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九章 從天而降的幫手

連著這半個月,黃埔鎮的碼頭上接連有來自暹羅、占城、越南的數艘船停靠,在繳納了貢物和抽分的貨品換回了不少回賜之後,這些番商便在坊市街上擺開了生意,於是原本就齊集廣州等待開海令的商人們自然是蜂擁而至,爭先恐後吃下了這幾船貨物。這天下午又有船停靠的時候,他們原本還以為是哪個西洋番國的船隊,待發現是那大帆船上掛著大明的旗幟,又問明是前年從寧波港出發的船,這些商人們方才偃旗息鼓。

但是,好容易逮著了這麽一撥有出海經驗的人,這些很會做生意的粵商自是不會放過,索性便由一人領銜,眾人一塊在這八方客棧擺下酒席相請。盡管這做主的是一個走路一瘸一拐支著拐杖的瘸子,但他們在乎的是生意經而不是外表,自然極力逢迎。觥籌交錯之間,早就對海上貿易垂涎三尺的楚胖子便頭一個試探了起來。

“劉老哥,咱們雖說都做過番人的生意,但也就是坐商。你這一回出海足足有一年半,去過多少地方,那些國家的行情出產如何?”

劉達習慣性地一手扶著拐杖,笑嗬嗬地說:“在海外做買賣,不過是四個字,膽大心細。我出海之後直奔錫蘭,把除了絲綢之外的貨物都賣了,換成了金錢,卻沒有去買那些錫蘭特產的寶石。因為我聽說之前的幾艘船拋售大量絲綢,買了大量寶石,於是當地的寶石價格猛漲,絲綢價格卻猛跌。

再說,咱們大明朝會買寶石的也就是富商權貴,要是帶回來的東西太多,那就不值錢了。等到了暹羅,正好一位公主出嫁,我帶的那些上等江南絲綢就賣了比錫蘭高一倍的價錢。回程的時候,因為蘇木胡椒這些香料朝廷曆次下西洋帶的太多了,我就隨便收了些牙雕孔雀羽龍涎香白檀香等等,又捎帶了些染料,弄了些大木壓倉。路過爪哇時,我發現那兒的水稻都是一年三熟,還特意向當地人打聽了一下這種地的訣竅……”

劉達前頭那些心得體會聽得眾人連連點頭大有收獲,但聽到什麽稻米一年兩熟三熟,商人們便不那麽在意了,隻有一兩個好奇地詢問了兩句,大多數人都隻顧追問哪個國家什麽商品賣得最好,各國當權者喜好如何等等問題。商人們問得起勁,劉達則是答得坦然,自始至終毫不在意地介紹著那些經驗,聽得獨坐另一桌的一男一女直搖頭。

“商人逐利,對他們說這些簡直是教會徒弟餓死師傅,劉大叔這心眼就是太實誠了!”

“實誠?義父確實是實誠人,哪裏像你!早年我還敬佩讀書人,現在才知道,天下就你這些讀書人花花腸子最多!”

“你就不能別提那些舊事?都已經是過去的事了,我如今完全死心了。再說這回在占城,要不是我多長一個心眼,兩邊正好打得如火如荼,就憑咱們那麽一丁點人,大夥兒能安安全全地回來?劉大叔是好人,可他心裏隻有自己惦記的事,心無旁鶩有時候是優點,可有時候也是缺點。就好比你,刀子嘴豆腐心,可有時候說話也還是中聽的。”

“呸,狗嘴裏吐不出象牙……咦,那邊的人是……”

看到喜兒忽然臉色一變,目光直勾勾地望著另一個方向,方銳不禁也扭頭望了過去,待認出從大門口進來的幾個人,他也一下子愣住了。遇上張越也就罷了,可是,弟弟方敬怎麽會趕巧也到了這裏來?他幾乎是下意識地站起身,結果正好撞上了方敬掃過來的目光。

自打把方銳直接打包送出海之後,鬆了一口大氣的張越便把事情原委對方敬分說了清楚。方敬對於張越素來信服,到後來眼看著漢藩一夕傾頹,他心裏又是後怕又是歡喜。因此,這會兒他一看到許久不見的大哥,第一反應便是自己看花了眼,竟是使勁眨了眨眼睛,等確定這並不是幻覺,他方才露出了欣喜若狂的表情,竟是三步並兩步衝了過去。

“大哥!”

