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呂不韋獻策
趙禮退下去後,秦國君臣再也沒有了說話的顧慮,大殿也熱鬧起來,群臣竊竊私語,交換著彼此的意見。
秦王率先開口道:“韓國二十萬大軍兵臨邯鄲城下,更有八萬燕國大軍支援,眾愛卿以為我們秦國當何去何從啊?”
丞相嬴則率先出言道:“王上!臣以為,此戰過後,我們大秦不過擁兵十二萬,拋開留守的軍隊,至多派出十萬精銳!若是用來救援趙國,無異於杯水車薪,無濟於事!而韓國擁兵百萬,我們大秦絕不是韓國的對手!”
言外之意,卻是認為秦國救援趙國乃至不自量力,取死之道。
中常侍章周亦是點頭,出言道:“王上!丞相所言甚是!以韓國的國力,征召百萬大軍不成問題。韓國之所以不征召大軍,無非是體恤民力。一旦我們大秦與韓國為敵,韓國可在十數日內征召二十萬大軍!到時,我們大秦拿什麽來抵抗?”
秦王不置可否,心裏麵很是讚成嬴則、章周的說法。如果秦國有三十萬大軍,這趙國說什麽也得救!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秦國眼下的十二萬大軍乃是最後的戰力,用之需要慎之又慎!為了趙國,拿來和韓國死拚,太沒有價值了!關鍵和韓國為敵,於秦國而言,是一場看不見勝利的戰爭!得不償失啊!
郎中令呂不韋這時站了出來,輕聲言道:“趙國遭遇如此危機,必然不單單向我們秦國求援。如果臣的猜測沒錯的話,趙國一定也向楚國、齊國甚至於燕國,派出了使者!”
“燕國,齊國?”秦王一臉的難以置信。
趙國向楚國,向自己求援都可以理解。但向齊國、燕國求援就有些適得其反了!要知道。沒有齊國的默認,韓國大軍不可能悄無聲息地渡過濟水,攻打平原!如果沒有燕國的支持,韓國大軍不可能西渡河水,突襲東武城。現在,趙國向兩國求援。豈不是與虎謀皮嗎?!
呂不韋看出了秦王的不解,笑著解釋道:“燕國剛剛在濟水南岸折損了十萬大軍,又豈會輸得心甘情願?!如今韓、燕兩國聯合,所為的不過是一個‘利’字!韓國需要燕國在北方牽製趙國,燕國需要韓國在南方吸引趙國,如此,韓國才能以最小的代價拿下邯鄲,燕國才能以最小的代價拿下巨鹿郡!燕國可是對中山國垂涎已久啊!他們不過是相互利用而已!”
秦王點了點頭,示意明白其中的道理。但還是不解地問道:“韓國、燕國確實隻是在相互利用,如今局麵大好,趙國想要離間怕是不易吧!”
趙國為了自救,派出使者前往薊城,必定是要離間韓、燕兩國的關係,燕國若是不生疑心,這離間之計也就無法成行。
丞相嬴則這個時候笑著插嘴道:“王上!這天下大勢,以利而合者。必定以利而分!隻要趙國能夠說動燕國,讓燕國得到想要的利益或者讓燕國明白了與韓國聯合的危機。燕國必然生出異心。少了燕國的牽製,這趙國就活了一多半!”
秦王若有所思地說道:“愛卿的意思是說,單單憑借我們秦國無法救援趙國,想要保住趙國,問題的關鍵還是在於燕國的態度。”
呂不韋見嬴則鼓勵自己繼續說下去,坦然說道:“王上所言甚是!韓國大軍來勢洶洶。趙國沒有招架之力。能夠在短時間改變戰局的,無非三個國家。我們秦國是一個,燕國是一個,齊國是另一個。”
秦國的動作決定了廉頗大軍能不能及時趕回邯鄲,甚至決定了雁門、雲中的安危。自然可以改變戰局。燕國如今和韓國相互呼應,也正是韓國肆無忌憚的依仗。如果燕國保持中立甚至調轉槍口,那韓國必然猝不及防。至於齊國,距離邯鄲實在太近了,又可以威脅韓軍的後路,也是一支不可忽略的力量。
秦王長歎道:“這也正是寡人猶豫不決的地方!燕國形勢大好,多半不願意停止伐趙。齊國素來軟弱,不願意冒險。我們秦國想要救援趙國,難啊!”
