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冷暖自知——突破職場瓶頸

對於職場人士來說,在經曆了起步探索期的“學徒”階段、適應上升期的大展宏圖之後,或許忽然有一天會發現自己陷入了發展的瓶頸中。言情穿越書更新首發,你隻來+向上,得到晉升的機會很少,希望也不大;向外,受製於自己的工作經曆和背景,可以選擇的方向也不多,與此同時,加薪開始停步,工作越來越重複,日複一日的原地踏步讓人心情煩躁。

在職場上,普遍存在著這種職業發展的瓶頸問題,這種令人尷尬的局麵常常發生在30~40歲之間的職場人士身上。職場中人如果能夠找到症結所在並突破過去,那麽遇到的困難隻是暫時的“玻璃頂”;若是無法找到提升的通道,“玻璃頂”就會變成“水泥頂”而封死了自己的出路,從而導致自己今後的職場之路將會越發艱難。

對於處於職場瓶頸期的人來說,主要有三條途徑來實現突破,一是在企業內部涉獵新的工作崗位,二是通過跳槽來獲得職位的提升,三是通過充電來增強自己的競爭力。下麵我們通過具體的案例來進行分析。

第一條途徑:企業內部涉獵新的工作崗位。

職場中人,在遭遇職場瓶頸後,可以在公司內部可以橫向尋找發展機會,比如對與自己工作相關聯的工作多做一些了解,以便通過內部調整而獲得更好的發展機會。這種做法比較穩妥,至少,在獲得晉升的同時,還可以減少因為跳槽而形成的成本。

汪先生大學畢業已經十年,在此期間,曾先後在兩家大型企業集團工作過,由於他的工作能力較為突出,大學畢業之後的前6年內職位也不斷得到提升,從人力資源部小職員升到主管,然後再升到部門經理,29歲時升到高級經理。目前汪先生已經33歲,在近4年時間內,他便一直在人力資源部高級經理的位子上沒有挪過窩,當然薪水也在原地踏步。

汪先生感到自己已經遇到了職業瓶頸,眼看小孩已經慢慢長大,而且父母養老也提上了日程,但職位不變,工資也是多年不漲,使得他感到家庭負擔在不斷加重,他不知道自己的下一步該怎麽走。考慮到跳槽的成本,他不想通過跳槽來改變眼下的現狀,那麽在原公司如何突破職業瓶頸呢?

類似於汪先生這樣的問題,很多職場人士都會遇到。他不希望通過跳槽來改變自己的現狀,而是希望在原公司獲得突破的機會,想法是可行的,但是要付出很多的努力。

汪先生已經做到高級經理的位置,再向上走有一定難度。但他可以考慮提升自己的語言水平、綜合管理能力和在企業中的人脈積累,進一步發揮自己的長處。汪先生有多年從事人力資源工作經曆,對人力資源非常熟悉,這種經曆對他來說,既有優勢,也是劣勢。因為單一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經曆,雖然在這方麵他是了解得非常深刻透徹,但是從橫向來看,他卻知之甚少,因此可以考慮多掌握些財務、營銷方麵的知識,形成向上突破的合力。他可以多了解行業的情況和競爭對手的情況,經過精心準備,可以向企業中實現更優化的人力資源規劃和管理方向發展,或向更高的職位發展。

不過需要提醒的是,在企業內部,考慮到人力均衡的關係,老板一般不會輕易對高層人員做出調整,所以對於汪先生來說,在短期內獲得晉升的機會可能會很少。同時,人力資源部門作為企業的核心部門之一,其經理職位肯定會有不少人覬覦。所以汪先生即使想要改善自己的現狀,但是不能太過明顯,以免讓自己處於被動境地。

第二條途徑:通過跳槽來獲得職位的提升。

對於已經積累了相當豐富的工作經驗,同時在原公司曾擔任過領導工作的職場人士來說,由於原公司的原因已找不到再次提升的空間,遭遇職場瓶頸,那麽不妨勇敢地邁出跳槽這一步。

餘先生是在一家美國製造公司的客服部經理。他有海外留學經曆,在澳洲拿到碩士學位之後,很順利地進入了這家公司就職。由於自己的勤奮好學,他從一位普通的工程技術人員成為核心技術工程師。6年前在一次人員調整過程中,餘先生做上了客服部主管,之後不久便升為客服部經理。從一名普通的工程技術人員,做到客服經理,對餘先生來說,似乎並沒有花費多大的功夫,十分順利。

但是在經理位置上做了很長一段時間之後,他突然發現自己對自己所從事的工作已經失去了新鮮感,同時他所在的公司早已進入平穩發展期,很少有人員變動情況,想要在原公司獲得更高的職位已無可能,因此他想到了跳槽。

在一般情況下,在同一個職位上具有三、四年以上的停留期,基本上都會感到**不再,動力不足了,厭倦感在不知不覺中產生。根據調查,白領特別是外資企業的職員會更加強烈。白領靠自己的知識或者經驗,4年之後沒有突破,其折舊率會很高。外資企業的係統比較穩定,升職的機會就比較少。

遭遇這樣的職業瓶頸後,可以選擇跳槽,這就首先需要盤點一下自身的工作資曆,如人脈關係、管理經驗等。從工作資曆來看,餘先生其實已經站在一個較高的職業平台上。他的業務能力較突出,有領導一個部門的能力,且在跨國企業裏近10年的工作經曆也將成他職業轉換的砝碼。

為了減少跳槽成本,可以選取與目前所從事行業有關聯的行業轉型,職業定位可以是同等規模公司的部門總監,或者如果能找到一個很有發展前景而規模也不錯的公司,那麽也可以從部門經理做起,再尋求內部發展。

第三條途徑:通過充電來增強自己的競爭力。

職場中人如果缺乏持續學習的能力,很容易會因為知識結構的老化而麵臨淘汰的尷尬境地。為了避免這種情形的發生,有意識地進行充電提高自身職場競爭力,是突破職場瓶頸的一種有效手段。

梁先生工作畢業於杭州一所普通高校,學的電子技術專業,學曆為大專。畢業之後在杭州工作了一段時間,也從事了好幾份不同的工作,但都沒有做長久,基本上過了試用期之後便離開。後來他來到上海,並進入一家廣東電子公司駐上海辦事處工作,從事電子元器件的銷售,到現在已經快6年半時間了。

梁先生做了1年的銷售員後,由於在業務方麵表現突出,深得辦事處領導的器重,不多久便升到外辦辦事處經理。在隨後的時間內,業務量一直保持在平穩水平。但在去年年底,辦事處人事出現變動,原領導被調往別省。原領導曾經向公司總部推薦過他,希望他來接替自己任上海辦事處負責人,但是遭到了公司總部的否決。由此,梁先生意識到自己已經遇到了職業生涯中的瓶頸,他想突破,但不知從何做起。

當職場瓶頸出現以後,最先應該從自身上來找原因,由於自身的不足而產生瓶頸的情形並不少見,不管自己在大學學得是什麽專業,崗位越往上提升,對自身綜合能力的要求就越高,如決策力、洞察力等方麵需要再次提升一個檔次。

找到自身原因後,最主要的任務是根據自身的具體情況,有意識地進行充電。很多職場人士被公司的崗位設置牽著走,用經驗吃飯最後就吃到“江郎才盡”,這樣的例子並不少。充電適用的原理為“短板原理”,即找到自己最為薄弱的部分,通過學習來提高。正所謂“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隻有自己有了足夠的本領,才會有繼續上升的空間,所謂的職場瓶頸也就自然化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