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布拉馬普特拉河以東,從錫拉傑甘傑南下的大路上,一支十分龐大、一眼望不到頭的軍隊正在南下。
這支軍隊看起來似乎不太精銳,隊列並不十分整齊,將士們身上的外衣也各有不同,將士們也沒有久經戰陣之兵的悍勇之氣,不論從哪個角度來說,這似乎都不是一支精兵強將。
但如果你能將視線拉高,好像一頭能翱翔在千丈高空中的雄鷹一般向下俯瞰,你就會發覺這支軍隊在行軍時的隊列雖散不亂,似乎隨時能夠轉變為進攻或防守;同時行軍速度也極快,仿佛他們擁有無窮無盡的體力一般。
“盛將軍,何必讓將士們這麽戒備?如果讓他們放鬆些,行軍速度還能再快些。此戰的要務就是兵貴神速,若是被敵軍發現,那未必能夠達到藍將軍交代給孤的差事。這是孤頭一次在這樣的大戰中上陣,不能失敗。”在行軍隊列中的一輛寬大的馬車上,一個身穿輕便鎧甲的男子說道。男子年紀不大,從麵相上看大約隻是剛能蓄須,但若是注意到眼角的皺紋,卻會猜測得有三十五六歲了。
“殿下,未慮勝先慮敗。”被他叫做盛將軍的那人卻並未多說,隻是這樣說道。
“殿下,盛將軍說的是,您一定不能有失。雖說印度人即使現在發覺您正在率領軍隊南下,也難以集結足夠的兵馬擋住,但您的安危最要緊,還是謹慎些為好。”另外一人說道。
“你們還沒放棄讓盛將軍或沐昂統兵攻打巴布納城,孤留在後方等待消息的打算!可孤一定要親自帶兵打下巴布納城!這是岷藩頭一次派兵參與如此大戰,孤豈能在後方!”輕便鎧甲的男子又道。
這人當然就是岷王朱楩,攻打孟加拉,或者攻打印度的右軍副將。早在將近一年前他就被任命為右軍副將,今年年初就應當帶兵攻打孟加拉,完成自己在印度的首戰。但在他南下的過程中發生些小插曲,致使他晚了幾日,可就在這幾日局勢就發生了巨大變化,原本的計劃終止,朱楩也帶兵撤回布拉馬普特拉河中遊,甚至親自返回藩國內協調再次調兵事宜。又過了幾個月,隨著藍珍派人告知他要重新開戰,他也再次帶兵南下進入孟加拉,而且這一次他麾下的將士多了許多。
“殿下,臣以為,居中指揮比衝鋒陷陣更加要緊。自從再次發動進攻至今,藍將軍也並未離開高平城,隻是坐鎮指揮。”被他叫做盛將軍的人又說道。
“戰場征伐,孤如何能夠與藍將軍相提並論?是以孤仍然要親臨前線,哪怕不親自指揮將士,也要讓將士們知曉孤就在他們身後。”朱楩又道。
又有人勸說起來,但那個盛將軍卻沒有開口。朱楩見此也隻能無奈的吐了口氣。‘為何沐晟派來統領衛所的將領為挑中他。好吧,其實我能明白為何會挑中他,但還是覺得氣悶。當初官家把這個叫做盛庸的將領派到雲南為將,是不是料想著早晚會有一日攻打印度,所以提前將他派來等著統領雲南支援孤的衛所?’
但其實朱楩的想法有一半是錯的。這個世界沒有那場持續了三年的靖難之役,盛庸雖然憑借自己的能力做了指揮使,但在大明仍然籍籍無名,除了曾經與他共事過的人,沒有人知道他。但在一個極其偶然的機會,允熥認真看了看衛指揮使調任的名單,發現了他,於是決定提拔他。可當時伊吾之戰已經結束,大明沒什麽大戰,允熥想了想覺得西南一帶一直最不安穩,於是將他調到雲南,讓他立功將來升遷。
可他在雲南做了三年,雖然也剿滅了一些敢於反抗大明的部族,積累的功勞卻仍不足以升遷。這時印度之戰的規模提前擴大,朱楩向允熥請求調撥雲南的衛所支援,允熥讓沐晟派兩個衛。沐晟挑來挑去,覺得盛庸為人謹慎,適合去輔佐喜歡冒險的朱楩,就讓他統領兩衛南下歸屬朱楩指揮。
“罷了。今夜大軍趕到了宿營之地,孤就留在後麵,傳令給沐昂,由他替孤指揮,奪取巴布納城。”又過了一會兒,朱楩歎了口氣,說道。
“殿下英明。”盛庸馬上說了一句。他身旁那人也喜動顏色,馬上跳下馬車去傳令。
“什麽英明不英明的。”朱楩帶著三分惱意說道:“若不是覺得你所作所為全是出於一片赤誠,孤豈會聽你的話?隻是可惜了一次孤立功的好時機。有潛伏在孟加拉內的佛教徒傳信,有藍將軍指揮大軍配合,必定能夠依據攻下巴布納城。”
“殿下,下官一向以為,不能輕信任何人。”盛庸回答:“雖然佛教徒在印度極受壓製,但他們未必會忠於大明,未必不會做天方教徒的細作。”
“可巴布納城內兵馬不多之事也已經被他人證實。而且大明人馬本就比天方教徒的聯軍要多,藍將軍指揮大軍逼近恒河中遊與達卡城,天方教徒自保尚且不及,豈會招惹右軍?若那些佛教徒真的是細作,他們應當會對孤說天方教徒在巴布納等城池駐兵雖然不多,但都是精銳之兵,切勿輕易南下。咱們派出的細作雖然能探查人馬多少,但想要探查出是否是精銳之兵卻不能。”朱楩又道。
“此事下官不知如何解釋。”盛庸坦然說道。
朱楩聽到這話,正要再說什麽,忽然感覺不大對勁。他停下說話,也示意其他人不發出任何響動,側耳傾聽了一會兒,忽然大聲喊道:“停下!停下!”
“殿下,發生了何事?”騎馬跟在馬車外麵的侍衛問道。
“沒有鳥叫!道路旁的森林中竟然未傳出鳥叫!”這時盛庸也反應過來,大聲說道。
侍衛聽到這話大吃一驚,就要傳令軍隊停止行軍。但就在此時,忽然道路兩旁的森林中有無數散發著銀閃閃光芒的箭矢向將士們射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