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的失敗和劉秀的崛起,讓中原陷入一片火海,被西漢帝國打殘並壓製多年的北匈奴汗國想趁機恢複祖先榮耀。不過今時不同往日,對於沒有深厚文化的組織而言,失去的東西很難追回。北匈奴萬眾一心,埋頭苦幹,但老天都不幫它。劉秀在恢複國力時,北匈奴境內連年幹旱,東方的後起之秀烏桓和鮮卑又不停地攻擊它,令其活動區域大幅縮小。

公元48年,北匈奴發生內亂,再度分裂為南北二部,南部匈奴投靠東漢帝國,北部匈奴人欲哭無淚,可偏執的他們絕不向東漢帝國屈服,繼續執行對東漢帝國的複仇計劃。這一次,運氣站到了他們這一邊:東方的烏桓和鮮卑發現劫掠他們已帶不來實惠,於是掉頭襲擾東漢帝國,北部匈奴抓住機會,迅速恢複力量。兩年後的公元50年,北部匈奴對叛徒南部匈奴發動猛攻,南部匈奴抵抗不住,遂向東漢帝國求救。

古代中國有個奇怪的政權“北南遞弱”現象:任何一個組織隻要南移,之於北麵的組織而言立即化為弱者。南部匈奴因投降東漢帝國而南移之前,和北部匈奴的戰爭十戰六敗,南移後則成了十戰十敗。後來的所有國家、組織,隻要南移,就會成為北麵國家、組織的獵物。

皇帝劉秀拒絕出兵,但還是把無能的南部匈奴人遷入長城內,劃出了一片領土給他們居住,同時設置度遼將軍(北疆邊防總司令),訓練南部匈奴士兵抵抗北部匈奴的進攻。

不過,東漢帝國的度遼將軍幾乎全為飯桶級別,南部匈奴又不肯全力配合,導致帝國北疆常受到北部匈奴的突襲,東漢王朝複製西漢王朝忍辱負重的國策,悄無聲息地積蓄力量,準備反攻。

公元73年,外戚竇憲認為帝國已具備反攻實力,遂派親屬、開國元勳竇融的侄子竇固集結步兵和騎兵數萬人出甘肅酒泉向西進發。北部匈奴得知後立即後撤,竇固大發神威,緊追不舍,一直追擊到天山,雙方遂行決戰,竇固取得決定性的勝利,占領了北部匈奴最肥沃的耕地新疆哈密。

西漢時,匈奴屢遭中國痛擊,每次被打趴下後都能站起來,但哈密一戰,匈奴被打得精氣神全失。雪上加霜的是,不僅東漢帝國對匈奴實施常態化打擊,東方的鮮卑和烏桓也向它進攻,匈奴陷入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境地,投降中國的北部匈奴人數量不停地刷新紀錄,最多的一次數字為二十八萬。

哈密之戰十六年後的公元89年,外戚竇憲親自出馬,率領東漢帝國主力和南部匈奴兵團分三路對北部匈奴進行毀滅性打擊,雙方主力在今蒙古國古爾班察汗山迎頭相撞,立即展開決戰。結果,北部匈奴兵團潰敗,二十餘萬人投降。竇憲意氣風發地在今蒙古國杭愛山上豎立石碑,為漢匈幾百年來的戰爭刻上結束的記號。公元91年,沉浸在空前勝利中的竇憲一鼓作氣,對北部匈奴殘餘勢力再次發動快速的軍事打擊,匈奴又潰敗。此後,用中國人的說法,北部匈奴是西逃,而匈奴人則使用了中性的詞匯——西遷。

竇憲和東漢王朝永遠都無法知道,是他們間接滅亡了西方最強大的羅馬帝國。匈奴西遷後,先進入伊犁河流域,但東漢王朝又派兵攻擊它,它隻好再西遷到中亞的錫爾河流域。它在錫爾河流域駐足時,中國人再次開拓西域,眼看雙方又要接觸,匈奴立即西遷到今俄羅斯頓河,幹掉了當地的老大阿蘭國。經過百餘年休整,匈奴終於恢複了在中國時的一半力量,渡過頓河,對陣哥特人。哥特人未遇匈奴人時,號稱宇宙最強,結果一遇匈奴人,就成了落湯雞。擊敗哥特人,匈奴人把南俄草原納入懷中,有了草原的匈奴人,如同神龍有了水,勢不可當。憑借著在中國幾百年來的失敗的戰爭經驗,匈奴人吊打西方。

