以像柔軟香潔的花苑,散發清和喜悅,為人間邀來翩翩的彩蝶。留一張口,說讚美的言辭讚美天地,讚美所有的人……讚美,像雨後的彩虹,黑夜的螢火,雖然是驚鴻一瞥,卻是久久的激**回味!《吉祥經》就說:“言談悅人心,是為最吉祥。”為我們的嘴巴灑幾滴馨香的甘露吧,讓我們的言行種幾棵芬芳的樹吧!讓它行列井然,終日詠快樂,生活在美妙的歡樂園。

10.對別人不要過於挑剔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有道德修養的人不是不犯錯誤,而是有過能改,不再犯過。所以用人,用有過之人也是常事,應該看到他的過錯隻不過是偶然的,他的大方向還是好的。

《尚書·伊訓》中有“與人不求備,檢身若不及”的話,是說我們與人相處的時候,不求全責備;檢查約束自己的時候,也許還不如別人。要求別人怎麽去做的時候,應該首先問一下自己能否做到。推己及人,嚴於律己,寬以待人,才能團結人,共同做好工作。一味地苛求,就什麽事情也辦不好。

《孔子家語》記載,孔子說:“古代聖明的君主在帽子上掛上垂旒,是為了擋住視線。塞住耳朵,是為了讓聽覺模糊。水如果太清了就不會有魚,人如果太認真了就不會有朋友。”不是不聽不看,而是不去聽得那麽“認真”,看得過分清楚,糊塗一點(尤其是對他人的短處)不是什麽壞事。

東漢光武帝劉秀能最後登上皇帝寶座,和他的胸懷寬廣、善於籠絡人心有關。

劉秀從饒陽脫險後,聯合了許多支部隊一起攻打王郎。公元24年5月,各路軍馬在劉秀的指揮下,攻下邯鄲,殺了王郎,並且繳獲了王宮裏的大批文書檔案。這些文書中,有幾千封各地官員給王郎的信,信中說了劉秀不少壞話,勸王郎早些消滅他。當時許多人都認為這一下那些寫信的人該倒黴了。誰知劉秀對這些信連看也不看,反而當著各路軍馬將領的麵,把信全都燒了。

有些人對劉秀這麽幹很是奇怪,劉秀卻淡淡地一笑說:“過去的事何必再追究呢?讓人家睡個安穩覺吧。”這件事傳出去,那些原來反對過劉秀的人都對他既感激又佩服,反過來願意為他出力了。

消滅王郎後,更始帝劉玄派禦史傳達詔令,立劉秀為蕭王,並讓他交出兵權。當時王莽已經被殺,更始帝進了長安,但他不管理朝政,任部下胡作非為,很快就激起了人民的反對。全國各地的豪強地主也趁機各自拉起隊伍,燒殺搶掠。隻有劉秀的漢軍軍紀嚴明,賞罰分明;政治上招集人才,爭取民心,為奪取天下做足了準備。

公元24年秋天,劉秀帶領漢軍,先後打敗了銅馬軍、高湖軍和重連軍。為了籠絡人心,他封這些部隊的投降將領為列侯。但是這些投降的將領並不安心,老擔心劉秀總有一天會收拾了他們。劉秀看出了他們的心思,就讓他們各回原來的軍營統帥部隊,然後自己騎著馬,隻帶幾個隨從,到各軍營去檢閱。

投降的將領見劉秀這麽信任他們,都很受感動,在一起議論說:“蕭王這是把一顆真心放到別人肚子裏,也就是推心置腹呀!我們能不為他拚死出力嗎?”從此都一心向著劉秀了。

對於愛挑毛病的人來說,別人哪兒都不如他,別人身上處處是毛病;對於喜歡看人長處的人來說,處處是可用之人。自然地,前者最終會成為孤家寡人,後者則能得到大家的幫助和擁戴。

11.己所不欲,毋加諸人

屍子說:“恕,就是用自己心去推度別人的心。自己不想做的,不要求別人去做;討厭別人的毛病,就把自己的毛病去掉;希望別人做到的,先要求自己做到。這就是恕。”

屍子還說,農夫鋤草,是要除去莊稼有害的東西;賢能的人修養自己,是要除去對道德有害的東西。思考對道德沒有好處的事情,這是心的糟粕;說對道德沒有好處的話,這是言語中的糟粕;做對道德沒有好處的事情,是行為上的糟粕。思想合乎道德,智力就是上等的;說話合乎道德,語言就值得學習;做事合乎道德,行為就值得模仿。射箭射不好,卻想教人,沒有人跟他學;品行不端,卻想談論人,沒有人聽。千裏馬隻有伯樂認識,並不妨礙它是千裏馬。品行也是一樣,隻被賢良的人了解,不妨礙他是傑出的人才。

