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度東南部,降雨最充沛的地區,跟隔壁的金吉國疆域完全重合。
至於坦焦爾這邊,年降雨量在1000毫米左右。看似雨量充沛,但屬於熱帶季風氣候,降雨大部分在夏秋兩季,其他季節非常容易發生幹旱。
南印度的兩次水稻播種時間:一是秋天雨季過後,等水位稍微退去,大約初冬進行撒種;二是冬耕稻收獲之後,稍微再等個把月,初夏等待雨水播種夏季稻。
從溫度上講,這裏可以一年三熟。
從灌溉來講,這裏頂多一年兩熟。
想要一年三熟也行,必須大建水庫和灌渠,這種情況拖到幾百年後,即便21世紀也沒能得到改變。
張大坤早晨醒來,妻子已經在做飯了。
身為大同軍戰士,張大坤的作習比較規律。洗漱之後,便在家門口打了一套軍中拳法,修習片刻之後才回到屋裏。
村社裏的幾大家族,被孫可望連根拔除,張大坤雖隻是普通士兵,但也分到一處小宅子。
說是小宅子,其實能住十多人,還有專門的奴仆房間。
見張大坤回屋,妻子立即端來食物。
沒有咖喱。
咖喱一詞的來源,正是南印度的“醬汁”,被葡萄牙人借用並傳播,目前屬於南印度的貴族菜。而且,此時的咖喱相對清淡,隻有辣椒和少量香料,而且不加黃油、洋蔥和番茄。
擺在張大坤麵前的,隻有米飯和亂燉。
妻子把米飯盛來,就跪在一邊,明顯要等丈夫先吃。
“過來一起吃。”張大坤招手。
妻子露出微笑,小心翼翼坐攏。這種情況,每天都在重複,張大坤若不招手,妻子就不敢上桌。
張大坤是雲南人,小學都沒畢業,便在村子裏學木匠活。忙時耕種,閑時做木匠,年紀稍大又被招為農兵。
農兵雖然不拿軍餉,隻在訓練時管飯,而且還會占用農閑時間。但窮困地區的農民,非但不抵觸,反而踴躍報名。三年農兵服役期滿,就有進城考警察的資格,正規師和巡檢兵也在農兵裏招人。
一般人,還當不上農兵呢,張大坤跟村長是同宗,這才撈到做農兵的機會。
這小子運氣好,隻當了兩年農兵,就被征召去做民夫。當時進攻越南阮氏,沒怎麽打仗就贏了,剩下的時間都在平定農民起義,而且這農民起義還是阮氏朝廷引發的。
張大坤在運送糧草時,遇到一撥農民軍偷襲,他所在的運糧隊表現優異。張大坤提著長槍,捅死好幾個敵人,記功領賞回到雲南老家。
有了軍功,家裏給他說親是更挑剔,足足挑了一年都沒順心的。
就在這時,廣南府的退役士兵,原地轉業留在廣南。新兵全在雲南、廣西招募,張大坤能寫會算,又有軍功在身,非常順利的前往廣南省當兵。這婚事又給拖延了。
聽說到了印度能做地主,還會給一筆安家費,張大坤沒有妻兒牽絆,立即跑去報名出海。
如今,果然做了地主,如願分到四十畝地。
