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微笑墓園的微笑

“耳語墓園的一切都讓人感到好奇,其中又以耳語這件事最引人遐思。”

——伊夫林·沃(Evelyn Waugh)《耳語墓園》(The Loved One)

赤夏打了個大嗬欠。並不是墓碑村和巴利科恩家的漫長曆史讓她感到無聊,而是坐了一整天車,長途旅行的倦怠開始出現了。在這種情況之下,也難怪花了三天時間才回到墓碑村的赤夏反應有一點冷淡,隻覺得這村莊又小又舊,讓人昏昏欲睡,提不起勁來。

進入市區後,靈車稍微減慢了速度,這才看清楚街道的樣貌。永遠跟不上時代是一件好事。這裏隨處可見讓人印象深刻的第二帝政樣式屋頂,以及鎮上木工用雕刻刀造出來的哥德式木造住宅,街道醞釀出的氣氛足以讓狂熱的建築史學家願意埋骨於此,可是在赤夏的眼裏,它隻不過是個連迪斯科都沒有的荒涼小鎮。然而,即使是她也注意到了,跟前麵經過的其它新英格蘭城鎮相比,鎮上賣供花和刻墓碑的店多出許多。

腦筋一動肚子就會餓是赤夏的壞習慣。就要離開鎮上的時候,她滿腦子想的都是剛剛看到的圓錐形屋頂好像一支支可口的薄荷冰淇淋。

“喂!葛林,去吃點什麽吧?”赤夏拉拉葛林的袖子。

離開市區,在二三號公路旁邊出現一個霓虹招牌,上麵寫著“十字路口咖啡館”。然而葛林並沒有減緩車速,因為再經過四個路口,然後再開個兩英裏就可以看到微笑墓園了。

“忍耐一下。坐靈車去殯儀館的家夥是不會肚子餓的。”

“去你的,我又不是死人!”赤夏嘟起了嘴。

說著說著,兩人的靈車已經抵達微笑墓園了。

至今為止,有數不盡的靈車和載著悲傷家屬的豪華廂型車通過微笑墓園正麵的拱門,然而,龐克打扮的男女駕駛著粉紅色的靈車到來,這還是頭一遭。在通過正門之前,葛林刻意看了一眼掛在上頭的招牌。上麵畫著菱形且前後被截掉變成六角形的傳統棺木,棺木中央的百合花和微笑的嘴是微笑墓園的標誌,標誌上用矯揉造作的文字寫著可笑的標語:“微笑開啟天堂之門”。不管是標誌還是標語,葛林都不是很欣賞,不過,一般傷心的家屬視它們為一種救贖或是慰藉,這也是不可否認的事實。

車子快速輾過碎石子路朝殯儀館前進。這座殯儀館也頗有看頭。不愧是非常講究硬件的史邁利(開殯儀館的一定要把墳墓弄好——也就是說,他一直把幫死人蓋個舒適完美的家當作是自己的天職),殯儀館徹底展現了對美國宮殿建築時代的緬懷。換句話說,在這裏隨處可見他對自維多利亞時代末期開始,曆經狂亂的二〇年代(爵士年代)①,直到華爾街的經濟恐慌才宣告結束的美國富豪奢華生活的向往。

實際上,殯儀館是參照爵士年代最有名的大富豪範德畢在紐波頓的夏日度假山莊蓋成的。②

這座大宅邸繼承了範德畢景仰的、同樣也是建築狂的路易十四的法國文藝複興的特征,姑且不論一般人是否有像範德畢那樣的財力,不過,與其作為私人宅邸,它其實更適合成為公共建築,由此可見史邁利確實眼光獨到。

初次造訪的人,首先會被屹立在堅固立方體建築物前的六根圓柱所吸引。圓柱的造型十分特別,是古希臘風的哥林多式圓柱,優美地排成一列,好像在保護或遮掩精雕細琢的大門。這讓人想要一探神之國度的建築結構,正好跟史邁利的理念不謀而合——他認為“必須有個緩衝地帶,讓人不會一走進殯儀館就聯想到死亡”。不過,碰上葛林這種別扭的人,光是建築物正麵用粗體埃及象形文刻成的浮雕,就讓他覺得好像走進了驕傲自大的老銀行,會將它批評得一無是處也就不足為奇了。