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七章 僵持的天空

坐鎮張家口的蒙疆軍參謀長白銀重二大佐沒想到寄予厚望的偏師奇兵也遭到阻攔,心情沉重,南路北路打得激烈卻無力突破八路軍、晉綏軍的大縱深防禦,中路在飛機、坦克掩護下攻擊順利,卻頓足在湧泉堡、王老虎屯防線三天,急需15旅團包抄到敵後實現突破。

負責後方協調的他清楚15旅團在全局中的作用,立即命令留守張家口的獨立第2混成旅團派出一個步兵大隊進駐西灣堡擔負守備任務,輜重勤務部隊組織皇協軍向永嘉堡運送彈藥,隨後與航空兵第一飛行團長中菌盛孝少將協調,提出空中支援黃土崖戰場的計劃。

第一飛行團司令部此前駐在北平南苑,原本計劃田中友道大佐輕轟炸機60戰隊進駐張家口足夠統治雁北天空,沒想到凶惡的飛虎師趕來攔截,中路、南路戰場多次發生空戰,轟炸機部隊缺乏保護損失不小,隻得又派出今川—策中佐戰鬥機第59戰隊趕來護航。

至此第一飛行團主力60餘架戰鬥機轟炸機進駐張家口兩座機場,北平隻留下一個獨立飛行中隊12架飛機,他親自率領導航、機修、通訊、氣象、高炮等單位趕來向飛虎師複仇。

說來第一飛行團與飛虎師也算是老冤家了,平型關戰役最緊要關頭北平第一飛行團的南苑、北苑機場、張家口機場、天津機場同時遇襲,損失飛機一百多架。儀峨徹二少將以下幾乎全體被炸身亡,現已查明就是後來的飛虎師師長薛雲龍率領40多名特戰隊員幹的。

重建後的第一飛行團恢複了一年剛有起色。異軍突起的飛虎師連續從第三、第五飛行團身上搶去一百多架飛機,控製了華中天空。第一飛行團奉調合肥機場支援華中戰場,在潢川、羅山與國軍空軍激戰中兩敗俱傷,卻被趕去支援的飛虎師夜襲合肥機場徹底失去戰鬥力,山瀨昌雄少將重蹈覆轍被炸身亡,被迫撤回國內整補,華北作戰需要才東拚西湊勉強成軍。

自己此前是第七戰隊隊長,在淞滬、徐州、華中與中國軍隊作戰中立下戰功榮升第一飛行團第三任團長。也曾在潢川與飛虎師交過手,所以他知道飛虎師完全靠繳獲帝國飛機成軍,飛行員僅僅接受了簡單培訓技術一般,他就曾兩次擊落過塗著帶翅膀紅五星標誌的飛機。

合肥夜襲中他受傷僥幸保住性命,回國休養中得知飛虎師在華中、華南憑借著勇氣和蘇聯飛行員的幫助囂張了一段,轟炸南京、馬公島、三灶島、南澳島給帝國陸海軍造成沉重打擊,二次轟炸三灶島時終於遭到重創。無法在華南華中立足撤回綏遠,應該是正在恢複時期。

據參戰飛行員報告,敵方機種混亂既有先進的單翼機也有老舊的雙翼機,既有皇軍陸軍型海軍型也有蘇聯飛機、美國飛機。飛行員空中機動、格鬥、擺脫等技術參差不齊,應該是使用了大批新飛行員,因此其戰術以攔截為主。很少主動出擊,追擊一段距離即自行返回。

看來情報屬實,飛虎師正在虛弱時期,對於這個給第一飛行團帶來無數恥辱的對手就要趁你病要你命,集中力量一舉打垮。帶著這樣的心願他率領主力躊躇滿誌、信誓旦旦地來了。

第二天他就親自駕機率領一個戰鬥機中隊掩護一個轟炸機中隊配合32師團向地麵防禦陣地攻擊,剛剛抵達戰場還沒有調整好攻擊陣型。那些熟悉的塗著帶翅膀紅五星標誌的飛機就撲了過來,其中大半是帝國陸海軍裝備的九五、九七式戰鬥機,少量的伊15、伊16。

戰鬥機中隊12架九七式立即上前迎戰,憑借速度、機動性衝亂對方的隊形,阻擋對方的九七式、伊16,抓住時機追打對轟炸機攻擊的雙翼低速的九五、伊15,轟炸機用機槍驅逐逼近的四種戰鬥機抓住時機冒著地麵火力的打擊俯衝投彈,整個天空尖嘯不斷彈雨橫飛。

40多架飛機在天空中纏鬥了半個小時,擊落五架九五戰鬥機三架伊15,四架飛機冒煙返航,第一飛行團損失兩架九七戰鬥機四架九三輕型轟炸機,略占上風。他實現了複仇的願望親手擊落一架伊15,考慮到燃油不多彈藥耗盡率隊返航,對方確實也沒追趕。

