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抗日!抗日! 第一章黎明前的黑暗(一)
在這一個時空,1936年3月17日注定將成為一個曆史性的日子。就在這一天早上,日本華北屯駐軍步兵第一旅團第一聯隊第三大隊第八中隊在中隊長平野池秀的帶領下,荷槍實彈開往緊靠盧溝橋中國守軍駐地的回龍廟至大瓦窯之間紮營,並於晚上7時30分開始所謂的演習。21時45分左右,日軍聲稱演習地帶傳來槍聲,並有一名士兵(誌村菊次郎)“失蹤”,立即強行要求進入中國守軍駐地宛平城搜查,中國守軍學兵軍學一師學001旅學002團嚴詞拒絕。日軍一麵部署戰鬥,一麵借口“槍聲”和士兵“失蹤”,假意與中國方麵交涉。24時左右,駐北平的29軍當局接到日本駐北平特務機關長鬆井太久郎的電話。鬆井稱:日軍昨在盧溝橋郊外演習,突聞槍聲,當即收隊點名,發現一兵失蹤,疑為中國駐盧溝橋守軍劫掠,要求立即入城搜查。
如果不是歐陽雲的出現,中方的主角將換作吉星文和他的129團,然後就是29軍和宋哲元了。而現在,因為歐陽雲早就針對這一天做了布置,所以現在日本人將要麵對的對象就變了。
剛開始,歐陽雲在宛平布置重兵的時候,李鐵書等人都覺得有點納悶。而從59軍和29軍的角度看來,宛平這個地方學兵軍的存在有點意思,就好像卡在29軍和59軍中間的一根骨刺一樣——當然,以現在張自忠和歐陽雲的關係,張自忠卻不覺得是根骨刺而是可以在關鍵扶持自己一把的利刃了。??.
59軍的突兀出現,對學兵軍在華北地區的地位造成了不小的威脅。在這之前,冀察地區那就是學兵軍一家獨大的局麵,現在麽,卻是兩雄鼎立了。59軍究竟是怎樣得以出現的,明眼人都知道那是南京方麵的手腳。為此,張自忠在剛剛得到消息之後就和歐陽雲通了電話。和歐陽雲接觸越多,到任丘的次數越多,張自忠就越發覺得歐陽雲和學兵軍的高不可攀。他是老行伍了,別的方麵不行,但是在軍事上的眼光卻是相當的毒。學兵研發所鼓搗出來的東西,在某些人看來是奇技**巧,但是在張自忠看來,那些卻是真正的殺人利器,是能夠左右一場戰鬥勝負的。可怕的是,學兵研發所還在進步,那些武器、那些裝備還有更進一步的前景。
狐瞳在南京有完善的諜報係統,那邊才有將38師和132師合並組建59軍的風聲,歐陽雲在任丘便已經知道了。張自忠在這個時候打電話來他一點也不意外,而對於他要表現的意思他也是一清二楚。當時,歐陽雲隻問了張自忠三個問題:“張師長,你會叛國嗎?”
“開玩笑,怎麽會?!”
“你會做損害國家、殘害人民的事嗎?”
“當然不會,別的我不敢說,就論不擾民方麵,我們29軍中可就數我38師做得最好了。”
“那你會因為一個人的私欲而犯下千夫指、遺臭萬年的事嗎?”
麵對第三個含義太過廣泛的問題,張自忠稍稍的猶豫了一會,不過,他還是給出了歐陽雲想要的答案:“不會!”
歐陽雲笑了:“那就結了,上麵的三點,我也不會去做。這樣的話,張大哥,我們永遠都是戰友而不會是敵人!怎麽說我們都是中國人對不對?我們身上流的都是炎黃子孫特有的血色……”
“歐陽,我明白了!謝謝你!”
“我也謝謝你!”
電話裏說到最後,兩個人都笑了。
學兵軍駐宛平的總指揮是學001旅的旅長付開明。付開明原是憲一團的,在天津大捷之後被歐陽雲從大刀特種作戰大隊中抽了出來,直接從一個中隊長升到了旅長。如果說天津大捷後學兵軍變動最大的方麵是什麽,那就是歐陽雲在軍官的任命方麵沒有以前那麽“任人唯親”了。不可否認的是,在這之前,原憲一團出身的軍官們在升遷上是沒有原學兵團和129團的快的。這無疑導致了一些原憲一團的官兵們心中產生怨言,從而有點消極怠工。這也是為什麽在狼牙受到重創之後,單人雄那麽急著表現的一個原因。而經過這一改變,現在,原憲一團的官兵們無論是訓練積極性上,還是紀律遵守上,都比以前好上太多。
想想日本人的舉動挺值得人尋味的,宛平現在明明屬於學兵軍的防區,但是,鬆井的抗議電話卻打給了29軍當局。這背後究竟有什麽蹊蹺呢?原來卻是關東軍方麵賊心不死,依舊做著華北自治的美夢,而因為和學兵軍、38師都交惡的原因,他們把最後的希望還寄托到了宋哲元的身上,並且許願,如果宋配合日本人進行華北自治方案的話,將把包括宛平在內的冀察地區全部劃歸29軍管轄。
日本人連續吃了幾次敗仗,天津一役更是丟盡了臉麵,到目前為止,雙方就戰俘的問題都還沒有談攏,可是這群屬狗的家夥一點不長記性,還做著陸軍世界第二的美夢,以為憑借著皇軍的威風就能逼著宋哲元投降。他們委實小看了宋哲元的智商,宋能忍辱負重的任由學兵軍日漸強大,又能容忍38師和132師脫離成立59軍,又豈是看不清形勢的?於是乎,鬆井的電話非但沒起到震懾作用,相反的碰了一鼻子灰。29軍軍部留守人員回得也夠絕的:“要進宛平城搜查?可以啊,你問問學兵軍的歐陽軍長同不同意吧?宛平現在是他們的防區,鬆井機關長?有沒有歐陽軍長的電話?要不要我給你?隻不過,歐陽軍長的脾氣可不太好,你要小心,別便宜沒討到反而碰了一鼻子灰啊……喂,喂?!”“咦,怎麽掛了?!”
鬆井當然要掛了,他已經碰了一鼻子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