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蘇黎士。
1914年,當愛因斯坦受普朗克和能斯特的邀請,離開母校蘇黎士聯邦理工學院,到柏林大學大學任教之後,他曾擔任的理論物理學教授一職,也就由彼得·德拜接任。
德拜是索末菲的學生,他在這個位置上一呆就是十年。
上個月,他收到了一月份的《物理學年鑒》,就已經注意到了陳慕武的那篇論文。
德拜覺得這個理論很有意思,然後他就從自己的前輩愛因斯坦在1917年論文《關於輻射的量子理論》中提出來的輻射量子理論入手,用另外一種方式推導出了和陳慕武同樣的散射公式。
德拜拿著論文和自己的推導,找到學校的一位實驗物理學家,請他設計實驗進行驗證。
可過了還沒幾天,德拜又收到了二月份的《自然科學會報》,這上麵不但再次出現了陳慕武的論文,還有卡文迪許實驗室的實驗驗證結果。
這個散射公式果然被實驗給證實了!
於是德拜這才慢條斯理地寫了一篇論文,同樣寄到了柏林《物理學年鑒》編輯部,普朗克教授的辦公桌上。
……
當然,並非所有人都會在看了盧瑟福發表的初步實驗結果之後,就開始對陳慕武的散射理論有所改觀,進而嚐試著去接受。
曆經了一兩百年實驗驗證的波動說,已經根深蒂固地植入進物理學家們的腦海中,惠更斯、菲涅耳等物理先哲,仍然有數量眾多的忠實信徒。
當二月份的《自然科學會報》隨著郵船在波羅的海的碼頭邊靠了岸,送到哥本哈根大學內的一間辦公室裏,誰能想到去年年底的新科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尼爾斯·玻爾,會在讀完自己老師發表的實驗快報之後,拍案而起?
1911年,尼爾斯·玻爾在哥本哈根大學取得博士學位之後,漂洋過海來到英國。
他先是到了J·J·湯姆孫主持的劍橋卡文迪許實驗室,幾個月後,他又轉赴曼徹斯特,進入到了盧瑟福在曼徹斯特大學主持的實驗室裏。
從1911年到1916年,玻爾在曼徹斯特一共度過了五年的時間。
在這五年的時間裏,盧瑟福成為了玻爾最尊敬的人。
雖然隻比他大十四歲,但玻爾不僅認為盧瑟福是自己的恩師,還將他視若慈父。
盧瑟福在曼徹斯特的實驗室,也成為了玻爾心中最為仰慕的聖地,因為在這所實驗室中,永遠有著一群你來我往、朝氣蓬勃的年青人。
他們中有來自顯赫學者家庭的喬治·達爾文(《物種起源》作者查爾斯·達爾文的次子),有傳統的貴族之後,也有來自生活底層的藍領子弟……
這些年青人有著不同的國家、文化背景,相異的貧富、地位差距。
但在那個實驗室裏,在盧瑟福高亢的嗓門、爽朗的大笑中,他們彼此沒有區別、隔閡,大家和諧相處,齊心協力,一心一意地鑽研科學的奧秘,尋求下一個突破。
正是曼徹斯特大學盧瑟福實驗室中的這種氛圍,深深地感染了玻爾。
他覺得,自己的國家丹麥雖然處於歐洲,但如果把英國和德國這兩個世界學術中心比作彬彬有禮的紳士,那麽丹麥的科學水平,基本上就相當於化外之地的野人。
如果為了能夠提高自己國家的學術水平,促進國家的科技發展,他就必須要效仿自己的老師盧瑟福,仿照曼徹斯特的那間實驗室,在丹麥的土地上,也建立起一個同樣的科學樂園,為國家的科學研究培養一批又一批的新鮮血液。
從曼徹斯特回國之後,玻爾進入到母校哥本哈根大學,拿到了理論物理學教授的職位。
但他從未對手中握有的大學教授職位感到滿足,因為在玻爾的心中一直有一個更大的夢想。
幾年前,索末菲的一篇論文,成功彰顯了玻爾原子模型的價值,讓玻爾這位才在學術圈裏聲名鵲起的丹麥人的國際聲望,更上了一層樓。
借著這股強勁的東風,玻爾成功地獲得學校的批準,他又進而說服市政府提供地盤,並贏得嘉士伯基金會的大力資助。
沒錯,就是那個賣啤酒的嘉士伯。
嘉士伯靠著賣啤酒在丹麥成為了富翁,去世之前,他把遺產的一部分交給丹麥政府,要求將這些錢送給丹麥的學者,資助他們完成學術研究。
在拿到土地和經費之後,玻爾終於能夠實現夢想,可以大興土木修建一個“哥本哈根大學理論物理研究所”了。
為了這個夢寐以求的研究所,他費盡了心血,甚至不辭勞苦,親自設計了研究所的大樓。
但這也產生了一點麻煩,因為與玻爾口授論文的過程一樣,他時常地改變主意,數易其稿,以至於建築工程拖延了一年多,直到前年年初,整個大樓才正式投入使用。
房子蓋好之後,招生又成了亟待解決的問題。
別說吸引外國的留學生,就連本國的學生都對哥本哈根的能力有些懷疑。
丹麥有錢人家的子弟,比起到首都求學,更願意去歐洲大陸上的德國和英倫三島,接受最先進的科學教育。
但就在這時候,玻爾再一次時來運轉。因為就在去年年底,他獲得了1922年度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如今的玻爾可謂是名利雙收,風光無限。
這天早上,他像往常一樣,吃完早飯之後走出家門,來到研究所中自己的辦公室。
提前上班的秘書,早就把二月份的《自然科學會報》擺到了玻爾的辦公桌上。
玻爾掏出隨身攜帶的煙鬥,往裏麵填滿新的煙絲,“哧”地劃了一根火柴將其點燃,深吸一口之後,他才拿起今天一早被秘書擺到他辦公桌上的二月份《自然科學會報》,隨意地翻看了起來。
在目錄上,他看到了自己恩師盧瑟福的名字。
不過在老師名字的上方,他又一次看到了那個中國人,陳。
在上個月的《物理學年鑒》中,玻爾就已經看過了陳慕武的論文。
對其中提出來的光量子觀點,玻爾嗤之以鼻。
光量子?又是光量子?
老子打的就是光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