自打那一年把方敬留在英國公府之後,方銳斷斷續續隻去瞧過弟弟數次,每次都是看上一眼捎帶些東西,來不及說幾句話就得走。如今看到弟弟真真切切地出現在麵前,他隻覺得眼眶一陣酸澀,竟是不知道該如何說話。

多年不見,當初那個羞澀的小家夥已經竄得老高,此時穿著天青色圓領右祍袷紗袍子,下頭著雲絲履,收拾得利落精神,赫然已經是小大人似的。相比自己從前去瞧他時那種疏遠和不滿,如今弟弟臉上的表情讓他看著舒服多了。果然,他從前費心費力,走的卻是彎路。

兄弟相見,方銳不知道說什麽是好,方敬卻是歡喜得很,也沒顧得上搭理別人,竟是連珠炮似的問了一連串問題。結果,還是張越瞧見這客棧大堂中的其他人都望了過來,隻得走上前止住了興奮過頭的小家夥,又對喜兒打了個招呼,隨即便示意兩人跟著自己一行到那邊的小跨院說話。瞧見正和商人們說得興起的劉達悄悄衝自己使了個眼色,他自是沒去打攪。

為了寬敞安靜,張越先前命人包下了一整個小跨院,這裏一共有正房三間東西廂房各兩間,住這麽些人自然是綽綽有餘。此時,他把已經睡著了的兒子交給了迎出來的崔媽媽,又順便讓她把那些點心吃食帶回去分給眾人嚐嚐,隨即就指了指空著的西廂房。果然,方敬二話不說,一把將方銳拉了進屋。看見這光景,他不禁莞爾一笑,心想若非自己當初下決心早下手快,在朱高煦死後再撈人就難了。

“小張大人莫非是調到廣州府了?還有,我聽方大哥說,他弟弟一心一意科舉,怎麽也這麽巧跟下來了?”

聽到這聲音,張越少不得回過頭審視了一番喜兒。多年不見,她褪去了從前的青澀,瞧著圓潤了許多,但眼神卻比從前幹淨清澈。上身是密合色斜襟衫子,下頭白絹綾裙,通身上下就隻是那對珍珠耳墜子瞧著顯眼些。見她落落大方地站在那裏,絲毫沒有回避自己審視的目光,他不禁更是暗自點頭。

“我也是剛剛調任廣東布政使,今日到黃埔鎮來,是為了看明日的龍舟大賽,誰知道竟然這麽巧撞見你們。至於小方,他去年會試落榜,我想著他在京城悶著讀書不好,所以攛掇他跟下來看看散散心。如今這風正適合回程,你們怎麽會在廣州停船?”

喜兒聽說張越如今竟然已經升作了布政使,臉上登時露出了不可置信的表情。她已經不再是當初那個不甘心一輩子在鄉間務農,想要飛上高枝的無知丫頭,在外頭廝混了這麽多年,也曾經扮作小廝跟著劉達去拜客,對於官品高低職務大小都已經不再陌生。想到張越如今已經是封疆大吏,自己昔日那些念頭實在愚蠢,她一時間竟有些臉紅,忙咳嗽一聲遮掩了過去。

“還不是因為那個心眼多的書呆子?他最初在船上一直都不安分,總想著怎麽逃回去,直到咱們到了錫蘭,他這才死心,隻少不了冷嘲熱諷,最後還是遭遇海盜的時候被義父救了一回,這才漸漸醒悟,義父就讓他幫忙管管船上的事情。可這家夥不死心,從占城回航,他就提出先到廣州停一停,結果一下船就聽說漢藩完了,他自然是什麽念頭都沒了。”

對於方銳的態度,張越並不奇怪。此人本就是出於激憤和功利心投奔了漢王,興許對朱瞻坦還有些忠誠心,但對於根本看不上他的朱高煦,他自然不會一條道走到黑。隻是,掂量喜兒這口氣,他不禁心下一動,卻也沒有再糾纏這個問題。

“你們這次出海一年多,應該在不少國家轉過,必定有不少有趣的事。小方既然纏住了他大哥,劉師傅也還在外頭和那些商人說話,你索性也到屋子裏坐一坐,讓大夥兒聽聽你們這一路上的所見所聞。”

