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生瑜,何生亮?”
由於《三國演義》影響力太大,這句話在中國可謂是家喻戶曉。《三國演義》的作者是站在蜀漢的立場,故而不惜拔高蜀漢人才,而刻意壓製魏、吳的英雄人物。其實,周瑜根本不會發出這樣的感慨。
周瑜在世之時,諸葛亮的名聲並不十分響亮,也還沒有做出偉大的事業。此時的周瑜,地位比諸葛亮高,名頭比諸葛亮響,還接二連三地建立卓越的功勳,連曹操都對他另眼相看,企圖拉攏招降。
周瑜與孫權一家關係不一般,孫權將他視為兄長,周瑜也極盡效忠之本分。東吳政權要何去何從?如何縮小與曹操的差距?這些都是周瑜日思夜想之事。漸漸地,一個計劃在他腦海裏明晰起來。
他從江陵奔赴京師,謁見孫權,詳細闡述自己的戰略。他對孫權說:“曹操剛遭敗績,內部出現不穩定的因素,因而未能繼續大舉用兵。我們應該利用這個機會,擴張勢力。請派我與奮威將軍孫瑜一起西進,攻取巴蜀之地,吞並漢中的張魯勢力,留下奮威將軍固守,與關中馬超結為盟友。我則回來與您一道攻取襄陽,進逼曹操,爭奪北方。”
周瑜的雄心絕不止在於固守南方一隅之地,他勉勵孫權進取中原,一統中國。要進取中原,光靠江東是不夠的,要把江東、荊州、川蜀連為一片,因此攻取巴蜀成了周瑜戰略中最重要的環節。這一點,諸葛亮也看到了,原本不被人關注的巴蜀之地,很快就要成為諸勢力爭奪的焦點。
孫權批準了周瑜的計劃,周瑜便返回江陵著手準備工作。可惜的是,天妒英才,行至半途時,他竟然染上疾病。自從去年攻打江陵時挨了一箭,周瑜的身體一直比較虛弱,這一病,居然讓他再也起不來了。他自知大限將近,在病榻上給孫權寫了一封信:
“壽命的長短乃是命中注定的事,我死不足惜,隻恨尚未大展宏圖,不能再為您效命了。如今曹操在北方,局勢仍動**不安;劉備寄居籬下,如養虎遺患。天下之事,不知最後如何收場。這正是臣屬將士奮發之日,也是您慎思明斷之時。魯肅為人忠勇剛烈,臨危不亂,我死之後,他可以代替我的位置。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倘若我所說的,您能采納的話,我周瑜死而不朽。”
這封信發出去後,周瑜便溘然長逝。
他死得真不是時候——正當東吳欲大展拳腳之際,作為靈魂人物的周瑜卻死了。他的死,對東吳絕對是無可估量的損失。周瑜的戰略眼光長遠,有卓越的指揮才能。赤壁一戰,堪稱經典中的經典,周瑜由是奠定了一代名將的曆史地位。可以說,周瑜是曹操一生中遇到的最強對手。如果周瑜不死,巴蜀很可能不會是劉備的地盤,三分天下的格局或許就不存在了。
周瑜的軍事才能無可代替,不僅如此,他在孫權心目中的分量,也是他人所不及的。
劉備與曹操都把周瑜當作可怕的對手,兩人都曾經製造種種流言,誹謗、誣陷、貶低周瑜。劉備去京口拜見孫權,曾偷偷打小報告說:“周瑜文韜武略,實是萬裏挑一的英雄人物,我看他器量寬廣,恐怕不會長久居於人臣的位置。”這是捧殺,暗示周瑜乃帝王之材,豈肯甘心當孫權的部下。曹操則大肆散布貶低周瑜的言論,他寫信給孫權說:“赤壁之戰時,我正好有病,就主動燒掉船隻撤退,不想卻被周瑜撈到虛名。”這是在暗示周瑜不但浪得虛名,而且用所謂的戰功欺騙孫權。
盡管曹操與劉備的說辭不同,卻同樣都是誅心之論,用意歹毒。這種流言蜚語是有很大殺傷力的,曆史上有很多名將,沒死在戰場,而是死於流言蜚語,死於帝王的懷疑。
但劉備與曹操的陰謀都破產了,孫權對周瑜的信任是堅定不移的,他把周瑜當作東吳的英雄與拯救者。當時孫權雖是東吳割據政權的領袖,但並不是帝王,隻是掛了“討虜將軍”的頭銜,其屬下隻是對他行將軍禮。隻有周瑜恭恭敬敬,行臣子禮,實際上已經把孫權當作君王對待。兩人關係原本如同兄弟,周瑜又自覺維護孫權的高大上形象,做事相當有分寸,在關鍵時候能勇挑重擔,為人所不敢為,拯救東吳於危難之中。這樣的人,孫權怎麽會懷疑他?
