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生於魯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51年),卒於魯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後人尊稱他為“孔子”。孔子在幾千年封建社會中被奉為“萬世師表”,他的祖輩曾是宋國的貴族,後因受排擠遷往魯國,到他父親時已沒落為下級武官。他三歲喪父,十七歲喪母,家境十分貧寒。他從小好學上進,加上當時魯國是一個文化中心,因此他學習了魯國保存的文化,從中尋求治國教人之道。二十歲左右他做過“委吏”和“乘田”的小官,辦事很認真。大約三十歲時,他開始私人講學,廣招門徒,勤奮施教,聲譽越來越高。在講學的同時他又勤勉治學,廣求名師。他修訂了《詩》《書》《禮》《易》《春秋》,為後世整理保存了珍貴的文化典籍。他一生大部分時間都花在教育上,是一位極有影響的思想家、教育家。

據載,孔子的兒子出生時魯昭公賜給他兩條大鯉魚道喜,孔子由此給兒子取名鯉,字伯魚,以示紀念。伯魚是孔子唯一的兒子,但是孔子並不溺愛他,從小就教導、督促他要勤奮學習。

有一天,孔子把伯魚叫到身邊,問他說:“《詩經》中的《周南》《召南》這兩部分你學過了嗎?如果不學這兩部分,就如同麵抵牆壁走路而根本邁不開步子一樣啊!”伯魚連連稱是。

又有一天,孔子一個人站在庭院之中,伯魚從孔子旁邊快步走過,孔子忙叫住他問:“你學《詩》了嗎?”伯魚回答說:“沒有。”孔子就教導他說:“不學《詩》,你就無法正確表達自己的意思,別人也就無法明白你的意思。”伯魚退下去後就遵照父親所說的話,開始專心學習《詩》了。

《詩經》是孔子從三千多首民間詩歌中選出三百零五篇匯集而成的,其中有著豐富的知識和深刻的寓意。孔子非常重視《詩》,他曾說:“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論語·陽貨篇》)在今天,我們可以對孔子的話做以下理解:為什麽不學《詩經》呢,孩子?詩可以使人興奮、激昂,也可以令人消沉、憂鬱,這些喜怒哀樂的感情變化都能豐富人的情感世界。詩作為一種語言形式,可以抒發感情,也可控製感情,陶冶情操,培養高貴的品質,使人愛人、愛家、愛社會。《詩經》可以用於文學欣賞,其中許多詩歌具有深刻的意義,還可以改編成戲曲、歌舞,使人明白事理,增長知識。《詩經》可以教導人們該如何正確地與人交往,人與人之間應當和睦相處,以禮相待。通過讀詩、寫詩,一個人可以發泄自己的憤恨之情,卻又不會傷害別人,這樣就有利於控製自己的情緒,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至於喪失理智而走向錯誤的深淵。通過學習《詩經》,一個人能夠明白孝順父母、友愛親朋的道理。從長遠來看,人們學習《詩經》,明白治家治國之道,就可以為社會出力了。學習《詩經》還可以懂得許多知識,充實頭腦。正因為孔子把《詩經》看得如此重要,所以他要求伯魚一定要好好學習《詩經》。

有一天,孔子又站在庭院中,伯魚從旁走過,孔子又問他說:“伯魚,你學了《禮》嗎?”伯魚回答說:“沒有學。”孔子便對他說:“不學習《禮》,你就無法在社會中立足啊!”伯魚退下去後又去認真學習《禮》。孔子認為,不學禮便無法在社會上生存,更談不上為自己的國家盡力了。孔子要求兒子懂禮貌、遵紀守法,成為一個有修養的人。他希望兒子對人、對家、對社會都應當有愛心,重義輕利,不要斤斤計較。

從以上幾件事,可以看出孔子對兒子教育很嚴格,同時隨時隨地都注意施教,而且善於引導,從不采用粗暴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