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製造型企業,隨著人員的幾何式擴張,員工管理困難也成為藍思科技的另一隱憂,加上員工年齡層偏輕等因素,管理問題就更為嚴峻。

要知道,同為電子產品代工企業,富士康就曾發生過一係列的“血汗工廠”事件。

2006年6月14日,新浪等媒體轉載了英國《星期日郵報》以富士康工廠為背景所撰寫的文章——《“蘋果”中國代工廠探秘:工作15小時月薪300》。

報道提供了大量生產蘋果旗艦產品iPod(音樂播放器)的中國代工廠的內部照片,據報道,iPod主要由蘋果代工廠富士康集團女工生產,她們的月收入僅有27英鎊(約合人民幣387元),但每天的工作時間長達15個小時。

報道特別指出:“富士康深圳龍華工廠擁有20萬名員工,這座‘iPod之城’比英國紐卡斯爾的人口還要多。”

報道稱,龍華工廠的員工一般住在可以容納100人的宿舍裏麵,而且外來訪客未經允許不得入內,蘋果iPod nano在一座5層高的工業大樓中生產,有專門的“警察”負責大樓的安全。

6月15日,《第一財經日報》刊發了記者王佑的報道——《富士康員工:機器罰你站12小時》。報道稱,生產線上沒有凳子,除了少數員工之外,一般操作工都必須站立工作,連續12個小時站立著幹活,不得說話。

工作完畢後,操作工們還需要留下來開夜會。遇到晚上倒班,有些小姑娘吃好飯隻能在樓梯上坐一下,然後進入生產車間直至第二天清晨。

如果誰在樓梯上躺著睡,將被管理人員記過。據報道,一位富士康員工“正琢磨怎樣逃離這家他剛工作不到1年的全球500強企業”,他親眼看到3個年輕女工因為經常加班,暈倒在了生產線上。“12個小時啊,就像罰站一樣。我一個男人都受不了,何況她們呢?”

對於富士康的管理問題,該報道描述,“生產線實習的新職員同樣沒有凳子坐,大部分時間都要站著,且不能東倒西歪。如果被抓到就是劈頭蓋臉一陣訓斥。幾個月下來,從生產線走到宿舍,每個人已筋疲力盡,雙腳生滿水泡”。

每天下班,無論有沒有貨車經過,工人們必須進入廠區的“人行道”走回宿舍,不能亂竄。下班後誰忘記拔掉計算機插頭,罰款1000元,如果因工作需要調換部門,職員的電腦將被拆開3次,檢查機型內外的編碼是否匹配。

公司的大部分會議都在休息時間召開,如周末或者晚上下班,有時一開就是3—4個小時,如果不去一律按照曠工處理。

6月初,富士康高層發現,相關機密文件丟失。管理部門規定,嚴禁任何員工攜帶筆記本電腦、MP3、U盤等進入廠區。

富士康在工作紀律上要求一向嚴明,誰遲到,誰就會被懲罰。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富士康員工如此形容他們的生活:“幹得比驢累,吃得比豬差,起得比雞早,下班比小姐晚,裝得比孫子乖,看上去比誰都好,五年後比誰都老。”

很多員工在一些網站的論壇或在自己博客中提到,“富士康就像一支軍隊”,“富士康接近軍事化的管理模式”,“富士康實行準軍事化管理”等類似說法。

《富士康:全球“代工之王”的管理聖經》一文也寫道“富士康就像是一個大軍營”,在富士康廠房的標語中可以看到像軍隊一樣的口號——“矢誌曆練,競走潮流跑道;終身學習,超越自我巔峰”、“機會隻留給有準備的人”等。

富士康製定了非常嚴格的紀律,連科研人員也是這樣的要求,“走出實驗室,沒有高科技,隻有執行的紀律”。

據《中國新聞周刊》記者報道,在深圳當地采訪時,很多來自富士康集團的中、下層員工認為,富士康的管理模式雖然缺乏溫情,但卻是有效的、成功的、正規的。對其用工方式,他們表示“已經習慣了”,“你要來這裏工作,你就必須接受這一套,要麽走人。”