可惜的是,劉備與曹操的陰謀未能得逞,老天卻幫了他們大忙。周瑜染病去世時,年僅三十六歲。
孫權接到周瑜的遺書後,心中大慟,他沉痛地說:“周瑜有輔佐帝王的才能,竟然這樣短命,他突然去世,以後我還能依靠誰呢?”想到這兒,孫權不由得淚如雨下。他親自西行,在蕪湖迎回周瑜的靈柩,舉行了隆重的葬禮。
周瑜富有人格魅力,深謀遠慮,顧全大局。他少年得誌,屬於東吳陣營中的“少壯派”領袖,地位淩駕於眾多老將之上,這引起很多人的不滿,其中老將程普就經常跟他抬杠,動輒挑釁。周瑜卻能忍氣吞聲,不計較個人得失,埋頭苦幹,用一係列偉大勝利證明了自己的才能,最終,程普也不得不服氣,並且深深地為周瑜的高風亮節所感動。這位老將軍是一個知錯能改的人,頗像戰國時代的名將廉頗,他主動與周瑜交好。後來,程普遇人時總說:“與周公瑾交,若飲醇醪,不覺自醉。”意思就是說,跟周瑜這個小老弟交往,就像喝醇香美酒,不知不覺便醉了。
周瑜是帶著三大遺憾而死的:其一,未能挺進益州,把巴蜀、漢中之地收入囊中;其二,未能剪除劉備這個心腹之患;其三,未能在有生之年與曹操逐鹿中原。
曆史似乎總跟東吳開玩笑。孫堅、孫策父子都是英年早逝;孫策的三弟孫翊有乃兄之風,竟也死於叛將之手,如今周瑜又撒手人寰。他們還那麽年輕,就都死了,這確是東吳的不幸。
由於周瑜突然病故,西征巴蜀一事便擱置了。孫權依其遺願,任命魯肅為奮武校尉,接管周瑜的部隊,駐紮江陵。
魯肅與周瑜一樣,也是主戰派人士,但兩人的戰略有所不同。魯肅是孫劉聯盟的促成者,大力鼓吹聯合對抗曹操;周瑜則把劉備當作心腹之患,主張分化瓦解其力量。在這兩種戰略之間,孫權傾向於魯肅。他親征合肥,以失敗告終,甚至放棄了長江北岸的廬江郡,因此孫權自認為在陸地上,難以同曹操爭鋒。
但如果繼續與劉備合作,孫權就麵臨一個大問題。劉備盤踞荊州南部四個郡,而東吳則占據長江以北諸郡。一旦曹操大軍南下,東吳軍隊首當其衝,而劉備反倒躲在後方。這樣的聯盟還有什麽意義?魯肅便向孫權提出一個建議:把荊州北部諸郡,借給劉備。
在戰爭史上,有借糧的,有借兵的,借地則很少聽到。
當時荊州情況是這樣的:南部四郡控製在劉備手中,長江沿線諸郡在東吳手中,而北麵的襄陽城則還在曹操手中。魯肅所說的“借荊州”,並不是指荊州全部,而是夏口以西至夷陵的這一段地盤。荊州東部的幾個重要據點,是進出東吳的通道,則沒有借出。
孫權同意魯肅的建議,把土地借給劉備。
朋友間借錢有時都有借無還,何況是借土地呢?