張大坤對此非常滿意,那全是河邊的好田啊,即便有幾畝不靠河,卻也靠著引水灌渠。還不用自己耕種,因為有附著於土地的佃戶,每年等著收糧食便可。
但有一點讓張大坤很不爽,或者說所有漢人地主都不爽。
這裏的泰米爾農民,居然不挖茅坑,屎尿隨地亂拉,都不知道用來做肥料。當然,這裏的農民也會堆肥,但隻用牛糞來堆肥,其他人畜糞便完全不用。
張大坤和其他漢人地主,分得土地之後,第一件事情,就是讓各自屬下的佃戶,趕緊挖茅坑儲存糞便。那些野外的糞便,也要立即收集起來。
賤民佃戶非常聽話,首陀羅佃戶卻不幹,覺得收集糞便是賤民的事兒。
脾氣很好的張大坤,氣得動手打人,總算讓首陀羅佃戶願意接觸糞便。
接著是沒有娶妻的漢人,可以優先討老婆。
那些被滅族的婆羅門和刹帝利,女眷都分配給文武官員。像張大坤這種普通士兵,隻能娶皮膚略黑的吠舍、首陀羅女子,而且不能娶本村社的女人,必須娶附近村社的女子。
張大坤運氣不錯,娶了個吠舍女子,膚色還算白淨,聘禮是一塊銀元和幾匹棉布。
嶽父家裏非常高興,因為不用給大量嫁妝,而且還能收到聘禮,還是跨越種姓嫁給漢人“貴族”——漢人在他們眼裏都是貴族。
晉王殿下說了,漢人內部不講種姓,漢人的子女都是漢人。
反正被漢人實控的村社,聽說了這種政策,有女兒的都瘋狂登門。不要聘禮都行,傾家**產給嫁妝也行,他們隻求能把女兒嫁給“貴族”。即便自己無法抬升種姓,今後也必然更加風光,可以鄙視同種姓的鄰居。
吃過早飯,張大坤對妻子說:“我出去一趟。”
妻子嘰裏呱啦,說些聽不懂的話,一直把他送到門外。
張大坤對妻子很滿意,雖然首陀羅和賤民皮膚很黑,但自己的吠舍妻子卻膚白貌美,甚至比張大坤自己的膚色都更白。而且聽話,做家務手腳麻利,一看就是個會持家的。
到得自家大門口,外麵跪著十多個人。
張大坤剛開始搞不清楚,後來漸漸知道了,都是上門來找工作的。他作為村裏的貴族,一個奴仆都沒有,很多以打短工為生的村民,迫切希望能成為他的奴仆。
雇傭賤民最劃算,不要工資,管飯就成。
剩飯剩菜,賤民也甘之如飴,任打任罵全不在乎。稍微賞賜一件破衣服,就高興得當場跪下,爬過來親吻主人前方的地麵。至於親吻主人的靴子,賤民還沒資格,那屬於首陀羅階層的特權。
賤民敢跟貴族有任何接觸,甚至是踩到貴族的影子,被打死了也屬於活該。
已經有人雇傭奴仆了,但張大坤暫時不敢。他家中有新婚嬌妻,萬一自己外出,妻子跟奴仆**咋辦?
“滾!”
張大坤背著一杆火銃,手裏拿著棍棒,掄起棍棒就打過去。
被打之人也不敢躲避,硬挨了張大坤一棍,然後咧嘴衝著他直笑。
這幅笑容,讓張大坤瘮得慌。他初來村裏那兩天,還把本地百姓當人看,漸漸發現,這些家夥自輕自賤,自己就不把自己當人。
“小張!”
隔壁的劉大同喊道。
張大坤快步跑去,立正敬軍禮道:“哨長!”
