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在西北吃了一個大敗仗,與此同時,孫權卻在東南采取誘敵深入的戰術,大破曹休十萬魏軍,斬俘萬餘人,取得輝煌的勝利。此役的詳細情況,留在下章敘述。孫權的勝利令諸葛亮既羨慕又激動,此時關中魏軍被大批抽調到江淮一線,兵力空虛,是不是可以乘虛而進呢?

這時距離街亭之戰不過十個月,要知道發動一場長途遠征需要動用很多人力物力,何況蜀軍還沒有從街亭之戰的陰影中走出,信心尚未恢複。當諸葛亮提出二次北伐的計劃時,所有人無不感到驚愕。第一次北伐所暴露出的巨大問題都解決了嗎?既然諸葛亮認為主要問題是將領的問題,在短短十個月時間裏,物色到更佳的將領了嗎?還是將軍們的指揮水平有了突飛猛進的進步呢?顯然都沒有。退一步說,一年之內,發動兩次戰爭,考慮到川蜀轉輸物資的艱難,百姓承受得了這種負擔嗎?

然而,諸葛亮不為所動,他有自己的理由。他把這些理由寫在一封著名的書信上,這便是《後出師表》——“後”字是為了與“前出師表”相區分。這也是諸葛亮的代表作之一,全文如下:

先帝深慮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故托臣以討賊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賊,才弱敵強也。然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

臣受命之日,寢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並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顧王業不可得偏安於蜀都,故冒危難,以奉先帝之遺意也,而議者謂為非計。今賊適疲於西,又務於東,兵法乘勞,此進趨之時也。謹陳其事如左:

高帝明並日月,謀臣淵深,然涉險被創,危然後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謀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長策取勝,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

劉繇、王朗各據州郡,論安言計,動引聖人,群疑滿腹,眾難塞胸,今歲不戰,明年不征,使孫策坐大,遂並江東,此臣之未解二也。

曹操智計,殊絕於人,其用兵也,仿佛孫、吳,然困於南陽,險於烏巢,危於祁連,逼於黎陽,幾敗北山,殆死潼關,然後偽定一時耳。況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

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圖之,委任夏侯而夏侯敗亡,先帝每稱操為能,猶有此失,況臣駑下,何能必勝?此臣之未解四也。

自臣到漢中,中間期年耳,然喪趙雲、陽群、馬玉、閻芝、丁立、白壽、劉郃、鄧銅等及曲長、屯將七十餘人,突將、無前、賨叟、青羌、散騎、武騎一千餘人。此皆數十年之內所糾合四方之精銳,非一州之所有;若複數年,則損三分之二也,當何以圖敵?此臣之未解五也。

今民窮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則住與行勞費正等。而不及今圖之,欲以一州之地,與賊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

夫難平者,事也。昔先帝敗軍於楚,當此時,曹操拊手,謂天下以定。然後先帝東連吳越,西取巴蜀,舉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計,而漢事將成也。然後吳更違盟,關羽毀敗,秭歸蹉跌,曹丕稱帝。凡事如是,難可逆見。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至於成敗利鈍,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諸葛亮首先解釋,為什麽自己要以弱敵強。因為“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以川蜀如此閉塞之地,無論人口、資源都遠不及魏國,若不能主動出擊,擴張勢力,那麽就隻能坐以待斃了。這種觀點,可在東漢初期劉秀與公孫述的戰爭中得到印證。當初公孫述崛起於川蜀並開國稱帝,力量比劉秀還強大。隻是他不求進取,隻想保住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等到劉秀吞並天下後,他就隻是甕中之鱉了。不擴張,肯定要滅亡,這個結論,應該是有道理的。

在很多人看來,魏國沒打上門就要暗自慶幸了,幹嗎沒事惹怒這頭大老虎呢?這個想法,應該說皇帝劉禪也是有的。反對北伐者不在少數,諸葛亮可以力排眾議,但他必須要給出解釋。這封上書,與其說是寫給皇帝看的,不如說是寫給全軍將士看的。他舉了四個例子,作了兩點說明,力陳主動出擊的必要性。

第一,以漢高帝劉邦為例。劉邦天縱神武,還有張良、陳平等一大幫謀士,他是提著腦袋,拚了命才打下天下的。現在的蜀漢,皇帝不如劉邦,謀臣不如張良、陳平,幻想用長期相持的辦法贏得勝利,這是不可能的,必須馬上行動起來,主動出擊。

第二,以漢末劉繇、王朗為例。劉繇曾擔任揚州刺史,王朗則是會稽太守。他們都是文人,行動力不強,坐以論道,動不動就引用聖賢的名言。然而,麵對孫策的崛起,兩人都消積不作為,最後讓孫策吞並了江東。

第三,以曹操為例。曹操是蜀的大敵,諸葛亮沒有貶低他,而是稱讚他“智計殊絕於人,其用兵也,仿佛孫吳”。曹操能略定北方,那容易嗎?他遭遇了多少敗戰,經曆了多少險情,才有了後來的成就。敵人如此堅忍,我們卻要“以不危而定之”,想成就大事卻不肯冒險而進,那能成嗎?

