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大勝
驚雷般的蹄聲響徹全城。
黑暗中,炸雷般的大喝遠近可聞,“活捉馬騰者賜地百頃,牛羊萬頭!”
不論是三千舊部,還是月氏胡騎,聽到這令人眼紅的賞賜,都無不興奮的扯開嗓門嗷嗷大叫起來,正所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重利之下,必有死士。
許褚率領五百騎兵,第一個殺到了大校場。
然而遺憾的是,並沒有碰到馬騰。
“馬騰匹夫跑的倒快?”
許褚極為不甘地揮舞了下手臂,破口大罵。
旁邊有牙將道:“將軍,東門有殺聲震天,馬騰大軍必是去了東門。”
“快追,休叫走了馬騰。”
許褚聞言二話不說,打馬便走。
五百騎兵紛紛撥轉馬頭,呼嘯跟上。
快追到東門時,就見前方的街道上有火光衝天,殺聲震耳欲聾。
數百騎兵吊在數千馬騰步卒後麵,正在奮力廝殺,領兵的竟是小將閻行。
至於兩旁的街道上,不斷的有小股馬騰軍前來匯合,向東門倉惶撤退。
閻行在混戰中一眼瞧見許褚,立刻放聲大叫道:“許褚將軍,馬騰就在這裏。”
“太好了,隨某殺!”
許褚大喜,立刻大吼一聲,率五百騎衝陣。
惡戰正酣時,又來了數百騎,隻殺的長街染血,伏屍遍地。
馬騰臉色其黑如鐵,不與羅征騎兵糾纏,率領數千步卒往東門疾撤。
“死開!”
炸雷般地大喝聲中,許褚一馬當先,火雲刀上翻飛,所過之處無一合之敵,奈何街道太過狹窄,受地形所限,騎兵的衝鋒之力根本無法發揮出來。
“咻!”
黑暗中,冷不防一支冷箭又疾又狠的射了過來。
許褚猛的交刀左手,閃電般探出右手險險抓住箭矢,又凶又狠的目光如同冷電般向左側掃了過去,同時將抓住的箭矢當作標槍甩手擲了出去。
“啊……”
淒厲的慘中聲中,冷箭偷襲的馬騰軍小校被直接紮穿咽喉。
隻來得及發出半聲慘嚎,半一命嗚呼。
附近的馬騰軍卒見狀,無不駭然失色,被驚碎了膽。
就連馬騰也是大吃一驚,“此人之勇,竟不在令明之下。”
身邊有部將忙道:“主公,此乃羅征帳下猛將許褚是也!”
“走,休要戀戰!”
馬騰把手一揮,率軍疾撤。
眼看東門在望,守衛東門的千餘守軍立刻開城接應。
馬騰率領兩千餘步卒急急的衝了出去,留下數百步卒斷後,將許褚、閻行等率領的千餘騎兵堵在了城門道裏,急切間竟難以殺將出去,隻急的許褚火冒三丈。
“休叫走了馬騰!”
許褚厲聲大吼,奮起神力,與閻行奮力殺敵。
等到殺出東門,駐紮在城外右大營的五千馬騰騎兵已經堪堪趕到,許褚、閻行寡不敵眾下折了數百騎,隻得率軍撤回城中,眼睜睜的看著馬騰率軍離開。
及至羅征率軍趕到,五千騎兵已經護著馬騰遠去。
喊殺聲持續了足足一夜,直到天明時分,才漸漸平息下去。
羅征肅清城中殘敵,立刻下令大軍清點傷亡,修繕城防。
是夜,馬騰兩萬大軍折損近半,尚有三千餘被俘,順利撤出城外的,還不足七千。
所幸一萬騎兵一直駐紮在城外,沒有什麽損失。
盡管如此,馬騰清點完傷亡後,也不由氣的吐血三升。
太窩火了,實在太窩火了。
不明不白的被偷襲,不但丟了允吾,連兩萬大軍也隻剩下不到七千。
更要命的是,大軍糧草及輜重皆在城中。
昨晚倉惶撤出城外時,根本就來不及帶走糧秣輜重。
如今三軍無糧,許多士兵連兵器都沒有,別說反攻允吾了,如果不盡快想辦法弄到大軍所需軍糧,否則三日之後,一旦糧盡,大軍怕是有嘩變之危。
如此憋屈,如此禍火,實在從所未有。
馬騰自從軍以來,就從來沒有打過如此憋屈的仗。
吃敗仗不算什麽,但敗的如此窩囊,如此不明不白,卻還是第一遭。
馬騰就算想破了腦袋,也想不明白,羅征過萬大軍是如何藏匿在城中的。
允吾,平狄將軍府。
羅征坐在殘破的大堂上首,眉頭緊緊的擰在一起。
荀彧、成英、吳懿、伍習、許褚、李蒙、王方、銀程、李秋、閻行等文武分列兩旁。
武將個個目露振奮,荀彧和成英則眉頭深鎖。
此番雖然成功偷襲了馬騰大軍,讓馬騰損失慘重,但付出的代價可不小。
別的不說,光是允吾城中被損毀的房屋就不計其數。
就連羅征的平狄將軍府,也幾乎快成了廢墟。
雖說這點損失根本不算什麽,隻要重新修整便是了。但大量多餘出來的勞動力,卻要分攤在百姓頭上,而府庫中的錢銀卻根本沒有多少。
“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呐!”
過了半晌,羅征才揉著眉頭歎息了一聲。
荀彧道:“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好在成功重創了馬騰大軍,而我軍付出的隻不過是一些錢銀罷了,大軍並未有多少傷亡。此番大勝,全靠主公用兵如神!”
眾文武紛紛點頭附議,能重創馬騰大軍,這點損失的確不算什麽。
羅征淡淡一哂,此番能偷襲重創馬騰大軍,菜園子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如果不是菜園子,想要擊破馬騰大軍,逼馬騰退兵哪有這麽容易。
一旦戰事拖延日後,金城新下未久,自己的麻煩可就大了。
“馬騰大軍有何動靜?”
羅征轉了幾個念頭,始清了清嗓子問道。
斥侯小校答道:“馬騰大軍已撤往金城。”
李蒙忙道:“主公,馬騰大軍糧秣輜重皆失於城中,不及帶走,此必是三軍無糧,才倉惶撤軍。我軍若趁勝追擊,必可一舉擊破馬騰大軍,一統涼州指日可待。”
許褚、王方等將紛紛點頭附議,個個精神煥發,麵露興奮。
成英、吳懿、伍習、閻行等也頗為意動,這的確是一舉擊破馬騰的大好時機。
唯有荀彧目露憂色,不置一言。
羅征環視眾人,目光落在荀彧身上,問道:“文若以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