與周瑜相比,魯肅與孫權的目光都不夠長遠,他們希望培植劉備勢力以對抗曹操的中央政權,這個出發點當然是好的,但是前提錯了。劉備乃是獰猛梟鷙之英雄,公孫瓚、呂布、曹操、袁紹這些人都控製不住他,孫權憑什麽能控製他呢?如果控製不了,劉備就是潛在的敵人、對手,這一點周瑜看得十分透徹,但魯肅卻過於信任盟友了。
比借地更嚴重的是,東吳把荊州長江沿線地帶拱手讓出後,便失去了西擊益州的機會。通往益州的水陸通路都在劉備的控製下,東吳軍隊如何遠征?事實上,周瑜去世後,孫權曾打算西征益州,被劉備所阻,未能成功。最後,劉備自己近水樓台先得月,西進益州,奪取巴蜀之地,成就帝王偉業。
“借荊州”是魯肅的敗筆,但也是劉備的幸運。關於借荊州引發的故事,後麵再說,這裏先略過不談。
荊州諸郡借給劉備後,東吳軍隊陸續東撤。
魯肅帶著周瑜舊部四千多人馬,從江陵撤到陸口,孫權任命他為漢昌太守。中途,魯肅經過尋陽,這裏正是呂蒙的駐地。呂蒙是東吳軍界的後起之秀,在征黃祖之戰、赤壁之戰、江陵之戰以及夷陵之戰中,都有出色的表現。周瑜死後,呂蒙的重要性更加突顯。但是魯肅卻看不起呂蒙,因為呂蒙年少從軍,沒讀過什麽書,在魯肅看來,呂蒙不過就是匹夫一個罷了。
這時魯肅手下有一人說:“如今呂蒙將軍功名日盛,不可以故意怠慢他,您還是前去拜訪一下吧。”魯肅雖然不太情願,還是放下架子,前往呂蒙營中。
呂蒙得知魯肅前來,當即擺酒席相迎,兩人喝了幾杯酒後,開始談論天下事。令魯肅吃驚的是,以前的“土包子”呂蒙,居然變得儒雅與博學,時不時引經據典,議論縱橫。一向以口才及學識著稱的魯肅居然絲毫不占上風,他張大嘴巴,驚愕地說:“以前我以為老弟你隻有武略罷了,今天才知道你學識如此淵博,不複是吳下阿蒙了。”
呂蒙微微一笑道:“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老兄您也發現得太晚了吧?”
“吳下阿蒙”現在已經成為一個成語,阿蒙是對呂蒙的昵稱。當年半文盲的吳下阿蒙,何以成為一個學識淵博的儒將呢?
這還得從孫權的激勵說起。
東漢是儒學極發達的時代,學者極受尊敬,即便到了三國時代,謀士的地位也要高於武將,這倒是符合“上兵伐謀”的傳統。孫權麾下猛將如雲,但不少將領文化水平低,比如呂蒙、蔣欽,都是這種人。有一回,孫權對呂蒙、蔣欽說:“你們現在都手握兵權,應該多讀書,提升自己的文化修養。”
呂蒙辯解道:“軍務繁忙,實在沒有時間讀書啊。”
孫權不以為然地說:“我又不是要你們研究經典,去當什麽五經博士,隻是作為一名大將,應該要涉獵曆史,對古代事件有個了解。你們說軍務繁忙,誰能比我更忙呢?我年輕時就學習《詩》《書》《禮記》《左傳》《國語》等經典,隻有《周易》沒讀。自從掌管政事以來,又讀了三史(指《史記》《漢書》《東觀漢記》三部史書),以及各家兵書,自以為大有裨益。你們二人悟性很高,若多讀些書,一定收獲很多。當務之急,是先讀《孫子》《六韜》《左傳》《國語》以及三史。孔夫子曾說:‘整天不吃不睡思考問題,沒什麽益處,不如讀書學習。’想當年光武皇帝,戎馬倥傯仍手不釋卷。遠的不說,就說曹操吧,他還自稱‘老而好學’呢,你們怎麽能不自勉?”