“王上!既然救趙不易,何不與韓國、燕國一道伐趙?這樣,至少太行山以西的數百裏之地,我們取之不難!即使燕國與我們相爭,我們也能拿下整個雲中郡、半個雁門郡。”一名大臣迫不及待地說道。
“是啊!王上!我們可以假意答應趙國的求援,讓趙國對我們不加防備,調集雲中、雁門的大軍南下支援邯鄲,我們則趁著兩地防備空虛,**。雁門、雲中皆是產馬所在,水草豐美,我們大秦得之,可以訓練出一支鐵騎。東可經略燕國,南可與韓國爭鋒!”頓時有人附議道。
事實已經很明顯了,韓國太過強大,絕不是秦國可以輕易得罪的。秦國想要崛起,隻能打趙國的主意。占據雁門、雲中,便是秦國崛起的第一步。在這兩地站穩腳跟後,經略燕國,再南下圖謀齊國,對秦國來說,是一條不錯的發展道路。
的確,雁門、雲中稱得上地廣人稀,遠不如太原郡、河東郡繁華,但近千裏的土地,留給秦國操縱的空間很大。說句不好聽的話,如果韓國察覺到秦國的危險,發兵攻打秦國,秦國就是丟掉了太原、河東,也有撤離的地方不是?!
呂不韋卻是大聲說道:“王上!臣以為燕國很有可能被趙國說服,即使燕國不願意掉轉過頭對付韓國,也多半不會與趙國拚一個你死我活!”
呂不韋的這番言論顯然語出驚人,直接掐死了一大波想要跳出來,支持伐趙的大臣的衝動。
秦王更覺不解,很是疑惑地望向呂不韋,問道:“愛卿方才不是說,燕國垂涎巨鹿郡久矣嗎?!如今有韓國襄助,燕國怎麽會放棄這麽好的機會?!”
“韓國所欲者,邯鄲也!燕國所欲者,巨鹿也!就這點而言,韓、燕兩國並沒有利益衝突。可是,王上莫要忘了,一旦韓取邯鄲,燕取巨鹿,趙國多半在代郡重樹旗號。韓、燕兩國到時相鄰,衝突必然大!以燕國如今的國力,怕是不敵!對韓國而言,也不希望燕國攻占巨鹿郡,實力大漲!所以,兩國在伐趙的態度上,是有異心的。”
“燕國想要韓、趙兩國拚一個你死我活,然後自己坐收漁翁之利,全取巨鹿郡!到時,趙國被一分為二,為燕國所製,燕國可以拉攏趙國對抗韓國!韓國何嚐不想趙國與燕國死拚,燕國攻打巨鹿郡,對趙國的威脅不下於韓國攻打邯鄲,巨鹿郡若是被燕國攻占,趙國勢必被一分為二。對眼下的趙國而言,若想救邯鄲,就必須保證趙國南北要道的通暢,巨鹿郡乃是關鍵所在!在這種情況下,王上覺得燕國會如此賣力嗎?!”
秦王搖了搖頭,燕國越是賣力攻打巨鹿,趙國越是會將燕國作為主要對手。畢竟,邯鄲經過上百年的經營,已經是固若金湯的要塞,短時間內絕對不會被韓軍攻克,即使韓軍有二十萬人馬。反倒是巨鹿郡的得失,關乎趙國的安危。想必,韓國一定樂見其成,任由燕國來消耗趙國的有生力量。這正是趙國可以利用的地方!
“那以愛卿之見,燕國多半不會對趙國造成威脅?”秦王問道。
趙國目前隻是攻下了武垣、饒縣、安平三座城邑而已,雖然兵圍苦陘,但卻沒有再有後續的行動。如果燕、韓兩國沒有異心,兩國完全可以合兵一處,或者至少燕國攻下沙丘、刑縣,截斷邯鄲援軍南下的道路,而不是在沙丘以北兩百多裏外,攻打城池眾多的巨鹿郡!讓自己陷入消耗戰。
呂不韋點了點頭,一臉篤定地說道:“燕國為了自己的利益,必定對趙國虛與委蛇。燕國最多再攻占苦陘、顧縣、中人、陽城,必然偃旗息鼓。待趙國意識到這一點,韓軍攻勢又急的話,雁門、雲中的精銳必然會源源不斷得南下!”
大殿內的群臣頓時默然不語,如果真的發生像呂不韋說的這一幕,那燕國伐趙一事,隻是一個略微可以引起趙國重視的憂患。趙國的大敵還是韓國!在這種時候,救不救援趙國,已經沒有區別。
不過,就這麽白白放過入侵的趙軍嗎?!如果這樣做,豈不是顯得秦國太好欺負了?!如何既不影響趙國和韓國拚一個你死我活,又能讓秦國從中謀利,成為擺在秦國君臣麵前的一個難題。
呂不韋對此早有見解,笑道:“無論我們作何回應,趙國都不會輕易相信我們!若是強渡汾水,傷亡必然又大!王上何不表明我們大秦可以保持中立,但前提是趙國要割讓汾水以東的一塊土地,又或者用牲畜、糧草來抵押?如此,待趙國調回大軍,我們則出其不意渡河,奪取趙土?!”(未完待續。。)
ps:??第二更!還有一更五千字!明天大家再訂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