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下部電影的選擇
“咱們這是去哪?”12月31號東京的夜晚,周曉坐在井上大叔的車上問道。
“回家啊。”井上大叔道。
“可是,這不是我家的方向啊。”
“那可不是你的家,那就是你租的一個房子而已,大過年的,在那種地方,你能感覺到家的含義嗎?”井上大叔道。
“可是別的地方……哦……我明白了。”周曉看了井上大叔一眼。
“明白了就好,我家裏什麽東西都有,你的房間昨天我老婆也已經準備出來了,今天晚上就在我家住吧。”井上大叔道。
“……那我就不謝你了。”周曉道。
“這才對嘛。”井上大叔說道。
“另外,接下來你有什麽目標嗎?”大叔問道。
“恩……1月下旬的電影即將上映,同時期的單曲也要發售,所以從1月下旬到2月上旬,應該都是處於宣傳期,到了2月中旬基本就算是畢業季了,"s--m"ap也要發單曲,所以我們也會為他們讓道。所以這段時間……有兩個選擇,一個是籌備第二部電影,另一個則是……我想再開個公司。”周曉說道。
“電影是什麽電影?公司又是什麽公司?”
“電影的話……你覺得是拍個溫情片比較好,還是拍個披著搞笑皮的悲情片比較好呢?”周曉問道。
“還拍悲情片?《一公升的眼淚》已經很悲情了,再拍的話,你的風格會不會被限製住啊?”井上大叔問道。
“這個到也算是半個問題……那……拍個社會反響大,說不定會引起討論的片子怎麽樣?”周曉問道。
“這又是什麽片子,你這腦袋裏到底存著多少部電影劇本啊。”井上問道。
“其實一部也沒有,隻是剛有了個想法而已。”周曉說道。
“一部溫情片,一部社會反響很大的片子,一部披著搞笑皮的悲情片?”
“沒錯。”
“我給不了你答案,因為我不知道這每一部拍出來會是什麽樣子。但我能說的隻有……我是支持你的,你也肯定能拍好的。”井上大叔道。
“難選擇啊……”周曉道。
“那公司呢?這次你又想開什麽公司?”井上大叔問道。
“我想開個……互聯網公司。”周曉說道。
“互聯網公司!?怎麽這次連娛樂圈都沾不上了!”
“嘿嘿,沒辦法嘛,我接下來的目標,是很需要一種特別的網站的,但是這種網站日本現在還沒有出名並且成功的,而我又覺得這種網站日本人肯定會很喜歡。所以與其等著別人開了,不如我自己開了嘛。”周曉說道。
“那你說的這網站是什麽網站?”
“你知道blog嗎?”周曉問道。
“blog?完全沒聽說過。”井上大叔道。
“blog這東西……對於日本人來說可是大殺器啊。”周曉道。
blog,中文叫博客,在中國,這一度是個小資們很喜歡的玩意,但要說火。其實卻並沒有多火,而到了2014年,這東西也基本上退出了曆史潮流,但在日本,這東西卻是完全不同的一個發展情況。
一切隻因為一個原因,那就是日本人們……太喜歡blog這東西了!
曾經有過這麽一個統計數據,全世界所的網絡日誌中。用中文寫的大約占4%,用英文寫的則占了36%,而用日文寫的,竟然占了38%!要知道,用英文上網的人要遠比用日文上網的人多出好幾倍去,即便如此,日文網絡日誌竟然還硬生生比英文多出兩個百分比來,足以證明日本人是多喜歡寫這東西!
至於原因嘛……據推測主要有兩個。一個是日本人本來就有寫日誌的習慣,另一個原因則可能是,日本是個太過於專注於禮節,專注於上下關係的民族,這會讓他們的社會井然有序沒錯,但另一方麵,卻也說明了他們的大部分禮節跟上下前後輩關係其實都隻是受製於社會的規定而並不是出自他們真心。這就會讓他們在心中積壓過多的壓力跟不平。很需要一個述說的地方,而blog,看起來就是這樣一個地方了。
“這東西,你要自己做起來?”井上問道。
“當然不是。給我做我也不會做,這東西現在在歐美已經有了雛形了,在日本肯定也是有人想做的,遲遲沒出現一個好的,一定是投資方麵有問題,所以我們隻要找到合適的地方投資下去就可以了。”周曉道。
“這還差不多,你要是突然說轉行的話……”井上長出了一口氣。
“當然不是這樣,事實上,我做這個也不僅僅是為了賺錢為了進入網絡時代,做這東西最大的原因,也是我希望今後能在自己的娛樂圈之路上利用到這東西。”周曉解釋到。
“這東西有什麽好利用的?”井上一頭霧水。
“具體的怎麽搞其實我暫時也沒有具體的想法,不過如果到了要做的時候,我是會告訴你的。”周曉道。
“好吧,那咱們還是說溫情片吧,你想拍什麽樣的?”井上大叔問道。
日本電影,最流行的就是那種小清新小資的溫情片了。
“那個溫情片……投資估計不會小了啊……”周曉遲疑道。
“投資?隻是一個普通的溫情片需要什麽投資?”
“因為我想描寫的是五六十年代的日本啊,布景會用掉很多錢。”
“原來是這樣……是五六十年代中國移民的困境跟溫情嗎?”井上大叔道。
“中國移民?對了……你不說這個我還忘了……要是這樣的話,這片子沒法拍了啊……”周曉聽到井上大叔的話才突然想起來,自己要拍這溫情片跟他本身的身份是有衝突的。
周曉是華裔,這一點是不可改變的,這樣的周曉或許能寫出好聽的歌能改編出好看的電影,但如果說這樣的他會去拍一部日本人回憶五六十年代東京的片子是不太可能的。
“看來這部《永遠的三丁目夕陽》就隻能等別人要拍的時候我來投資了啊……”周曉無奈的想道。沒錯,這就是周曉最先想選擇的導演出道電影,《永遠的三丁目夕陽》是70年代發表的一部漫畫,周曉本想把他買來自己拍攝,但是現在看來這個點子在開始之前就告夭折了。
“那麽剩下的,就隻有話題作了。”周曉說道。
“話題作?是什麽樣的話題?”井上問道。
“恩……少女懷孕。”
“少女懷孕!?你……你小子才多大的,就搞這個話題!?”井上滿臉不可思議,他甚至懷疑周曉還是個處男,結果就搞什麽少女懷孕的題材?
“這才有話題性嘛!”周曉說道。
說道少女懷孕,日本跟歐美都有一部電視或電影紅起來過,日本的這部劇是《十四歲的母親》而歐美的那部電影則是《朱諾》。要真論兩部劇的水平的話,《十四歲的母親》是比不上《朱諾》的,《十四歲的母親》其本質在描述的,是十四歲生子這件事兒是否正確跟十四歲的父母要怎麽對待孩子,但《朱諾》描述的,則是麵臨生命這個選擇的時候所體現出來的尊重,信仰等等一係列關於人性而不是前者那種更為表象的問題。
如果讓周曉拍的話,他肯定會拍《朱諾》而不是《十四歲的母親》,後者不論拍攝還是想賣出去都需要一些資金,格局也太小了隻能在日本電視台播放一次,不論是收入還是話題性都要差很多。而前者的話,一方麵通過改編可以節省投入,送到各個電影節參選,另一方麵,對周曉的要求也不太高,隻要《朱諾》當中真正講述的東西都還在,這部電影就足以產生很不錯的社會價值跟票房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