公元395年,自詡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的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羅馬。五年後,匈奴人發動西進軍事行動,多次攻入意大利,多瑙河流域的各部落為躲避他們,隻得向西羅馬帝國腹地進發。公元410年,哥特人出其不意地攻陷了西羅馬帝國的首都羅馬,西羅馬帝國遭受滅頂之災,但仍能苟延殘喘。公元434年以後,匈奴人在短暫的內戰後積蓄全部力量,開始持續不斷地攻擊東羅馬帝國。東羅馬帝國隻能屈服,成為匈奴的衛星國。公元443年,匈奴史上最偉大的領導人阿提拉不滿足於東羅馬帝國的貢品,再次攻打東羅馬帝國,東羅馬帝國軍隊土崩瓦解,和匈奴簽訂喪權辱國的條約。

公元452年,阿提拉兵鋒直指西羅馬帝國。他率領兵團翻越阿爾卑斯山,攻入意大利。西羅馬帝國被**得生不如死,隻好投降,成為匈奴的奴隸國。

幾十年後,遭受匈奴人重創而始終不能恢複力量的西羅馬和東羅馬帝國相繼滅亡。匈奴人的西進,是東方對西方的一場決定性勝利。西方人恐懼地稱匈奴人這次西進軍事運動為“黃禍”,其聞風喪膽的樣子,讓人心生悲憫。

東漢王朝對匈奴的軍事打擊與再通西域並駕齊驅。西域各國與中國是利益關係,中國有能力保護它們不受匈奴侵害,並給它們利益,它們就對中國俯首帖耳,反之,它們就和匈奴建立友誼。王莽和劉秀時期,中國無暇西顧,匈奴重新做起西域各國的保護國,橫征暴斂,引起西域國家的恐懼與憎恨。劉秀做皇帝後,西域各國紛紛請求中國打擊匈奴,救它們脫離苦海。

劉秀深知國力未複,讓它們按自己的意誌選擇前途。各國悲歎之餘,隻好倒向凶殘的匈奴懷抱,但它們對慈悲的中國,念念不忘。

西域脫離中國,中國並不怨恨,因為人心在重大利益和災難麵前,不能經受考驗。公元73年,東漢帝國對匈奴開戰,在新疆哈密之戰中,軍中有個叫班超的將領表現不俗。他以小股機動部隊和匈奴一支主力奮戰,居然取得大勝,其勇氣和臨場反應讓總指揮竇固眼前一亮。

竇固想到讓西域各國重新歸附中國的計劃,認為班超定能勝任,於是派他出使西域。班超出身史學世家,父親班彪和哥哥班固都在國家曆史館寫史。班固深受家學熏陶,認定史書是真經,曆史上的偉大人物才是聖人和神仙,而做聖人和神仙的途徑隻有一個:用光輝的行動取得成績和名譽,從而被載入史冊。於是他扔掉毛筆歎道:“大丈夫當效仿曆史上的偉大人物建功立業,怎麽能在筆杆子下蹉跎終生?”這就是“投筆從戎”。

有些人喜歡戎馬生涯,並非好勇鬥狠,隻是因為心中有光,希望能照耀自己和其他人。愛好和平的中國人反對侵略,但不反對正義的戰爭,一旦有正義之戰,他們會如饑似渴地投入其中。

班超在編寫曆史的過程中,學到很多臨事之策,由此,他不但是合格的人生規劃家和史學家,而且是個知行合一的專家,能快速將行動正確地實現。

竇固隻給了班超三十六個非戰鬥人員,他叮囑班超,西域各國懾於匈奴**威而臣服,但內心深處對中國仍有感情,能不動刀就不動。班超說:“當然。”

他審視西域地圖,認為應先易後難,先南後北,也就是先勸服西域南道各國,再解決西域北道各國。在南道,他首先接觸的就是鄯善王國(今新疆若羌)。鄯善王國和中國的關係最親,迫於壓力才投靠匈奴。班超抵達鄯善王國後,國王流下久旱逢甘雨的淚水說:“終於等到你們了。”班超也流露真情說:“好久不見,中國很想念你們。”

於是,雙方談論重新結盟對付匈奴。鄯善王滿口答應,可當他看到班超隻帶了三十餘人時,不免疑慮。幾天後,班超發現情況有異,首先是工作人員對他們的態度開始變得無禮;其次是夥食越來越差;最後是鄯善王不再露麵。