所有飛機降落以後才發現全都是傷痕累累,可見戰況之激烈。戰鬥機的加入一定程度上保護了轟炸機,但皇軍飛機隻要趕到作戰地域總有飛虎師很快出現,即使改變航線繞道過去也不例外,空戰天天進行,最多時雙方六十多架飛機盤旋追逐,爭奪激烈各有損傷。

總體上講皇軍技術占優,對方勇敢頑強,飛機性能相同,對手憑借數量優勢,一部分纏住戰鬥機一部分攻擊轟炸機,使得皇軍戰鬥機飛行員不能集中精力與對手空戰,連打了三天沒有分出高下。輕轟炸機60戰隊損失轟炸機13架,戰鬥機59戰隊九五式損失11架、九七式6架,擊落對手九七式戰鬥機7架、伊16四架、伊15六架、九五式18架。

由於飛虎師的幹擾,空中轟炸被嚴重影響,無法深入到敵方陣地低空準確轟炸,勉強在中高空投彈達不到理想效果,中路進攻部隊反而受到其空中攻擊因此已經僵持了三天。

這才讓他意識到遭受重創的飛虎師也不是好惹的,其簡單直接的粗獷打法顯然出自俄國人的訓練,注重近距離搏鬥、喜歡側後方打擊、長機僚機相互掩護、雙機圍攻、重點攻擊轟炸機又很像地麵上的遊擊戰,即使技術不怎麽樣的飛行員也能順利逃脫單機追殺。

自己貌似來尋仇卻更像是陪著對手練兵,短短幾天敵人似乎越打越會打了、越來越難打了,這樣下去有一兩個月自己累趴下了飛機賠光了他們全成高級飛行員了,這可不行。

自己這點家當還是國內緊急生產、各航校到處搜集、海軍支援來的,成軍不易,在這玩消耗可玩不了幾天。對手實力似乎更強大一些,自己每次起飛的就這些反複修補的飛機,可他們總是一些不同編號不同飛行員駕駛的飛機,大致算了一下有八十多架。

這才是戰鬥機數量,轟炸機肯定也不少,奇怪的是對手擁有超過自己的力量卻不急於出戰,隻是被動地進行戰場攔截,他們在等什麽?不就是一邊練兵一邊消耗自己嗎!

他不知道,還有一個原因是八路軍正在試驗一種新型電子裝備。陳海鬆在馬公港灣外運輸艦上給轟炸機群導航被一條電子偵測驅逐艦發現,意外俘獲了一名海軍電子工程師加藤隆一中尉,還繳獲了兩條軍艦上安裝的類似於雷達的遠程偵測係統的發射、接收設備。

此人是東京大學著名數學家、物理學家湯川秀樹的弟子,癡迷無線電研究,參與日本早期雷達的研發,可惜被目光短淺、互不合作的陸軍海軍同時放棄,在海軍從事遠程偵測工作,折騰出一個無線電定位係統,查出這條運輸艦異常,差點讓陳海鬆光榮在那裏。

此人及其助手、實驗設備很快被送回張掖,在河西大學無線電科學係一間實驗室裏見到了幾十個俄國人中國人正在進行的雷達研究,其原理相當先進,深深地吸引了他。可是尚未突破關鍵性的可以穩定發射一定波長電磁波的磁控管,恰恰他參與過這方麵的研究。

此時國內電子科學研究尚未起步,相關的理論、人才、設備嚴重缺乏,即使蘇聯無線電方麵的學者專家也隻是擁有一定的理論知識缺乏實際應用和設計能力,有了他的參與,研究工作有了實物參考和設計經驗,陳海鬆提出的設計理念有了重大突破,缺的是電子元件。

在陳雲的資金支持下廖承誌創辦的香港粵華公司,宋成德、趙聘卿在天津租借創辦的津華商社、杜月笙在上海租界創辦的滬華公司利用世界自由貿易的最後黃金時期一直在為張掖、包頭的數十個研究所、實驗室從英國、美國、法國、德國購進大量理論書籍、期刊雜誌,各類實驗儀器、測量儀器、生產設備,使中國的科學研究人員站在一個更高的平台上緊跟世界科學發展的腳步,從事目標明確、理念先進的科學研究、裝備製造。

雷達所所需要的書籍刊物、無線電實驗儀器、電子元件、製造設備和材料也都陸續匯聚到張掖,無線電專業的畢業生在專家們的帶領下創辦了半導體材料廠、真空電子管廠、熒光屏廠、無線電廠、廣播器材廠,開始了中國人電子產品的研究製造。

遠距離對空中高速目標快速捕捉定位因為係統過於龐大需要較長時間的實驗室驗證過程,正在預研階段,而加藤隆一的無線電定位裝置簡單實用的多,在張掖開機工作立即發現城裏12部電台及其位置,確定三家是隱蔽的敵特,監視跟蹤後一舉摧毀,初戰告捷。

研究所在此基礎上不斷改進信號接收、放大裝置,提高其偵測距離、靈敏度,擴大偵測頻段,已經可以檢測到120公裏以內各個頻段上的無線電信號,根據其信號強弱在特製的圓形方位儀上用發光三極管每10公裏一圈,顯示出信號源的距離、方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