常言道:“宰相肚裏能撐船。”

古時,有個氣量很大的宰相,論權勢,他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主宰國家大權,但他從不持勢淩人。

宰相官大肚量大,氣魄大,可謂是“宰相肚裏好撐船”。久而久之,這成為一句俗語,啟發勸告好勝者,要顧大局,切勿鼠目寸光,隻顧自己利益。

“大肚量”的宰相史不乏人,狄仁傑就是如此,堪稱楷模。

狄仁傑治國治民輕車熟道,能力非凡,難得的是他能容忍別人,不計個人私怨,不遺餘力地推薦有才之士,使國家社稷、黎民百姓受益匪淺。這是一種無比的豁達和高尚。位居“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宰相如此寬宏大量,卓有遠見,凡夫俗子們是否也應作些思考呢?

公元688年,越王李貞叛亂,宰相張光輔領兵討伐。官兵因軍紀敗壞,魚肉百姓,影響極壞,這時,身為刺史的狄仁傑挺身而出,指責宰相張光輔治軍無方。叛亂平息後,受牽連的有六七百家,許多無辜的人都要慘遭殺害。狄仁傑負責行刑,他認為這是草菅人命,便冒著殺身之危,向武則天上書,終使這些人免遭殺害。

武則天認識到狄仁傑確實是個人才,便連續提升了他。有一次,武則天單獨召見狄仁傑說:“你為刺史時,政治清明,治理有方,百姓擁戴,可是,有人在朝廷上彈劾你,你想知道誣告你的是誰嗎?”

狄仁傑磊落地說:“臣如有過錯,請陛下賜教!至於說臣壞話的人,臣不願知其姓名,以便臣等能和睦相處!”

武則天聽後,感到狄仁傑器量大,能容人可堪重用,更加器重他。狄仁傑好麵折廷諍,常常違背武則天的旨意,武則天也曾動怒,使狄仁傑遭到貶官。日久見人心,經過幾件事情之後,武則天既看出了他的才能,也看出了他的忠心,以後每當他們政見不一時,武則天總是屈意從之。

就在狄仁傑遭到左遷時,將軍婁師德曾在武則天麵前竭力保薦他,狄仁傑並不知道這件事,他認為婁師德不過是一介武夫而已。

回到京城以後,有一天武則天問狄仁傑:“你看婁師德是否有知人之明、薦人之德?”

狄仁傑說:“婁將軍謹慎供職,還沒聽說過他薦舉人才!”

武則天笑著對狄仁傑說:“朕起用你,全憑婁將軍的力薦!”

這件事使狄仁傑很受感動。自己與婁師德非親非故,他秉公薦賢,並不是為了使人感恩戴德,實在是高出自己很多。從此,狄仁傑特別留意物色人才,隨時向朝廷推薦。

當時契丹國經常侵擾唐朝邊境,其名將主要是李楷固與駱務整,他們屢次打敗唐軍,殺死很多唐軍將士。後來,他倆歸降,朝中許多大臣紛紛上書武則天,請求殺死二人。

狄仁傑的意見與此相左,對武則天說:“這兩位將軍驍勇無比,他們以前能力事其主,現在也必能盡心於我朝,請用聖德安撫,赦免他們的罪過!”

和這兩個人作戰被殺死的唐軍將士與朝廷上許多大臣非親即故,這些大臣極力主張要殺死這兩個契丹將領。狄仁傑針鋒相對地說:“處理政事應以國家為重,豈能由個人恩怨決定!”並堅持為這兩個人請求官職。

武則天聽從了狄仁傑的建議,封李楷固為左鈴衛將軍,封駱務整為右武威將軍,令他們守衛邊防,從此邊境得到安寧。

如果有人犯了一個錯誤,那就好比把牛奶打翻了,反正你也不能再喝了。重要的是你應該用善意的態度去找犯錯誤的人談話,使他在離開你的辦公室時下決心不再重犯這類錯誤。

可是事實上,當人們碰到這種情況時,往往狠狠地訓斥一頓犯錯誤的人。其結果,也許當他離開你的辦公室時,存報複之意,悶悶不樂,決心要在不遠的將來想辦法再冒犯一次,報複一下你。這樣,他肯定無心去改正他的錯誤。

寬恕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容納異己,凡受過刻骨傷害的人,都知道寬恕的難。每個人的心裏,都或多或少存有自私兼固執的想法,尤其是那些思想狹隘的人,要想他將心裏對某人存著芥蒂和憎恨徹底除去,更是一件難上加難的事。當你寬恕了別人的同時,也等於寬恕了自己,因為,你已將心中那化不開的鬱結解開了,換來的將是一片安詳、和平與恬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