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國好萊塢電影
(一)好萊塢概述
好萊塢(Hollywood),本義上是一個地名概念,是全球著名的影視娛樂和旅遊熱門地點,現“好萊塢”一詞往往直接用來指美國加州南部的電影工業。
好萊塢的由來:1911年10月,一批從新澤西來的電影工作者創建了好萊塢的第一家電影製片廠——內斯特影片公司。
1912年起,許多電影公司在好萊塢落戶,著名的電影公司有:米高梅公司、派拉蒙公司、二十世紀福克斯公司、華納兄弟、雷電華公司、環球公司等。
好萊塢電影特點:(1)從出品廠家來看,凡是屬於八大公司的電影,都是好萊塢電影。如米高梅公司、派拉蒙公司、二十世紀福克斯公司、華納兄弟、環球公司、哥倫比亞等。(2)從演員角度來看,好萊塢電影是明星製,這是和其他地區電影的主要區別之一。(3)從生產方式來看,好萊塢電影是工業化的製作,流水式的生產,好萊塢電影是電影商品化的最高成就。(4)從內容和品質上看,好萊塢電影基本上是商業電影。
(二)電影名作欣賞
●《泰坦尼克號》(見圖5-3-1)
英文名:Titanic
中文名:泰坦尼克號
上映時間:1997年12月19日
導演、編劇:詹姆斯·卡梅隆
欣賞:
圖5-3-1 《泰坦尼克號》海報
以審美主體和審美對象的不同關係為依據,我們可以對美的審美類型進行劃分。主體與對象同一:美,優美,壯美,典雅。主體低於對象:悲,悲態,悲劇,崇高,荒誕。主體高於對象:喜,怪,醜,滑稽。
悲劇美是美學的主要範疇之一。它是在戲劇性的矛盾衝突和悲劇性的藝術表現中對美的肯定,而且往往與崇高和壯美相聯係,使人產生深沉而巨大的同情感和心靈震撼,並以其深刻的藝術感染力,給人以激勵和啟示,引發人們深層次的審美感受。
悲劇的性質:展開為命運悲劇、性格悲劇、社會悲劇。其共同點都是圍繞著行動、衝突、失敗。悲劇的效果:通過任務的毀滅產生恐懼和憐憫,使人得到淨化。中心點:悲劇能給人強烈的情感震撼,並對宇宙人生有一種深層體悟。
亞裏士多德在其著作《詩學》中講到:悲劇是對於一個嚴肅、完整、有一定長度的行為的模仿,媒介是語言,方式是人物的動作。《泰坦尼克號》符合這一理論。《泰坦尼克號》講述的是一個嚴肅而又浪漫的愛情故事,情節完整、豐滿、協調。把男女主人公各自的經曆(偶然相遇,相識,相戀,相依為命,生離死別等故事情節)演繹得形象、生動而又感人肺腑,把整個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完整地展現在觀眾麵前,完整而有序,和諧而淒美。
悲劇之所以是美的,不在於它的文本中給予人們多少美好的幻想,或者展現了人類無比強大的力量。悲劇之美恰恰在於它揭示了人類存在的痛苦,用最集中的方式描繪了人的脆弱,以及命運的殘忍。在悲劇之中,人恰恰不是主宰,作為主宰者的是命運,或曰必然性。從悲劇的性質來分析,《泰坦尼克號》中也分別展現了命運悲劇和社會悲劇。男女主人公的相遇是一個偶然,是萍水相逢,注定是暫時的,這種悲劇性是不可避免的。在特定的曆史空間和特定的時間段上,他們淒美的戀情與惡魔的厄運在浩渺的寒冷的大洋上相遇了,這不僅是巨輪和冰山的碰撞,這也是曆史的必然和戀情的偶然的碰撞,是一出命運的悲劇。
《泰坦尼克號》中男女主人公在船頭張開雙臂,沐浴在如火的晚霞中,在如詩如畫如夢如幻的微風中仿佛是在藍天之下、碧波之上的一對比翼雙飛的海鳥。這一畫麵定格在電影史上,成為浪漫經典的代表。片尾一改低沉壓抑的情緒和濃烈的悲劇氛圍,在沉船的遺骸中慢慢幻化成往日的宴會大廳,在乘客的注目禮和掌聲中,風度翩翩的傑克在樓梯上迎來氣質非凡的露絲。這既不是寫實場麵也不是荒誕不經,而是對浪漫情懷的追求,處處流露著楚楚動人的古典氛圍。片中所用的音樂采用舒緩悠揚的蘇格蘭風笛,無論是前麵激越歡樂的樂調,還是後麵略帶傷感和悲傷的主題,無不**氣回腸,浪漫感傷。
《泰坦尼克號》既是寫實的又是浪漫的,既是古典的又是現代的。造型語言體現了寫實與虛構,傳統與現代的融合特征。用電影語言把曆史邏輯和藝術邏輯自然和諧地統一起來,具有深厚的美學意義和審美價值。
●《阿甘正傳》(見圖5-3-2)
圖5-3-2 《阿甘正傳》海報
英文名:Forrest Gump
中文名:阿甘正傳
上映時間:1994年
導演:羅伯特·澤米基斯
編劇:瑞克·羅斯
欣賞:
在表演藝術上,不管從什麽角度去看,阿甘的形象塑造都頗為成功,湯姆·漢克斯功不可沒,他對整部影片的成功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在表演上,阿甘的塑造要求把握得極有分寸,而漢克斯的表現幾乎無可挑剔,他塑造的阿甘形象讓人無法忘懷。我們幾乎都認為阿甘就是漢克斯,漢克斯也就是阿甘,他因此蟬聯了奧斯卡影帝桂冠。
在音樂運用上,影片的配樂給人以深刻的印象。片中不同時期都是選用當時的流行歌曲作背景的,對於經曆過那些年代的人來說,這些旋律無疑會喚起他們對那個年代的回憶,因此會更覺親切。而片頭片尾一片羽毛的背景,以及與之相配合的鋼琴旋律則為影片平添了一份靜謐與安詳,是少有的讓人一聽鍾情的優秀電影音樂作品之一。
在蒙太奇上的運用,影片多次運用巴士的到站來串連起不同的乘客,這些乘客就是阿甘的聽眾,隨著聽眾的變換串連起不同的故事情節,這是關聯性蒙太奇的運用。
而每次巴士到站則是重複蒙太奇的體現,因為它是一個巴士的鏡頭反複出現,強調了導演想要傳達的某一個特定信息,加強了這部影片的題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