這一番話,對呂蒙刺激太大了。
作為一名武將,他沒有讀書的興趣,總以軍務繁忙為借口。孫權、曹操以及光武皇帝,不僅要管軍務,還要管內政、經濟、民生等方方麵麵,卻仍爭分奪秒地讀書。人家都有時間,自己怎麽沒時間呢?說到底,還是惰性在作怪。從此之後,呂蒙發憤讀書,無論軍務多忙,走到哪裏都要隨身攜帶書籍,隨時翻閱,篤誌不倦。他沒什麽學問底子,但以勤補拙,不到幾年時間,所讀之書,已遠遠超過一般的儒生了。
隨著學問的長進,視野的開闊,呂蒙對軍事的理解也達到新的高度,戰略目光更加宏遠。知識就是力量,擁有知識的呂蒙實現了人生的轉折,實現了由一名赳赳武夫向一代名將的轉變。
魯肅與呂蒙交往不多,在他的印象中,呂蒙仍然是那個“吳下阿蒙”。這次邂逅讓他對呂蒙有了全新的了解。
呂蒙不僅變得博學,而且軍事上的見解已在魯肅之上了。
由於孫權把荊州江北之地借給劉備,劉備派虎將關羽鎮守,魯肅調任漢昌太守,防區與關羽相鄰。對此,呂蒙略有不安地問道:“您身為漢昌太守,身肩重任,與關羽為鄰。不知您有什麽計策防備關羽呢?”
這一問,把魯肅問住了,魯肅十分窘迫地說:“到時隨機應變吧。”
呂蒙說:“現在雖說孫劉結盟,東西一家,但關羽乃是虎狼之將,不可不防。關羽這個人,身材魁梧,好讀《左傳》,為人剛正磊落有雄氣。不過他有個缺點,就是過於自負,盛氣淩人。現在您與他為鄰,須得計劃好幾套方案,以備不測。”
說完,呂蒙向魯肅提供了五套方案,詳細分析可能出現的情況以及對策。魯肅聽後大為歎服,這一天實在帶給他太多驚喜了,他拍著呂蒙的背說:“子明(呂蒙的字),我不知道你的才識謀略已經達到這樣的高度了。”
幾個時辰之前,心高氣傲的魯肅還打心眼底看不起呂蒙;幾個時辰的交流後,他對呂蒙的印象完全改變,佩服得五體投地。
酒宴之後,魯肅前往拜見呂蒙的母親。在三國時代,這叫“登堂拜母”,是有特殊含義的,表示對朋友的極度尊重,所以對其母親要采用跪拜禮,如同對待自己的母親一般。當年周瑜這樣拜過孫策、孫權的母親,因而孫母視他如同自己的兒子。
就這樣,魯肅與呂蒙成了好朋友。
在《三國誌》一書中,把周瑜、魯肅、呂蒙三人合為一傳,這三位偉人都是東吳的棟梁,是國士級的人物。魯肅力主聯合劉備,對抗曹操,在群臣皆主投降時,他獨標抗戰之義;周瑜才氣過人,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千百年來,其音容笑貌,猶似在眼前;呂蒙勤勉好學,敢於挑戰自我,有深謀遠慮,最終複奪荊州,鞏固東吳之本。此三人者,不獨東吳之英雄,亦中國曆史上不可多得之英雄也。
在“借荊州”一事上,孫權有失有得。
失的是益州被劉備捷足先登,得的是嶺南之地——正因為西部有劉備抵抗曹操,孫權才能騰出手來,經營嶺南。
在兩漢時,嶺南還是化外之地,雖幅員廣闊,卻十分落後,南方蠻夷又時常叛亂,故而動**不安。東漢末年,朝廷委派的交州刺史朱符被叛亂的蠻夷殺害,導致州郡大亂。當時中原正陷入軍閥混戰中,誰也懶得去理會偏遠的嶺南。
