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後,昭華在長公主府收到了範依然的來信。
紀國公府削爵,原門下侍中之孫與翊安縣主和離。
袁含璋和離後,於上京途中不慎跌落河水溺斃。
袁太後大受打擊,一病不起。
昭華冷然一笑。
不論是太後指使,還是袁含璋自己所為。
憑那幾個刺客居然能在三衛士兵把守下進入欒青山,怎能沒有皇室中人插手呢。
看來有人已經等不及要出手了。
那她也不能在坐以待斃。
……
時光悠悠。
轉眼三年已過。
三年間,萬事滄桑變化。
唐衍自北燕歸京後,獲封一字齊王,與兄長唐清、唐持三王並尊。
一時間,朝中關於立儲立後之事,眾說紛紜。
在李淑妃言明逸王唐清不可為儲之立場後,朝臣漸漸分為兩派,分別擁護四皇子衡王與五皇子齊王。
二位皇子也如各自僚屬所盼,三年間各自立下政績多條。
衡王破獲大案,齊王便整治貪官。
衡王治水患,齊王便理蝗災。
衡王便主張興辦水利,開拓邊疆;衡王奏請改革法律,獎勵賢能。
端的是旗鼓相當,各有所長,一時名聲大躁。
逸王唐清不參與黨政,領金吾衛大將軍銜,護衛皇城。
而隨著太後亡故,唐銳也因皇子身份走回人前,被唐持攏於其下,替唐持謀事,去歲封郡王爵。
長公主昭華與二公主寶儀,自三年起主張興辦科舉,興開女學,改革女官製度,有參政議政之權。
因兩位公主走到幕前,為天下女學設立開端,大邕女子地位大幅提高。
女子閨中可學經史,高談闊論,出嫁若有不順,可與夫君和離再嫁。
出門不必戴麵巾鬥笠,入座不必以古之女則女訓為唯一之要約束己身。
史稱“四王二主”。
再說邊關。
前年西北定北王退位,霍轍承爵封王,與堂弟長寧郡王霍昶距敵於關外,護佑一方平安,定北王府威勢,更勝從前。
西南安南王府與淮陽侯府亦相輔相成,屢立奇功。
這三年間,大邕境內海晏河清,天下太平,乃盛朝之貌!
又是一歲一度曲江瓊林宴。
謝婉柔站於閣樓之上,望著街道之上新晉狀元郎等打馬遊街的繁盛景象,詢問昭華:
“今年冒男身參武舉的女子,可有了處置?”
說的是當下京城之中的一樁奇事。
一位二十出頭籍籍無名的年輕小夥馮林君,一路過關斬將,進了前十甲。
戰鬥力強悍不說,兵書策略更是信手拈來,更在軍事上有許多創新之處,很受考官青睞。
怎料突然被爆出是女子之身。
一時之間,朝野皆怒,更有考官直接將人送進了兵部大牢。
朝堂之上更是一邊倒,痛罵此女不守婦德。
可因此事前所未聞,至今還未落下一個決斷來。
“男子坐朝,女子便是輕賤。”昭華眼裏看不出情緒,話語卻透露出了她的譏諷,“不過是欺負朝堂之上,少有女子之言罷了。”
“那你打算怎麽做?”
“既然從前沒有,那我便開了這先例。”
三年太短,大邕對女子的成見雖有所改變,卻不會瞬間就叫女子地位翻天覆地了。
這個時代的女子依然處於弱勢,馮林君都一路走到了現在,如此人才,她實在不願令其蒙塵。
紫宸殿中,永豐帝正與朝臣談論起如何處置馮昭林一案。
常禮便來報,“陛下,長公主求見。”
昭華雖間接參與政事,但永豐帝議政的時候,她從不會攪擾。
這還是頭一次。
永豐帝知道她有話想說,正好他對此事也有些別樣的看法,便召其進入。
大臣們知道她一向倡導女學,便連忙開口,企圖將馮昭林之案一錘定音。
“陛下!馮氏一事實在驚駭天下,聞所未聞!女子怎能領兵上陣殺敵?!還請陛下治馮氏死罪!”
抬腳進門的昭華聞言出聲相對,“蘭大人口口聲聲馮氏,甚至不願以其名稱呼。身為言官,還未出口便已輕視其人。本殿實在擔憂,蘭大人之進言,究竟是為了大邕社稷,還是隻是因為自覺高人一等便心存蔑視?”
此等犀利言辭叫滿殿的官員都倒吸一口涼氣,連忙給長公主讓出一條通道來。
諫議大夫隋進更是氣得臉紅脖子粗。
永豐帝看向來人,淡淡說了句,“昭華,不得無禮啊。”
卻沒叫人聽出什麽責備的意思來。
昭華走到最前頭,福身行禮,“女兒攪擾父皇議政,還望父皇恕罪。”
永豐帝甚至連句責罵都有,抬手讓她起來。
“正好說起馮昭林一事,你向來是個有主意的,你來說說。”
昭華起身,“女兒以為,不僅不該處置馮昭林,更應大肆嘉獎賞賜。”
“不可!”隋進怒目圓瞪,“女子就該在家中相夫教子,沙場那是男人的事情,女子摻和些什麽!若不懲治馮昭林,反而厚賞她,豈非引得天下女子效仿?從此以後,天下誰來織布浣衣,誰來孝順公婆?豈不擾亂小家,更是禍亂大國!何況她冒男子之身,已犯欺君大罪,按律當誅!”
昭華聽著這言之鑿鑿,側身轉頭看向他。
“敢問蘭大人,大邕為何開武舉?”
隋進才慷慨陳詞完,聞言,鼻孔出氣道:“自然是為要選拔有智謀勇力的人才,為國家削平寇亂。”
昭華又問一旁的兵部尚書趙邡:“趙將軍,武舉選才有何要求?”
趙邡答道:“武舉主要考舉重、騎射、步射、馬槍等技術;此外要“副之策略”,問孫吳兵法等。如果在答策的筆試中不及格,亦不能成為將才。”
昭華頷首,又問:“我朝武舉可有規定女子不能參考?”
趙邡一愣,隨即笑了,“這倒沒有。”
因為沒人覺得女子會參考武舉,自然便也沒有此條例約束。
“如此說來,馮昭林本就是應詔而來,並未違反條例,又談何欺君?”
隋進被嗆住,立馬駁斥出聲,不滿道:“長公主這分明是在粉飾太平!天下豈有女子行武的道理?”
昭華冷哼一聲,“前所未有便是錯?蘭大人偷換概念的本事亦是爐火純青。”
她看向明顯與隋進同氣連枝的朝臣們。
“敢問諸位,可看過馮昭林參武舉各項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