第四,還是以曹操為例。以曹操之明智,還曾經五攻昌霸不下,四攻巢湖不成,在用人上也頻頻出現失誤。諸葛亮說:“先帝每稱操為能,猶有此失,況臣駑下,何必能勝?”這說明三國時代,即便是敵人,該尊敬的還是要尊敬。這裏諸葛亮也是變相地為第一次北伐的失誤辯解——以曹操之雄才,失敗也是家常便飯,我們也不要太當一回事。

以上這四個例子,都說明成功是奮鬥出來的,是主動求來的,進取有代價、有失敗是必然的,不進取隻能滅亡。

為什麽要及早發動北伐呢?諸葛亮作了兩點說明:

其一,自北伐以來,僅僅一年時間,將官死了七十多人,包括老將趙雲也病故;幾支王牌軍減員一千多人。這些都是劉備幾十年來從全國各地召來的精英,這些人才不是益州一個郡所能提供的。如果不抓緊北伐,再過幾年,能征善戰的老部隊就要損失三分之二以上,到時拿什麽去跟敵人較量呢?

其二,魏、蜀戰爭是不可能停止的,不去進攻敵人,也要駐紮軍隊在邊境,所耗費的財力物力並不會減少。既然如此,與其被動防禦,不如主動進攻。

在這篇《後出師表》中,諸葛亮把自己的想法都亮出來了。我們不能不感奮於他披荊斬棘的創業精神。北伐的決定,在蜀國上下是不受歡迎的,國家建立後,人心思定。在相對和平的環境下,文武百官貪圖安逸的思想就會滋長,戰鬥意誌大大削弱,長此以往,國家必定要滅亡。

至於北伐有沒有把握,勝利的機會有多大呢?說實話,諸葛亮也沒底。他在文中最末寫道:“凡事如是,難可逆見……至於成敗利鈍,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從這些含糊的用語中,我們依稀可見諸葛亮的信心並不充足。他所能做的,唯有“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這裏我不禁想起陳獨秀寫過的一首詩,詩中有這麽一句:“男兒立身唯一劍,不知事敗與功成。”人生有時不能過分看重成敗,成固然好,敗也要敗得無愧於心,不問會不會贏,隻問有沒有盡力去贏。這就是行事在人,成事在天,人盡力了仍不能做好,也無須悔恨了。

諸葛亮的前後《出師表》感動了很多後人,他公忠體國的忠臣形象躍然紙上,“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更是樹起完美人格的精神標杆。

不過,我還要重申一點,諸葛亮不是完人。

他不是一個好的統帥。在大的方麵,他的視野是很清晰的,比如“隆中對”時提出三分天下的主張,其戰略眼光確非常人所有。但指揮作戰是另一回事,他隻指揮過南征之戰,對付的不過是烏合之眾。要對付作戰經驗豐富的魏國將士,非他能力所能及。

如果說第一次北伐的失利,他把罪責歸之於馬謖及其他前線將領,那麽第二次北伐的失利,他就沒法指責別人了。

這次北伐,比第一次北伐還丟人。

我們來看這次北伐的主攻方向。第一次北伐,無論是出祁山的主攻,還是在斜穀道的佯攻,均遭失利。那麽這次要從哪條路線出擊呢?魏延當然又拋出走子午道的主張,諸葛亮想都不想就拒絕了。這位蜀國丞相把目光對準一個地方:陳倉。

大家都知道,楚漢戰爭時有“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故事,當年韓信就是以這裏為突破口,進軍關中。陳倉道是關中通往漢中的一條古道,陳倉在斜穀道(褒斜道)北口郿縣以西,是一處軍事要塞。

然而,對於諸葛亮的進攻,魏國方麵是有所準備的。早在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結束後,都督關右的曹真就作出判斷:諸葛亮一定會吸取祁山失利的經驗教訓,再度出兵肯定不會迂回到祁山。那麽,蜀軍的主攻方向會是哪呢?曹真認為,最可能的方向是從陳倉突破。基於這個判斷,他派將軍郝昭率領一千多人駐紮在陳倉,大力修繕城池。果然不出曹真所料。僅僅十個月後,即明帝太和二年十二月(公元228年,蜀漢建興六年),諸葛亮親率北伐軍數萬人,殺到陳倉城下。

陳倉一直是個戰略要地,其城池向來以堅固著稱,這點諸葛亮也是知道的。然而,當諸葛亮到了陳倉時,他卻兩眼發愣,陳倉的城防幾乎全部重新加固、擴建,較之從前,更是固若金湯。諸葛亮忙派人打聽鎮守陳倉的大將是何許人,當他得知是郝昭時,不由愕然,繼而露出擔憂的神情。為什麽呢?因為他知道郝昭在關西素有威名,有郝昭坐鎮陳倉,陳倉不容易得手!

