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倫敦辦完簽證回來,陳慕武回到實驗室,繼續投入到電子衍射的實驗當中。

雖然每天兩張照片的效率不高,但是隨著操作越來越熟練,實驗也跟著漸入佳境。

陳慕武還謹遵老師盧瑟福的教誨,抽空寫了一篇記載了實驗初步成果的快報,寄給了《自然》周刊編輯部。

接下來的十幾天時間裏,他和德布羅意一共換了金箔、鋁箔、鉑箔和賽璐珞薄片這四種材料,又改變了加速電壓,針對不同波長的電子也進行了對比實驗。

把實驗結果整理、計算之後,得到各種衍射材料的晶格長度和X射線測得的長度相對比,兩者之間的誤差不超過百分之一,這個結果足以說明,電子確實就是一種波。

實驗就此告一段落,老規矩,論文寫完之後,陳慕武仍然把它寄給了《自然科學會報》。

而德布羅意也親自動手,寫了一份法文版的論文,投稿給了法國科學院的相關雜誌。

在實驗期間,德布羅意還收到了自己老師朗之萬的回信,同意帶他一起去參加這次的索爾維會議。

所以在實驗做完之後,德布羅意也沒立刻離開劍橋返回巴黎,而是留在英國,打算和卡文迪許實驗室的眾人,過段時間一起去比利時。

至於那台已經完成了使命的真空泵,也被他捐贈給了卡文迪許實驗室。

和等待出發前的這幾天,閑著無事跑到倫敦看蕭伯納新戲《聖女貞德》的德布羅意不同,陳慕武這裏,卻是一山放過一山攔。

因為這次的實驗,是陳慕武和德布羅意一起完成的,所以他沒理由隻在論文上署自己一個人的名字,想當成畢業論文的計劃也泡了湯,隻能再重新再找新的方向。

好在這時候,斯通納送上了救命稻草。

才忙完了電子衍射實驗,陳慕武就又加入到了隔壁斯通納的那一組,考慮著盡快寫出來新的這篇有關不相容原理的論文,把這篇理論論文當成自己的畢業論文。

除此之外,他的生活中還發生了幾件瑣碎的小事。

先是隨著天氣的轉暖,遊泳俱樂部的貝斯特那邊,又開始了在康河裏的恢複訓練,為的就是備戰今年的劍橋-牛津聯合運動會。

陳慕武也下水試了幾次,雖然一冬天都沒下過水,但是身體機能還在,速度也基本上能和去年持平。

去年因為牛津大學那邊,橫空出世了一個遊得很快的新西蘭人,幾乎橫掃了整個遊泳項目的比賽,讓劍橋大學顏麵盡失。

臥薪嚐膽了一整年,再加上有了陳慕武這個健將,如虎添翼的貝斯特今年誌在必得,非要讓牛津大學也體會一下被支配的痛苦。

隻是現在有了一件尷尬事,讓這位俱樂部的會長有些擔憂,那就是陳慕武說他在四月下旬將要去比利時參加一個物理方麵的會議,也不知道來不來得及能在運動會之前趕回來,讓他徹底地揚眉吐氣一次。

還有另外一件事,在拿著書稿又找了陳慕武探討了幾次劇情走向之後,葉公超也終於寫完了那一本《巴黎快車謀殺案》。

他這一版的劇情和心理描寫得都很到位,陳慕武瀏覽之後,覺得這本提前幾年出世的佳作,一定能碾壓當前市麵上的所有偵探小說,當然也就包括傅滿洲係列。

他勸葉公超盡快找家出版社,讓這本小說問世,做好大賺一筆的準備。

但幾天之後,拿著書稿來找陳慕武的葉公超,卻是一臉的鬱悶。

他在美國麻省的阿默斯特學院讀書時,曾在學校教授羅伯特·弗羅斯特的指導下,出版過一本英文詩集。

葉公超本以為自己有出版經驗,再加上這本小說寫得很精彩,在英國出版應該不成問題。

所以他興衝衝地帶著書稿去了倫敦,登門拜訪了一個個大型的出版社,但因為國籍原因,基本上沒有人願意給他出版這本書籍,很多人甚至連文稿看都沒看。

即使有那麽一兩家小作坊式的出版社答應出版,但是這幾個黑心商人,也都不約而同地把版稅壓到了一個極低的價格。

處處碰壁的葉公超拿不定主意,再加上他臨近畢業,還有一堆事情要處理,所以他隻好先回到了劍橋,帶著書稿找陳慕武商量,這件事應該怎麽做。

陳慕武想起來,他在劍橋還有一幫有錢有權的好兄弟,也就是使徒社的那一批人。

於是他從葉公超手裏接過書稿,在一個星期六使徒社成員例行聚會時,帶了過去。

剛開始聽到陳慕武說自己寫了一本偵探小說的時候,眾人都覺得不可思議,認為中國天才和他們開了個玩笑。

他不是一個研究物理學的嗎,怎麽突然跑去寫小說了?

