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八六章 攻與防(五)

於是薑桓武立刻下令, 命武安軍團的勁勇軍出擊, 加入戰場,

勁勇軍是一支步騎混編的軍隊,盡管所屬的騎軍都是輕騎軍,但由於這時雙方己經全麵交戰,秦軍並沒有組成嚴密防守陣形, 因此在這樣的戰場環境中, 輕騎軍的衝擊力,還是可以發揮出相當大的作用的,而且騎軍也不是單獨作戰,而是步騎配合協同作戰,完全不用再擔心發生上一次的情況,

果然這支軍隊投入到戰場之後,立刻發揮了不小的作用,戰馬在戰場上縱橫奔馳,馬背上的戰士或是揮槍速刺,或是舉刀猛砍,十分凶猛,而因為秦軍根本就沒有做好應對騎軍的準備,再加上對代軍的騎軍多少也怵著一頭,因此頓時被代軍騎軍殺得紛紛倒地身亡,代軍的步軍也隨著騎軍的後麵一起殺入,擴大戰果,而戰場上的局勢也立刻倒向了代軍的一方,

這時秦軍正在調整陣容,淮備將重心轉移到後隊去, 而駐守大營代軍卻又主動增加兵力, 確確實實讓蒙恬有一些措手不及,而現在也不容蒙恬猶豫,因此趕忙又和韓騰進行了簡單的協商,決定由韓騰付責指揮前方的戰事,並且下令,派遣三千騎軍,增援戰場,同時也不敢將所有戰車全部都調到後陣,在前陣仍然留下了一部份戰車,以防不測,而蒙恬則付責指揮後方,迎戰代軍的援軍,同時又命人趕忙回大營去調遣增援的兵力來,如果隻靠目前戰場的兵力,秦軍顯然是不夠了,

現在秦軍的主力一共約有六萬人馬,其中包括有約二萬餘騎軍,而這時已經派出去了三萬餘軍,包括有七千騎軍,在主陣所剩下的隻有三萬餘軍隊,其中有約一萬三千騎軍,也是秦軍用以抵抗代軍援軍進攻的最後力量,

就在秦軍剛剛分派完畢,騎軍增援到前方戰場之後, 隻見在秦軍主陣的後方, 果然塵煙大起, 馬蹄如雷, 代軍的援軍終於出現了,

蒙恬預料的果然沒有錯,就在秦軍向薑桓武的大營發動攻擊的時候,高原就親自帶領看約一萬六千餘騎軍,繞過了秦軍左右兩翼的人馬,來到了秦軍的背後大約十裏左右的地方隱藏,等待出擊的機會,另外也在秦軍的左右也各埋伏了一支人馬,準備牽製秦軍,

而為了觀察秦軍的動向高原、李瑛鴻、淩風、淳於博父女等幾人帶著急風三十六騎,偷偷的潛入到戰場附近,也找了一個小山頭,觀看戰事的進程,

雖然離戰場足有六七百步的距離,但高原等人都是目光銳利之輩,因此整個戰事的經過,也都看得十分清楚,由其是秦軍的戰車,確實讓高原等人大開眼界,畢竟紙上畫的,和實物還是有相當大的區別,

盡管這一戰中,秦軍的戰車出師不利,並沒有發揮多少作用,相反還被毀壞損傷了不少,但高原卻十分清楚,這並不是戰車自身有問題,而是因為秦軍的戰術和對戰車的運用不對,另外自己也事先在戰場做了不少針對性的布置,否則的話,這一戰確實是十分危險,

不過現在的戰局,自然是對代軍有利,因此高原也立刻下令,命令早己在秦軍左右兩翼埋伏的軍隊出擊,牽製秦軍,而且按高原的預想,如果秦軍派遣兵力,去增援兩側的秦軍,那麽秦軍主力的兵力就會被削弱,這樣自巳就可以率軍出擊,和大營的代軍前後夾擊,擊敗秦軍,

但秦軍雖然派出了軍隊,去增援左右兩側的秦軍,但秦軍似乎也意識到了代軍的行動,開始改變陣形,將防守的重心從陣前轉到陣後,這一來確實是有些出乎高原的預料,雖然自己手下有一萬六千騎軍,其中還包括三千新組建起來的重甲騎軍,但要冒然進攻列好了防守陣形的秦軍,還是不容易,何況秦軍當中還有大量的戰車可以充當掩體和遠程打擊武器,和一千五百名誇父族戰士,如果強行攻打,恐怕會遭受嚴重的損失,因此高原也考慮,要不要從兩側迂回包抄打擊秦軍,

而就在這時,代軍大營中主動向戰場增加兵力,不僅迫使秦軍不得不也增加兵力的投入,同時也在前方也留駐了一部份戰車和兵力,大大牽製了秦軍的兵力,

高原也不由得十分高興,看來薑桓式確實有大將之材,能夠根據戰場的變化而隨機應變,並不死板的執行戰術計劃,這一變動確實十分重要,而既像薑桓武己經做出了變化調整,高原自然也不能再不有所行動,因此高原立刻帶領著眾人,離開了觀戰的小山頭,返回到大隊人馬的潛伏地點,一聲令下,大隊人馬立刻殺出,向秦軍殺奔過來,

