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東喊了聲“不幹了”,忿忿離開了會場,

如果這位曾經幹了7周的董事長兼總經理說話算數,那麽就意味著他已永遠離開了他老爹親手創建的這家百隆房地產公司,

他認為,涮了他的董事長和總經理,連個公司副總的職位都沒給他,這是新上任的宋淅豔在整他,這是曾經得到他老爹重用的宋淅豔忘恩負義的報複手段,還叫嚷讓在場的眾人給評評理,

其實,在場的每一位,都隻能認為,劉小東的今日,全是他咎由自取,是理所當然的結果!

劉小東一甩袖子走人,是不可能得到任何一位理智的人的同情的。

這也不可能影響到新任董事長宋淅豔進行公司改革的一絲半點,

主席台上的宋淅豔,表情平淡,緩聲說了句: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看到在座的各位,我就看到了百隆的希望!”

這幾句話,猶如一段《聖經》啟示錄,猛然震撼了場上眾人的心靈,有人禁不住突然喊道:

“好!”

這一聲叫好,接著就聽得掌聲雷鳴!

宋淅豔真的激動了,她沒忘今日這次會議應當進行的重要議程,這個議程才是上陣的三板斧,才是真真實實的踢出三腳,

望著在座這50人,這百隆房地產公司的精英團隊,她感到了自己肩上責任的重大,

未來百隆公司的運作,全要靠在座這些領頭之雁完成了,

然而現在,她要剔除陳屙,開辟新局麵,領導全公司走向改革進程,首先必須要讓在座這些帶頭人改變思路,

這就是今天會議的重要議程,她要讓這些手下的親兵用新的理念武裝頭腦,這新的觀念就是她在就職演說中倡導的“開源節流”改革方針。

“如果一圍池塘,山泉小溪流不進那裏,江河湖海跟它也沒有聯係,就算天上下雨也澆不進去,那麽大家想想看,天長日久之後,這圍池塘會怎麽樣?”

這又是一段發人深醒的開場白,而且是在試問,

在場的人,交頭接耳開始小聲議論了。

很快有位部門經理站了起來,這位就是曾經指導前董事長兼總經理劉小東分析公司股票三連跌的那位財務部的經理,

這位財務經理站在那裏回答道:

“報告董事長,如果那樣的池塘裏沒有了活水,就會變成一潭死水,越來越渾濁,甚至發出惡臭。”

有人聽到後卻笑了,

不過多數卻在點頭,

聽得小宋董事長臉上微顯笑容,示意那位站起來回答問題的經理坐下,開口說道:

“謝謝方才那位財務經理,他說對了。一個池塘,要讓裏麵的水一直清澈,必須得有活水源源不斷地流進來。可是如果沒有了活水,那池塘必然要變成一潭死水,越來越渾濁,發出惡臭。這個比喻可以用在一個部門,尤其可以用在諸如我們這樣一家公司。這就是需要推行開源節流的重要意義。”

哇!

原來這就是舉例啊,這就是對開源節流的形象描述啊!

董事長便開始闡述一家公司怎麽才能做到開源節流,

她引用了北宋時期那位禦用哲人朱熹的《觀書有感》裏的金句: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那麽諸如我們公司如何才能做到開辟源頭活水呢?”

這樣就把話題拉到了開源節流,

開源節流,也就是增收節支。

開源的目的就是開辟更廣泛的賺錢渠道,就說今日百隆,雖然本年度的最後一標失之交臂,那我們就應當坐以待旦,坐以待斃嗎?

不!我們應當走出公司大門,去調查社會,去調查市場,去發現適合我公司參與的工程項目,至少我公司還有現代化的基建工程的裝備,這是其一。在座的多數都是基建行家裏手,這就是技術力量,這是其二。我們的裝備,我們的技術就是我們寶貴的財富,要充分發揮他的效力和職能,這些就是源頭活水!

哇噻!把深刻的哲理深入淺出地說明白了,小宋董事長,真有你的!

方才闡述的可是開源,那麽節流怎麽理解呢?

節流,就是在公司辦公,在項目開發工程建築中,節製浪費開銷,

就是減少成本,以最小的成本,最優的質量,完成一件工程,就能夠達到提高公司經濟效益的目標。

場上眾位明白了,新任董事長對開源節流的這番闡述,就是一次提高公司經濟效益的改革,

大家在初步明了怎樣才算開源節流這個話題後,不禁心頭都熱活起來,於是又來一次情不自禁的掌聲。

對開源節流,這還是一番淺顯的描述,

這個涉及企業管理方麵的改革措施,其意義的重大,宏觀領域的寬廣,遠不止如此膚淺,

起碼一家公司能否做到充分發揮管理職能,在管理中合理控製成本這才是根本上的保障。

其次要做到優化營銷管理模式,

改革老一套的產品銷售格局,要學會創新銷售,為增進與客戶的交流走出公司推廣產品,利用多種多樣的方式方法讓客戶接受我們的產品。

以上這些都體現在開源方麵。

那麽節流呢?

做為一家大公司,必須強化財務管理職能,嚴格管理製度,把錢用在刀刃上,不要再出現亂動流動資金而丟失了中標拿地這樣嚴重的失誤行為。

在論述加強人力成本和辦公成本管理議題上,董事長宋淅豔說了一句讓全體到會者心頭一震的話語:

“據我了解,任何一家成功的公司,都有一條鐵律,那就是不養閑人。尤其在我這裏拿著薪水,又無所作為之輩,你給我走人!”

這句話,又引動一片掌聲。

還有一項節流內容,讓大家還是費了一番力氣才能夠理解了,

那就是怎樣做到降低直接生產成本,提升產品競爭力這一主題,

提升競爭力的條件就是產品質量達標或超標,

可是直接的生產成本,又怎麽能降低呢?

既要降成本又要保質量,這可是王牌的管理機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