對於“藍思科技”公司雖然以“科技”二字冠名,實際上則是蘋果、三星的下遊代工企業,刻著傳統製造業的烙印。

從員工構成看,藍思科技的生產員工占大多數。2014年年末,公司生產人員有69萬人,占員工總數的841%;技術員工9500人,占員工總數的116%。

在各大招聘網站上,公司常年掛有招聘廣告,對於員工尤其是普工的需求量極大。人們對科技公司的普遍印象是研發人才聚集,而在藍思科技,員工主體卻主要是數量龐大、年齡層偏小和學曆較低的普工。

富士康有的“血汗工廠引發員工跳樓”的事件,在藍思科技也同樣存在。同富士康一樣,藍思科技在瀏陽的工廠發生過跳樓事件,2011年1年內就有2名員工跳樓。

在藍思科技的帖吧和其他論壇,很多員工尤其是普工對公司苛刻甚至壓榨員工的規定表示不滿。如工作時間長、進公司不能帶手機、辭職要排隊等。

車間裏的工作環境也是令人堪憂,甚至威脅工人身體健康。雖然員工在網絡上表達的不滿不能盡信,但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公司在員工管理方麵確實有問題。

藍思科技隻是蘋果產業鏈上的供應商,規模不小但利潤有限。其實,藍思科技也在招股書中坦承,“隨著公司員工規模的擴大,藍思科技將麵臨員工管理困難的風險,可能會出現諸如食品安全、安全生產、衛生防疫等方麵的意外群體事件,從而對公司的正常經營造成不利的影響。”

而隨著產業規模不斷擴大,藍思科技在各大招聘網站上幾乎每天都掛有招聘廣告,據了解,公司已長期存在用工缺口的問題,甚至2014年初有報道提到“公司缺口35萬人”。

根據招股書披露,2011年至2014年6月末,藍思科技的員工人數分別為35140人、56360人、56490人和74685人,每一期生產人員均占據大多數。2014年6月末生產人員人數為62323人,占員工總數的8343%,普工需求量可見一斑。

據了解,公司擬上市募集資金將用於大量擴產項目,這勢必加大對員工的需求,尤其是普工的需求會更大,屆時原本就員工短缺的問題或將更為嚴重。

另外,管理上的疏漏也讓部分員工對公司表示出不滿。據曾在藍思工作過的員工反映,他們一天的工作是這樣的:每天工作11個小時,再加上去公司路上的時間,在公司吃飯的時間,每天要14個小時左右在公司或者去公司的路上。

而且進公司不能帶手機,這14個小時的時間裏,你無法和家人朋友聯係,他們也聯係不上你。公司很多崗位要站著上班,如果你以前沒有站著上班的經曆,站第一天你就會受不了。

值得關注的是,藍思科技股權亦高度集中,公司成立8年來,並未引入戰略投資者或其他機構投資者。周群飛和鄭俊龍夫婦直接和間接持有藍思科技9909%的股份,是公司的實際控製人。

此次藍思科技擬公開發行不超過6736萬股,發行後總股本不超過67億股。據此推算,發行後周群飛夫婦也將持有藍思科技將近90%的股份,對藍思科技仍有絕對的控製權。

正如藍思科技在招股書上所說,實際控製人如果利用其控製地位,通過公司的控股股東行使表決權等方式對公司的人事任免、經營決策等進行不當控製,有可能會損害公司及公司中小股東的利益。

“這樣的公司上市後,可能會出現大股東隨意操控公司,或在大股東需要回避表決時由少數股東控製公司的情況。”一位不願具名的券商分析師稱,公司治理的天然缺陷,需要大股東有超凡的決策能力,但同時也容易成為大股東操控上市公司的工具,進而危害公眾股東的利益。

