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四章 毫無懸念的戰爭
西哥特人占領丁吉斯也有上百年了,當初汪達爾人和阿蘭人還在時,西哥特人因為他們的阻擋,根本無法入侵北非,後來汪達爾人和阿蘭人被東羅馬所滅,北非的大部分地區也被東羅馬帝國占據,西哥特人更是不敢南下,隻能老老實實的守著丁吉斯。
現在東羅馬帝國逐漸失去對北非的統治,大食又暫時顧不上埃及以西的地區,這使得不少勢力都是蠢蠢欲動,其中已經被東羅馬帝國打敗的阿蘭人和汪達爾人,他們的殘餘勢力在埃及以西的地區死灰複燃,丁吉斯周邊的十三個勢力中,打著阿蘭人和汪達爾人旗號的勢力,就占了一半以上。
李恪上次炮轟西哥特人的港口後,宙斯權杖的名號也傳遍了地中海沿岸,因此在與丁吉斯周圍這些勢力的交涉中,大部分勢力都不敢輕易嚐試宙斯的怒火,所以在見到李恪派來的使者後,他們大都向李恪表達了自己的善意,甚至有幾個處境困難的勢力,還表示想要投靠的意思。
隻不過在這些表達善意的勢力中,卻不包括那些打著阿鬥人和汪達爾人旗號的勢力,雖然這些勢力之間也是矛盾重重,但是個個都是以恢複往日的榮光為己任,因此對於李恪的到來,他們隻感覺到威脅,對李恪的使者也都沒有什麽好臉色,甚至極個別的,還報有相當的敵意。
本來李恪並沒有想在北非耽誤時間,而且也沒有將那些小勢力放在心上,隻要對方不真正的出兵攻打丁吉斯,他也沒打算主動招惹對方。但是後來岑長倩向李恪建議,丁吉斯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若是能收服周圍的勢力。可以更好的保障丁吉斯的安全。更何況大食人占據了埃及,日後很可能會向西發展,收服這些勢力後,日後也能與大食有一個緩衝。
對於岑長倩的建議,李恪考慮了一下後,終於決定采納,而且他想要在地中海立足,隻靠之前的那個宙斯權杖的名頭還有些弱,必須以雷霆手段震懾周圍的勢力。
於是在數日之後。李恪以自己的名義宴請周圍的十三個勢力首領赴宴。說起來李恪才剛到丁吉斯,與周圍的勢力也沒有什麽太大的交集,現在忽然就這麽宴請別人,實在有些冒失,不過李恪卻偏偏這麽做了。
對於李恪的邀請。那些處境困難,本來就有投靠之心的勢力首領,自然是求之不得,另外一些對李恪感到敬畏的小勢力在考慮再三後,也決定參加。隻是那些阿蘭人和汪達爾人的殘餘勢力,卻是十有八九都沒有參加。
結果就在當天的宴會上,隻要邀請的人卻全都到齊了。隻不過除了那些願意參加的人外,其它的人要麽是被繩子綁著來了,要麽就是隻來了一個腦袋。
原來就在宴會開始之前,李恪手中的五萬大軍分成數路。在最短時間內將這些沒有參加宴會的勢力掃滅一空。看起好像很震撼,但其實也很簡單,畢竟李恪手中的五萬大軍可全都是火器部隊,而這一戰也打響了李恪進入地中海的第一槍。
最後李恪在麵對這種血淋淋的場麵。卻是談笑風生,甚至還當麵勸酒。讓這些前來的勢力首領都是驚恐失色,心中對李恪更加的敬畏。其中幾個本來就想投靠的首領更是當場表示了臣服,並表示願意將自己治下的百姓遷到丁吉斯,服從李恪的統治。對於這些人的投靠,正在缺人的李恪自然也就收下了。
通過這次行動,李恪將丁吉斯以南的潛在威脅全都消除掉了,而且也震懾了更遠一些的北非勢力,讓他們不敢對丁吉斯再抱有什麽念頭。接下來李恪又花費了近一個月的時間,將丁吉斯初步打造成一個後方基地,期間海軍還全殲一次西哥特人來犯的海軍。
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早上,李恪點齊手下的五萬大軍,除了留下一千人做為丁吉斯的守衛外,其它軍隊全部乘船渡過直布羅陀海峽,開始正式入侵伊比利亞半島。
一個多月的時間,已經足夠讓西哥特王國做出反應,他們已經在國內調集大軍,在丁吉斯的對麵,也就是後世直布羅陀的地方集結起來,準備在李恪他們登陸時,給於是他們迎頭痛擊。另外這些西哥特軍隊卻也不敢太靠近海岸,畢竟他們也不傻,知道離海岸太近的話,很可能會引來李恪海軍的炮擊。
