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節 5M1E

“嗬嗬,如果你要問一位生產主管他平時管些什麽,他會回答說:我所負責的車間裏,上至天花板下到地板,中間是我管。”田東打趣地說。

“我明白你說的意思,製造型企業的生產管理的確很雜、很繁瑣。如果一定要你用一組簡單的詞組來反應你現在所管理的工作呢?”朱迪問道。

田東想了一想,回答說:“我覺得用‘5M1E’來描述比較合適。”

“你說的是人員(Man)、機器(Machine)、物料(Material)、方法(Method)、測量(Measure)和環境(Environments)嗎?”

田東微笑著說:“是的,你答對了。為了順利地實現本部門的目標,生產主管應該有效地管理人員、機器、物料、方法、測量係統和環境六大要素,我們簡稱為‘5M1E’,這是企業和工廠管理的基本要素,也是係統地分析問題產生根源的思路和方向,是‘順藤摸瓜’中的那一根‘藤’。你知道的,製造型企業的生產活動就是一個創造價值、創造利潤的過程。既然它是一個過程,就應該有它自己的輸入和輸出:生產過程的輸入就是我剛才說的管理要素‘5M1E’,也是我們的管理對象;而生產過程的輸出,則是我們的管理目標,比如說:質量、成本、交期、安全和生產柔性等等。在生產的過程中,這些關鍵業績指標是不能直接控製的,我們要通過控製管理要素來達成控製目標的目的。”田東解釋道。

“之前一直有人跟我說:我們要努力控製某個關鍵業績指標;而你卻說目標是不能直接控製的,為什麽?”朱迪感到有點困惑。

“這個問題很好理解。我們把目標看成輸出結果,將管理要素看成過程的輸入,可以理解為所有的輸出結果都是由輸入決定的,有什麽樣的輸入就決定了什麽樣的輸出結果。舉一個生活上的例子,種果樹的時候,樹苗的種類、土地、肥料、工人等等是輸入,結出的果實則是輸出。簡單地說,某棵果樹結的是蘋果,你想控製讓它結出梨子,這是不可行的;你真想要梨子,先要種上梨樹苗。”田東解釋道。

“我理解了。要想得到好的結果,就要控製好輸入。那麽,在人員方麵要管理什麽?”

“人是生產係統中最重要、最活躍的因素,是‘5M1E’的中心。在人員管理方麵,從人員招聘、培訓、考核、工作調整到人員退出,我們生產主管都要全程參與。當然,在這方麵最核心的日常工作就是培訓、考核員工,讓他們掌握必要的作業技能、達到合格的行為質量和工作質量,確保每個人都能按作業指導書的要求開展工作、完成任務;同時,還要調動一線員工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力,讓全體員工開動腦筋、參與改善、自主管理。”

“關於人員管理方麵,你在實際管理過程中會遇到什麽樣的問題?”

“一般來說在日常生產過程中,一線員工可能會出現這些問題:質量意識差造成人為原因產品報廢;操作時粗心大意、不遵守作業指導書要求的操作規程;操作技能低、技術不熟練;某些員工還可能因為工作內容簡單、每次大量重複而產生厭煩情緒等等。”

“聽起來,要解決這些問題都挺不容易的,你平時主要采取哪些措施來管理?”

“首先要加強員工培訓,編寫詳細的作業指導書、培訓教材,對考核後合格的員工才能頒發上崗證;其次,加強質量意識教育、建立質量責任製,對於因為人為原因造成的產品報廢要有問責製度;通過工種間的人員調崗、工作內容豐富化、多能工培訓等等方法消除操作人員的厭煩情緒。除了這些,針對某一個特定的下屬員工,生產主管還應該多問問自己:這一位員工屬於什麽性格?是否還要培訓?有沒有解決問題的意識?工作責任心如何?操作經驗是否足夠?是否適合該崗位工作?根據問題的答案適時地動態觀察、動態調整。”

“聽起來員工的管理是最困難的,在同一情況下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想法;同一個人,某一時間的心情不同表現出來的態度也會不一樣,確實是挺複雜的。相對而言,機器的管理工作可能就會簡單一點了。你想啊,機器買回來以後就會根據人們設定的程序和動作、按部就班地工作,沒有年假、病假,不會遲到、早退,也不會鬧情緒。”

田東笑著說:“我覺得你說得不對。如果管理得不好的話,機器也會‘鬧情緒’的。”

朱迪張大嘴,吃驚地看著田東問:“難道我們飛馬公司已經開始使用智能機器人了嗎?他們還會鬧情緒?”