班超通過各種蛛絲馬跡判斷,必然是匈奴人派了使者來,鄯善王擔心中國已不是從前的中國,所以猶豫不決。班超馬上強闖鄯善王王宮,在那裏果然發現了匈奴使者,一切真相大白,班超就當著匈奴使者的麵,發慷慨激昂之詞,痛斥匈奴對西域各國的迫害,重申中國的仁慈。

鄯善王臉色慘白,但沒有發表任何意見。班超回到招待所後,集合同事開會。同事們很悲觀地說:“如今隻能等鄯善王做決定了。”

班超說:“不對,不能把解決問題的手柄授予別人,要想事情成功,必須抓主動權。”

同事們說:“與中國合作與否,主動權不在咱們這裏,而在鄯善王那裏啊。”

班超腦洞大開說:“對啊,所以咱們要搶主動權啊。我決定,先發製人幹掉匈奴使者團,如此就斷了鄯善王首鼠兩端的念頭,讓他隻能投靠中國。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欲成大事,必須冒險。這就叫富貴險中求。”

跟隨班超來的人全是英雄人物,他們同意班超的見解。當天夜晚,班超率領同事們突襲匈奴使團,將其全部消滅。鄯善王這才下決心,重新歸附中國。

鄯善王國的回歸在洛陽城掀起狂喜熱潮,班超被委以重任,繼續開辟西域南道,並帶領三千人馬再次奔赴西域。臨行前,竇固認為士兵太少,欲補充到一萬,班超說:“三千人足夠,多一個都是累贅。”

西域南道有兩個強悍的王國,它們是剛取代莎車王國(今新疆莎車)的於闐王國(今新疆和田)和疏勒王國(今新疆喀什)。班超先抵達於闐王國,要它接受中國保護而放棄匈奴庇護。於闐王大笑說:“中國當年未對我們的苦求做出回應,現在匈奴幫我取代莎車王國坐上老大的位置,我怎麽可以恩將仇報?”

班超也大笑,回到駐地等待時機。匈奴使者得知班超到來,就給於闐王出餿主意說:“要班超把坐騎送來殺掉祭祀天地,殺殺他的銳氣。”於闐王頭昏腦漲地讓人去向班超索取坐騎,班超就在於闐王國城外殺掉來人,並聲色俱厲地指責於闐王不識好歹,威脅他要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

於闐王這回傻眼了,他知道班超在鄯善誅殺匈奴使者的壯舉,很擔心真的惹禍上身,又因為他得到消息,北部匈奴在和中國的戰爭中連連敗北,於是下令殺掉匈奴使者,宣稱接受中國的偉大友誼。

於闐王服軟,疏勒王兜題得知後馬上魂不附體,兜題不是疏勒人,而是被匈奴強行立為疏勒國國王的。班超抵達後派使者去見兜題,囑咐使者說:“疏勒人並不真心效忠兜題這個外來戶,你見機行事,如果兜題不投降,馬上捉拿,不會引發巨變。”

使者按班超的指示,在麵見不肯歸附的兜題時突然出手捉拿,班超知道消息後,立即衝入疏勒城,斷然取消兜題的不合法統治地位,立了前疏勒國王的侄子為新疏勒王。疏勒國也重投中國懷抱。西域南道諸國見兩個老大已改邪歸正,馬上擊殺國內的匈奴使者,向中國送上鮮花和掌聲。至此,西域南道被班超順利底定。

班超做事,迅疾如閃電,能在最短時間內找到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他知道自己要什麽,也知道如何實現心中想法。知道自己要什麽是知,實現心中想法是行,班超的行為就是知行合一。和張騫一樣,他敢於冒險,並有冒險成功的本領,集高度智慧和快速行動力於一身,這樣的人才在中國數不勝數,但張騫和班超做得最好看。

西域南道諸國全部歸附中國後,匈奴驚恐、憤怒。公元75年,匈奴兵團大舉進攻西域南道諸國。中國在西域投放的兵力有限,不能及時援救各國,導致幾個國家再投匈奴,並在匈奴逼迫下進攻設在烏壘王國(今新疆輪台東北)的中國西域總督府,總督陳睦被殺,駐守在疏勒王國的班超孤立無援,形勢危急。

東漢政府認為西域各國全是些見風使舵的小人,不值得保護,此時又無法提供保護,於是下令放棄西域,撤回軍隊。

沒有投靠匈奴的諸國極度恐慌,紛紛請求班超留下,為它們提供抵禦匈奴的智慧和力量。班超痛恨有始無終,於是做出了他人生中最艱難的選擇,抗旨留下,和還相信中國的國家並肩奮戰,對付反叛的各國。