郝昭是魏國鎮守西陲的一員將軍,曾多年駐紮金城,那裏是漢人與羌人、胡人混居的地方,非常難管理。公元220年,曹操病逝,關西大亂,麹演等人相繼造反,胡人也聞風而動。值此特殊時刻,郝昭與護羌校尉蘇則當機立斷,在沒有朝廷命令的情況下,果斷出兵,迅速平定四郡叛亂。此役令他威名遠揚,他駐守河西前後十幾年,無論是當地人還是外族,都十分敬畏他。

不過,此時蜀軍上下洋溢著樂觀的情緒,幾乎所有人都認為,攻破陳倉隻是晝夜之事。因為攻守雙方的兵力實在懸殊,蜀軍有好幾萬人,而魏守軍隻有一千多人,蜀兵就是一人一口唾沫,也可以把陳倉淹沒吧。

事實證明,諸葛亮的擔憂是對的。第一次攻城,蜀軍就發現這枚釘子真難拔。郝昭憑借堅固的城防工事,給遠道而來的蜀軍當頭一棒。

強攻不成,諸葛亮迅速調整策略,打算遊說郝昭,不戰而屈人之兵,於是派靳詳前去勸降。靳詳是郝昭的同鄉,兩人是老相識,他到了城門之下,便叫喊著讓郝昭投降。郝昭一聽,匆匆跑上城樓,衝著靳詳喊道:“魏國的法律,你是熟悉的;我郝昭的為人,你是知道的。我深受國恩,又是名門望族,怎麽會投降呢?你不必多言,大不了就是一死。你回去跟諸葛亮說,要打就來打吧。”

靳詳沒辦法,隻得回去,把郝昭的話原原本本告訴諸葛亮。諸葛亮不肯罷休,令靳詳再次前往勸降。郝昭不客氣地說:“該說的話我都說完了,我認識你,可我的箭不認識你。”靳詳大為狼狽,隻得悻悻而去。諸葛亮知道,郝昭是不會投降了,怎麽辦呢?諸葛亮對郝昭這個人是了解的,知道他是個人才,出於惜才的心理,本想采用勸降的手段收為己用,不料卻碰了一鼻子灰。好吧,你郝昭是敬酒不吃吃罰酒,你城池再堅固,僅憑一千人能擋住我數萬雄獅嗎?

對陳倉的猛攻開始了。

諸葛亮祭出大型攻城器械,先是用雲梯攻城。我們經常會在一些電影裏看到古代戰爭場景,士兵攻城時拿長長的梯子往城牆上一架,再順著梯子爬上去。這種梯子其實不是雲梯,毫無防禦力可言,簡直是拿士兵的命開玩笑。雲梯實際上是一種大型攻城武器,漢代《淮南子》一書說:“雲梯可依雲而立,所以瞰敵之城中。”因為高聳入雲,故稱雲梯,人可以爬上去偵察敵城動向。雲梯下麵有車輪,可以推著走,有掩體保護士兵安全,接近城牆後,把梯子架在牆上,梯頂端有鉤子,可以鉤住城堞。然而,這些雲梯尚未靠近城牆,便被摧毀了。郝昭也有自己的秘密武器——火箭!當然,這不是現在的火箭,也不是宋代的火箭,而是著了火的箭。這裏我想到一個有趣的事,在《三國演義》中,有“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以前我讀小說時,便想到一個問題,要是曹軍射來的是火箭,那麽孔明的妙計豈不是泡湯了嗎?這次,郝昭真的用帶火的箭對付諸葛亮的雲梯,把雲梯全部燒毀,還燒死不少蜀兵。

登城戰不行,諸葛亮又用上衝車,從地麵攻城。衝車上有根撞木,撞木前端裹著鐵皮,用來衝撞城門。郝昭把城內的大石磨搬來,用粗繩索拴上,等到撞車到了城門口時,便放下石磨,砸爛撞車。

雲梯與衝車戰術都失靈了。諸葛亮勃然大怒,他心想,我人多勢眾,從四麵八方架梯子登城,看你如何抵擋。郝昭隻有一千人,蜀軍若四麵攻城,陳倉確實很難保得住。不過,諸葛亮得先解決一個問題,陳倉外圍有一圈護城河,要全麵圍攻,必須把這圈護城河都填平。蜀兵要填河,城上的魏軍當然會放箭幹擾。於是諸葛亮先行打造了一個百尺高的高架,居高臨下地向城內射箭,壓製其火力。

