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學習
對組建合成營的問題達成了共識後……事實上這個原本就不是問題,達不成共識也要達成共識。
接下來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確定我們訓練的主要目標,也就是我之前所說的:把步兵由原來的猛打猛衝轉型轉為會發現敵人火力點、會報坐標、會利用坦克的火力和防護,以及指揮坦克及炮兵打擊目標的軍隊!
對於這一點那些參謀還是頗有微詞的,按他們的話說……這訓練的主體不就成了步兵了嗎?那他們坦克兵、炮兵、工兵不全都成了陪襯呢?
這看起來的確是,但我是這樣跟他們說的……
“同誌們!你們先想想……在以往的戰鬥中坦克兵炮兵是什麽樣的地位吧,然後再想想按我們這樣訓練的話……坦克兵、炮兵又是什麽地位吧!”
好吧……這麽一說參謀們很快就明白問題在什麽地方了。
很明顯的是,在以往的戰鬥中步兵毫無疑問的主體中的主體,炮兵就是用來進行火力準備或是壓製敵火炮的,坦克則是偶爾用來協助步兵進攻的……那現在讓步兵指揮炮兵開火、指揮坦克前出作戰,實際上就是降低了步兵在戰場上的“表現機會”而提升了炮兵、坦克兵的地位……
參謀們也都是有頭腦的,之前沒想明白隻是下意識的反應……經過我這麽提醒一對比,很快就知道這種戰術思想對坦克兵、炮兵甚至工兵的利用率都會大幅提升,那哪裏還有反對的道理。
接著我做的第二件事,就是把事先裝備好的幾套教材分發到參謀手中……這些教材是我昨晚跟張司令提起的。有步兵、炮兵的。也有坦克兵的。也就是各兵種的戰術基礎。每個參謀手中都分到一套除了自己兵種之外的兩套戰術教材。
對於這一點參謀們倒是沒什麽意見,因為他們也知道……這要想成為一個合成營的參謀,也就是協助首長指揮好步、坦、炮三個兵種,那如果不對其它兵種的戰術一點都不了解那簡直就是笑話。
所以參謀長們首先要做的就是學習,學習自己兵種之外的另兩個兵種的知識。如果有必要的話,我還想搞一套工兵戰術基礎來……這完全是有必要的,學習這些知識並不是說要參謀能達到會排雷或是會架橋的地步,而是讓他們對排雷、架橋、開路這些東西有個基本的慨念。而不會一張嘴就下令:“限你兩小時之內把地雷排完”或是“一小時之內建起一座浮橋”之類的。
對於其它兵種的戰術基礎的學習也是這個道理,並不要求有多精通,隻要求在腦袋裏有一個慨念,不至於因為一竅不通而犯低級錯誤。
不過這些對於參謀來說沒有多大的困難,首先是因為他們本身就是各軍校畢業的,有軍事理論基礎。其次是他們搞的就是這方麵的工作,長期的指揮使他們有戰術方麵的實踐經驗。再次就是這裏匯集了步、坦、炮的參謀……後來我才知道其實還有兩個工兵團的參謀,所以他們在學習戰術時馬上就可以問相關專業的參謀,不隻可以很快得到解答,還會互相引申出許多經驗……
當然。作為直接指揮這支部隊的營長的我,以及有可能指揮這支部隊的副營長張作亮也不能例外。於是我們倆很快也投入到戰術的學習中去。
學得最慢的是張作亮……原因是他的文化程度隻有初中,而且一直以來他的作戰環境大多都是種田、養豬……當兵的幾年都沒動過腦袋了,初中那點知識都忘得差不多了。但我卻覺得這並不是很大的問題,有這麽多個參謀在,再加上張作亮本身又好學,時間一久自然就會了。
這些戰術對於我來說吧……有點難度的就是炮兵戰術,原因是這裏麵需要測坐標什麽的,還要利用三角函數計算距離,再用這段距離算出目標的距離和高程……
但這也僅僅隻是有點難度而已,這對我來說都是屬於高中的初級知識了,所以當然不在話下很快就理解是怎麽回事了……我這學習速度甚至都讓那些炮兵參謀感到吃驚。
不過我自己卻很清楚……我這要達到炮兵觀察員那水準還是有很大的距離的,因為我聽炮兵參謀說……炮兵觀察員在極端的情況下是在敵人打出的第二發炮彈之前就計算出目標的坐標。
這讓我吃驚得下巴都快要掉下來了……這要知道這目標的三角函數值都不是什麽30度、45度、60度這樣的特殊角的……要用這些非特殊角計算出幾段距離,最後才計算出目標的距離……這要在炮彈間隔的幾秒內完成?怎麽可能做到!就算我們現代的計算機也要時間輸入數據吧!