陳慕武也不廢話,直接找了一個平時喜歡寫詩,並愛當眾朗誦的社員,把書稿甩給了他,請他代為朗讀前麵幾段。

一開始大家都還不以為然,但是漸漸地,會場之內就開始逐漸安靜。

等到這位大詩人念了一個多小時,已經口幹舌燥,嗓子沙啞,打算稍微休息一會兒的時候,眾人已經被故事完全地吸引了進去。

“然後呢?”

“別停,繼續啊!”

也有人開始討論起誰才是凶手,並甚至為了這個話題,在會場中引起了爭辯。

陳慕武當然不想讓他們把整個故事聽完,再討論出版這件事。

他直接示意那位詩人暫且休息,然後開口對全場人說道:“其實,我寫這篇小說,也有著自己的私心,那就是看不慣薩克森·羅默和他筆下的傅滿洲,打算也寫一本偵探小說,和他打打擂台。

“剛才的故事,你們也已經聽了一部分,也不是我自誇,這本書的水平,相信諸位都也已經了解……”

“陳,確實是一本不錯的小說!劇情發展,矛盾衝突以及對讀者的吸引力,都是一等一的!而你所說的那個傅滿洲小說,我也曾經看過一本,那書裏無論是人物塑造,還是故事情節,都和你的這本沒法比!”

說這話的人叫喬治·萊蘭茲,是國王學院的一名文學係學生,也是劍橋大學戲劇社裏一位小有名氣的新銳導演。

他很清楚一個故事是好是壞,所以經過他的一番評論,在場的眾位使徒也都跟著一起點頭附和。

“但是,”陳慕武圖窮匕見,“我帶著這本書,跑遍了倫敦的幾家大出版社,可是不論是哪一家,因為看到我的膚色,連文稿內容都不看,就直接告訴我說,他們沒有出版這本書的意向。

“這也就是我為什麽今天會帶著書稿來到這場聚會的原因,是想請大家集思廣益,談談對這件事的看法,有沒有解決問題的好點子。”

他沒直接問你們誰有關係能幫我出版這本書,而是選擇旁敲側擊。

聽了陳慕武的這個請求,使徒們開始了頭腦風暴。

有人說讓陳慕武把書稿給自己,讓他一個英國人出麵,去和倫敦的那些出版社談。

這應該算是一條下策,陳慕武沒有表態。

也有人說,自己家和某某出版社之間能搭上關係,可以回家拜托家人,讓他們幫忙出版這本書。

陳慕武記下了說這句話的人,打算聚會結束之和他私聊一下。

但在這時,有人又提出來一條意見。

“那幫出版社都壓價壓得很死,然後又把書本的定價訂得很貴重,再加上因為內容原因,可能不會對這個故事進行大力宣傳,所以並不一定能讓陳的這本小說賣出一個好的銷量。

“我倒是有一個想法,不如我們自己出麵,創立一個出版社,又有陳,和在座的幾位其他作家們提供作品,說不定能夠一炮而紅!”

創立一家出版社,在別人聽來,可能有些天方夜譚。

但在在座的使徒社成員們看來,似乎就是一件易如反掌的小事。

而且這件事很快也吸引到了大家的興趣,因為一直以來,使徒社的這幫少爺們,身上貼著都是靠家裏人的標簽,他們也想親自下場證明一下自己的實力,然後這個出版社的想法就送上了門。

和他們相處的時間久了之後,陳慕武也開始有了他們這種貴族思維。

他想的也不是創立出版社這件事有多複雜,而是已經開始琢磨起出版社成立之後的運營模式來。

陳慕武想到了未來那個大名鼎鼎的企鵝出版社,自然也就想起了,這家出版社當初是如何在英國立住腳的。

那就是出版便宜、紙質良好又便於攜帶的平裝本書籍,采用薄利多銷的模式,讓一本書的價格和一包香煙的價格持平,自然就能從還在被服務於上層人士的精裝書統治的書籍市場中,靠著開辟大眾的閱讀市場,從而搶下一塊肉來。

他提出來的這個超前十幾年的商業想法,很快就得到了使徒們的支持。

大家也趁熱打鐵,幹脆就這一機會,分配起資金投入和股份占比來。

陳慕武把發現行星的獎金,和從根本就花不完的生活費中攢下來的體己錢,還有一直都存在銀行裏的那兩千英鎊都拿了出來。

這些錢加在一起,他總共掏出來四千英鎊,成了這家出版社的大股東之一。

之所以這次掏錢這麽爽快,而不像之前考慮是否向通用電氣購買那台真空泵時那樣畏手畏腳,是因為陳慕武知道,這一筆投資肯定會賺錢。

至於如何注冊公司,如何加入英國出版商協會,取得出版社的牌照等等,隻憑借著使徒社這幾十個人的人手完全不夠用,自然也有他們背後的家族出麵,派專人去處理。

給這本小說找到了去處,陳慕武心中的一塊石頭總算是落了地。

他把這件事和葉公超說了一聲,然後就又一頭紮進了斯通納的實驗室當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