經過公元75年陳睦被殺後,班超也意識到洛陽方麵意識到的問題,有些國家就是犯賤,喜歡在利益麵前忘恩負義,莎車王國就是典型。班超未來西域時,於闐王國在匈奴支持下把莎車王國踩在腳下,班超來後降伏於闐王國,並幫助莎車王國恢複力量。莎車王國力量剛恢複一半,就在匈奴的勾引下攻擊中國在西域的據點。

班超放棄從前的仁慈策略,決心用武力對付這些叛徒。公元87年,班超率領於闐王國武裝部隊兩萬餘人進攻莎車,莎車急忙向盟友龜茲王國(今新疆庫車)求救。龜茲王國聯合其他幾個反對中國的王國集結五萬兵力馳援莎車。

班超以退為進,佯裝撤退,誘敵分兵,莎車和龜茲果然上當,班超把它們各個擊破,莎車投降,龜茲退散,在西域南道再也沒有力量能和班超對抗,西域南道至此被班超二次底定。

班超趁熱打鐵,向西域南道的老大月氏王國(今新疆伊犁河一帶)發起進攻。月氏王國是西域強國,僅次於匈奴,但它很倒黴,遇到的對手是班超。公元90年,雙方發生大戰,班超先敗後勝,擊潰月氏主力,月氏王國表示臣服。第二年,洛陽方麵因班超的無敵戰果而取消了對他抗旨的懲罰,任命他為西域總督。公元94年,班超總督集結自他到西域以來最強的一次兵力進攻西域北道的霸主焉耆王國(今新疆焉耆附近),雙方大戰三次,焉耆王國慘敗,國王被班超活捉。月氏王國和焉耆王國的失敗,讓西域北道諸國震恐,五十餘國的國王紛紛來拜訪班超,踩破了班超家的數道門檻,宣稱歸附中國,永遠效忠。

從公元73年初次接觸西域到公元94年的威震西域南北,班超用二十一年把漂遊在中國之外長達半個世紀的西域全部拉回中國。八年後的公元102年,班超懷念故土,遂回到洛陽。中央政府用最隆重的禮儀歡迎這位經營西域近三十年、已七十歲高齡的蓋世英雄。盛大的歡迎宴會上,班超淡然地對所有人展示他那充滿異域風情的微笑,他的人生價值實現了,如當年所願,他被載入中華史冊,成為永遠不死的中華偉人。

班超卸任後,東漢政府任命在漢匈戰場上屢立奇功的大將任尚接替班超。任尚向班超請教治西域之道,班超告訴他:“西域人唯利是圖,不識中國禮法,你隻需把控全局,給他們利益,至於那些無傷大雅的問題,可不必過問。”

任尚是軍人出身,有著軍人一絲不苟的嚴苛精神,他根本不明白班超對西域人的心理分析,於是出現了好心辦壞事的情景。由於不必要的嚴苛,任尚治理西域幾年時間,便引起鋪天蓋地的叛亂。任尚雖然被調回,但接替者縱然才華橫溢,也無法撲滅這場不可阻擋的大火。

公元123年,班超的小兒子班勇主動請纓到西域,用從老爹那兒傳承的骨子裏的英雄氣概,通過一係列雷厲風行的軍事行動,平定了西域南北道諸國。然而班勇的繼任者全是蠢材,根本不懂如何和西域人打交道,不到十年,西域各國紛紛叛變。公元152年,和班超有著炙熱感情的於闐王國也背叛中國,西域諸國紛紛附和,西域局勢遂一發不可收拾,整個西域再次和中國脫離。

英雄人物在人類曆史上屈指可數,蠢驢比驢毛還多,此乃真理。如果中國多幾個班超,西域絕對不是問題。

這次脫離時間長達六百年,直到大唐帝國時期,西域才再次回到中國。但一百年後,西域再次被崛起的吐蕃王國奪走,第三次脫離中國的時間更長,長達一千年。直到18世紀末期,西域才被大清王朝奪回,從此成為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我們可以從班超和任尚的故事中得出以下信息:一個人的智商、靈性和情懷至關重要,它們能讓人快速看到事情的本質,用極簡的方式直奔本質,將其解決。西域各國的本質就是利,對付它們,給予利益即可,其他都是扯淡。任尚卻看不到,這就是班超和任尚最根本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