2012年至2014年,藍思科技實現銷售收入分別為1116億元、1335億元和1449億元。最近3年來,蘋果公司一直是藍思科技最大的客戶。

縱然低調行事,但上市前夕,爭議卻遠勝一般IPO公司。從股權集中到客戶集中,從發行價格到業務前景,甚至周群飛個人隱私不一而足。

2014年末,藍思科技員工數已達82萬人,全年薪酬的支出達到445億元,想來櫃員機應該更多了。

周群飛對於輿論的指責同樣低調應對,她的最好的回答是公司在不斷提高員工的工資待遇,改善員工的工作環境。以實際行動在回應社會上的不實傳聞。

在央視財經頻道上海演播室,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在《交易時間》欄目午後財經板塊,就《是誰在拖“中國製造”的後腿》這一主題,獨家回應“血汗工廠”的指責,細心講述被免員工的故事,信手曝出最低工資的夢想,深入探討“中國製造”的障礙……

董明珠表示,如果說格力電器是一個血汗工廠的話,那家電這個行業可能沒有不是血汗工廠了。“我一直致力於提高員工的待遇,要嗬護他們,但是要嚴格管理他們,因為沒有品質就沒有市場,沒有市場就沒有消費者,所以你的質量一定要有保障。每個員工在自己的崗位上絕對不允許破壞質量,或者不履行自己對控製品質的崗位要求。”

這2年來格力加大了對員工的培訓,讓他們提高技能。因為隨著時代的發展,要年薪拿到10萬、20萬,靠勞力、一個簡單的螺絲釘那是不可能的。

“可以在這裏說我不是血汗工廠,而是一個優秀的工廠。而且我今年的員工每年不來上班的,一般是15%,但是今年回來的達到了很高的比例,幾乎沒有流失。”

董明珠說,真的有人由於過錯被免掉職務離開格力,找了3個企業,最長的幹了3個月,最短的幹1天。“他說還是格力好,但是他回不來了,因為格力電器明文規定,由於過錯被免職離開格力的,終生不可以再回來。”

董明珠表示,她的一線工人最低工資是5萬元,今年準備過6萬。她並不認為她為員工帶來了利益就覺得很驕傲,她總覺得這是我應該做的,作為一個企業家來講,做一個企業,就要兼顧到你的對象。

“2年前我說夢想員工拿到5萬元最低工資,今年拿到6萬了,我現在有個夢想,未來3年我的員工能夠拿到10萬,怎麽拿到10萬?股東要分紅,員工要提高待遇,怎麽辦?”

“就要提高他的技藝,我們用更多的自動化來替代他,讓他有更好的空間去學習。我跟德國辦了一所學校,要做的是培養人才,他可能不在格力工作了,他有一技之長,走到任何地方可以有飯吃,這就是貢獻。”

投資者經常都把股價炒得很高,當然有些人是賺了錢,但是接下來又要怎麽辦?所以董明珠從來不希望她的股價炒得很高。

“因為對另一部分投資者來講,他可能把全家的血汗錢全部投到這裏麵,高價買回來。但是如果沒有給他每年分紅,對他來講就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所以董明珠經常講,她隻對投資者負責任,不能對投機者負責任。“你要步入到一個良性的投資環境當中,你投了資就不要看它,每年分紅就行了。”

企業家最大的價值不是自己得到了什麽,是因為他讓別人得到了多少。一個真正優秀的企業家是受人尊重的,而不是一個擁有多少億財富的人。“我光榮,能讓多少人生活得更加幸福,這是我的責任。”

董明珠這樣說:“一講‘80後’‘90後’大家都覺得現在的孩子太自我了,我一直在考慮我有一天要退休,這個企業是一百年、一千年的企業,是要多少代人去繼承,這個除了製度建設,關鍵是人才培養。”

“我們格力電器的口號是掌握核心技術,主要來源於‘80後’的這些孩子們。現在我們有一個光伏空調的技術,完全是‘80後’開發出來的,而且是創造出來的。”

“他們的媽媽說不認識他,講了兩句話回頭到廚房端菜出來的時候,兒子躺在沙發上睡著了,這種場麵是50、60年代才有的奉獻精神,在‘80後’身上一樣存在。”

“我們愛別人,才能得到別人的愛,每個人心中都有這樣一個觀念發生,我覺得這個誠信就自然而然形成了。這就是現在格力的文化。”

企業家最大的價值不是自己得到了什麽,是他讓別人得到了多少。一個真正優秀的企業家是受人尊重的,而不是說我是一個擁有多少億財富的人,我光榮,能讓多少人生活得更加幸福,這是我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