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給川人治病
從公元二零八年到二一零年,羅征三次下令移民,移河北、中原、西川的五十萬戶兩百萬口分批遷往大漠、八百裏羌原等地,並選派了官員進行治理。
這是真正的釜底抽薪,從此之後,遼闊的大漠及西羌將隻有漢人。
自先秦以來,雖然漢廷也曾征服大漠及西羌,但卻從來沒有真正意義上將這些塞外蠻荒之地變成漢人的領土,因為遊牧民就好像是大草原上的野草一樣,從來都燒不盡,即使生存條件再怎麽惡劣,這些遊牧民也會一茬一茬不停的長出來。
要想把這些地方真正變成漢人的領土,唯一的辦法就是遷徒。
將大量的漢人百姓遷徒過去,再嚴格控製遊牧民的人口增長。如此數十上百前後,這些地方才能夠真正變成漢人的領土,讓遊牧部落徹底消亡。
就算大草原上的百姓也會繼續放牧,那也是漢人而不是異族。
這是一項浩大的工程,需要龐大的國力和人力支撐。
好在經過十年的積蓄,關中、涼州、河套等地不但人**發式增長,已超千萬,而且有金米之利,各地糧倉更是屯積了大量的錢糧,支持移民不成問題。
而遷往大漠和西羌的漢人百姓,幾乎全都是貧困戶,在官府給開出長達十年免一切徭役賦稅的政策後,再加上官府的強行征發,才不得不離開故土。遷往他鄉。
關中和涼州百姓生活安定富足,是絕對不願意遷往苦寒的大漠和西羌的。
如果強行遷往,必然會造成巨大的社會動**。
隻有那些貧困戶。在官府給出巨大的免稅政策後,抵抗心理才不會那麽強烈,強行遷徒也不會引發社會動**,而西川遷往西羌的近百萬口則全是豪強佃戶。
當年西川士族投靠羅征,有著一定特殊性。
為了確保西川局勢穩定,羅征這些年來一直沒有將關中政策在西川強製推行。這些年來西川人口一直在穩定的增長,據官府的不完全統計。西川口眾至少不下七百萬眾。
如此龐大的人口,然而官府在冊的百姓口數卻隻有不到四百萬。
也就是說。西川給官府上稅的百姓隻有三百多萬,剩下的一半人口全都是豪強大族的佃戶和私兵,這些人是不用向官府繳稅的,這顯然有點不太科學。
羅征不是皇權繼任者。而是建立一朝基業的開國之君。
作為大乾的開國之君,又豈能容忍這種現象存在。
之前不去碰觸西川土族的利益,是出於為大局的考慮。如今天下定鼎在即,也是時候解決西川的問題了,百萬移民大屯邊,就是朝廷直接下給益州刺史部的指標。
為了移民順利進行,羅征的一幹臣子,給他製定了一係列對策。
首先就是對西川的兵力部署作出調整,首先就是起用一批西川本土官員。益州刺史張鬆被調任尚書中丞,一躍位列中區,直接參議朝政。
羅征又下旨加封西川名將張任為二品鎮南將軍。賜符節,製成都。
其餘西川本土士族也各有封賞,該升官的升官,該賞賜的就賞賜。
除了人事調整,羅征又對劍閣的兵力部署也作出了調整。如果說大肆起用西川士族並將嫡係軍隊全部撤出西川是示之以恩,調整劍閣一線的兵力部署就是以防萬一了。
如果西川有變。長安西郊大營的十萬西軍就會第一時間入川平叛。
控製了劍閣等幾座險關,就等於打開了西川門戶。
隻要十川西軍能第一時間趕到西川。任何叛亂都會在第一時間被撲滅。
大乾開平元年,西川各郡屬國皆發生了小規模叛亂,造反的皆為當地豪強。
消息傳到長安,朝廷當即下令鎮南將軍張任及各郡太守平亂。
叛亂持續了還不到三個月,就被鎮壓了下去。唯一造反的地方郡守,健為太守也被鎮南將軍張任擊破,並沒有引發益州局勢動**,西川士族給朝廷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很明顯,以張鬆等人為首的西川士族也意識到了。
天下即將一統,如果西川士族還守著那點利益不鬆口,遲早都會被清洗。
這些年羅征先後平定了中原、河北,十分天下得其九,開創了一朝基業,麾下的有功將士及心腹臣子全都在羅征登基稱帝後,要麽位列中樞,要麽權重一方。
而西川士族卻無一人能走出西川,在西乾政治拚圖中的地位日漸低下。
西川士族是有怨言,也起過一些別的心思,卻不敢輕舉妄動。
一來西川西族並非鐵板一塊,二來西乾的數十萬大軍絕對不是擺設。
有西川士族曾私下議論過投靠劉備,但卻被張鬆等人下令抄斬送往朝廷以示忠心,一旦西乾數十萬大軍入川,西川士族絕對會造到滅頂之災,這不是西川士族想要的。
就算能搶回劍閣險關又如何,這些年羅征雖然沒有將關中的政策強行在西川推行,但誰敢保證,西川士族裏麵沒有朝廷的內應,不會暗中接應朝廷大軍入川。
這次朝廷下遷徒指標給益州刺史部,就是一次試探。
西川士族心裏明白,這是要逼川人表態。
官府在冊的百姓不能遷,剩下的就隻有士族豪強的佃戶。
西川士族的選擇沒有讓朝廷失望,或許是朝廷數十萬大軍的威懾,也或許是張鬆、張任等人被重用,給西川士族樹起了榜樣,總之在朝廷的威逼利誘下,西川士族最終選擇了向朝廷妥協,放棄了一部分利益,來換朝廷的信任,以及仕途的解禁。
讓川人走出西川,位列中樞,或權重一方,似乎川人得到的更多。
如果川人不妥協,那麽迎接西川士族的將會是什麽,這個問題似乎不需要考慮,就能想到結果,而百萬移動屯邊隻是開始,而不是結束。
接下來,羅征將會繼續以鈍刀子割肉的辦法,逐步解決西川土地兼並嚴重、士族豪強占有大量佃農的頑症,打破學識壟斷,徹底消滅門閥政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