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後眼眸微動,但也隻是一瞬,旋即便恢複如常。
“陛下也累了,早些布膳吧,陛下用完午膳可要去貴妃妹妹處麽?”
皇帝意味深長看了皇後一眼。
畢竟她此言的試探與打量,實在是過於明顯。
但他也並未置喙,多年夫妻,許多事情並不需要計較。
隻是心裏卻難免想著,皇後....終究還是不如貴妃。
他懶懶的往榻上一靠:“罷了,不去貴妃那裏。”
紫宸殿。
小侍女覷著自家主子的臉色,小心翼翼的說道:“娘娘,您等的菜都涼了,不如還是先用膳吧?”
“娘娘,陛下現已去了鳳儀殿,怕是不會過來了.....”
婉貴妃豁然打斷,眸中是難掩的怒氣,卻還是先問了一句:“那陛下用完午膳之後呢?”
小侍女戰戰兢兢低著頭:“陛下說了.....他在鳳儀殿用完午膳之後還要批折子.....怕是也沒功夫來。”
婉貴妃死死給自己順著氣。
她緊攥著手中絹帕,心中卻是翻湧起一陣驚濤駭浪。
她與皇帝相伴多年,自然知曉皇帝這般態度,便是有意在回避自己了。
可他為何要回避自己?
婉貴妃原先的怒氣,漸漸轉為後知後覺的驚恐。
適逢此時,外頭太監來報:“貴妃娘娘,宜王殿下邀您今晚一敘。”
宜王?
他找自己做什麽?
想到皇帝不理會自己一事,婉貴妃心情本就不算愉快。
此刻聽見宜王相邀,當即毫不猶豫的拒絕:“不見。”
————
“你說,婉貴妃答應了與你合作?”
宜王府中,慕莞齊瞪著大大一雙眼,不可置信的看著淩舒止。
淩舒止略略頷首:“不錯,而且在我提及慕將軍冤屈之時,婉貴妃似乎很是激動.....若她與慕家隻是尋常交情,遠不至於如此。”
慕莞齊深以為然,旋即卻又有些疑惑:“可我自幼年到現在,確實從未聽聞我們家與婉貴妃有任何的交情。”
她眉心微蹙,眼中是深深的疑惑。
淩舒止略一沉吟,雖心中隱隱有著猜測,卻也並未多說什麽。
隻是望著慕莞齊道:“既然嶽父嶽母一案暫且擱置那麽探獄一事,照常進行。”
慕莞齊愣了愣,自是沒想到如此峰回路轉,她竟仍然能與父母相見。
當即激動的有些語無倫次了:“當真麽?......三日後,我還能見到父親母親麽?”
慕莞齊這般反應,落在淩舒止眼中,卻是一時無言。
想那嬌養的女兒家,自幼萬千寵愛於一身,有父母雙親陪伴在側,承歡膝下。
可是他的莞齊,如今僅僅隻是能和父母再見上一麵,便如此歡喜。
他嘴角擒了分苦澀,而後忽然便伸出手臂,將慕莞齊攬在自己懷中。
“嗯,你能見到他們。證據都已經呈交上去了,若是此事順利,或許嶽父嶽母此次得以平凡,也是有可能的。”
兩人僵持了這麽幾天,淩舒止忽然這個舉動,慕莞齊是有些發愣的。
反應過來之後,她並未推阻。
而是順勢卸下力氣,把脖頸內側微微倚靠在淩舒止寬闊的胸膛。
“多謝你。”她的聲音軟軟綿綿,沒什麽力氣,卻帶了分感動與感激。
淩舒止並未出言,隻是擁著她的雙臂更緊了幾分。
飛快幾日過去。
慕莞齊一大早起來,便緊張焦躁的很。
她原本以為今日即將見到父母,自己該是無比喜悅的。
可是真到了這個時候,她反而擔心起來。
擔心事到臨頭會不會出什麽變故,再次讓好夢一場空。
擔心自己喬裝進大獄,萬一被人認出.....隻怕又是一場硬仗。
擔心自己這麽多年沒見父母,他們還是不是自己記憶中的模樣....
她擔心的太多太多,一時間,心緒都煩亂起來。
這種煩亂一直到喬裝進了大獄那一刻,終於戛然而止。
“你是哪裏來的?有印鑒嗎?”
“有的,有的。”慕莞齊此刻已經換上一身小太監穿的服飾,臉上也用了皂莢粉塗抹,一眼望上去,倒真像個平平無奇的小少年。
獄卒狐疑的接過慕莞齊遞出的印鑒,隨意一眼掃過去,眉頭卻是不同尋常的皺了起來。
“這印鑒......”獄卒的聲音有著幾分遲疑。
借著牢裏昏暗的燈光,他捧著印鑒看了又看,卻始終不說行,也不說不行。
慕莞齊的心都要跳出嗓子眼了。
她強撐著不露出異樣,隻神色微微緊繃,說道:“這可是宮裏頭賜下的印鑒,你有幾個膽子敢攔?”
慕莞齊虛張聲勢,卻不想獄卒根本不吃她這一套。
“笑話,我們這裏是死牢,就算是皇後娘娘來了,都得出示陛下的印鑒!”
獄卒嗤了一聲,竟是半分不把慕莞齊放在眼裏。
慕莞齊心下不由得急切,隻得低三下四的說道:“我並非是這個意思...大人看了印鑒,放我進去,也是例行公務.....”
慕莞齊眼巴巴望著他。
獄卒仍然沒有鬆口。
倒不是有意為難眼前這個臉色蠟黃的小太監,而是這枚印鑒,他似乎覺得色澤有些不對。
但是一時半會的,他卻也說不上來是哪裏不對。
於是往前行了幾步,想借著外頭照進來的光,再仔細看一看這枚印鑒的模樣。
正當其時,一陣笑吟吟的女聲傳來。
“堵在這做什麽呢?怎麽不進去?”
慕莞齊和獄卒同時抬眼一望。
兩人頓時都是一驚,慕莞齊那句“順玉公主”險些脫口而出。
一直到話到嗓子眼之時,才硬生生憋了回來。
而後略略低下頭,隻裝作不認識順玉公主的樣子。
獄卒卻是很有眼力見,當即便對著這位早嫁晚歸的公主行禮。
“參見公主,不知公主今日駕臨,有何貴幹?”
順玉公主神色冷冷:“烏桓五皇子即將處以淩遲之刑,死前嚷嚷著要見本宮一麵,是以陛下親賜印鑒,讓本宮來送他最後一程。”
順玉公主說著,身邊的侍女便適時捧出一方托盤,其上赫然擱著一枚印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