炮兵參謀對我的回答是:“這個……我也說不清楚,等炮兵上來的時候讓他們練練就知道了!”
好吧……這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我甚至當場就想把馬克思那幾個炮兵觀察員抓來問上一番了。
不過我的確相信這是有可能的,炮兵要的就是速度,難怕是速度慢上一點點很有可能就會整個炮兵陣地都被人給端了,所以天天算、日日算、拚命算……那心算速度就不是一般人能夠想像得了的。
從這一點來說……如果是要讓步兵達到這種程度的話,隻怕是很難實現的。不過好在步兵並不需要像炮兵那樣趕時間,不過也要求越快越好就對了。
之後我才有空翻看了一下參謀的資料,稍稍整理了下後發現來自炮兵的參謀最多……一共有九個,而坦克兵的參謀隻有兩個,其它的除了一個工兵參謀外就是三個步兵參謀。
這比例看起來像是按照部隊人數來分配的……合成營有一個炮兵營,一個坦克連,兩個步兵連和一個工兵連,按每個連兩到三名參謀的話那就差不多。當然這其中步兵參謀的比例相對比較少,其原因我想是因為我這個營長和副營長都是步兵出身。
這看起來很正常,但其實我知道這是張司令特意安排的。
之前我在提起合成營的時候,跟張司令說的是一個坦克連、一個炮兵連,再加一個工和兩個步兵連……可是張司令想也不想就說:“一個炮兵連隻有十門炮,太少了吧……上一個炮兵營!”
一個坦克連也隻有十輛坦克啊,他為什麽就不說太小改為一個坦克營呢?
我想,這其中張司令是有一番考慮的,要知道現在中越邊境的戰事基本已進入僵持的狀態,就像我們在581高地上已經開始躲坑道互相摸洞一樣……戰鬥已經進入了小型化、高地化。很明顯的是,這時候坦克就很難發揮作用了。
但是炮兵就不一樣了,而且越是在這個時候往往就越需要前線的步兵引導炮兵對越軍進行打擊……
所以,張司令的用心其實很明顯,就是更注重步炮協同。
但我的想法卻有些不一樣,原因是我想的不僅僅是眼前的戰局和危機,更重要的是考慮到今後部隊的發展,尤其是希望能夠改變這時代指揮員那種“不怕犧牲、勇往直前”的作戰思想……毫無疑問,一旦戰術往注重協同、講究團體的方向發展,這種單兵種的“勇往直前”自然而然的就會慢慢失去市場了。
所以,張司令更多的是從眼前的局勢來考慮,而我更多的是從長遠的,從整支部隊更偏重精神還是更偏重科學理性的戰術思想上考慮。
甚至我還在想……如果能夠從陸軍這各兵種的協同,今後再慢慢影化到海、陸、空三軍的協同……當然,在現代時各個國家都在搞這三軍協同我國也不例外,也就是說不管我有沒有這麽做我國將來都會搞。
但是……如果我能讓這種協同戰術更早的在解放軍中出現,那會不會也是一種進步。
想到這裏,我覺得自己終於有一個地方勝過張司令了,不過這似乎有些勝之不武……我是個現代人嘛,會想得更廣,看得遠些也是正常的,張司令做為一個這時代的人當然會有他的時代局限性,他能大膽的讓我組建這個合成營已經可以說是相當有遠見了。
最後的準備工作就是部隊的選擇,對於炮兵部隊、坦克部隊以及工兵部隊我是沒有選擇權的,原因是我對其它部隊可以說是一無所知……就算讓我選我也不知道選哪支部隊好。
我能選擇的就隻有步兵……
合成營要有兩個步兵連,也就是除了二連之外還要有一個步兵連……挑一支作戰表現好的老兵部隊嗎?
我可不是這樣想的,因為我很清楚……老兵雖有作戰經驗但文化程度普遍較低,而且老兵往往就會有老一套的戰術思想在其腦袋中紮根了,所以可塑性較低。再說了,二連就是一支有戰鬥經驗的部隊,我當然不會再重複選擇一個二連的翻版。
所以,同年級的步校新生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