時任交趾太守的士燮(xiè)是個頗有才幹的官吏,他果斷讓三個弟弟代理合浦郡守、九真郡守、南海郡守之職,弭平動亂,恢複秩序。士燮為人寬厚,禮賢下士,雖處偏遠之地,仍然聲名遠揚,許多士人為躲避戰亂,南下投奔他。
後來,朝廷派來一位新的刺史大人,此人名叫張津。張津沒別的本事,就是特迷信,整天搞旁門左道,幻想著成仙。不久後,他就“成仙”了,部將區景看他不順眼,索性一刀把他給砍了,送他上了天。
荊州牧劉表沒有雄心向中原發展,卻有意染指交州事務,他派一個名為賴恭的人出任交州刺史,後來又派吳巨出任蒼梧太守。隻是劉表所用非人,賴恭與吳巨兩人互不服氣,大打出手,吳巨出兵攻打賴恭,賴恭落荒而逃,逃回荊州去了。
由於地緣因素,荊州牧劉表在嶺南的話語權是比較重的,但朝廷顯然不願失去對南方的控製。曹操以朝廷的名義,任命交趾太守士燮為綏南中郎將,都督交趾、九真、合浦、南海等七郡軍事。不過曹操控製下的中央政府與嶺南相去遙遠,控製力度終究十分有限。
在赤壁之戰前,東吳尚沒有能力經營南方廣大地區,孫權的戰略重點是消滅黃祖以及平定內部動亂。赤壁之戰是三國曆史的轉折,也是東吳走向擴張的起點。孫權與劉備聯合,共抗曹操,曹操一時之間沒有能力跨越長江發動新的進攻。這種三方短暫的和平局麵,給孫權解決嶺南問題帶來良機。
孫權以鄱陽太守步騭(zhì)為交州刺史兼立武中郎將,帶領一千多人馬南行,正式染指嶺南。
步騭是何許人呢?
他本是淮陰人氏,因天下大亂而避難江東,種瓜謀生,生活極為落魄。他白天耕作,晚上讀書,史書稱他“博研道藝,靡不貫覽”,且“寬雅沉深”。人的前途都是自己奮鬥出來的,步騭性格堅忍,貧困交加時仍不墜其誌,逐漸有了聲名,被稱為“當時英俊”。孫權一直欣賞這種有誌氣、有學問的人,步騭由是踏入政壇,從書記官一直升遷到鄱陽太守。
嶺南一直是個難以治理之地,諸方勢力盤根錯節,隻要看看前幾個刺史的下場就可知。朝廷派來的刺史朱符被殺,劉表派來的刺史賴恭落荒而逃,嶺南交州之地,仍是群龍無首。吳巨割據自雄,而士燮兄弟也獨霸一方。此時東吳挫敗曹操於赤壁,勢力席卷長江中下遊,聲勢大振,吳巨不敢正麵與東吳交鋒,假裝歸附步騭,實際上仍是擁兵自重,當土皇帝。
步騭知道,不解決掉吳巨,嶺南之事難平。吳巨會裝,他就不會裝嗎?他假意對吳巨客客氣氣,邀其前來相見。吳巨不知是計,剛到步騭營中,便被繳了械。步騭曆數其罪,當場將他斬首正法。這一舉動震動了嶺南諸郡。統領七郡之地的士燮兄弟也大為震動,主動歸附。孫權給士燮加了一個“左將軍”的虛銜,士燮則把兒子送到東吳作為人質。
吳巨被殺,士燮歸附,嶺南這兩個最大的軍閥解決了,其他小軍閥無不見風使舵,歸附東吳。至此,孫權控製廣闊的嶺南,一個大帝國已呼之欲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