好不容易護城河被填平了,蜀兵剛想攻城,卻發現郝昭在城內又築起一道城牆。就算攻下外城牆,郝昭仍可以躲入內城牆繼續頑抗,而且內城的防禦線大大收縮,士兵的守備密度加大了,抵抗力將更強。

考慮到奪取外牆意義不大,諸葛亮又想出一計:地道戰術。挖掘地道可以直通內城,還可以破壞防禦工事。地道戰術在袁紹攻破公孫瓚一役中,得到充分的使用。當時公孫瓚壘了個大土丘,上麵建城堡,袁紹挖掘地道後,用火將支撐地道的木頭燒掉,由於地基無法承重,城堡轟然倒塌。現在,諸葛亮也想使用同樣的方法,毀掉郝昭新築的城牆,或者直接殺入城。豈料郝昭也非等閑之輩,他料到諸葛亮會采用地道戰術,於是在城內挖掘壕溝,攔截蜀軍的地道。蜀軍的地道一挖到壕溝處,就被發現了,守軍可以輕而易舉地殺死地道裏的蜀軍,並毀掉地道。

在這場戰鬥中,諸葛亮幾乎使盡一切攻城手段:雲梯、衝車、地道,從上、中、下三路猛攻,全部被郝昭阻擋住了。

此役堪稱中國曆史上最經典的守城戰之一,成就了郝昭一代名將之美譽。當然,諸葛亮不得不再度蒙羞。

陳倉攻防戰持續了二十多天,郝昭的出色表現為曹魏帝國爭取到反撲的時間。曹真派遣將軍費耀前往增援,由於魏軍主力被調往東南對付孫權的進攻,這支援軍實力並不雄厚。曹叡再度派遣右將軍張郃揮師入關中,臨行前,皇帝問道:“將軍抵達時,陳倉會不會失守呢?”張郃心裏盤計,蜀軍數萬人馬,倘若在陳倉遇阻二十幾天,勢必陷入缺糧的境地,他胸有成竹地答說:“等我到的時候,諸葛亮已經撤兵了。”

果然不出張郃所料,諸葛亮得悉魏國援軍晝夜馳援,而自己的軍糧快吃光了,隻能選擇退兵。第二次北伐就這樣草草而終,比第一次還要狼狽,諸葛亮親自指揮大軍,兵力是敵人的數十倍,卻連彈丸之地都攻不下。我們在佩服諸葛亮奮鬥不息、戰鬥不止的精神時,也不禁要產生一個疑問:他的軍隊真的能消滅曹魏帝國嗎?

在蜀軍撤退途中,魏軍將領王雙尾隨而至,遭到反戈一擊,兵敗身死,這場小小的勝利,算是挽回諸葛亮的一點麵子吧。

陳倉之戰的失利,對諸葛亮打擊很大。

北伐對他來說,幾乎是寸步難進。兩次戰爭,蜀軍在斜穀道、陳倉道、祁山道三個方向全部失敗。這讓諸葛亮在主攻方向的選擇上搖擺不定,究竟是要翻越秦嶺呢,還是翻越祁山呢?翻越秦嶺(斜穀道、陳倉道),可以直接打關中,問題是敵人守住險關要隘,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打不過去;出祁山,風險小,但隻是攻打敵人的偏遠地帶,不足以撼動其根本。

在這裏我們可以看出諸葛亮內心的糾結。

不喜歡冒險的諸葛亮又一次把目光盯在祁山。祁山附近有兩個郡被魏國控製在手中,一個是武都郡,一個是陰平郡。諸葛亮決定先拔取這兩顆釘子,為以後出兵祁山打下基礎,同時也鼓舞一下士氣。

在陳倉之戰幾個月後,時間已是公元229年春,諸葛亮派部將陳戒率部進攻武都、陰平。時任雍州刺史的郭淮親自帶著人馬前來援救兩城,諸葛亮擔心陳戒有所閃失,便挺進到離兩城不遠的建威。郭淮見諸葛亮主力部隊前來,不敢戀戰,灰溜溜地逃走了。沒有援軍,武都、陰平兩城被分割包圍,最終隻有陷落的命運。

這次規模不大的戰爭,也被認為是諸葛亮第三次北伐,其實稱之為西征更合適。

前麵我們說過,第一次北伐後,諸葛亮自貶三級,以“右將軍”代行丞相職。第二次北伐徒勞無功,就沒恢複丞相之職。直到攻克武都、陰平後,總算撈回點麵子,皇帝劉禪就順水推舟,恢複了諸葛亮丞相之職。

就在諸葛亮官複原職之時,一個大消息從江南傳來:孫權正式稱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