但等代軍殺的時候,秦軍己經完成了陣容的調整,以兩輛臨衝呂公車為核心,共計有二百餘輛戰車為主,組成防線,其中霹靂車和箭剿車的數量約有一百架,

代軍在距離秦軍後陣約五六百步遠的地方停住,因為這裏不僅可以遠離兩輛臨衝呂公車上的遠程武器打擊的範圍,而且還有大片樹林,可以隱藏兵力,讓秦軍看不出代軍的虛實,

高原看了看秦軍布置的陣式,立刻下令,命令驍騎軍首先出擊,向秦軍發動進攻,

這時蒙武、蒙恬已經登上了一輛臨衝呂公車,在車頂上坐鎮指揮,當然主要的指揮者還是蒙恬,蒙武隻是在一邊協助,雖然蒙恬經曆的大陣仗已有不少,並且也曾獨立一軍作戰,但所帶的人馬並不多,不過就是幾千人上萬人,而指揮五萬以上的軍隊作戰,確實還是第一次,而且蒙恬也清楚,自已很有可能是和高原對陣,因此蒙恬的心裏頗為緊張,但更多的還是興奮,

見代軍的騎軍出擊,向秦軍進攻而來,蒙恬立刻下令,命所有的秦軍聽從自己號令,不得輕易向代軍的騎軍發動攻擊,盡管臨衝呂公車上的遠程武器打擊的範圍可以達到二百步以外,但蒙恬仍然打算,等代軍的騎軍進入到百步以內,甚致是七八十步以內,再展開了打擊,因為這時秦軍巳經列好了防線,不僅有二百餘輛戰車,同時還有數千弓弩手,全都彎弓搭箭,嚴陣以待,因此隻等代軍的騎軍進入到射程之後,所有的戰車、弓弩手同時向代軍發動遠程攻擊,這樣就可以在一開始的時候,就可以對代軍造成重大的傷亡,然後再由秦軍的騎軍、或是誇父族戰士出擊,就可以一擊徹底擊潰代軍的騎軍了,

可以說蒙恬的想法確實很好,如果這一戰是按照他的想法進行下去,秦軍基本可以立於不敗之地了,但戰爭並不會按照單方麵的想法進行,就在代軍的騎軍突進到距離秦軍陣列二百多步時,突然一分為二,向兩側張開,並且迅速的繞到了秦軍的兩側,

雖然秦軍也分為左中右三軍,但這隻是按照位置所做的劃分,實際秦軍的防線,就是在前後兩條線的正麵,其是秦軍的戰車,騎軍,還有誇父族戰士,基本都布置在正麵的戰線上,而在真正的左右側翼,雖然也有一定的防備,但遠不及正麵,

其實這到並不是蒙恬的失誤,因為在這個時代,戰鬥基本還是以正麵作戰為主,一般列陣都分為左中右三路,打起仗來,由中軍對中軍,左右軍各自捉對戰鬥,盡管在高原的帶動下,騎軍的發展大大提前,代軍秦軍都大規模裝配了新式馬俱,但騎軍戰術還處於最初級的階段,向迂回包超,兩翼突進符這些常用的騎軍戰術,還沒有一個明確理念,而高原以前運用騎軍作戰,也是以突擊,襲擊戰術為主,及少在正式戰場使用騎軍,因此秦軍在布陣方式上,仍然沒有多大的變化,

而蒙恬見代軍的騎軍分開,向秦軍的兩側包超過去,一時也有些不知所措,不知該如何應對,隻能決定,先靜觀其變,不過為了穩妥起見,他還是分調了二千騎軍和弓箭手,分別增援側翼,以防不測,

代軍的騎軍一分為二之後,就立刻分散開,形成以百騎隊為單位的小隊,開始從不同的方向,或是直沖,或是斜插,向秦軍的陣列發動進攻,

隨著雙方距離拉近,代軍的騎兵們己經在馬背上搭好了箭矢,拉滿了弓弦,采取拋射的方式,向秦軍的陣中射去,而這時秦軍的增援軍隊也匆匆趕到,還不等列好陣形,就都趕忙摘弓搭箭,向代軍展開反應,

一時破空的聲音不絕於耳,而箭矢如同長蝗一樣,在空中來回飛穿落下,雖然馬弓的射程要比步弓近一些,但代軍是采用拋射,而秦軍是用直射,因此雙方的射程大體相當,自然互相都有不少士兵中箭,

而代軍的騎兵也並不向秦軍的陣列衝殺,而是以弧線運動的方式,弧頂離秦軍的陣列大約有四十餘步,然後離開,就這樣一拔一拔的衝鋒、射箭、離開,箭矢也一陣一陣的落到秦軍的陣列中,

但秦軍的陣列較為密集,又基本是站立不動,就像是一個個活靶子一樣,而代軍不僅分得較散,而且是在快速的移動當中,結果秦軍中箭的士兵當然要明顯的多於代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