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薑子牙之算

張友仁實在提不起興致看清平子與他師傅餘旭道人之間的對殺,如今,揭過他們蒙騙世人的老底,給高老莊的人們提個醒,他也算做得仁致義盡了。

至於與道門的鬥爭,這兩家夥隻不過是被別人當槍使的出頭鳥,從他們身上也不可能追查出更多東西來。

不過,張友仁還是探明了餘旭的終南山道場出自於昆侖玉虛宮一脈。

昆侖玉虛宮是聖人元始天尊的道場,後來,洪荒異變,道祖合道之後,不準大羅金仙以上實力的仙人進入地仙界。元始開尊等聖人這才帶著各自門人離開地仙界,到天穹開辟三十三重天。

元始聖人離開之後,昆侖玉虛宮道場也傳給了封神一役啥都沒撈到的薑子牙。

薑子牙在封神一役之時,因為受天道所鍾,得天獨厚的氣運令他立下赫赫戰功。但是,他封神之後,卻因為被聖人竊取了功德氣動,用於各自發展所屬教派,令這位須發皆白的老丞相大失所望,連師門感情也淡了。

被竊取了功德氣運的薑子牙本就十分背時,結果他離異的老婆馬夫人,因為他成了大周丞相再次回歸,被這個被稱為掃帚星的馬夫人牽連,薑子牙更是悲催,連走黴運。

封神的時候,將玉帝之位機緣巧合之下讓給張友仁,此一辱;後來,漸漸失去周王的恩寵,封了屬地,打發出周朝的核心圈子,再次受辱。

他修仙不成,世俗福運又轉哀,與老對頭申公豹兩人有同病相憐之感。

想到申公豹至少還能修仙得長生之道,雖被鎮壓於東海海眼深處,終不見天日,但也無性命之憂,自己卻是百歲就將壽終,實在對不起腦海中所修之法。

因此。痛定思痛的薑子牙棄文從武,將朝政事宜交於後世子孫,再無牽掛,從此一心誦讀黃庭,再次轉修道妙。

也許是哀至極處轉為盛,再加上他將世俗完全放棄,令他心境超脫了一些。以前道法難以入門的他,竟然在短短時間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成就,令元始開尊都大是意外。

因此,元始天尊離開玉虛宮之後,就將這道場傳給薑子牙。

這無數時光過去,薑子牙倒也混得風聲水起。不但傳者甚重,以清靜道尊自居,還一統地仙界道教派別,威風一時無兩。

以至於,地仙界現在聽到清靜道尊之名如雷灌耳,卻不聞薑子牙之名。

道門三教之中,人、截、闡。各各不同。人教重德,截教重勇,闡教重心,三教爭執非常大,經常因教派信仰紛爭不止。封神之後,三教名存實亡。人教隻有玄都大法師一人傳徒上洞八仙,逐漸分枝發芽;截教因通天教主心灰意冷,漸失去有教無類。守望互助的傳統,分崩離折;唯有元始聖人治下的玉虛宮威望依舊,所以,三教經常要借助薑子牙的勢力,將觸手借向地仙界這塊香火之地。

這就導致了薑子牙這個清靜道尊越來越勢重,普通帝王將相在他麵前也不得不俯首低頭,與佛門在西牛賀洲勢力相仿。隻不過,他深知東土傳統,不敢明目張膽地將手伸向世俗朝政,以高高在上的姿態俯視眾生。接受眾生的膜拜。

終南山道場正是在這種情況下,走入玉虛宮的視線,如今,道佛兩門與天庭之主以天地氣運為賭注,定下十年之約,贏者入主仙庭,掌控天宮,讓薑子牙眼裏一亮,覺得機會來了。

因此,薑子牙將觸手慢慢伸向三方勢力均在不斷插手的西遊事件中,隱隱有成為第四方的態式。

不過,薑子牙吃過幾次暗虧,被師門賣過,被世俗朝庭賣過,這些高高在上的家夥都是卸磨殺驢的貨,令他也不敢不留退路,隻想見縫插針,為自己謀利,以小博大,慢慢積累自己的實力,以待將來圖謀自己的野心。

抱著這種心態的薑子牙從天庭暗線中得知勾陳將天蓬打入凡界,他迅速出動力量,四處探查消息。也合該他與張友仁這個老對手對上,薑子牙派出的餘旭到高老莊,看到高老太爺家道殷實,本來準備打秋風,結果碰上了卯二姐循著天蓬氣息而來,才發生了一係列後事。

張友仁旁敲側擊地分析出這些內容之後,看著纏著一團,將清平子縛住正要準備下殺手,在他麵前表現得大義滅親的餘旭道人,露出厭惡之色,暴喝道:“夠了,你們幾師徒自廢修為之後,給本尊滾!”

“不!”

餘旭師徒聞言大悲,顧不得滿麵血汙,連爬帶滾地爬過來,苦苦相求。舉凡修士,誰沒得罪三五對手,如果被人知道已經廢去修為,還不得被虐得死去何來。何況,看向高老莊眾人的眼神,如果廢去修為,能否走出這莊院都是兩個字。

張友仁看著鼻涕齊流的餘旭師徒,冷喝一聲,“不廢則死!”

嚇得幾人目露悲色。

餘旭咬了咬牙,怨恨地看了一眼清平子,一掌拍向他的丹田,在清平子痛哭聲中,再次廢去另外幾徒的修為,目露絕望地逆轉自己的經脈,瞬間氣息降至普通人之境。

他恨恨地看了看張友仁,目帶死灰氣息地轉身朝莊院外跌跌撞撞地跑去。

“站住!”

“大……大……大,大仙,您還有何吩咐?”

清平子牙齒打顫,在張友仁的威壓麵前興不起半分反抗念頭,聽到他的呼喝,還以為張友仁會拿他祭刀,一股騷臭味自褲襠中散溢出來,令得一直跟在張友仁身後的卯二姐秀眉大皺。

張友仁厭惡地揮了揮手,喝聲道:“從今往後,你終南山一脈不得再派人到高老莊方圓千裏內騷擾,否則,本尊不論你後台有多硬,都將掀翻你的老巢!”

他是想給高老莊留一份清靜,免得這些一半坑蒙拐騙,一半借助百姓的愚昧來打秋風的道人修士,誤了天蓬將來的高翠蘭出世。何況,一飯之恩,一宿之德,張友仁必報以一世之清靜,保他五百年的平安!

看著餘旭道人領著幾個徒弟連連點頭地應承下來,張友仁才長舒一口濁氣。

道家也罷,佛門也好,才剛結教而生之時,都順應形勢,與百姓同樂共苦,以求獲得支持,狀大發展。但是,當他們發展到一定境界之後,就開始脫離原生的教義,走上一條歧路,隻圖謀自身之利,而全然忘記了這些利之根本全在百姓!

不管這條歧路是金字塔頂端的人所做的決策,還是中間執行之時的錯漏,總之,這種沒有建立在三界眾生基礎需求上的縹緲信仰,終究是鏡中花,水中月,必將被淘汰,受世人之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