劉大同回了個軍禮,嘿嘿笑道:“昨晚村裏來人了,你需要什麽東西,或者要給老家寄信,全都在我這裏來報備。若想把家人接來,一路食宿全免,錢都由晉王殿下來出。”
張大坤說:“我家裏有兩個哥哥照顧父母,不用接來這裏。給他們寫信便是,告訴家人我也討老婆了,還在這裏分了四十畝水田。”
“那你晚上寫信,我幫你遞上去。”劉大同拍拍他的肩膀。
劉大同是雲南彝族人,而且出身彝族奴隸家庭。最初連姓氏都沒有,姓和名都是請漢人幫忙取的,完全靠軍功升遷為哨長,目前相當於這個村社的村長(沒有正式任命)。
而且,劉大同的膚色非常黑,跟這裏的賤民差不多。
他剛來的時候,村民都把他當成賤民,反而跑去討好別的士兵。劉大同被氣得不輕,狠狠收拾了幾個冒犯者,終於讓人知道他在村裏地位最高。
劉大同分了足足一百畝地,討了一個老婆,手下擁有大量佃戶。他的全家都在廣南省,而且已經有妻兒,打算這次就接來,晉王會派船去接送家屬。
在這裏,晉王鼓勵納妾,鼓勵多生子女。隻要不是跟賤民所生子女,活著長到十二歲便賜田,田不夠就派兵去開拓。
一千大同陸軍,留了五百守城,其餘都回到鄉村,監督佃戶收割糧食。
已經到了水稻收割季節,馬上就有糧食產出。
劉大同不僅要負責自家的田,還得幫留守太武城的戰友管理土地和糧食。他現在一天到晚忙碌得很,但幹勁十足,一百畝田啊,全是他自己的,而且今後還能繼續增加。
就是語言不通,管理起來太累,隻能用手勢和棍棒下達命令。
好在村民很老實,任打任罵,絕不反抗。缺點是這些家夥很懶,讓他們挖廁所堆肥,當麵還肯做事,一轉背就開始紮堆聊天。十多人挖一個廁所,能特麽挖好幾天,不隨時棍棒伺候,半個月估計都挖不好。
堆肥技術不用教,泰米爾農民自己就會,不過他們隻用牛糞。現在得慢慢適應人畜糞便,可能要兩三年才能改變觀念。
四野的農田,佃戶早就在忙活。
收糧食倒是不用催促,一個個都吃苦耐勞,他們也知道收割時節的重要性。
至於田租,漢人不打算變動,水田80%、旱田50%。地主得到糧食之後,又拿出一部分上交給晉王,農民的死活他們懶得去管。就遵循一個原則,漢人多生子女,讓本地土著慢慢去死。
收割之後,大約一個月左右,劉大同、張大坤等人就接到聚兵令。
卻是距離漢人村社較近的,幾個婆羅門管理的村社,交上來的糧食數量不對勁,明顯比以往稅收賬冊更少。
這些婆羅門,見漢人語言不通,就想糊弄了事兒。更遠的村社,因距離原因還沒交糧,這股風氣必須殺住。
晉王麾下,也有會說漢話的泰米爾官員,都是經常去南洋做生意的。他們被邀請來做官,負責翻譯官方檔案,也經常被派去跟本地人打交道。
這些人,大部分屬於吠舍種姓。
晉王承諾,隻要做了官員,全家有三個人會說漢話,就讓他們今後做漢人。這些會說漢話的吠舍官員,瞬間幹勁十足,因為變成漢人之後,等於全家都被抬了種姓。
劉大同跑去太武城報道,營長帶他們去武力收稅,隨軍還帶著一個泰米爾翻譯。
沿途衝進幾個村社,那裏的貴族管理者,隻要老實補稅就免於處罰。但凡狡辯幾句,直接滅族,女眷分配給漢人做小妾。接著,提著這些腦袋去收稅,剩下的村社貴族就老實了。
實控區域的村社,還有許多田產沒分,這些田產的糧食歸公。
趙匡栐這次派船回去,還得去吉大港、馬六甲借船。趙皇帝說了,攻下坦焦爾的第一年,會給晉王物資援助額度,限額之內想要什麽都可以。
趙匡栐得趕緊動手,把官員、將士的家屬接來。並多弄來一些農具,這裏不缺耕牛,但缺鐵犁、鋤頭等物品,很多佃戶是買不起犁的。
接著,還要在沿海招募移民,去了印度就立馬分田,每人十畝水田起步,分到旱田則數量翻倍。
不會種地的疍民和市民,同樣可以過來。願意分田的就分田,不願分田的住在太武城,隻要識字就能擔任官吏。
這個政策很吸引人,雖然遠離家鄉,但去了就能做官啊,小學沒畢業都能當官!
而且,不管有沒有老婆,來了這裏便可娶妻納妾。生的子女越多越好,納妾生子就是給國家做貢獻。
就連張大坤這個普通士兵,在水稻收割之後,都又納了一個妾。
他透露了納妾的意思,隔壁村社百姓,紛紛帶著女兒過來。不要聘禮,倒給嫁妝,隻求能把女兒嫁給漢人貴族。
張大坤笑嗬嗬的精挑細選,最終選了個膚色最白、相貌最好的,在印度過著一妻一妾的快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