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李氏一聽,心下懊惱不已。
沒想到這次自己是賠了夫人又折兵,自己女兒不但沒有爬上貴人的床,還要被趕出去。
她又開始幹嚎起來,變臉之快讓陶枝瞠目結舌。
“蕭公子,我錯了呀。我沒想到我女兒如此心悅於你,做了糊塗事。”陳李氏邊嚎邊哭,但是話卻依然往輕了說,是因為她女兒心悅他才犯渾,“請你看在我兒子還在幫工的份上,饒了我們吧。我們母女倆如果被趕出去,哪還有活路呀?”
王裏正心下有點動容,她們犯的錯也不是罪不可恕的。但是這話他不能說,還是要看蕭公子的意思。
“蕭公子,你看這……”
“我不原諒。”蕭時晏的嗓音還是一如既往的溫潤如玉,可是陶枝卻第一次聽出了冰冷之意。
王裏正似是沒想到蕭時晏居然真的不原諒,要將她們趕走……一時之間也愣在了那裏。
對於蕭時晏來說,這母女倆相當於是個定時炸彈,時不時鬧些幺蛾子,還不如送走為好。他在宮裏長大,並不是什麽不食人間煙火的單純之輩。別人投桃他報李,萬萬沒有以德報怨的意思。
“收拾收拾,準備走吧。你的兒子如果要走,也可以一起走。”陶枝接過話茬,不甚在意地笑道。
陳李氏等了半天,也沒等到王裏正的挽留,她心道,這個破村子,到底誰說了算!怎麽都被這倆拿捏了?
“嬸子,你是想讓我扶你起來嗎?”陶枝一步上前,卻嚇得陳李氏一骨碌從地上跳了起來。
陳李氏看著陶枝這笑容,心裏發毛,這個女人,其實是個女魔頭!大家都被她單純的少女外表給騙了!實際上,心狠手辣,出手就是下毒。
陶枝揮別王裏正,說‘送送’陳家母女,陳李氏就不得不往回走了。
王裏正歎了歎氣,看著她們遠走的方向,心道也不知道她們出去後,還能不能安然度過這個冬天。陳李氏的兒子,他見過,是個能好好幹事的,模樣也不錯,真是可惜了,有這樣一個娘……
趁著走遠了,陳李氏忙問道:“那我的解藥……?”
“還是一個月來取一次。”陶枝不以為然。
陳李氏在心中暗罵一句我呸,一下子又忘記了這麵前的是女魔頭,正準備嘲諷兩句,卻被身後的陳皎月拉住了袖子。女兒在朝她搖頭示意,讓她忍忍。
“我們都要被趕出去了,那怎麽找你?”陳皎月默了片刻,開口問道。
“你們能去哪裏,不就是在風煙縣附近?一個月來一次河西村,有什麽做不到的?”陶枝並不想幹脆地給這陳李氏一次性‘解毒’。這個陳李氏在她看來,壓根就不知道錯,隻是被迫低頭。如果解了毒,誰知道以後會不會又整出些什麽來,她以後可忙得很,沒空去搭理這些破事。
陳李氏隻得閉了嘴。陶枝說得沒錯,她們也走不遠。她所想的就是既然這裏不能待了,那便混進城裏去。以她女兒的姿色,說不定能當上有錢人家的小妾。這個破河西村,她還不稀罕待呢。
陶枝看陳李氏不說話了,麵上又一掃剛剛的‘難過’,知道她肯定又有什麽主意了,於是提醒她:“你怎麽過你的生活我不管,但不要招惹到我們頭上。你記住了,解藥一個月一次。”
陳李氏在心底翻了個白眼,麵上卻不敢,“知道了。”
陳李氏回到茅屋,隻見剛剛那些婦人,一看到她回來了,便四散開來,將屁股對著她,並不想和她講話。
陳皎月覺得沒臉,低下頭進了屋子,開始收拾物件。
她們本來也沒有多少東西,逃難來此,也沒有添置多少東西。於是很快就收拾好了。
她們此刻就等著家裏唯一的男丁陳望之做完工回來,就可以離開了。
陳望之是陳李氏唯一的兒子,名字是因為陳家曾經給予了厚望。然而,自從陳李氏的丈夫押鏢死在路上後,家裏就再也供不起陳望之讀書了。
因為供陳望之讀書花了不少錢銀,每年給夫子的束脩都花費不少,因此他們這一房沒什麽存銀了,陳李氏的婆母就天天在家裏指桑罵槐,罵陳李氏是個喪門星。如果不是要供孩子讀書,何至於去走鏢?可是卻忘了自己每月也能從兒子那領了不少錢。
陳李氏自從丈夫不在了,在家裏待著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被婆母嫌棄磋磨,於是便覓死覓活地分了家出來。
天黑了陳望之下工回來的時候,一進屋就看見屋裏沉悶的氣氛,他已經知道了什麽回事。剛剛工地上那些婦人已經七嘴八舌地將事情經過講了一遍。
他覺得非常臉紅,他也不能狡辯什麽。因為他的母親確實是做得出這種事情的人。要怪就隻怪他無用,讀了書,卻也隻能來這裏幫工,一家人隻能勉強混個溫飽。
工地上其他的男人,倒是對於這種事情隻是嗤笑一番,便也沒有往心裏去,拍拍陳望之的肩膀道:“小子,你也別往心裏去。女人都容易這樣,你幹你的活就行,別管她們。”
然而陳望之又怎麽可能當作無事發生。否則聖賢書豈不是讀到狗肚子裏去了?
他回家之前,先找到陶枝,朝她行了個禮,代母妹道歉。
陶枝看得出來,這是個真心實意道歉的……而且看舉止,是個受過教育的讀書人。於是心下便生了幾分好感,她拿出二兩銀子,遞給了陳望之。
陳望之看到銀子,立刻拒絕,“陶姑娘,這我可不能收。”
且不說他的母親和妹妹做錯了事情,單是他們這些流民都受到她的照拂,怎麽還能拿她的錢呢?
陶枝卻說,“這是辛苦費,畢竟你在我這做工也有一段時間了,沒有功勞也有苦勞。這銀子你自己收著,不要給你母親。”
陳望之想了想,今後也不知能去往哪裏,什麽都要錢。他自己一人便罷了,吃點苦風餐露宿沒什麽。可是還有母親和妹妹……
“那就謝過陶姑娘了。陶姑娘對在下的恩德,在下會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