西哥特王國這次集結的軍隊超過十萬,幾乎整個伊比利亞半島南部的軍隊全都集結起來,另外在他們統治中心的北部地區,還有一支更加龐大的軍隊正在集結,因為他們也已經從羅馬人和大食人那裏得知,大唐是一個多麽強大的國家,軍隊是多麽的強大,所以他們根本沒有信心能一舉擊敗李恪。
西哥特人的大軍不敢靠近海岸,這讓李恪的五萬大軍可以從容登陸,然後排好三段式的軍陣,十幾支軍隊以弧形交替前進。
西哥特人是日爾曼人的一支,而且戰鬥風格以狂暴著稱,不過他們與西羅馬帝國交戰多年,後來又占據了伊比利亞半島,無論是政治還是軍事,都深深的受到羅馬的影響,比如李恪現在見到的西哥特軍隊,他們排列的就是一種和羅馬方陣相似的緊密隊形,而且前麵幾排士兵背上,也背著用於投擲的標槍,反而用於遠程攻擊的弓箭卻是很少。
看到西哥特人的這種軍陣,代替李恪指揮軍隊的王方翼卻是麵帶冷笑,這些西哥特人還處於冷兵器時代,根本不知道什麽叫火器,以他們這種陣形對上自己的火槍,簡直就是紮堆送死。
“轟~轟~轟~”兩軍對壘之後,依然是火炮開路,炙熱的彈丸發出淒厲的嘯聲,帶著巨大的動能衝進西哥特人的隊伍,而且因為地麵比較堅硬,因此彈丸落地後會幾次彈跳,結果帶著一道血肉組成的壕溝,無數士卒死傷慘嚎。
西哥特人雖然經曆了上次被李恪炮轟港口的教訓,但是這次調集的大軍中,大部分都是第一次見識到火炮的威力,因此在第一輪火炮中,這些士卒就被打傻了。雖然他們在之前就已經被告知,對方有一種十分厲害的武器,但是火器表現出來的威力,卻已經超出了他們的認知範圍,甚至大部分人都升起一種不可抵禦的念頭。
以熱武器對陣冷兵器,而且還是火槍火炮齊全的情況下,哪怕是西哥特人的軍隊數量多出一倍,但是這種戰爭形式在一開始時,就注定是一邊倒的情況。
真正死在火炮下的士卒其實並不是很多,但是殺傷場麵卻是極為血腥恐怕,這讓西哥特士兵為之膽喪,甚至有些人更是被嚇的轉身逃跑。接下來王方翼指揮著火槍兵前進,一排排的火槍接連不斷的射擊,這讓排列緊密的西哥特軍隊連逃都沒辦法逃,士兵像是被割的麥子一樣,一層又一層的倒下。
說起來這些西哥特士卒中,大多數都是後世西班牙人的祖先,想必在後世時,西班牙人憑借著火槍屠殺印第安人的情形,應該和現在李恪的軍隊用火槍屠殺他們差不多,隻不過這些西哥特軍隊比印第安人要強的多,最少他們手中拿著的是金屬武器,而不是開了鋒的石頭。
可惜無論是金屬還是石頭,在犀利的火槍麵前都是一樣的,這種以化學能轉化為動能的先進武器,根本不是人力所能抗衡的,哪怕他們身上穿的鎧甲可以抵擋弓箭的射擊,但卻擋不住那枚小小的彈丸。
也正是因為武器上的巨大差距,所以西哥特軍隊僅僅抵抗了不到一個時辰,就全麵崩潰,無論是軍官還是士兵,全都喪失了抵抗的意誌,要麽是飛快的逃跑,要麽是當場跪下投降。李恪現在手中正是缺人的時候,因此對於這些投降的戰俘,他也沒有讓軍隊濫殺,而是準備在戰後整編一下,雖然他們的戰鬥力不行,但做為炮灰之類消耗品還是可以的。
接下來就是簡單的追擊,隻可惜李恪渡海而來,船上的空間有限,所以無法運馬匹過來,這使得他的部隊機動性不強,再加上對這裏的地形也不如西哥特人熟悉,因此在最後的追擊中,戰果並不是很大。
經過戰後統計,李恪這邊的傷亡微乎其微,反觀西哥特一方,卻是被當場擊斃四千多人,俘虜三萬有餘,其它大部分都逃掉了。這讓李恪是大乎可惜,同時派人催促李愔提供的後勤人員,讓他們抓緊時間運一批馬匹過來,好讓他裝備一支騎兵。
與西哥特人的第一場陸地上的戰役,以李恪的完勝結束,同時他也向地中海地區的各個勢力,顯露出自己鋒利的獠牙,以及無可匹敵的實力。這不但引起了西哥特王國的慌亂,同時也讓東羅馬帝國對李恪更加重視起來,甚至就在李恪整合隊伍,一步步的在伊比利亞半島向北推進的時候,一支東羅馬帝國的使者隊伍也來到了伊比利亞半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