張越既然邀請了,喜兒便二話不說地答應了下來,又跟著他進了正屋。之前青州剿滅白蓮教的時候,她被藥啞了嗓子,也因此見過小五和靈犀,如今再次見到張越的家人,她雖不至於像當年那般惶恐,卻仍然忍不住多瞧了杜綰兩眼,畢竟,那曾經是她最羨慕的官宦家眷。然而,當如數家珍地說起那些異國風情時,她便漸漸忘記了舊事,隻顧著滔滔不絕。

無論杜綰還是靈犀琥珀秋痕,雖不是一味困於深閨的女流,可也究竟不曾有這種走南闖北周遊列國的經曆,此時聽喜兒說那些異國風土人情,不知不覺都入了神,就連那些丫頭媽媽也是如此。張越卻是一麵聽一麵想著劉達著意交好那些商人的用意,直到外頭傳來了彭十三的聲音,他方才站起身來,對杜綰分說了一聲,旋即就上前出了門去。

此時已經是三更天,一輪彎彎的新月已經升得老高。彭十三提著一盞普普通通的油紙燈籠站在門外頭,旁邊赫然是劉達。看見張越出來,他連忙提高了燈籠,見人腳踏實地站穩了,他才笑道:“我剛剛在外頭聽了好一會,我還是頭一回知道,劉老哥的手上功夫了得,嘴上功夫也同樣了得。隻那麽一會兒功夫,外頭那些商人就服服帖帖。”

“哪裏是我能說,隻是因為我有些別的打算,所以就隻得打點精神應對。”

劉達先是向張越行禮,等到隨他到了東廂房坐下,他就解釋道:“他們也就是想買下我帶回來的那些東西,順便從我口中打探消息,於是賣力巴結而已。畢竟,我的貨色可比番商的好,而且是本國人,價錢上頭雖然貴些,可比番人可靠。隻不過,按照章程,我這些貨得送回寧波市舶司才能賣,不知道如今是否可以通融。”

“這一條如今還不行,不過你可以停泊幾天,等朝廷明旨一下,就應該無礙了。我之前和皇上商定過,海商三十稅一的稅率實在是太低了,從今年廣州市舶司開海開始,今年的稅率是三十稅一,三年之後便是二十稅一,再三年則是十五稅一,日後一律用這個數字。所有出港貨物,出港時課稅一次,入港時若載有貨物,則重計課稅一次。出港需領取引憑勘合,回來的時候可以在三大市舶司的任何一個入港。”

“這敢情好,不用原港發船原港回還,可以省卻老大的麻煩。我這次打算在廣州出貨,然後把這兒的特產帶上一船到北邊去。說到這裏,我還想向大人進言,寧波、泉州、廣州,這三處港口都是老海港了,但都集中在南邊。如今京城在北邊,大可以在天津或是山東登州再開一個海港,如此便可以通過海運溝通南北。”

這話自然是說到張越心坎裏去了,他點了點頭,隨即就歎道::“這事情我也想過,畢竟,北邊都指著漕運,若是糧食能夠海運,則北邊必定要再開一個港口。此事皇上已經記下了,應該正在斟酌,隻朝中畢竟意見不一,一時半會不會那麽順利。老大人們老成持重,要接受那麽多改變卻難。先不說這個,你一走就是一年多,可有什麽收獲麽?”

“收獲自然有,而且還不是一丁點,而且大人如今是廣東布政使,那就再好不過了。”劉達說著便拿出了隨身的一個小口袋,雙手遞給了張越。等其接過,他方才興致勃勃地說,“這南邊的番邦小國一年四季都是夏天,和廣東海南的天氣差不離,我此次一路走一路訪求了不少農物種子,揀選了好一些帶回來,這兒都是樣品。照我看,廣東海南不少地方都能種爪哇的三季稻,就是隻能種兩季的,也可以在其中混種其他農物。”

抓著那個口袋,張越不禁想起自己托張謙向鄭和要來的那些種子。雖說已經在自家田莊上試了一試,但那些不少都是熱帶作物,成活率和產量都很低,況且畢竟帶種子回來的人也不是什麽精通農務的人。眼下有了劉達這番話,他隻覺得前景大好,自然是精神大振。

“好,好!若是能夠成功,那廣東之地就可無饑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