“其實不管是智能機器人還是普通的設備,如果沒有及時進行日常點檢及早發現問題、保養和維護做得不到位的話,再好的設備也會‘鬧情緒’的。如果機器的異常狀況過多,就會直接影響到產品的質量和生產效率。”

朱迪恍然大悟:“原來你說的‘鬧情緒’是指設備發生了故障。那麽,我們平時要怎麽管理,才能夠防止設備‘鬧情緒’呢?”

“在設備管理方麵,除了設備搶修之外,還有三個重要的管理環節:首先是使用環節,操作機台的作業員必須事先經過培訓,經考核合格以後,才能上崗使用機器。他們要熟練掌握機器的運行方式、操作手法,能排除簡單的設備故障。第二個環節是日常點檢,操作機台的作業人員要每天開班時對設備進行例行點檢,比如說檢查有沒有漏油、螺絲鬆動、異常噪音等等情況。通過點檢對異常情況做到早發現、早處理,可以避免設備異常狀況的進一步惡化。除了檢查以外,作業員還要進行設備日常常規維護,比如說清潔灰塵、加油潤滑等等。第三個環節就是預防性保養,平時在設備維修時要建立‘設備維修台帳’,以積累各個機台的故障信息。根據過去的經驗、曆史維修數據,設備管理人員要提前做好預防保養工作,說得更直白一點,就是在設備還沒有壞之前,把經常出現問題的備件及時更換掉,讓設備始終保持在良好的狀態。”

“說得很有道理!根據我的理解,物料的收、發和保管都是由倉庫完成的。作為生產主管,你可能對物料的管理涉及得比較少吧?”

“如果撇開倉庫的物料管理功能之外,我們生產管理過程當中主要關注的標的物是流入生產線的原材料、半成品和產品。在飛馬公司,生產部依據計劃的安排,通過領料單的方式把物料從倉庫領用出來。物料領用之後,我們的物料員還需要對物料做一個確認動作,確認物料在數量上、質量上是符合標準的,以界定問題的責任。如果發現物料在數量上或者質量上已經存在問題,物料員可以及時向有關部門反饋,以減少物料上線後返工造成的浪費。對於半成品的管理,主要是考慮通過線體平衡、單件流、準時化生產等方式,降低在製品的數量和縮短產品製造周期。生產線加工出來的半成品、成品要符合飛馬公司的質量要求,要有批次號、序列號標識,做到可追溯。對於已經產生的不合格品,要進行有效的隔離,做好標識、記錄並及時處理。”

“明白了,那麽在生產管理中所說的‘方法’指的又是什麽?”

“‘方法’指的是生產過程當中需要遵循的規章製度,生產現場要有正規、有效的生產管理辦法、質量控製辦法、工藝操作文件。比如說,主要的工序都應該有工藝規程、作業指導書,對人員、工裝、設備、操作方法、生產環境、過程參數等等要素提出具體的技術要求。對於整條生產線,需要用文件定義出關鍵工序、特殊工序和一般工序,有效地確定工序質量控製點。這些控製點還要規定檢查要點、檢查方法、接收標準和相關的處理辦法。特殊工序的工藝規程除了明確工藝參數之外,還應該對工藝參數的控製方法、抽樣檢查方法、設備、環境條件等等做出具體的規定。”

“我覺得你所說的‘方法’就是支持生產係統運行的‘軟件’,可以這樣理解嗎?”

“你理解得非常正確。在日常管理過程中,我們要隨時注意要求員工嚴肅工藝紀律,嚴格執行相關工藝文件所要求的步驟。工藝部門、質量部門還要定期進行工藝過程審核,以確保整個係統是在嚴格控製下運行的。”

“原來‘方法’還有這麽多講究的!接下來的‘測量’呢?有什麽秘密嗎?”

“‘測量’是指過程質量控製中,為監控、保證產品的質量而采用的計量器具、檢測方法和技術。生產部門管理者要確定測量任務及所要求的準確度,選擇合適準確度和精密度能力的測試設備;定期對計量器具進行確認、校準和調整;規定必要的校準規程,包括設備類型、編號、地點、校驗周期、校驗方法、驗收方法、驗收標準及問題應急措施等等;保存校準記錄;發現測量和試驗設備未處於校準狀態時,立即評定以前的測量和試驗結果的有效性,並記入有關文件。”

“在‘測量’方麵,是不是需要質量部門,特別是計量管理部門的配合?”

“沒錯。‘5M1E’中的‘E’指的是環境,比如說生產現場的溫度、濕度、噪音幹擾、振動、照明、室內淨化和現場汙染程度等。在確保產品對環境條件的特殊要求外,還要做好現場5S的整理、整頓和清掃工作,做好文明生產,為持久地生產優質產品創造條件。”

“田東,你用‘5M1E’來描述你的日常工作內容,非常清晰明了。我聽說,做生產主管的人都要或多或少地學習一些精益生產方麵的知識。你對精益生產了解嗎?它指的是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